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布线知识.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46685925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布线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PCB布线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CB布线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布线知识.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博客首页播客圈子美图专栏搜索帮助 猪猪的BLOG 复制 收藏本页 添加为友情链接 博客首页 个人首页管理博客我的文章我的相册我的圈子我的播客我的好友给我留言 PROTEL元件封装 2007-06-23 16:38:49 大 中 小 电阻 AXIAL0.3 0.4三极管 TO-92A B电容 RAD0.1 0.2发光二极管 DZODE0.1单排针 SIP+脚数双排针 DIP+脚数电解电容 RB.1 .2 。电阻 AXIAL无极性电容 RAD电解电容 RB-电位器 VR二极管 DIODE三极管 TO电源稳压块78和79系列 TO126H和TO-126V场效应管 和三极管一样整流桥 D44 D37

2、 D46单排多针插座 CON SIP双列直插元件 DIP晶振 XTAL1电阻:RES1,RES2,RES3,RES4;封装属性为axial系列无极性电容:cap;封装属性为RAD-0.1到rad-0.4电解电容:electroi;封装属性为rb.2/.4到rb.5/1.0电位器:pot1,pot2;封装属性为vr-1到vr-5二极管:封装属性为diode-0.4(小功率)diode-0.7(大功率)三极管:常见的封装属性为to-18(普通三极管)to-22(大功率三极管)to-3(大功率达林顿管)电源稳压块有78和79系列;78系列如7805,7812,7820等79系列有7905,7912,

3、7920等常见的封装属性有to126h和to126v整流桥:BRIDGE1,BRIDGE2: 封装属性为D系列(D-44,D-37,D-46)电阻:AXIAL0.3-AXIAL0.7其中0.4-0.7指电阻的长度,一般用AXIAL0.4瓷片电容:RAD0.1-RAD0.3。其中0.1-0.3指电容大小,一般用RAD0.1电解电容:RB.1/.2-RB.4/.8 其中.1/.2-.4/.8指电容大小。一般470uF用RB.3/.6二极管:DIODE0.4-DIODE0.7 其中0.4-0.7指二极管长短,一般用DIODE0.4发光二极管:RB.1/.2集成块:DIP8-DIP40, 其中指有多少

4、脚,脚的就是DIP8贴片电阻0603表示的是封装尺寸 与具体阻值没有关系但封装尺寸与功率有关 通常来说0201 1/20W0402 1/16W0603 1/10W0805 1/8W1206 1/4W电容电阻外形尺寸与封装的对应关系是:0402=1.0x0.50603=1.6x0.80805=2.0x1.21206=3.2x1.61210=3.2x2.51812=4.5x3.22225=5.6x6.5零件封装是指实际零件焊接到电路板时所指示的外观和焊点的位置。是纯粹的空间概念因此不同的元件可共用同一零件封装,同种元件也可有不同的零件封装。像电阻,有传统的针插式,这种元件体积较大,电路板必须钻孔才

5、能安置元件,完成钻孔后,插入元件,再过锡炉或喷锡(也可手焊),成本较高,较新的设计都是采用体积小的表面贴片式元件(SMD)这种元件不必钻孔,用钢膜将半熔状锡膏倒入电路板,再把SMD元件放上,即可焊接在电路板上了。关于零件封装我们在前面说过,除了DEVICE。LIB库中的元件外,其它库的元件都已经有了固定的元件封装,这是因为这个库中的元件都有多种形式:以晶体管为例说明一下:晶体管是我们常用的的元件之一,在DEVICE。LIB库中,简简单单的只有NPN与PNP之分,但实际上,如果它是NPN的2N3055那它有可能是铁壳子的TO3,如果它是NPN的2N3054,则有可能是铁壳的TO-66或TO-5,

6、而学用的CS9013,有TO-92A,TO-92B,还有TO-5,TO-46,TO-52等等,千变万化。还有一个就是电阻,在DEVICE库中,它也是简单地把它们称为RES1和RES2,不管它是100还是470K都一样,对电路板而言,它与欧姆数根本不相关,完全是按该电阻的功率数来决定的我们选用的1/4W和甚至1/2W的电阻,都可以用AXIAL0.3元件封装,而功率数大一点的话,可用AXIAL0.4,AXIAL0.5等等。现将常用的元件封装整理如下:电阻类及无极性双端元件 AXIAL0.3-AXIAL1.0无极性电容 RAD0.1-RAD0.4有极性电容 RB.2/.4-RB.5/1.0二极管 D

