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课堂实录—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课堂实录—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马说课堂实录一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局部:导入新课师: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习了许多古代文化名人的名作,就像地球有南极和 北极,一天有白昼和黑夜,一个人的一生,也总是在矛盾对立中沉浮。生在晚唐乱 世的杜牧虽有济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乐观豪迈的刘禹锡虽想通过政治革新富国 强民,却终究失败被贬谪在凄凉之地二十三年;才情卓著的东坡居士面对朗朗明月, 欲乘风归去,却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生就是这样一个矛盾重重的难题, 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在竭力求得一个圆满的答案。那么,唐朝文学家韩愈完成的是 一份怎样的人生答卷呢,让我们随着马说去探讨“人生”这个“此事古难全” 话题。第二局部:文言之争孰重?孰轻
2、?师:马说是一篇文言文。关于文言文的学习,我们语文老师一直有一个争 论,就是到底应该以积累文言知识即“言”为主,还是应该以欣赏文章内容即“文” 为主。当然,文和言的有机统一是必须的,但是,我认为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同学们 来说,应该先打好“言”这个基础。我曾经向大家推荐过预习文言文的方法。还记 得吗?生:分类归纳法。生:举三反一法。生:难点突破法。师:那好,我们现在就来检查预习的效果。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每人一段, 注意读准以下加点字词的音。【屏显】1 .读准生字的音一石祇辱于 骈死槽杨 粟 食马者(指名读,正音。学生齐读,过关巩固)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3、下。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组织学生诵读)师:由此可见,马说说的不仅仅是千里马的遭遇,也不仅仅是韩愈个人的 遭遇,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就你的理解来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生:大多数有才华的人都怀才不遇。生:如果这些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多好啊,人类文明的进程也许会加快 很多。师:作者面对这种现象,心情如何?生:愤怒。生:但是又无可奈何。【屏显】本文通过对千里马的遭遇,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4、师:作者的这种强烈的愤懑之情,不能直接说,或者不愿意直接说,于是就借 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来含蓄地表达。我们再来回答开始的问题,马说是说马 还是说人?是直陈其事,还是另有寄托?生:说人。生:另有寄托。师:由此我们知道,韩愈的马说和去年我们学过的周敦颐的爱莲说一 样,都是作者借外在的物,来言说自己内心的志,即托物言志。【屏显】托物言志是“说”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说: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借 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师:在托物言志的文章里,事物往往因为有所寄托而获得了新的含义,而这种 含义又因为广为流传而成为一种众所周知的符号。就像我们现在说到
5、莲花,就很自 然地想到君子一样。讨论一下,说说千里马,伯乐和食马者在现代语境里的有哪些 含义。(根据课堂讨论情况,形成比拟明确的答案,然后依次投影。)【屏显】千里马贤才伯乐善于发现人才的贤士或明君食马者埋没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愚妄浅薄的统治者。师:千里马难遇伯乐,就像贤才难遇明君。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他给了一个人杰出的才华,也许就不会再给他极佳的运气,所以,千里马难以遇见 伯乐,几乎是古往今来大多数人才无法摆脱的宿命,面对这样的人生困境,该怎么 办?韩愈的一篇马说给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揭示了这样一个人生的难题,但是, 他用他的一生给我们做出了完美的解答。【屏显】韩愈,文学家、散文家、
6、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散文尤其著名。在文学上, 倡导“古文运动”,提倡散文,反对骈文,主张文章一定要言之有物,反对内容空泛; 在文学语言上主张“陈言之务去”,即除去陈词滥调,讲求文学语言的流畅简洁。与柳 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杜牧把韩愈的文章和杜甫的诗歌并列,成为“杜诗韩笔”。 他所提出的“不平那么鸣的文学创作的观点影响深远。师:韩愈一生的成就是辉煌的,如果你是当朝皇帝,在他死后,要给他一个谥 号,以概括他的最突出的成就,你会用哪一个字?生:文!师:呵呵,韩愈死后确实得到了这个谥号。看来大家都有当皇帝的才
