《CVD金刚石公司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VD金刚石公司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CVD金刚石公司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xxx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5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5二、 结论分析5第二章 现代工程咨询方法8一、 逻辑框架矩阵的编制8二、 逻辑框架法中的逻辑关系18第三章 公司简介21一、 公司基本信息21二、 公司简介21第四章 工程咨询信息及其管理23一、 工程咨询信息类型及来源23二、 工程咨询信息及其管理概述27第五章 数据采集分析与知识管理29一、 数据统计分析29二、 信息鉴别及必要性31第六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概述33一、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框架33二、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征36第七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39一、 生态承载力影响
2、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39二、 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39第八章 市场分析41一、 消费系数法41二、 市场战略分析41第九章 现金流量分析49一、 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应用49二、 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图49第十章 建设投资简单估算法52一、 建设投资中的增值税、进项税额52二、 估算指标法52第十一章 建设期利息估算54一、 建设期利息估算的前提条件54二、 建设期利息的估算方法54第十二章 并购融资及债务重组55一、 并购融资方式55二、 公允价值估值方法63第十三章 资金结构优化比选69一、 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69二、 比较资金成本法70第十四章 财务分析概述73一、 财务分析的
3、作用73二、 财务分析的内容74第十五章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76一、 静态指标分析76二、 动态指标分析76第十六章 经济分析基本方法87一、 项目费用效益分析87二、 项目费用效果分析93第十七章 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识别与计算98一、 经济效益与费用识别的基本要求98二、 直接效益与直接费用的识别与计算99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CVD金刚石公司(二)项目投资人xxx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31.00亩。(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三)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
4、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0166.7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330.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93%;建设期利息107.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5%;流动资金1729.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01%。(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0166.77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5798.06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4368.71万元。(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8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6368.75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469
5、.15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6.97%。5、全部投资回收期(Pt):7.91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0631.62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0667.00约31.00亩1.1总建筑面积30841.94容积率1.491.2基底面积11780.19建筑系数57.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61.242总投资万元10166.772.1建设投资万元8330.022.1.1工程费用万元7286.55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828.582.1.3预备费万元214.892.2建设期利息万元1
6、07.032.3流动资金万元1729.723资金筹措万元10166.773.1自筹资金万元5798.063.2银行贷款万元4368.714营业收入万元18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6368.756利润总额万元1958.867净利润万元1469.158所得税万元489.719增值税万元603.2510税金及附加万元72.3911纳税总额万元1165.3512工业增加值万元4412.9413盈亏平衡点万元10631.62产值14回收期年7.91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6.9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387.91所得税后第二章 现代工程咨询方法一、 逻辑框架矩阵的编