7、IODE0.4及 DIODE0.7石英晶体振荡器 XTAL1晶体管、FET、UJT TO-xxx(TO-3,TO-5)可变电阻(POT1、POT2) VR1-VR5当然,我们也可以打开C:Client98PCB98libraryadvpcb.lib库来查找所用零件的对应封装。这些常用的元件封装,大家最好能把它背下来,这些元件封装,大家可以把它拆分成两部分来记如电阻AXIAL0.3可拆成AXIAL和0.3,AXIAL翻译成中文就是轴状的,0.3则是该电阻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焊盘间的距离也就是300mil(因为在电机领域里,是以英制单位为主的。同样的,对于无极性的电容,RAD0.1-RAD0.4也是一

8、样;对有极性的电容如电解电容,其封装为RB.2/.4,RB.3/.6等,其中“.2”为焊盘间距,“.4”为电容圆筒的外径。对于晶体管,那就直接看它的外形及功率,大功率的晶体管,就用TO3,中功率的晶体管,如果是扁平的,就用TO-220,如果是金属壳的,就用TO-66,小功率的晶体管,就用TO-5,TO-46,TO-92A等都可以,反正它的管脚也长,弯一下也可以。对于常用的集成IC电路,有DIPxx,就是双列直插的元件封装,DIP8就是双排,每排有4个引脚,两排间距离是300mil,焊盘间的距离是100mil。SIPxx就是单排的封装。等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晶体管与可变电阻,它们的包装才是最令人

9、头痛的,同样的包装,其管脚可不一定一样。例如,对于TO-92B之类的包装,通常是1脚为E(发射极),而2脚有可能是B极(基极),也可能是C(集电极);同样的,3脚有可能是C,也有可能是B,具体是那个,只有拿到了元件才能确定。因此,电路软件不敢硬性定义焊盘名称(管脚名称),同样的,场效应管,MOS管也可以用跟晶体管一样的封装,它可以通用于三个引脚的元件。Q1-B,在PCB里,加载这种网络表的时候,就会找不到节点(对不上)。在可变电阻上也同样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原理图中,可变电阻的管脚分别为1、W、及2,所产生的网络表,就是1、2和W,在PCB电路板中,焊盘就是1,2,3。当电路中有这两种元件时,

10、就要修改PCB与SCH之间的差异最快的方法是在产生网络表后,直接在网络表中,将晶体管管脚改为1,2,3;将可变电阻的改成与电路板元件外形一样的1,2,3即可。文章引用自: 引用 阅读(12) 圈子 编辑 打印 有奖举报 前一篇:相信未来后一篇:PROTEL博客 | 播客 | 论坛 | 圈子 | 相册 原理图常用库文件:Miscellaneous Devices.ddbDallas Microprocessor.ddbIntel Databooks.ddbProtel DOS Schematic Libraries.ddbPCB元件常用库:Advpcb.ddbGeneral IC.ddbMisc

11、ellaneous.ddb部分分立元件库元件名称及中英对照AND 与门ANTENNA 天线BATTERY 直流电源BELL 铃,钟BVC 同轴电缆接插件BRIDEG 1 整流桥(二极管)BRIDEG 2 整流桥(集成块)BUFFER 缓冲器BUZZER 蜂鸣器CAP 电容CAPACITOR 电容CAPACITOR POL 有极性电容CAPVAR 可调电容CIRCUIT BREAKER 熔断丝COAX 同轴电缆CON 插口CRYSTAL 晶体整荡器DB 并行插口DIODE 二极管DIODE SCHOTTKY 稳压二极管DIODE VARACTOR 变容二极管DPY_3-SEG 3段LEDDPY_