7、能、都是 千里马啊!作为一匹千里马,和大多数人一样,韩愈没有幸运地遇到伯乐,但是, 他没有沉沦,而是选择了崛起,从人生的山重水复走向了柳暗花明。第六局部:怀才不遇崛起?沉沦?师:同学们,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甚至人类历史上,愚妄浅薄的食马者何其多! 慧眼独具的伯乐何其少!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的悲剧何其常见!如果有一天,当你 也陷入怀才不遇的困境,那时的你,将何去何从?让我们也像韩愈那样不平那么鸣, 有感而发吧。(学生当堂写作)师:就快要下课了,所以,课堂上,老师只能给一个同学展示的机会了,谁要 争取?没有人?要记得,此刻一一生:此刻沉默,你将埋没!师:哦,有三个人都不想被埋没,怎么办呢?你们猜拳吧,公
8、平竞争,我可不 想充当埋没人才的食马者啊。(学生猜拳,周元胜出)师:面对着机会,周元没有放弃,她用自己的坚持和自信,赢得了展示的空间,掌声送给这匹顽强的千里马。周元:假如我怀才不遇,我会抚慰自己,对自己说:你要坚持。假如我怀才不 遇,我会鼓舞自己,对自己说:你要行动。假如我怀才不遇,我会相信自己,对自 己说:你要自信。是的,假如怀才不遇真的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一定会成认自己, 并且更努力,让全世界都接纳我自己!师:周元,你的诗写得真好,幸亏你争取了,否那么就被埋没了。是的,千里马 虽然没有遇到伯乐,但是,也可以自己争取甚至创造机会的。我也写了一首诗,也 不想埋没,所以,也要自己创造机会展现一下自
9、己。【屏显】我知道文卢望军如果,我竟以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概率拥有了千里马的资质和模样我一定不会忘记磨砺我的蹄子,迎向雨雪风霜因为我知道世界是堵冷冷的墙我必须让自己强大才能去到我魂牵梦绕的远方可是,远方也许烟雾迷离,尘土飞扬而我的肩上,也许拖着根根沉重的马缰没有蓝天白云青青的牧草,也没有广袤的原野供我四蹄飞扬但我不会叹息,说命运如此不公,实在叫人沮丧因为我知道,当我好成一颗珍珠,沙土便再也难掩我的光芒而现在,当阴霾重重世界似乎迷失了方向我只需要把心安排好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我相信远处一定有广阔的天有欣赏的目光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也怀才不遇我想这一刻我比任何时候更确切地知道我的故乡在远方而我的脚始终在
10、前行的路上(教师配乐朗读,最后一小节,师生一起合作朗读)师:杜牧虽然怀才不遇,却成就了万世诗名;刘禹锡虽然身居陋室,安贫乐道 的美德却流芳百世;东坡居士虽然常遭贬谪,却修炼出了空前绝后的乐观豁达;韩 愈虽然没有遇到伯乐,但是,他用他的诗歌,他的文章,他一生的言行,告诉我们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怀才不遇,那就一一做自己的伯乐!【屏显】做自己的伯乐!生: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怀才不遇,那就一一做自己的伯乐!师:下课!师:接下来我们看通假字,请你们找出每一句的通假字并且解释。【屏显】2 .辨清通假字的义:食马者:“食”通“饲”,喂养。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
11、”,才能。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指名回答,逐一过关,学生做笔记)师: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不仅会遇到许多通假字,还常常会遭遇一词多义的 情况。根据语境,辨清一个词的不同义项,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看看你是否能够 准确理解以下一词多义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屏显】3 .比拟一词的多个义项: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一食或尽粟一石故虽有名马虽有千里之能生:第一个“而”字表转折,第二个“而”字表修饰。生: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第二个“而”字表顺接。师:顺接和修饰有什么区别呢,顺接表示两个动作或行为依次顺序发生,如果 前一个动
12、作是更为了清楚地说明后一个动作的情态,那么,就是修饰了。举例来说, 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羞涩的“掩口而笑”,“而”就是表示修饰,所以在这里,第 二个“而”字表示一一生:顺接。生:第一个“食”是吃的意思,第二个是通假字,饲养,第三个也是吃,一食 就是吃一顿。师:请问今天早上,你食的是什么?生:我食了馒头。师:好食吗?生:很好食啊!生:第一个“虽”是即使,第二个是虽然。生:我反对,第一个是虽然,第二个是即使。师:“虽然”和“即使”有什么区别呢?生:“即使”是将来时,表示这种情况还没有发生;“虽然”是现在时,表示 这种情况是已经发生了的。师:呵呵,你真是学贯中西啊。简单地说,“虽然”表示这种情况是客观
