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意见.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业区,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文件精神,加快我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切实解决我区农业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要求、农业经营体系与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我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按照与建设国际化工城功能定位相适应的要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
2、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训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加快我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经济、生态、服务三大功能不断提升,竞相发展,形成内部各业结构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主要目标。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到“十一五”末,形成具有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都市现代农业基本框架。初步形成规模连片集中的集约农业,现代机械和设施装备完善的科技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的市场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相协调的循环农业,功能多元、业态新颖的服务农业;基本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组织化管理
3、、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力争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左右,土地产出率年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达到13%以上。 二、加快构筑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实施生产区域化布局。根据现有农业产业基础,全力推进区域内重点发展的产业连片种植,基本形成“一区六基地”布局结构。“一区”即现代农业园区,并逐步将规模从目前51平方公里拓展到100平方公里;“六基地”即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优质蔬菜生产加工基地、中高档花卉生产基地、高品质瓜果基地、标准化集约型生态养殖基地、休闲农业旅游基地。对于以城镇为主的地区,镶嵌式地发展观光农业、花卉园艺、露地蔬菜,并保留适量的稻田;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则重点发
4、展特色鲜明、带动力强、附加值较高的优势农产品。加快形成区域内各具优势、特色鲜明、错位竞争的区域化农业产业布局。 (二)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加大推广粮食生产良种良法,通过提高水稻单产和推广粮经型耕作制的方式,腾出空间发展高效农业,在保持粮食总产基本稳定(年生产粮食18万吨)的前提下,每年增加经济作物和发展特色养殖业不少于1万亩,至“十一五”末常年经济作物种植1112万亩(含经济果林),特种水产养殖3万亩,生态公益林2.53万亩,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比目前提高20个百分点。在农业经济总量构成中,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占90%以上。 (三)大力培育发展主导产业。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和各镇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化
5、带动,做大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开发生态、高效、资源节约型产业。重点发展五大主导产业:做大蔬菜产业,形成4.5万亩常年蔬菜基地,年种植面积17万亩次;发展中高档花卉,形成亿元产业;发展特种水产健康养殖,形成3万亩养殖规模;发展以种植蟠桃葡萄为主的经济果林,做大特色产业;发展优质西甜瓜生产,年种植面积不少于5万亩次。加快培育五个新的产业项目:开发种质种源,形成较大规模种养业种源繁育基地;开发特色玉米系列,形成6000亩生产规模;发展肉山羊规模养殖,年出栏达10万头以上;开发生态禽养殖,形成年上市500万羽规模;发展远洋捕捞,年捕捞量达6000吨以上。 (四)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政府
6、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培育发展新的龙头企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级农业产业化项目要优先向农业龙头企业倾斜,通过项目扶持、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信贷支持,对龙头企业在企业品牌、质量认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财政补助。要进一步提升“银龙”等农业龙头企业的档次,争取有一批企业被命名为国家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五)着力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基地。根据我区农业布局和农业资源特点,按规划、有重点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基地,丰富市民休闲度假生活,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要进
7、一步整合资源,以廊下镇、枫泾镇为轴线,发展一批具有观光、休闲、体验功能的田园乡村、休闲农庄和“农家乐”项目,并穿珠成线,打造西南农业旅游黄金带。 三、继续聚焦廊下、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一)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坚持“科技领先、效益显著;世外桃源、诗情画意;品牌卓越、人才荟萃;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规划理念,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的工作要求,按照“一心五区”的空间布局,继续落实聚集廊下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对园区道路网络、设施装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对连片集中的设施大棚和温室群,积极探索体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二)构
8、建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加强科技兴农和现代农业开发,提升现代农业先行区层次,构筑现代农业园区种源农业、装备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业人才等五个高地,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要进一步聚焦农业科技项目,重点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强与市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不断完善现代农业园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强化科技孵化区建设。积极探索以项目为带动,农民入股的模式,建立长效的农民增收机制,努力提升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能级。 (三)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作为市现代农业的先行区示范点,现代农业园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进一步明确“出亮点、出经验、出人才、出效益”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
9、加快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基地和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建设,积极探索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努力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四、加大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推进设施粮田和菜田的建设。加大农业设施投入力度,完成18万亩的设施粮田建设,达到土地平整、规模成方、沟渠路配套的建设标准。用好市政府对的设施菜田建设的倾斜政策,增加1.5万亩高标准的设施菜田,并重点在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全市规模最大的温室群。 (二)不断完善农业机械装备。购置具有播种、插秧、耕作、收割等功能的新型农业机械装备,使水稻、二麦等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配置粮食烘干设备机械、小型棚式园艺机械、温室调控等装备。 (三)加强水利