12、7-SEG 7段LEDDPY_7-SEG_DP 7段LED(带小数点)ELECTRO 电解电容FUSE 熔断器INDUCTOR 电感INDUCTOR IRON 带铁芯电感INDUCTOR3 可调电感JFET N N沟道场效应管JFET P P沟道场效应管LAMP 灯泡LAMP NEDN 起辉器LED 发光二极管METER 仪表MICROPHONE 麦克风MOSFET MOS管MOTOR AC 交流电机MOTOR SERVO 伺服电机NAND 与非门NOR 或非门NOT 非门NPN NPN三极管NPN-PHOTO 感光三极管OPAMP 运放OR 或门PHOTO 感光二极管PNP 三极管NPN D

13、AR NPN三极管PNP DAR PNP三极管POT 滑线变阻器PELAY-DPDT 双刀双掷继电器RES1.2 电阻RES3.4 可变电阻RESISTOR BRIDGE ? 桥式电阻RESPACK ? 电阻SCR 晶闸管PLUG ? 插头PLUG AC FEMALE 三相交流插头SOCKET ? 插座SOURCE CURRENT 电流源SOURCE VOLTAGE 电压源SPEAKER 扬声器SW ? 开关SW-DPDY ? 双刀双掷开关SW-SPST ? 单刀单掷开关SW-PB 按钮THERMISTOR 电热调节器TRANS1 变压器TRANS2 可调变压器TRIAC ? 三端双向可控硅T

14、RIODE ? 三极真空管VARISTOR 变阻器ZENER ? 齐纳二极管DPY_7-SEG_DP 数码管SW-PB 开关74系列:74LS138 TTL 3-8线译码器/复工器74LS139 TTL 双2-4线译码器/复工器74LS14 TTL 六反相施密特触发器74LS145 TTL BCD十进制译码/驱动器74LS15 TTL 开路输出3输入端三与门74LS150 TTL 16选1数据选择/多路开关74LS151 TTL 8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3 TTL 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4 TTL 4线16线译码器74LS155 TTL 图腾柱输出译码器/分配器74LS156 TT

15、L 开路输出译码器/分配器74LS157 TTL 同相输出四2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8 TTL 反相输出四2选1数据选择器74LS16 TTL 开路输出六反相缓冲/驱动器74LS160 TTL 可预置BCD异步清除计数器74LS161 TTL 可予制四位二进制异步清除计数器74LS162 TTL 可预置BCD同步清除计数器74LS163 TTL 可予制四位二进制同步清除计数器74LS164 TTL 八位串行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74LS165 TTL 八位并行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74LS166 TTL 八位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74LS169 TTL 二进制四位加/减同步计数器74LS17

16、 TTL 开路输出六同相缓冲/驱动器74LS170 TTL 开路输出44寄存器堆74LS173 TTL 三态输出四位D型寄存器74LS174 TTL 带公共时钟和复位六D触发器74LS175 TTL 带公共时钟和复位四D触发器74LS180 TTL 9位奇数/偶数发生器/校验器74LS181 TTL 算术逻辑单元/函数发生器74LS185 TTL 二进制BCD代码转换器74LS190 TTL BCD同步加/减计数器74LS191 TTL 二进制同步可逆计数器74LS192 TTL 可预置BCD双时钟可逆计数器74LS193 TTL 可预置四位二进制双时钟可逆计数器74LS194 TTL 四位双

17、向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195 TTL 四位并行通道移位寄存器74LS196 TTL 十进制/二-十进制可预置计数锁存器74LS197 TTL 二进制可预置锁存器/计数器74LS20 TTL 4输入端双与非门74LS21 TTL 4输入端双与门74LS22 TTL 开路输出4输入端双与非门74LS221 TTL 双/单稳态多谐振荡器74LS240 TTL 八反相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LS241 TTL 八同相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LS243 TTL 四同相三态总线收发器74LS244 TTL 八同相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LS245 TTL 八同相三态总线收发器74LS247 TTL BC

18、D7段15V输出译码/驱动器74LS248 TTL BCD7段译码/升压输出驱动器74LS249 TTL BCD7段译码/开路输出驱动器74LS251 TTL 三态输出8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LS253 TTL 三态输出双4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LS256 TTL 双四位可寻址锁存器74LS257 TTL 三态原码四2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LS258 TTL 三态反码四2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LS259 TTL 八位可寻址锁存器/3-8线译码器74LS26 TTL 2输入端高压接口四与非门74LS260 TTL 5输入端双或非门74LS266 TTL 2输入端四异或非门74LS

