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退耕还林自查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退耕还林自查报告 .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退耕还林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二0一一年度二月县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上级要求,镇党委、政府对退耕还林工程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加强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地块后期管护工作,确保退耕农户补助资金的兑现,镇人民政府成立自查验收组,对我镇2003年规划实施的退耕还林地进行全面自查验收。镇政府本着以人为本,对退耕农户负责的态度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后期管护,及时采取措施,精心组织,加大宣传,督促各村做好退耕还林后期管护工作。在明确退耕还林地的基础上做到“谁退耕、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并对退耕还林后期管理实行分类指导,加强了生态脆弱、坡度大的造林地块管护力度,确保退耕还林面
2、积不损失。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对全镇退耕还林进行了自查,自查情况如下: 一、自查结果 我镇2003年共实施退耕还林面积1630亩,涉及到7个村,26个组,45个小班,全部为生态林,主要树种有柳杉、桦木、喜树、香樟、桤木、杜仲,面积保存率和苗木存活率均达到国家标准。 二、工作措施 和方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队伍组织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程,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成立了检查组,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林业站及相关部门为检查组成员,办公室设在农办。具体负责检查验收及表格录制,整理文档。 (二)明确任务,强化职责强化退耕还林管理、加大巡山护
3、林力度,确保工程健康有效的发展;明确管理,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加大宣传力度,把退耕还林政策深入到群众心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下一步打算 1、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认真检查研究辖区内退耕还林工程新特点、新问题,充分利用广播、会议、宣传资料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向群众宣传退耕还林的多种效益和功能,提高退耕还林农户爱林护林意识和法制观念。 2、齐抓共管,层层落实责任。以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局面,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全镇退耕还林工程顺利、有序开展。 3、对于缺窝少苗,林木长势差,管理不到位的退耕还林地,加强管理力度。 4、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经费,引进科技技术,利用退耕还
4、林工程,科学经营林地,妥善解决退耕户生计、致富和发展问题。 第二篇:退耕还林工程自查报告一、工程任务自查情况 上级下达我县退耕地造林配套荒山造林4000亩,我县将任务落实到三个乡镇。一是保质保量完成了造林任务,全县共实施荒山造林4000亩,占计划的100%;成林面积750亩,成林率18.7%。完成国家投资80万元,符合工程资金管理使用规定,充分发挥了国债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工程建设自查整改工作正稳步推进。 二、工程建设实施情况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属国债投资项目。为把工程建设抓好、抓出成效,我们严格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工程建设原则,认真把握好“林权是核心,给粮
5、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等几个关键环节,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综合措施,把工程建设落到实处。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把宣传工作作为了工程建设的第一道工序来抓,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意义、目的,宣传退耕还林政策和技术要求,宣传森林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使退耕还林工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县林业局组织了宣传车、印发了宣传资料,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动员会,使工程建设做到了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板报有文、横幅过街、标语上墙,统一了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把投身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变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领导,协调
6、配合。为加强对工程建设的领导,县人民政府及时调整了“退耕还林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县长同志任组长,副县长同志任副组长,农办、林业、粮食、财政、水电、审计、监察、公安、国土、农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工程建设重大问题决策把关和监督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林业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处理工程建设日常事务。领导小组成员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积极配合、协同工作,各乡镇亦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指挥机构,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辖区内工程项目管理。 (三)落实任务,明确职责。为确保退耕还林工程按计划顺利实施,县林业局将工程建设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在此基础上,县人民政府与工程建设乡镇
