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霞云岭乡四马台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霞云岭乡四马台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霞云岭乡四马台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霞云岭乡四马台村坐落在北京西南第一高峰白草畔脚下,平均海拔近千米,距北京124公里,是个典型的深山村。全村总面积19.1平方公里,286户,1030口人。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个好村党支部”、“全国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示范村”、“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村”,并连续多年被评为“首都文明村”。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近年来,随着XX县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四马台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为达到经济社会更大发展、村民生活富裕、环境整洁优美、公共服务配套、村风文明、管
2、理民主、邻里和谐的新农村标准,四马台村不断进行探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着。 一、依托资源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四马台村有着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有资源,村内的日子应该好过,但过去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1990年以前,村内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村内的几个小煤窑被私人承包着,负赢不负亏,形成了名为集体,实为个体,集体成了空壳,村里还欠了35万元的外债,干部连工资都发不起。1990年以后,新支部班子认真分析了当前形势,决定要做好煤炭这篇文章,不能守着“烙饼”挨饿,从整顿煤矿开始,进行了大胆改革。首先把个人承包 1的煤矿全部收回集体,进行资源整合
3、,关闭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的矿井四处,保留下主矿井。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狠抓管理,大力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当年底,煤矿就赢了利,除还清了债务还剩余20万元。过年时,乡亲们每人分得20斤大米、白面,150斤白菜,20斤油和1吨煤,生活特别困难的还得到200元钱生活补贴。 为增强企业后劲,1997年村里请来专家,在充分论证和细致勘测的基础上,决定在海拔998米处新开发一个年产20多万吨的煤矿。开新矿加上旧矿技术改造,需要上千万元资金。党支部经过认真研究,大胆采取了建立股份合作制吸纳资金的办法,筹建股份制新世纪煤矿,一方面解决集体资金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按股
4、份分红,让大家受益。党支部把原有的集体煤矿评估作价为集体股,并吸纳全村每人两股即2000元的新股,分红时买二送一,按每人3000元股份分红。通过宣传让村民们充分认识到资金共享、风险共担的真正含义,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村民们都自愿入了股。到97年底,私人股金已达到总资产的29.1%,及时缓解了资金问题。新井口竣工投产后,2003年村民们得到了回报,每股分红880元,平均每人分红2640元。2005年每股红利达到1400元,每人分红4200元。这样,保证了全体村民都成为煤矿投资、经营和受益的主体,维护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共同致富。 二、因地制宜,优化环境,持续发展 煤炭是不可
5、再生资源,总是会枯竭的,而且靠挖煤为生不利于环 2境的建设与保护。四马台村要谋求长远发展,就不能走“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的老路子,必须实行产业转型,开辟新途径。经过慎重考虑,党支部提出了“以黑养绿,借绿兴旅”的发展新思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开荒造林,建设“绿色银行”。1993年,煤矿净挣200万元后,村里决定“以工补农”,把采煤挣来的钱拿出一部分来用于发展农业和生态建设。一是实行农场制,全村按地貌组建了7个农场,几年来,开荒造田、恢复撂荒地620亩,使耕地面积增加到1038亩。二是建立仁用杏基地,发展干果精品。为统一认识,支部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上XX省XX县区大河南村参观学习。回来后,
6、动员全村劳动力上山垒堰栽树,三年的时间,共栽种了5060亩、35万株仁用杏树。经过多年的精心管理,现在绝大部分仁用杏已进入盛果期,仅此一项就可使百姓每年户均增收近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1993年以来,村里每年都要拿出4050万元用于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再造土地和林果资源优势,完成了人造林近万亩,全村林木覆盖率已达到85%,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二)“借绿兴旅”,巧做旅游文章。四马台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京西南第一高峰白草畔,海拔2161米,山顶温度比市区低15度左右,植被随海拔高度的不同垂直分布较好,在加上这里山高、气爽、林密、谷深、花奇、草异的自然风光,是城里
7、人夏日避暑的好去处。1997年,党支部请旅游专家帮助论证,制定了“借绿兴旅”发展规划,当年投资200万元,建设了以白草畔为龙头,鲲鹏峡 3谷为重点的自然风景区,1998年开始向游人开放,当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多万元,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后,进一步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2003年村里投资了1700万元,对108国道通往白草畔山顶全程26.7公里的路面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并对公路两侧进行了美化和绿化,在村民居住路段安装了7华里的路灯,实现了亮化工程。为提高旅游发展档次和接待能力,村里又投资1000多万元盖起了三星级标准的腾马大酒店,建造了洗浴中心和商业街,随着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游客们纷至
8、沓来,旅游开始红火起来。 旅游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按照统一规划,村里搞起了民俗旅游接待。为使民俗旅游业更大发展,党支部结合旧村改造、山区险户搬迁、中心村建设等有关政策,于2004年6月开始启动了新农村建设工程,建造民俗旅游专业村。截止到2006年底,利用不到三年时间,拆旧建新,为村民建造高标准双层别墅住宅286栋,让全村百姓都住上了新楼,都有条件进行民俗旅游接待。工程总投资8000多万元,采取集体补偿三分之二,村民个人出资三分之一的办法,集体统一供水、供电、供热。别墅住宅以三种户型为主,为145平米、176平米和202平米,别墅内有45套客房全部按标准间设计,全部有独立卫生间。现在有接待条件的
9、有160余户,其中市级民俗户已有51户,可同时接待游客1000余人,大大提高了民俗旅游接待能力。 (三)放开眼界,走出山区,长远发展。村里有了较大发展,但支部一班人并没有停步,我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大山外,先后建立了建筑公司和塑胶化工企业。建筑公司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个亿的产 4值,塑胶企业可带来2000万收入,实现了全村经济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 三、发展公共事业,惠及全村百姓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直是村党支部的行为准则。坚持发展依靠村民、发展为了村民、发展凝聚村民,扎扎实实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想方设法地让全村百姓过上幸福、文明的新生活。 (一)改善村民生产