7、制逻辑框架的编制过程,同时也是对项目各要素的不断分析和加深认识的过程,按照因果关系进行逻辑分析,理顺项目的层次,找出问题的关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在逻辑框架的分析过程中,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这一项目,如何度量项目的宏观目标;2项目要达到什么具体目标,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和宏观目标之间有何联系;3怎样达到这些具体目标;4有哪些外部因素在项目具体目标的取得上是必须考虑的;5项目成功与否的测量指标是什么,如何进行检测;6验证项目指标的数据从哪里得到;7项目实施中要求投入哪些资源,需要的费用是多少;8项目计划的内容及实施的主要外部条件是什么;9如何检查项目的进度。(一)逻辑框架的编
8、制步骤逻辑框架矩阵表的编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项目的具体目标;2确定为实现项目具体目标所要实现的产出成果;3确定为达到每项产出成果所需要投入的活动;4确定项目的宏观目标;5用“如果,那么”的逻辑关系自下而上检验纵向逻辑关系;6确定每一层次目标的实现所需要的重要假设和外部条件;7依次确定项目的直接目标、产出成果和宏观目标的可验证的指标;8确定指标的客观验证方法;9确定各项投入活动的预算成本和验证指标及方法;10对整个逻辑框架的设计进行对照检查和核对。(二)目标层次的逻辑关系表述目标层次的逻辑关系表述,目的是要确定各层次的目标关系,分析项目的宏观目标、具体目标和产出成果及其逻辑关系。主要
9、做法是:1宏观目标构成项目逻辑框架的最上层次,其他项目也可能为此目标做出贡献。要对项目进行目标体系的分解和分析,可借助目标树的方法进行分析,确定项目的宏观目标和具体目标。项目宏观目标的分析表述要尽量做到具体化。2项目具体目标是达到宏观目标的分目标之一,也是该项目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用以评价某一项目最后是否取得成功的判断依据。项目规划的使命就是要努力保证项目具体目标的实现。3各项产出成果是为实现项目具体目标必须达到的结果。它们从其效果来看应是合适的、必要的、足够的。4项目必要的投入活动的表述,应注意简洁明了,不要列举太多的具体活动,只要使项目的基本结构和方案能够得到清晰表达就足够了。5将各项投入活
10、动和产出成果逐一编号,表示时间顺序或优先顺序。6项目概述应有严密的逻辑性:为了达到产出成果而开展相应的投入活动各项产出成果是达到项目直接目标所必需的条件,与重要假设及外部条件结合构成项目具体目标的先决条件;项目具体目标是达到宏观目标的条件之一。(三)重要假设的表述逻辑框架矩阵中的“重要假设”,是由外部条件即项目之外的影响因素转化而来的。项目之外的影响因素指在项目的控制范围以外但对项目的成功有影响的条件。在确定重要假设时,一般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即“哪些外部因素对项目的实施显得特别重要,但项目本身又不能加以控制?”一旦发现上述这些外部条件或项目之外的影响因素存在,就要进行认真分析,并放入逻辑框架矩
11、阵表内,提醒项目管理者注意监视此类条件的变化。如有可能,应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尽可能向有利于项目实施的方向转变。重要假设条件的存在,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是项目所在地的特定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例如农业项目,管理者无法控制的一个主要外部因素是气候,变化无常的天气可能使庄稼颗粒无收,计划彻底失败。这类风险还包括地震、干旱、洪水、台风、病虫等自然灾害。其次,政府在政策、计划、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失误或变化给项目带来严重影响。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价格极不合理,农产品价格很低,那么即使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完成得再好,仍然逃脱不了经济上的失败。另外,管理体制也是项目无法控制的因素。僵化的管理体制往往造成项目
12、投入产出与其具体目标和宏观目标的分离。例如,一些国家的农田灌溉设施由水资源部门管理,一个具体的农业项目(包括良种、化肥、农药、农机设施、农技服务、水利灌溉等多项内容)可能因为水资源部门不合理的水量分配而大大降低效益。列入逻辑框架矩阵表的重要假设条件要具备3个条件:对项目的成功很重要项目本身无法对之进行控制;有可能发生。重要假设可以描述自然条件,如保证一定期间范围内的降水量是多少、粮食价格保持稳定、农民愿意采纳新技术、农民愿意使用新的信贷系统等;也可以描述与此项目有关的其他项目,如世界银行灌溉项目一定要按时完成,或者施肥项目届时结束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可能发生的”这一点,即不确定的程度,例如我
13、们假定将有充足的降雨量,没有这个条件,新的品种就不会达到增产的目标。如果你想测定这种不确定性的程度,仍要了解这种假设变成现实的可能性有多大。(四)客观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的表述逻辑框架法要求,项目的每一个要素都应是可以测定的,包括投入、产出、具体目标和宏观目标,以及重要假设和外部条件。因此,项目的评价指标及其检验方法在逻辑框架分析中占有重要位置。1客观验证指标逻辑框架垂直各层次目标,应有相对应的客观且可度量的验证指标,包括数量、质量、时间及人员等,来说明层次目标的结果,验证每一个目标的实现程度,这种指标的确立应该是客观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同时又是可以被验证的。为了验证层次目标实现的程度,逻辑框架
