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学院建设考核与评估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学院建设考核与评估指标体系.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产业学院建设考核与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深管与12 教合制1 产融体制1 L度理机分1.1产业学院 的管理体制(6 分)建立由学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产业学院 理事会或建设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行使学院重大事 项决策权;建立执行院长负责制的产业学院管理体制,建立校企多方 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产业链需求设置专业教研 室或课程教研组;具备较完善的产业学院人事、财务、岗位设置、分类管理、 考核评价等相关制度。1.2产教深度 融合机制(6 分)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产业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的新机制,专业设置和调整主动适应产业需求;有适应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
2、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 制;强化教学过程评价,探索考试制度和考核方式改革。双方合作运营过程通畅、效果良好。2 .双师型 教师队伍 建设(15 分)2.1双师型教 师建设机制(9 分)建立校企人力资源共建共导机制,支持学校教师和企业技 术专家双向流动、两栖开展;有一支满足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设有产 业教授岗;合作企业拥有相关专业方向的师资团队,企业师资数量应 与学生培养规模匹配(生师比416:1);2.2双师型教 师能力提升(6 分)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高校任教,有计划地派遣相关 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开展校企教师联合授课,建立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坊) 和高素
3、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3.1合作共建 实习实训基地(6分)3 .产教融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5分)3.2合作企业 软硬件资源投 入(9分)共建共享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生产实习、培训服务等 多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营造真实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环 境;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和基地。合作企业围绕产业学院教学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平 台建设、创新文化气氛营造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投入;企业将行业最新的实验仪器设备、企业工程案例、课程资 源等软硬件资源投入产业学院教育教学过程;企业应具备与培养规模相匹配的学习实训基地,按年招生 规模计生均学习实训基地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4.1专业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
4、方案(8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企双方围绕产业人才需求,跨 业界、跨学科、跨专业整合资源,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打造 应用学科交叉专业或专业群;按照专业对应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共同制定 专业建设方案,共同构建制定表达产教融合特色以及应用型 人才培养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根据产业开展需求重构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模块、 更新教学内容;4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与教学改 革(38分)4.2教学资源 建设(9分)校企双方配备专职研发团队进行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资源、 教材等研发;校企双方共同推进创新创业训练工程或学习实训内容的开 发。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推进工程式、案例式教学与团队学 习;4
5、.3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推进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训创新(6分) 相融合,配备学校和企业双导师;教学计划中安排实习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学年,实践 教学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35%o-2-4.4产教融合 实践教学(9 分)4.5教育教学成果与人才培养质量(6分)5.1创新创业教育机制(45.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 教育(10 分)分)5.2创新创业实践成果(6企业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企业技术人员以真实工程带 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形成突出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产业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比例高;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每门专业课程要有企业技术人员 参与教学,进课表,有规范教学文档;行业企业将技术
6、革新工程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毕业 设计(论文)的课题来源,安排企业导师进行全程指导,实 行真题真做;发挥产业教授岗、教师工作室(坊)作用,企业兼职教师 有工程、带学生。组织开展产学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促进产学合作可持 续开展;有省级以上教改工程立项及成果;有国家级、省级 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有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或新工科探索与 实践课题等立项及成果;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与效果良好; 就业率、专业对口就业率、高薪就业率处于同类高校前列。 校企共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产业学 院专业教学体系,实现创新创业目标在素质教育、专业课程、 教学评价等全过程。分)6.1产教融合
7、6.产教融合 科技研发 与社会服 务(10分)科技研发平台 (6分)6.2产教融合 科技研发成果 (4分)大力推动产业学院内部科教融合,以科研支撑教学,支持 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将产业开展成果、研究成果及时引入 专业教学内容。联合开展企业工程攻关、产品技术研发、工程孵化和成果 转化等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应用课题研究,探索先进技术辐射扩散 和产业化的新途径,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开展的能力。在国家、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 “挑战杯”系列竞赛等各类有影响力的大赛中获奖数多。共建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 有效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