10、生活条件。新农村建设工程启动后,结合村内实际,认真做好“三清三改”,对街道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为入住别墅的村民每户配备了垃圾箱,购买了80个垃圾桶,分配到各居民区,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集中收集,由清洁队运送到填埋场密闭处理。村民们全部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户内全部为水冲式厕所,生活污水通过排污管道密闭收集处理。村内道路和宅前路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道路通畅。清洁队每天对街道和居民区进行清扫,杜绝了侵街占道、柴草粪土乱堆、污水乱泼等现象,村内环境干净整洁。村内进行了低压线路改造,免费为村民安装电话,家家都看上了有线电视,彻底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二)不断提高村民福利待遇。
11、每年村集体投入上百万元用于村民福利。给每个村民上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站、便民超市,每年为每个村民提供200斤大米、白面,200斤白菜和20斤油。对五保户、困难户和残疾人给予专项补助。现在,村民就业率达到100%,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三)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困难家庭,问寒问暖。去年春节,党员干部每人出资200元,集体出资5万元,走访慰问了全村的困难户、孤寡老人、军烈属和建国前老党员。党支部安排有致富能力的党员与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提供技术、劳务、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提高文明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为了避免“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现象,村
12、里开办了农村经济管理和财会培训班。为了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投资98万元建了1000个座位的礼堂,经常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让村民们得到精神文化上的享受。通过开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使村民的思想境界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四、建立农村管理长效机制 一个村能否建设发展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多年来,我村坚持了“依法建制,依制治村,主人的事让主人当家”的治村方略。 (一)建章立制,依制行事。新班子成立后,党支部、村委会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围绕社会治安、村风民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集思广益,制订了村民自治章程,以此作为依法治村、民主自治的蓝本。此后
13、,村里又先后制定完善了干部守则、村领导班子工作制度、村政事务财务公开制度、社会治安管理制度等16项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依法行事。 (二)开好“两会”,民主决策。村领导班子成员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是百姓给的,花的钱是百姓的辛苦钱,“为人民服务也得依法,办好事也要讲究程序”。因此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要同百姓商量着办。党支部把开好“两会”作为窗口,疏通民主渠道,虚心纳谏,做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工作。凡是村内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家家户户利益和村民关心的问题,必须经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才能公布实施。 (三)民主理财,强化监督。集体的钱怎么花。村里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14、规范了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对民主理财小组行使权利予以制度保证,克服了“一把手”管钱、“一支笔”审批的弊端,从而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另一方面,村领导班子坚持财务公开制度,做到真明细、真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五、2007年新农村建设发展思路 抓住今年市里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两个坚持”、继续加大市级重点村扶持力度的大好时机,巩固现有资源,提升产业综合水平,为实现综合产业型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发展思路如下: 一是充分发挥白草畔旅游带动作用,加快民俗旅游产业提升,对别墅住宅进行进一步完善,全部安装太阳能,使每套客房都能洗浴、各房间都有热水使用,院内安装太阳能庭院灯,全村统一实行污
15、水处理与洁净能源改造,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为民俗旅游接待做好充分准备,进一步巩固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二是做好旅游项目的包装与申报,抓住市区各部门对山区替代产 7业发展大力支持的有利时机,确保“白草畔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鲲鹏大峡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落实与完善,强化白草畔旅游风景区对全村乃至全乡的旅游带动作用,为实现产业替代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利用好四马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加快以“核桃、仁用杏”等干果为主的品牌建设与包装,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带动与加快农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变步伐。 四是推进文化宣传设施建设,计划在做好环境绿化美化的同时,按照新村群落建设三个文化大院,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扩建礼堂580平方米。 五是完善老年养生设施,计划新建2500平方米老年公寓一座,为全社会老人共享山区生态资源创造良好条件。 2007年3月5日 内容总结(1)霞云岭乡四马台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霞云岭乡四马台村坐落在北京西南第一高峰白草畔脚下,平均海拔近千米,距北京124公里,是个典型的深山村(2)1990年以前,村内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村内的几个小煤窑被私人承包着,负赢不负亏,形成了名为集体,实为个体,集体成了空壳,村里还欠了35万元的外债,干部连工资都发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