13、存在 的,而“即使”表示这种情况还没有出现。根据文章来分析,作者认为“有名马” 是假设的情况还是实实在在的情况呢?生:实实在在的情况,所以第一个“虽”应该解释成“虽然”,更合情理。师:举三反一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文言学习方法,它能够让我们在融会贯通中 更好地掌握一个词的意思。【屏显】4 .积累一词的多个实例或: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师:关于“或”和“安”的相同用法,你还能够找到其他的例子吗?生:或置酒而招之。师:我们马上还能在下一个单元中学到“而或长烟一空”中的“或”字也是同 样的用法。“安”解释成“怎么”的例子很难回忆,好好想想。生:安能辨我是雄雌!师:嘀,记性真好啊!如果我
14、们平常能有意识地用“举三反一法”去学习文言 文,那么文言学习的过程,就好像跟老朋友约会一样了。再请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 这个重点段落。【屏显】5 .难点突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生翻译略。)师:现在,关于文言文的“言”,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生: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里,似乎包含两个对象,一个是千里马,一个是食马者,那么,这个“之”字到底指代谁呢?生:指代千里马,“鸣之”就是“之鸣”的倒装。师:我不太确定有没有这样倒装的方式,但是,你根据平常的学习经验来推测 的学习方法值得表扬。生:“之”指代千里马
15、,食马者在句子中间省略了。师:我是这样理解的,“之”字没有意思,是作者为了凑足音节,和前文构成 排比句式而加上的语气助词。因为,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非常讲究文 采的。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言文的文和言,应该有机统一。解决 了 “言”的问题,现在,我们来说说本文的“文”。经过预习之后,你有什么要和 大家提供的独特感受,或者有什么想要和大家交流的疑惑呢?请大家一边听课文朗 读,一边组织语言。(教师示范朗读。读完后组织交流。)生:韩愈写马说有什么用意?生:我觉得千里马好可怜,遇不到伯乐,而且遭遇还那么惨。生:我为古代那些有才之士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生:我觉得,千里马也不必愤怒,
16、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生:我在想一个问题:千里马为什么一定需要伯乐呢?师:你是不是想到了毛遂自荐的故事?同学们的发言,都是自己用心贴近文本 的独特感受,很好,我们希望的就是这样的读书方式一一用心、用情。我们在接下 来的学习中慢慢地来解答同学们的困惑。第三局部:马能千里一一福兮?祸兮?师:而我最困惑的是,一匹马,成为一匹千里马,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 坏事呢?生:我觉得是一件坏事,乐极生悲嘛,千里马的命运多么悲惨。生:我觉得是一件好事,能日行千里就有能力逃脱奴隶人之手,奔向自己的广 阔天地呀。生:我觉得是好事,我还是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师:你一定是一个内心充满了美好希望,特别积极乐观的人。生:
17、我觉得是一件坏事,千里马的才华太出众了,有可能就会被人欺负,遭人 嫉妒。师:古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的发言让我想起一个故事,哥伦布发现 新大陆凯旋之后,遭到了许多人的攻击。他非常苦闷,这时候一个跟他友善的人就 劝他放宽心态。朋友说,你看鸡群里,那只挨啄最惨的公鸡,一定是鸡群里最漂亮 的一只。生:哦师:身为一匹千里马,是福是祸,我们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发表了看法,现在, 让我们回到韩愈的时代,联系他的处境,用韩愈的原文来回答这个问题。接下来, 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我们将要在文本中穿梭,看看你们能不能跟得上节奏,请注 意听老师的提示语,大声说出正确的句子。生:没问题。师:对于千里马来说,才美能不
18、能外见,能不能以日行千里著称,关键因素是 有没有遇到伯乐,因为一一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说明,千里马是依赖着伯乐而存在。 我们来了解一下传说中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屏显】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 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备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 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 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 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 这是一匹难