10、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以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重点的河道综合整治,推广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方式及雨水集蓄利用、自动化管理等实用技术,加强北部低洼圩区防洪除涝配套建设,进一步推进水土保持等工作,落实和推进河道长效管理,保持水域良好环境。 五、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化区、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科技服务的水平,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实际、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按产业发展导向和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实际出发,每年确定一批区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安
11、排必要项目课题经费,并实行科技招投标制度。探索本区农业发展重点领域,建立多元投资农业科研所,加大农业产学研基地建设,建立鼓励农业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二)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探索农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的有效载体,做到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重点做好种子种苗、设施农业及配套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指导服务,指导和帮助农机作业以及植保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科学管理用肥、用药、用水,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制订和实施农产品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供农产品检验、检测、鉴定和水、土环境监测,改良提高农产品品质,
12、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三)努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坚持“有序推进、适度规模、完善设施、合作发展、加强服务”的原则,规范土地流转手续,积极探索承包经营权入股及“土地换保障”等办法,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十一五”末农业规模经营面积达到85%以上;依法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坚持“民办、民管、民得利”原则,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鼓励农业产业化企业广泛链接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和完善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组织,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业组织化质量,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带动农民增收。 (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坚持“又好又快”的方针
1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化技术,推进畜禽粪便治理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各部门要支持生态农业的配套设施建设,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系统;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加强农作物秸秆还田工作,增加有机肥料施用,鼓励农民种植绿肥等作物。 (五)着力提升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大力调优农产品品种结构,实行规模集约生产经营,加快农产品生产由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健全农药兽药专管和添加剂规范使用制度,实现农产品生产由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和认证;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银
14、龙”、“金廊”两大品牌。实施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开展农产品市场研究、营销策划和产品推介活动,鼓励农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培育农产品营销公司和营销经纪人、中介组织,谋划建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在市区、城区设置优质农产品“专营”“专卖”平台,扩大我区农业对外知名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六、建立和完善与都市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 (一)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区、镇地方财政要整合农业发展资金,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集中财力支持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项
15、目扶持以及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等。要健全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各项扶持补贴制度,从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办法,加强支农资金投向和资金使用的监管,探索建立政府性投入项目的管理和收益机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二)建立区级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体系。为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企业、专业大户扩大生产经营,解决生产资金贷款难等的问题,将建立以政府农业产业政策为导向的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采取区、镇政府财力支持和社会多元投入相结合的方法,以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为运作主体,以农村商业银行为合作基础,以农业企业和专业大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建立能够有效控制、
16、分散和分解风险的贷款担保体系。 (三)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努力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拓宽农业保险业务范围,增加农业保险政府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强政策保险对化解农业风险的能力。大力实施农业保险“广覆盖、低缴费,能赔本”的办法,特别对我区高投入农副生产品种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今后政府对农业(农民)遭灾受损的扶持主要通过农民参加农业政策性保险理赔所得来实现。 (四)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投入。要切实增强防范涉及农业安全、公共安全等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意识,并建立防范的长效机制。在加强队伍建设、投入品监管的同时,确保必需人员经费、疫苗经费、安全检测等费用的落实,逐步加大健康养殖基地、农业
17、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扶持力度,增加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确保质量安全的必要经费投入,采取有偿服务与各级政府(村)补贴相结合的办法,保障村级防疫员队伍基本收入来源。 七、加强领导,落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一)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各级职能部门要深入农村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落实和制订各项措施。各镇(工业区)要结合实际,积极主动地研究落实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推进措施,保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村级组织要真正把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作为村级工作最重要任务,组织引导、带着农民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效益、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建立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考核机制。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各级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并纳入各镇(工业区)、村干部绩效考核内容,确保都市现代农业建设顺利进行。 上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