14、采用的验证指标应具备下列条件:(1)清晰的量化指标,以测定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2)必须针对项目主要具体目标,突出重点指标;(3)验证指标与对应目标的关系明确合理;(4)验证指标与层次目标一一对应,是唯一的、单独的;(5)验证指标必须是完整的、充分的、定义准确的;(6)验证指标必须是客观的,不是人为可以变动的;(7)间接指标的采用。有时项目很难找到直接的验证指标,需要采用间接指标。间接指标与验证对象的关系必须是明确的,如一个卫生项目的目的是降低婴死亡率,但在较短时间内很难验证这个比例,那么只能用家长受过专门训练的比例和医疗卫生设施的使用比例作为间接指标。(8)验证指标的准确性。准确的指标应该包
15、括明确的定义、定量和定性的数据以及规定的时间。确定指标时,要尽可能选择简易可行、成本较低的信息收集途径。如要了解农民收入,可能需要很复杂的调查研究,但有时通过对一个村农户电视机、自行车拥有量调查便可有所了解。如果发现所确定的指标不足以准确的说明宏观目标、具体目标或产出成果,就应该以其他指标来代替。2客观验证方法某项指标被作为检验某个目标层次的标准,它来源于哪本书、哪个统计报表或文件,必须提出明确的验证方法。这里所指的统计报表或文件应该具有权威性。此外,也可在此注明验证指标的具体形式。主要资料来源(监测和监督)和验证方法可按照数据收集的类型、信息的来源渠道和收集方法进行划分(1)数据收集类型。数
16、据收集应符合验证指标的要求,每个层次的指标都有不同的数据收集要求,因此数据收集必须有针对性,简明扼要。(2)咨询信息来源。验证方法需要说明资料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找出省钱省时的途径。一般的信息来自建设单位、当地群众和官方文件等3个方面。(3)数据收集技巧。在数据类型和来源明确之后,要确定是否符合信息管理的数据质量要求,再编制表格。如果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应对取样规模、内容、统计标准等进行充分考虑和安排。简单的抽样调查或案例分析是不够的,验证指标一般都有一些比较常用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与技巧,可根据要求和条件加以选择。(五)确定项目的投入形式和投入量项目投入是项目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形式和投入
17、数量体现了项目规模,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效果。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确定项目投入形式和投入数量的具体做法如下1根据逻辑框架内所列出的每项投入活动,确定所需要的人、财、物的数量;2明确投资者和受益者;3人员投入以人月为计算单位;4对所投入的设备、物资应登记清楚,并要注明所指的具体投入活动;5计算投入总量;6计算每个产出成果的投入总量;7在效益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估计可能附加的投入量以及逻辑框架内反映不出来的隐性投入(如组建办公室、秘书及司机等的费用负担),并通过讨论加以落实;8当资金提供单位限定了资金数量时,项目设计必须从量化方面考虑,计划要说明多少投入量能够取得什么结果。总之,应根据实
18、际可能性和必要性来计算投入量,其结果应能反映出不同层次的利益和责任。最后将研究和估算结果填入逻辑框架表内。(六)最后的复查项目的投入形式和投入量确定后,逻辑框架矩阵表至此已全部完成。这时需要进行通盘检查。应包括如下内容:1垂直逻辑关系(目标层次)是否完善、准确;2客观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是否可靠,所需信息是否可以获得;3前提条件是否真实,符合实际;4重要假设是否合理;5项目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6成功的把握是否很大;7是否考虑了持续性问题,这种持续性是否反映在成果、活动或重要假设当中;8效益是否远远高于成本;9是否需要辅助性研究。为保证逻辑框架各项内容表述的准确性,还要对所制定的逻辑框架进行进一步
19、核实。核实的内容包括:1项目具有一个宏观目标;2项目具体目标不是对产出成果的重复描述;3项目具体目标是项目的管理责任(与产出是相对的),项目产出实现之后,项目的具体目标应该能够实现。这里的管理责任是指项目直接目标的客观性;4项目的具体目标应描述清楚;5所有产出成果都是完成具体目标的必要条件;6各项产出成果描述清楚;7各项产出成果描述为投入活动的结果;8所设计的投入活动都是完成某项产出的必要条件;9宏观目标应描述清楚;10宏观目标与具体目标之间具备“如果,那么”的逻辑相关性,没有忽略重要的步骤;11投入层重要假设不包括任何前提条件,因为前提条件是活动开始之前已经开展的工作;12在同一层次上,产出
20、加上重要假设构成达到项目直接目标的必要及充分条件;13项目直接目标加上重要假设构成实现宏观目标的关键条件;14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真实的;15产出与项目具体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真实的;16投入、产出、项目具体目标和宏观目标的纵向逻辑关系是真实的;17项目具体目标的指标独立于产出。它们不是产出的总结,而是检测具体目标的尺度;18项目具体目标的测定指标能够恰当地反映项目具体目标的重要内容;19项目具体目标的指标可以检测数量、质量和时间标准;20产出的指标在数量、质量和时间上是客观可验证的;21宏观目标的指标在数量、质量和时间上客观可验证的;22在投入层所描述的投入能够反映完成项目的所需的资源;23验
21、证方法应说明在哪里可获得验证每个指标的信息;24整个逻辑框架矩阵的内容,可以据以确定项目的评价计划。二、 逻辑框架法中的逻辑关系(一)垂直逻辑关系目标各层次的主要区别是,项目宏观目标的实现往往由多个项目的具体目标所构成,而一个具体目标的取得往往需要该项目完成多项具体的投入和产出活动。这样,四个层次的要素就自下而上构成了三个相互连接的逻辑关系。第一级:如果保证一定的资源投入,并加以很好地管理,则预计有怎样的产出;第二级:如果项目的产出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确保外部条件能够落实,则预计能取得怎样的具体目标;第三级:项目的具体目标对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更高层次宏观目标的贡献关联性。这种逻辑关系在LFA
