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防汛保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防汛保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在全市防汛保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X月_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X月_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坚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始终绷紧地灾防治这根弦。何平副书记亲自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20_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讲三点意见。一、清醒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我市地质灾害防治任务重、难度大,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因素复杂。我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大部分区域属地质灾害高
2、发易发区,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全市X._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_处,数量占全省的_.X%,居全省第二位,威胁着X.X万余户、_万余人生命和_亿余元财产的安全。一些隐蔽地段的地质灾害隐患还未完全排查出来,其潜在威胁不容忽视。二是工程性地质灾害呈多发趋势。近年来,我市开工的工程项目多、开挖范围大,施工中没有及时落实配建工程,一些建设项目先开挖后支挡、边开挖边支挡,存在施工组织不科学、管理不规范、行业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工程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三是极端气候事件概率偏高。20_年提前进入汛期,汛期降水时空仍分布不均,出现极端气候事件概率偏高,有X-X次区域性暴雨天气出
3、现,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同时,地质灾害有其特殊性,既有汛期发生的,也有非汛期发生的;既有隐患点发生的,也有非隐患点发生的;既有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也有次生灾害引起的长期影响。希望各地各部门要清醒认识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扎实抓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二、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级政府是地质灾害防治的主体,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研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防灾责任。要全面落实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住建、交通运输、水务、城管执
4、法、教育、旅游等部门要分别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公路、铁路、水利设施、弃土消纳场、学校、旅游景区等相关领域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监测预警和排危除险工作,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相应领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要确保群测群防到位。按照市、县(区)、乡(镇)、村社和专职监测员“五级防灾责任体系”,逐级签订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书,逐点确定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员,确保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责任全落实、监测全到位、巡查全覆盖。要重点抓住一线巡查人员、一线群测群防人员、一线监督人员等群体,全面开展雨前巡查、雨中核查、雨后复查,强降雨时段加密巡查,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变化情况。要
5、加大对专职监测员巡查情况的抽查,确保专职监测员巡查到位、排查到位、报告到位。二要确保宣教培训到位。采用多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增强干部群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各地要结合防灾工作的实际,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突出预案的时效性和操作性。主汛期来临前,各县(区)要至少开展一次示范性的应急演练,_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必须开展至少一次应急演练。三要确保预警预报到位。各县(区)既要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提高隐患点的监测精度,也要采取一些传统的好做法和“土办法”,增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实效。国土、气象、水务等部门要加大会商力度,强降雨期间要坚持一日一会商,及时研判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险情,形成
6、精准的预警预报信息,及时传送到各级防灾人员和受威胁对象等群体,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防灾避险提供先期信息,实现地质灾害预警的全覆盖。四要确保预防避让到位。各地要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的原则,第一时间把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变被动防灾为主动避险。在避险工作上,要“宁可防空,绝不空防”、“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坚决杜绝责任不落实、转移不及时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要做好避险群众的安置工作,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资金保障。五要确保工程监管到位。要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地质灾害的工作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对在建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监管责任。国土资源、住建、水务、交通、经信、城管执法等部门要
7、对在建工程项目、公路、水电项目、矿山、弃土消纳场开展重点监督检查,对未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在建工程项目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落实相应的防灾配套工程;要全面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的爆破、削坡、高挖深填、渣土堆放等行为,坚决避免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对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要厘清责任,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落实地质灾害治理责任;造成严重影响或者重大损失的,要依法依规予以查处。三、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项保障一要加强队伍建设。市、县(区)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及时充实力量,提高专业素质,增强防治能力。要落实应急管理资金,建立应急物资台账,定期对消耗物资、器材、设备等进行充实更新,
8、保障应急物资、器材、设备的适用性,确保应急抢险的需要。二要加强专业督导。按照省派驻地质灾害防治督导组的要求,各县(区)务必在汛前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督导单位,开展辖区的专业督导工作。督导单位要派驻足够专业技术人员、落实交通工具和专业设备,确保汛期督导工作的正常运行。各地要在督导单位的指导下,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组织基层群众进行宣传培训,及时开展应急调查,为基层防灾避险提供专家指导意见和技术支持。三要加强值班值守。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值守,全面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要配齐配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岗位、关键场所的值班值守人员;加大信息收集、报送力度,及时、准确报送地质灾害信息,避免压报、漏报、误报灾(险)情信息。四要加强督促检查。市政府目督办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对县(区)政府的目标考核。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按照统一部署,抓好对县(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日常监督检查,对防灾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责任不明确、问题整改不及时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同志们,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请大家务必按照省、市会议要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年度人员“零死亡”的工作目标,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