19、27 TTL 3输入端三或非门74LS273 TTL 带公共时钟复位八D触发器74LS279 TTL 四图腾柱输出S-R锁存器74LS28 TTL 2输入端四或非门缓冲器74LS283 TTL 4位二进制全加器74LS290 TTL 二/五分频十进制计数器74LS293 TTL 二/八分频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295 TTL 四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298 TTL 四2输入多路带存贮开关74LS299 TTL 三态输出八位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30 TTL 8输入端与非门74LS32 TTL 2输入端四或门74LS322 TTL 带符号扩展端八位移位寄存器74LS323 TTL 三态输

20、出八位双向移位/存贮寄存器74LS33 TTL 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或非缓冲器74LS347 TTL BCD7段译码器/驱动器74LS352 TTL 双4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LS353 TTL 三态输出双4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LS365 TTL 门使能输入三态输出六同相线驱动器74LS365 TTL 门使能输入三态输出六同相线驱动器74LS366 TTL 门使能输入三态输出六反相线驱动器74LS367 TTL 4/2线使能输入三态六同相线驱动器74LS368 TTL 4/2线使能输入三态六反相线驱动器74LS37 TTL 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与非缓冲器74LS373 TTL 三态同相八

21、D锁存器74LS374 TTL 三态反相八D锁存器74LS375 TTL 4位双稳态锁存器74LS377 TTL 单边输出公共使能八D锁存器74LS378 TTL 单边输出公共使能六D锁存器74LS379 TTL 双边输出公共使能四D锁存器74LS38 TTL 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与非缓冲器74LS380 TTL 多功能八进制寄存器74LS39 TTL 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与非缓冲器74LS390 TTL 双十进制计数器74LS393 TTL 双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40 TTL 4输入端双与非缓冲器74LS42 TTL BCD十进制代码转换器74LS352 TTL 双4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

22、4LS353 TTL 三态输出双4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LS365 TTL 门使能输入三态输出六同相线驱动器74LS366 TTL 门使能输入三态输出六反相线驱动器74LS367 TTL 4/2线使能输入三态六同相线驱动器74LS368 TTL 4/2线使能输入三态六反相线驱动器74LS37 TTL 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与非缓冲器74LS373 TTL 三态同相八D锁存器74LS374 TTL 三态反相八D锁存器74LS375 TTL 4位双稳态锁存器74LS377 TTL 单边输出公共使能八D锁存器74LS378 TTL 单边输出公共使能六D锁存器74LS379 TTL 双边输出公共使能四

23、D锁存器74LS38 TTL 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与非缓冲器74LS380 TTL 多功能八进制寄存器74LS39 TTL 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与非缓冲器74LS390 TTL 双十进制计数器74LS393 TTL 双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40 TTL 4输入端双与非缓冲器74LS42 TTL BCD十进制代码转换器74LS447 TTL BCD7段译码器/驱动器74LS45 TTL BCD十进制代码转换/驱动器74LS450 TTL 16:1多路转接复用器多工器74LS451 TTL 双8:1多路转接复用器多工器74LS453 TTL 四4:1多路转接复用器多工器74LS46 TTL BCD7

24、段低有效译码/驱动器74LS460 TTL 十位比较器74LS461 TTL 八进制计数器74LS465 TTL 三态同相2与使能端八总线缓冲器74LS466 TTL 三态反相2与使能八总线缓冲器74LS467 TTL 三态同相2使能端八总线缓冲器74LS468 TTL 三态反相2使能端八总线缓冲器74LS469 TTL 八位双向计数器74LS47 TTL BCD7段高有效译码/驱动器74LS48 TTL BCD7段译码器/内部上拉输出驱动74LS490 TTL 双十进制计数器74LS491 TTL 十位计数器74LS498 TTL 八进制移位寄存器74LS50 TTL 2-3/2-2输入端双