22、中称为“垂直逻辑”,可用来阐述各层次的目标内容及其上下层次间的因果关系。(二)水平逻辑关系垂直逻辑对项目目标层次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但这种分析不能满足对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要求。水平逻辑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主要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来衡量一个项目的资源和成果。与垂直逻辑中的每个层次目标对应,水平逻辑对各层次的结果加以具体说明,由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的假定条件所构成,形成了LFA的4X4的逻辑框架。在项目的水平逻辑关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逻辑关系就是重要假设条件与不同目标层次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是:一旦前提条件得到满足,项目活动便可以开始。一旦项目活动开展,所需的重要假设也得到了保证,便应取得相应的
23、产出成果;一旦这些产出成果实现,同水平的重要假设得到保证,便可以实现项目的直接目标;一旦项目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同水平的重要假设得到保证,项目的直接目标便可以为项目的宏观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对于一个理想的项目策划方案,以因果关系为核心,很容易推导出项目实施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项目不同目标层次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推导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必要条件,这就是项目的内部逻辑关系。而充分条件则是各目标层次的外部条件,这是项目的外部逻辑。把项目的层次目标(必要条件)和项目的外部制约(充分条件)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出清晰的项目概念和设计思路。总之,逻辑框架分析方法不仅仅是一个分析程序,更重要的是一种帮助思维的模式,
24、通过明确的总体思维,把与项目运作相关的重要关系集中加以分析,以确定“谁”在为“谁”干“什么”?“什么时间”?“为什么”?以及“怎么干”。虽然编制逻辑框架是一件比较困难和费时的工作,但是对于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和评价者来讲,可以事先明细项目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实现的宏观目标,以及可以用来鉴别其成果的手段,对项目的成功计划和实施具有很大的帮助。第三章 公司简介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刘xx3、注册资本:117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1-10-147、营业期限:2011-10-14
25、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CVD金刚石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
26、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第四章 工程咨询信息及其管理一、 工程咨询信息类型及来源(一)信息类型工程咨询需要的信息,量大、面广。为了便于识别、分析、存储与保管,可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分类。例如,从信息属性、来源、形态、用途、载体,是否随时而变或是否经过加工处理等角度划分。1不同属性的信息工程咨询中常用如下几种属性信息:(1)法律。国家、各级政府颁布的有关投资与工程建设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等。(2)规划与政策。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规划(战略、行业),以及财政、税收、货币、投资和产业等方面的政
27、策。(3)标准与规范。国家各部门或专业协会发布的技术经济指标、定额、标准与规范等。(4)自然与资源。调查、统计或其他机构保存或取得的河流、湖泊、沼泽、山脉、森林、植被、矿藏、水文等地理资料,气象、气候等天文资料等。(5)行业统计。全国乃至全球各行业规模与产业动向、生产与销售、进出口、技术,以及主要企业、公司等的现状、竞争态势,以及发展趋势等。(6)投资与项目。全国乃至全球各种项目的实施过程与结果,包括投资、规模、技术来源、标准、设备、产品性能和目标市场等。(7)区域社会与经济状况。区域的社会、民族、文化、教育、宗教、习俗等人文状况,区域经济发展、税收、财政、基础设施等。2来源不同的信息(1)内
28、部信息。企业或项目已有或反映企业及项目状况,不希望外人获知的信息。(2)外部信息。诸如宏观政策的变动、市场动态、竞争情况、政策法规、技术发展等方面的信息。3媒介与形式不同的信息信息有多种形式,如数据、文字、图样、影像、录音。信息载体或媒介亦有多种,如书籍、文件、报告、会议、数据库和磁盘等。4原始信息与加工信息信息有原始和加工信息。原始信息,如人口普查记录;加工信息,利用某些方法,根据原始信息取得的判断、评价、预测及建议等,如对人口构成的分析。5用途不同的信息信息的用途五花八门,如标准、规范、手册等,通常用于技术方案设计;如生产资料价格、概算定额等,通常用于投资估算;如税率、产品价格、影子价格等
29、,通常用于项目财务分析或经济分析;行业基准收益率、市场竞争情况等,通常用于投资项目决策。6动态信息与静态信息信息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前者指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较小的信息,如道路、停车场、交通附属设施等;后者为随时变化的信息,如道路状况、交通事故、天气、车辆密度与流量等。7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显性信息指以文字、图形或其他符号明显记载于书籍或其他介质的信息。隐性信息是须经过分析、联系与推断才能获得的信息。(二)工程咨询对信息的基本要求信息是咨询和决策的基础,至少应满足如下要求。1来源须可靠,必须来源于实际,不能含有虚假、伪造的成分。2必须全面或较全面反映客观事物与过程,不得将片面、残缺的信息用于咨询