7、签定了“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定了奖惩,县林业局与各乡镇林业站签定了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责任书,实行双向目标管理。 (四)搞好规划、科学设计。为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县林业局组织规划设计队的工程技术人员顶高温、战酷暑,熬更守夜,加班加点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详细的作业设计,按规划设计施工,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进行逐山、逐土、逐地块规划设计,坚持没有设计不施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经设计,绝不允许轻易变更,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五)严格管理,统供种苗。按照严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工程建设规范有序地进行。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工程监理制,积极配合监理人员工作,从工程作
8、业设计、施工作业、检查督促、种苗建设等各个环节接受工程监理人员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二是认真贯彻落实责任制,大力调整林业结构,增加林农收益,提高了退耕还林的经济效应;三是种苗实行“一签两证”制度,加强检疫检验,严把种苗质量关,确保了壮苗造林。 (六)严管资金,专款专用。工程资金严格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封闭运行,实行报帐制,一支笔审批,县财政局搞好监控管理,保证不挫支和挪用工程资金,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七)以法治林、巩固成果。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重点是栽,关键是管,重栽轻管将使工程造林成果毁于一旦,为此,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了森林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严格以法治林,加大执法力
9、度,把退耕还林工程纳入法制建设轨道,从重、从快、从严查处各类毁林案件,以巩固工程建设成果,对复耕反弹、破坏苗木影响工程质量的进行查处,打击了违法和犯罪,有效保护了退耕还林成果。同时,按照“林权是核心”的要求,正组织各镇乡对去年的退耕还林地颁发林权证,以完善管理,保护退耕还林农户的合法权益。 三、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对退耕还林工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但由于该项工程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面宽量大,对照工程标准检查,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连续4年冬春季干旱,大部分小班造林保存和成活率降低,特别是2012年冬季和2013年春季我县部分乡镇出现饮用水困难,县委、县府
10、甚至安排消防车运送饮用水;二是部分乡镇面积较零星分散,未做到集中连片;三是该工程建设未拨专门的工作经费,部门工作压力大。 第三篇:退耕还林浅谈退耕还林及应对策略 摘要。本文根据现在的中国实际情况,阐述了退耕还林的原则,范围,以及退耕还林区的特点,最后结合实际,概述了退耕还林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退耕还林;范围;原则;应对策略; 一、概述 我国首次提出退耕还林政策是在1949年4月发布的保护与发展林木林业暂行条例(草案),该条列就规定:已开垦而又荒芜了的林地应该还林。尔后,退耕还林政策主要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以营造商品用材林为主的退耕还林时期。第二阶段
11、(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以营造经济林为主的退耕还林时期。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以营造生态经济林为主的退耕还林新时期。12000年我国在西部13个省市区174个县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试点示范,标志着退耕还林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003年1月20日,中央实施退耕还林条例,进一步完善了该政策的完整性。 退耕还林的主要方针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到2010年为止,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从1999到2007
12、年末,我国已退耕还林4亿亩,总投资4300亿元。 二、退耕还林的原则 退耕还林首先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其主要的原则有: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2.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 3.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 4.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 5.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 三、退耕还林的范围及特点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退耕还林
13、工程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在我国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 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它的实施范围主要处于我国西部和中部地区,往往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最为贫困和落后的地区。 1.退耕区的自然条件 依据退耕还林条列退耕还林主要包括三类地区: (一)水土流失严重的; (二)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 (三)生态地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其主要的标准是:丘陵区;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坡度在6度以上、农民已经承包或延包的坡耕地;平原区;风沙危害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民已经承包的沙化耕地等。 退耕区多属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山区或半山区,平川
14、谷地很少,根据调查的市县,平地多在10%以下,山地和丘陵地占90%以上,这种自然环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水土流失。以XX县区为例,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27740公顷,占到土地总面积的88.6%,年侵蚀模数890022000吨平方公里,年流失肥土1957.3万吨,全氮含量约4.6万吨碳铵,速磷含量858吨过磷酸钙。水土流失使退耕区的耕地变得更加贫瘠,粮食平均每市亩产量只有150斤左右。 2退耕区的经济状况 退耕区的经济状况一般都较差,在退耕区的贫困县中,贫困人口的比重是比较大的。 2如XX县区2001年总人口为28.54万人,贫困人口为16.18万人,占到56.71%,占农业人口22.80万人的70.