25、与或非门74LS502 TTL 八位逐次逼近寄存器74LS503 TTL 八位逐次逼近寄存器74LS51 TTL 2-3/2-2输入端双与或非门74LS533 TTL 三态反相八D锁存器74LS534 TTL 三态反相八D锁存器74LS54 TTL 四路输入与或非门74LS540 TTL 八位三态反相输出总线缓冲器74LS55 TTL 4输入端二路输入与或非门74LS563 TTL 八位三态反相输出触发器74LS564 TTL 八位三态反相输出D触发器74LS573 TTL 八位三态输出触发器74LS574 TTL 八位三态输出D触发器74LS645 TTL 三态输出八同相总线传送接收器74L

26、S670 TTL 三态输出44寄存器堆74LS73 TTL 带清除负触发双J-K触发器74LS74 TTL 带置位复位正触发双D触发器74LS76 TTL 带预置清除双J-K触发器74LS83 TTL 四位二进制快速进位全加器74LS85 TTL 四位数字比较器74LS86 TTL 2输入端四异或门74LS90 TTL 可二/五分频十进制计数器74LS93 TTL 可二/八分频二进制计数器74LS95 TTL 四位并行输入输出移位寄存器74LS97 TTL 6位同步二进制乘法器 PCB布线技术 今天刚到这里注册,看到不少弟兄的帖子,感觉没有对PCB有一个系统的、合理的设计流程。就随便写点,请高

27、手指教。一般PCB基本设计流程如下:前期准备-PCB结构设计-PCB布局-布线-布线优化和丝印-网络和DRC检查和结构检查-制版。第一:前期准备。这包括准备元件库和原理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出一块好的板子,除了要设计好原理之外,还要画得好。在进行PCB设计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原理图SCH的元件库和PCB的元件库。元件库可以用peotel 自带的库,但一般情况下很难找到合适的,最好是自己根据所选器件的标准尺寸资料自己做元件库。原则上先做PCB的元件库,再做SCH的元件库。PCB的元件库要求较高,它直接影响板子的安装;SCH的元件库要求相对比较松,只要注意定义好管脚属性和与PCB元件的

28、对应关系就行。PS:注意标准库中的隐藏管脚。之后就是原理图的设计,做好后就准备开始做PCB设计了。第二:PCB结构设计。这一步根据已经确定的电路板尺寸和各项机械定位,在PCB 设计环境下绘制PCB板面,并按定位要求放置所需的接插件、按键/开关、螺丝孔、装配孔等等。并充分考虑和确定布线区域和非布线区域(如螺丝孔周围多大范围属于非布线区域)。第三:PCB布局。布局说白了就是在板子上放器件。这时如果前面讲到的准备工作都做好的话,就可以在原理图上生成网络表(Design- Create Netlist),之后在PCB图上导入网络表(Design-Load Nets)。就看见器件哗啦啦的全堆上去了,各管

29、脚之间还有飞线提示连接。然后就可以对器件布局了。一般布局按如下原则进行:按电气性能合理分区,一般分为:数字电路区(即怕干扰、又产生干扰)、模拟电路区(怕干扰)、功率驱动区(干扰源);完成同一功能的电路,应尽量靠近放置,并调整各元器件以保证连线最为简洁;同时,调整各功能块间的相对位置使功能块间的连线最简洁;对于质量大的元器件应考虑安装位置和安装强度;发热元件应与温度敏感元件分开放置,必要时还应考虑热对流措施; I/O驱动器件尽量靠近印刷板的边、靠近引出接插件;时钟产生器(如:晶振或钟振)要尽量靠近用到该时钟的器件;在每个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入脚和地之间,需加一个去耦电容(一般采用高频性能好的独石电容

30、);电路板空间较密时,也可在几个集成电路周围加一个钽电容。 继电器线圈处要加放电二极管(1N4148即可); 布局要求要均衡,疏密有序,不能头重脚轻或一头沉需要特别注意,在放置元器件时,一定要考虑元器件的实际尺寸大小(所占面积和高度)、元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保证电路板的电气性能和生产安装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同时,应该在保证上面原则能够体现的前提下,适当修改器件的摆放,使之整齐美观,如同样的器件要摆放整齐、方向一致,不能摆得“错落有致” 。这个步骤关系到板子整体形象和下一步布线的难易程度,所以一点要花大力气去考虑。布局时,对不太肯定的地方可以先作初步布线,充分考虑。第四:布线。布线是整个PCB设计