30、。3必须适合或基本适合选用的咨询方法。不同的咨询方法需要不同范围和时间段的信息。如果不能适合选用的咨询方法,就应选择其他咨询方法。(三)信息来源信息来源很多,例如图书馆、档案馆、调查或咨询机构、学校、出版与研究机构、商场、国家与地方统计局及其他政府或新闻机构、国际组织与外国驻华机构、互联网等。1网络和出版物从互联网上能够快速检索到最新、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当然,对这些信息必须特别注意加以鉴别,去伪存真。公开出版物同样发布大量有用的信息,例如行业年鉴、调查与统计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2借阅与购买从合作单位、专门机构索取或购买资料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如到各种图书馆借阅文献与资料,购买国家或地方统计
31、局出版的综合与行业统计年鉴,向某些调查机构索取或购买调查报告,向测量部门购买卫星图片、航测或航拍图片,向地震部门购买地震分布资料,向水文、气象部门采购历年水文、气象资料,向城市主管部门采购地理信息资料,向地质勘探部门采购地质勘探资料等。3自有信息从事规划、勘察、设计、科研、监理等咨询活动的咨询企业,积累了大量宝贵信息,例如水文地质与地形勘察报告、图档、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工程决算、可行性研究报告、监理报告、实验报告、总结报告、国内外工程招标信息、最新行业动态和资讯、竞争企业情报、国内外工程规范和标准惯例、公司资质和专业资质、人力资源、公文公告、财务信息、企业管理制度和报表模板等,不少咨询企业还
32、拥有专利。二、 工程咨询信息及其管理概述(一)工程咨询信息的内涵信息资源是工程咨询行业的核心资源,通过获取海量有效的信息,依靠信息、知识和智慧、先进科技手段进行服务。信息爆炸的社会要求工程咨询行业服务机构拥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手段。工程咨询项目管理信息化是结合行业业务特点,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强化信息技术在业务中的渗透,在工程咨询项目各环节中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工程咨询机构管理决策能力,提升咨询工作效率,增强机构行业竞争力。工程咨询需要的信息,涉及自然、资源、气候、水文、地质、人口、人文、项目投入产出、市场(商品、劳动力、金融)、财政及政
33、策、货币政策、法规、标准与规范、发展规划等。(二)工程咨询信息管理的必要性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球化、绿色发展、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等成为发展主基调,这不仅需要规模巨大的投资,而且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这就给工程咨询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也对工程咨询信息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未来工程咨询将更多的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无人机应用、AR仿真模拟、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与分析系统等,也迫切要求工程咨询业能够尽快改变传统咨询手段,必须针对新技术、新产业进行调整,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与知识管理方法。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工作流程繁琐,耗费人力物力,亟待向智能管理模式迈进。
34、工程咨询信息管理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管理重点,利用“互联网+”、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协助工程咨询人员能够从海量的业务数据中提供有用的信息,进而做出科学的判断以及正确的决策,从而实现为工程咨询的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及时的信息支出,使工作更加便捷,回复也更加及时,大幅减少出现错误的概率,安全性更高。第五章 数据采集分析与知识管理一、 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分析重要的一类是对具有随机性质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多数情况下是用于预测。本段仅介绍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不仅是计算样本的数字特征(期望值、方差、相关系数、协方差、离散度、概率分布等),还应当建立适当的模型,进而做出预测。统计分析一般有如下工作或阶段
35、。1选择数字特征。统计分析,就是利用若干数字特征全面认识数据的统计规律。选择数字特征是统计分析研究问题的准备阶段,是统计过程的重要环节。数字特征应当:(1)能够客观地反映研究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运动过程;(2)尽可能突出重点,反映分析对象的全貌;(3)应能反映分析对象的变化;(4)便于资料获取。2收集并整理数据。确定了需用的数字特征之后,就要收集并整理所需的数据。样本的容量与质量对统计结果影响极大。3计算数字特征。利用整理后的样本计算必要的数字特征。这项工作可以同下面的建模合在一起,利用适当的软件进行。4建立模型。计算出样本数字特征后,应选择适合样本模式的模型。统计分析可用的模型很
36、多,都有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选择模型时,应全面考虑研究对象与目的、到手的数据与资料、统计方法等各自的特点,以及咨询人员对方法的熟悉程度等。5检验模型误差。建模之后,可利用样本检验模型的误差,误差大小由样本与所选模型与方法所决定。根据经济学理论和研究对象的具体特点,分析和评价模型误差,以及模型和方法本身;若误差未达到要求,应改进模型与方法。6利用模型预测。预测是咨询结论和建议的基本依据之一,应成为咨询及决策人员的高质量信息。7评价统计与预测结果。对统计与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的任务是对初步统计结果(如离散程度、影响、走势等)进行概括,并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评价过程一般有:形成初步概念;对现象定性;提