15、96%;XX县区总人口为13.69万人,贫困人口为11.47万人,占到83.79%,占农业人口11.53万人的99.48%;XX县区总人口为10.47万人,贫困人口为7.33万人,占到70%,占农业人口8.76万人的83.68%;XX县区总人口为10.94万人,贫困人口为7.76万人,占到70.89%,占到农业人口9万人的86.22%。 3退耕区人口与耕地、粮食关系变化 1)耕地的变化特点 在中国的多数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用地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但在大家所调查的退耕区中,多数表现为相反的情况,即耕地面积存在增加的现象。例如,吕梁地区2001年有耕地572113公顷,分别比1980
16、年和1949年多出95413公顷和15613公顷;XX县区2001年耕地面积为46153公顷,分别比1980年和1949年多出7626公顷和1086公顷;XX县区2001年有耕地25500公顷,分别比1980年和1949年多出8200公顷和2047公顷;XX县区2001年有耕地59520公顷,分别比1980年和1949年多出8587公顷和15553公顷。虽然这些地区的耕地总面积存在增加的情况,但在人均耕地面积上却与其他地方表现为同一倾向,即:人均耕地在不断地减少。这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所致。 2)粮食的变化特点 北方的退耕区多属干旱或半干旱区,干旱发生的频率高而且严重,从而对当地的粮食生产造成
17、极大的影响,年与年之间的粮食产量波动很大是该类地区最大的特点。以吕梁地区为例,1990年以来的粮食产量超过100万吨的年份有3个,最高为1996年,110.75万吨。而产量在50多万吨及以下的年份也有3个,其产量不及最高年份的50%,最低的2001年产量只有40.24万吨,仅为最高年份的36.33%。XX县区1990年以来的年度之间粮食产量波动更大,最低的2001年产量仅543.6万公斤,只有最高年1996年7139.2万公斤的7.61%,人均粮食只有19.05公斤。所调查的几个县2001年的人均粮食均不足100公斤。 上述表明,退耕区的人口生存条件是比较差的。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所限,不少成灾年
18、份对人口的生存影响很大。退耕区自然条件现状的形成与历史上人口的增长和活动关系密切,同时也与今后人口的发展关系密切。 四、退耕还林的政策 1.主要方针。要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人承包”的政策措施。把握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的主要环节,集中连片,形成规模,达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2.补助政策 粮食:黄河和海河流域每亩退耕地每年200斤,长江和淮河流域每亩退耕地每年300斤。补助粮食一般为小麦原粮,不同地区确需调整粮食供应品种的由省政府确定,补助粮食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补助年限:还草补助2年,经济林补助5年,生态林补助暂按8年计算。 现金
19、。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0元。补助年限和粮食补助相同。 种苗和造林费。每亩一次性补助50元。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沙造林补助标准,只补助种苗和造林费,每亩一次性补助50元。 税费。免征农业税,对应税耕地,自退耕之年起,不再征收农业税。 3.约束政策: 退耕地造林后,禁止间作粮食和蔬菜。在确保地表植被完整,减少水土 流失的前提下,可采取林果间作、林药间作、林竹间作、林草间作、灌草间作等模式,实行立体经营。 退耕还林后必须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管护好林地免受人畜危害,确保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 尚未承包到户及休耕的坡耕地、沙荒地、荒滩地造林,只给予每亩50元的种苗补助。 4.权益: 实施退耕还
20、林后,必须确保退耕农户享有在退耕土地和宜林荒山荒地上种植的林木所有权,并依法履行土地用途变更手续,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发放林权证。 对退耕农户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补助粮食折算成现金或者代金券发放;种苗和造林补助费发放形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尊重退耕户的意愿,其费用只能用于种苗、造林补助。 5.主要指标: 退耕还林要以营造生态林为主,营造的生态林比例以县为核算单位, 不得低于80%,经济林比例不得超过20%。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含梯田)、水土流失严重或泛风沙严重、及一切生态地位重要地区必须营造生态林,要按照先陡坡后缓坡的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还林后实行封山管护。在雨量较多,生物生长量高的缓坡
