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789825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汪清六中高三地理10月考试题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50分右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小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河流水深10米,小船上的桅杆顶端Q与水面高差为10米。据此完成12题。1.理论上,R、Q两点的高差最小值、最大值分别最接近A.351米 429米 B.341米 429米C.351米 439米 D.341米 439米2.、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A. B. C. D.30年前电影星球大战中首次描绘了一个有两次日出的世界(右图),如今这一想象被证明是现实:距地球200光年的地方有颗行星在绕两颗恒星旋转,这颗行星的体积、密度与土星非常相近,极有可能也是气

2、体巨行星,中心由冰块和岩石组成,与绕转的两颗恒星几乎同处于一个平面。两颗恒星之间距离很近,比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更近。据此回答34题。3.下列现象,有可能在该双日行星上出现的是全球白昼无夜 白天立物双影 双日此升彼落 有两次日出A B. C D4.该行星下列特征中,不利于其存在生命的是A.体积、密度与土星非常相近 B.同时接受两颗恒星照射C.绕转的两颗恒星之间距离很近 D.与绕转的两颗恒星几乎在一个平面上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56题。5终年受风带与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6与欧洲西部终年温和多雨

3、的气候特征的形成有关的风带是A B C . D. 读我国某山脉及东西两侧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回答79题。7图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是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8下列适宜在甲地大面积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A春小麦、大豆、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9图中乙地所在地形区可以看到的景观是A麦浪滚滚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鱼塘一台田”模式的生态农业 D牧草如茵,风吹草低见牛羊10.下图为世界四个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读图思考,若不考虑海拔

4、高度的影响,则四地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为A.甲乙丁丙 B乙丙甲丁 C丙甲乙丁 D丁甲丙乙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1112题。11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气温低的原因是A变小 B变小 C变大 D变大12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变大,变大 B变大,变小 C变大,变大 D变大,变小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城市1月某日21时等温线分布图,图中P为市中心。读图回答1314题。13关于该城市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是图示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B城市中心海拔低,故气温高CO、P两点的温差为2 3 D图示气温的分布会导致近地面大气由城市吹向郊区14、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

5、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由上图可知,该河流在城市大致为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图示甲、乙盛行风中A甲风七月最为盛行 B乙风一月最为盛行C乙为西北季风,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D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16在甲风盛行的季节A苔原带驯鹿向北迁徙 B新疆草原一片葱绿C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 D亚洲高压势力强盛“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

6、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回答1719题。17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保持土壤水分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大气湿度减少空气污染ABCD18下列功效中,哪项不属于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后产生的有利影响A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 B保护了土壤肥力C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 D减轻了酸雨程度19根据实验资料,“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在以下哪个地区使用A三江平原 B云贵高原 C河套平原 D江汉平原20、下列各地的地壳厚度,最厚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渤海大陆架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四块区域

7、,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回答2122题。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D.“绿色中国”与“银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22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我国的古代诗歌和谚语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据此回答2325题2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8、。”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24.我国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有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河流众多 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水热条件优越,盛产葡萄、油菜 有全国四大工业基地A. B. C. D.25我国谚语“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C.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9、 四川盆地26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左图)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右图)回答问题。(12分)(1)由左图说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6分)(2)结合左图和右图指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6分)27(12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 半球。(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28.读图1-4-2,完成下列问题。(13分)图1-4-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

10、圈层的划分(1)地震波:E_,F_。(2)不连续界面:A_,B_。(3)A面以上为_,它是厚度_的一层;A和B之间为_,软流层就存在于_,B面以下为_。(4)圈层:D_,C_。(5)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29、读下图回答问题 (13分)1.当太阳直射点运动到1时的日期 节气 当太阳直射点运动到2时的日期 节气 当太阳直射点运动到3时的日期 节气 当太阳直射点运动到4时的日期 节气 2、当太阳直射点运动到1、2段时,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该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3、国庆节位于上图中 段,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太阳直射点继续向 移动答案DBDAB BBADB ADABD DBDC

11、C CCADC26.(12分)(1)分布不均(2分);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或西北多,东南少)(2分)。内蒙古西部和青藏地区最多或四川盆地最少(2分)。(2)地势高低(地形)、大气状况(天气)、正午太阳高度(纬度)。(6分)27.(12分)(1)北(2)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C(3)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4分)B处有高 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2分)28:A是莫霍界面,B是古登堡界面,C是外核,D是地壳。答案:(1)横波纵波(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地壳最小地幔上地幔顶部地核(4)地壳外核(5)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