37、出主要观点;阐述所提观点的理由;提出论据;得出结论。咨询工程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在大局高度上全面、长远地看问题,多方面观察,不偏废任何一方;注意数据的衔接,当来源不同的数据矛盾时应弄清情况后再做取舍。二、 信息鉴别及必要性(一)信息鉴别数据与信息鉴别,可称信息识别,就是将信息与具有特定属性的“模式”进行比较,进而判断信息的类别或属性。具体而言,就是信息收集或使用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之后,按照一定原则和目的,辨认与甄别信息的真伪、轻重主次、是否完整、是否有用,以及用途大小等。(二)信息鉴别的必要性互联网时代,信息极为丰富,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然而,蜂拥而至,难辨真假
38、的信息掺杂在一起,常常使人们陷入另一种迷茫,甚至成了海量信息的奴隶。过量的信息若不筛选,会使决策者无所适从。现在,互联网上充斥着伪造、篡改缺失、无代表性、误传、以及过时等信息。有些信息背后隐藏着各种政治、经济社会的利益团体正当或不正当的目的和企图。信息识别及时与否决定了决策是否正确而又及时,决定了企业、事业、项目和其他活动的命运。对于工程咨询,信息识别同样十分必要。信息识别并非简单工作,对从事者有很高的要求。决策者固然应高瞻远瞩,但决策的基础是真实、可靠的信息。决定信息识别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对服务目标的正确认识及其深刻程度;识别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已有的知识、推理与判断能力。第六章 资源环境承载
39、力概述一、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框架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的逻辑框架是:以某一区域为评价单元,通过区域资源环境要素的全面评价和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专项评价,分析区域资源禀赋、环境本底和生态条件;通过影响因素识别,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和分析评价方法,集成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结果,得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论,全面反映评价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依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结论,提出引导区域资源环境综合开发与合理布局的规划方案,制定差别化的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政策,使区域经济和社会获得稳定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实现区域人地关系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一)
40、资源环境要素基础评价基础评价是采用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单元资源环境要素进行全面评价,对区域资源禀赋、环境本底和生态条件进行整体摸底。基础评价以土地资源水资源评价为重点,分析区域可利用水土资源的供给能力、已开发利用强度、结构和未来开发利用潜力;以环境容量为基础,分析水、大气、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确定环境本底条件和剩余环境容量;分析主要生态系统的功能条件,确定生态重要性的保护区域范围和重点。在具体工作中,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或评价单元,选取有针对性的基础要素指标进行专项评价。例如,针对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评价单元,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选
41、择针对性的基础要素进行承载力评价。(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是针对区域综合功能开展分析评价,其重点是采取多种方法集成国土资源禀赋、环境本底和生态条件单项分析评价结果给出综合评价结论,揭示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态以及承载力构成的差异。根据基础评价和专项评价结果,针对识别出的资源、环境、生态要素,叠加环境质量、生态功能和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支撑要素(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可利用(配置)上线和主要环境影响要素(大气、水等)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在充分考虑累积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分析可利用的资源量和剩余污染物允许排放量。选取符合实际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
42、核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态,满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要求。(三)制定差别化的资源环境政策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评价基础上,提炼区域限制性资源环境要素,给出其资源环境容量的等级与确定等级的阈值。识别和定量评价超载关键因子及其作用程度,解析不同区域资源环境超载原因。从自然禀赋条件、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管理等维度分析超载成因,包括资源环境的自然本底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规模、结构、速度等,以及资源环境管理与政策管理的水平、方式、范围、强度等。根据单要素和综合承载力的高低确定不同地区的重要资源环境利用配额和利用标准,从财政、投融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等方面,制定差