21、地区,可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竹林和生态经济兼用林,适当发展经济林,对超过20%的经济林地,只补助种苗费。 退耕农户在完成现有耕地还林后,由县或乡统一组织,应继续在宜林荒山、荒沙、荒地造林。 参考文献: 1于泽民.我国的退耕还林研究进展j.XX省环境科学,2009,12(6):119-124. 2吕金芝.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影响分析与测度j.林业经济,2010(1): 78-90. 第四篇:退耕还林自查报告退耕还林自查报告 退耕还林自查报告 为了加强退耕还林的管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成效。白羊乡党委、政府根据退耕办的要求,对白羊乡2002至2006年度的退耕还林地块、面积和栽植
22、树种进行了自查核实,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退耕还林的基本概况 白羊乡退耕还林共实施了5个年度,均系防护林。涉及到9个村、44个组、2396户3353亩。分别是2002年度993亩、优势树种杨树;2003年度1000亩、优势树种杨树;2004年度400亩、优势树种杨树;2005年度460亩、优势树种杨树;2006年度500亩、优势树种茶树。 二、退耕还林的自查情况 白羊乡对2002-2006年五个年度的退耕还林3353亩面积,按照30%进行了抽查核实。五个年度的退耕还林已经分别通过省、国家级复查和核查验收通过。本次自查面100%个村和100%组,自查小班85个,自查面积1100亩。针对原管
23、护和成效差的地块重点查。通过自查五个年度3353亩退耕还林均系合格面积,树种保存率均在85%以上,95%的退耕还林地已成林。 三、退耕还林面积及兑现公示 白羊乡2002至2006年退耕还林共计五个年度2396户3350亩,下拨的兑现总资金419125元。于六月下旬对全乡退耕还林面积及户在各村进行了张榜公示一周,并对资料装订存档,群众无异议。 第五篇:退耕还林复查报告退耕还林复查报告 根据局领导在会议上的工作布置,要求对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全面的核查核实,一方面核查成活率,另一方面核实保存率。根据会议要求,我们于2013年03月15日-2013年03月25日对xxx、xxx、xxx,xxx
24、四个乡镇的退耕还林小班进行了全面复查。现将各乡镇小班的复查情况说明如下: xxx:经济林保存率基本上达到85%以上;生态林有几个小班保存率在60%以下,分别为:115小班、118小班、124小班、126小班、129小班、120、127小班;不合格面积有640亩。这次进行第二次复查成活只达到75%左右,需要补苗3000株左右,用工15天,补苗费900元。 xxx:总体基本上保存率都好,只有18 3、18 4、2 39、250、2 51、255这几个小班保存率在65%左右,现正在进行补值补造 xxx。xx村的几个小班保存率都只在75%左右。只有266小班保存率只在40%左右,现在正在进行补值补造中
25、。 xxx:保存率总体都很差只在60%左右,但有几个小班00 8、00 9、0 10、0 11、0 12、0 13、0 14、006保存率只在30%左右,面积有229亩,这几个小班的人户现已经移居到另外地方居住了,需要补苗15000株左右。需用工75个,一天按60元计,需费用4500元。 总体情况来看,各造林小班都有树子存在,有的造林小班林木长势良好,但有些小班管理和抚育上都很差,杂草丛生,茅草棵里树苗弱小。特别在xxx的几个小班的管理者全家出去打工或不在以前居住地,造成无人管理。 以上调查,均为实地现场查看。 核查人员; 2013年3月28日 内容总结(1)退耕还林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二0一一年度二月县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上级要求,镇党委、政府对退耕还林工程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加强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地块后期管护工作,确保退耕农户补助资金的兑现,镇人民政府成立自查验收组,对我镇2003年规划实施的退耕还林地进行全面自查验收(2)补助年限:还草补助2年,经济林补助5年,生态林补助暂按8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