19、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 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 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 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 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 磐,直上云霄。师:看来,韩愈说的一点不错,真的是一一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师:俗话说,慧眼识英才。有了伯乐的慧眼,千里马才从普通的马里脱颖而出, 但是不幸的是一一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师:这就
20、决定了许许多多的的千里马难逃厄运,常常只能一一生: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师:从外表上看,千里马不以日行千里著称的原因是一一生: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师:但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一一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师:这句话的关键字是哪两个?生:不知。师:食马者不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而且还有种种更加过分的不知马的表现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师:请用一个成语或者俗语形容食马者的种种行为。生:有眼不识泰山。生:有眼无珠。生:鼠目寸光。师:这是多么无知和可笑啊!可是,更可
21、笑的是,他们还拿着鞭子站在千里马 的跟前说:“天下无马! ”请你仔细读读,从这句话里,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个食马 者。生:愚蠢。生:可笑。师:一个人可笑往往是因为一一生:无知。生:自欺欺人。师:欺人者,必先自欺。面对这样的食马者,作者怎么说?生: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师:呜呼,后面加一个感叹号,一般表示一种非常强烈的感情,我们在本册也 学过的。生:藤野先生,“呜呼!无法可想”第四局部:天下无马是耶?非耶?【屏显】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师:天下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请咀嚼这句话中的带点词语,你从中品味出作 者什么样的强烈情感。生:对千里马不幸遭遇的同情。师:强烈一点,怎么说。师:深
22、切的同情。生:对狂妄无知的食马者的辛辣挖苦。师:关于“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有两种翻译:第一种是大概是不知道千里 马吧;第二种是其实是不知道千里马呀。你认为,哪一种翻译更切合韩愈所需要表 达的意思。生:我觉得是第一种,这样说明作者希望千里马以后能够遇到伯乐,因为“大 概”表示一种猜想。生:我觉得是第二种,因为我觉得作者认为当时没有伯乐,他非常肯定这一点。生:我觉得是“大概”,他可能是觉得虽然伯乐少,但是总还是有的吧。生:我觉得是“其实”,作者对食马者的行为非常愤怒,语气很强烈。师:你们的意思是说,“其实”表示肯定,程度重,“大概”表示猜想,程度 轻。请这边的“温和派”和那边的“激进派”分别读读
23、两种翻译,想想,哪一种比 较切合作者的意思。生: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生:其实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师:再读。比照明显点。生: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生:其实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生:还是用第二种解释,表达的挖苦的意味更强烈一些。师:同意。从这句话里,我们能够感觉到作者对食马者不知马的辛辣挖苦和有 力控诉。“天下无马”,是耶?非耶?如果千里马能说话,千里马可能会怎么说?【屏显】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生:不知马也。师:注意,是千里马在说话,千里马知道自己是千里马,他所悲愤的是,呜呼! 其真无马耶?其真一一生:无伯乐也!师:正确!我们齐读千里马的悲叹。生: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无伯乐也!第
24、五局部:韩愈马说说马?说人?师:如果我们了解一下韩愈的生平经历,就会知道,世上的伯乐稀缺到了什么 程度。【屏显】知人论世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祖籍昌黎,人称韩昌黎。幼年早孤, 由嫂抚养。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 o其时,韩愈初登 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 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 有”之叹。师:韩愈的这种亲身经历遭遇,正是写作这篇文章的思想基础。搜索你的记忆, 你还能想到和韩愈有同样遭遇的古代名人吗?生:杜牧。生:苏轼。生:杜甫。师:韩愈曾经提出“不平那么鸣”的文学创作理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人的 不平之音。【屏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