43、别化的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政策,(四)提出空间开发适宜方向和最终规划方案根据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同特点和高低,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准入”制度和“空间开发管制”策略,探索不同管控强度的差异化限制性措施,引导和约束区域严格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谋划发展。优先安排相关产业向高承载力区域集聚,并对该地区用地指标、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低承载力区域则在土地上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产业政策上引导转移占地多、能耗水耗大的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逐步以高效低耗、新型产业替代传统产业。二、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并非简单地追求资源环境所能支撑或供养的最大人口规模,它既要求人类
44、生产生活适宜,区域内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和人居环境优质,又要维系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和生态安全,还要确保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实现各类资源的永续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区域性、客观性、层次性、有限性、动态性、可控性等特征。(一)区域性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某一区域的资源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客观表征。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禀赋条件不同,承载力大小也不同。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国家政策等因素也会对该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影响和制约。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会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二)客观性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下,资源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用以约束人类活动的自然属性,其存在与否不以人的意
45、志为转移。对于某一区域而言,在一定限度之内的外部作用下,资源环境可通过自身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作用保持着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不会发生质的转变。资源环境承载力在资源环境系统结构、功能不发生本质变化的前提下,其质和量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衡量和评价的。(三)层次性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从分类到综合的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容量)的统称。资源环境系统是多层次的有机系统,内含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等多个子系统,而资源环境承载力则是多个子系统承载力的综合体。作为判断人类活动与整个资源环境系统协调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资源环境承载力有利于人类社会从宏观层面上对自身活动进行认识,并加以指导和调节。(四)有
46、限性在一定的时期及地域范围内、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条件下,一定的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条件下,有限的资源环境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能提供的容纳程度和最大支撑能力是有限度的,即承载力是有限的。所有开发活动都必须保证在有限的阈值内,否则将对资源环境造成破坏性损害。(五)动态性资源环境提供的是对人类活动时期的最大支撑能力,而人类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规模、强度、速度是基于某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和认识水平,这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力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减小或增大。资源环境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都是开放的,在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区域内资源环境的制约性因素也发生相应变化。此外,用不同的环境目标来衡量同一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六)可控性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人类活动加以控制。人类在掌握资源环境演变规律和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