31、中最重要的工序。这将直接影响着PCB板的性能好坏。在PCB的设计过程中,布线一般有这么三种境界的划分:首先是布通,这时PCB设计时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线路都没布通,搞得到处是飞线,那将是一块不合格的板子,可以说还没入门。其次是电器性能的满足。这是衡量一块印刷电路板是否合格的标准。这是在布通之后,认真调整布线,使其能达到最佳的电器性能。接着是美观。假如你的布线布通了,也没有什么影响电器性能的地方,但是一眼看过去杂乱无章的,加上五彩缤纷、花花绿绿的,那就算你的电器性能怎么好,在别人眼里还是垃圾一块。这样给测试和维修带来极大的不便。布线要整齐划一,不能纵横交错毫无章法。这些都要在保证电器性能和满足其

32、他个别要求的情况下实现,否则就是舍本逐末了。布线时主要按以下原则进行:一般情况下,首先应对电源线和地线进行布线,以保证电路板的电气性能。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它们的关系是:地线电源线信号线,通常信号线宽为:0.20.3mm,最细宽度可达0.050.07mm,电源线一般为1.22.5mm。对数字电路的 PCB可用宽的地导线组成一个回路, 即构成一个地网来使用(模拟电路的地则不能这样使用)预先对要求比较严格的线(如高频线)进行布线,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边线应避免相邻平行,以免产生反射干扰。必要时应加地线隔离,两相邻层的布线要互相垂直,平行容易产生寄生耦合。振

33、荡器外壳接地,时钟线要尽量短,且不能引得到处都是。时钟振荡电路下面、特殊高速逻辑电路部分要加大地的面积,而不应该走其它信号线,以使周围电场趋近于零;尽可能采用45旱恼巯卟枷撸豢墒褂90赫巯撸约跣咂敌藕诺姆洌唬蟾叩南呋挂盟撸任何信号线都不要形成环路,如不可避免,环路应尽量小;信号线的过孔要尽量少; 关键的线尽量短而粗,并在两边加上保护地。通过扁平电缆传送敏感信号和噪声场带信号时,要用“地线-信号-地线”的方式引出。 关键信号应预留测试点,以方便生产和维修检测用原理图布线完成后,应对布线进行优化;同时,经初步网络检查和DRC检查无误后,对未布线区域进行地线填充,用大面积铜层作地线用,在印制板上把没

34、被用上的地方都与地相连接作为地线用。或是做成多层板,电源,地线各占用一层。PCB布线工艺要求 线一般情况下,信号线宽为0.3mm(12mil),电源线宽为0.77mm(30mil)或1.27mm(50mil);线与线之间和线与焊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33mm(13mil),实际应用中,条件允许时应考虑加大距离;布线密度较高时,可考虑(但不建议)采用IC脚间走两根线,线的宽度为0.254mm(10mil),线间距不小于0.254mm(10mil)。特殊情况下,当器件管脚较密,宽度较窄时,可按适当减小线宽和线间距。 焊盘(PAD)焊盘(PAD)与过渡孔(VIA)的基本要求是:盘的直径比孔的直径要

35、大于0.6mm;例如,通用插脚式电阻、电容和集成电路等,采用盘/孔尺寸 1.6mm/0.8mm(63mil/32mil),插座、插针和二极管1N4007等,采用1.8mm/1.0mm(71mil/39mil)。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元件的尺寸来定,有条件时,可适当加大焊盘尺寸;PCB板上设计的元件安装孔径应比元件管脚的实际尺寸大0.20.4mm左右。 过孔(VIA)一般为1.27mm/0.7mm(50mil/28mil);当布线密度较高时,过孔尺寸可适当减小,但不宜过小,可考虑采用1.0mm/0.6mm(40mil/24mil)。 焊盘、线、过孔的间距要求PAD and VIA: 0.3mm(

36、12mil)PAD and PAD: 0.3mm(12mil)PAD and TRACK: 0.3mm(12mil)TRACK and TRACK: 0.3mm(12mil)密度较高时:PAD and VIA: 0.254mm(10mil)PAD and PAD: 0.254mm(10mil)PAD and TRACK: 0.254mm(10mil)TRACK and TRACK: 0.254mm(10mil)第五:布线优化和丝印。“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不管你怎么挖空心思的去设计,等你画完之后,再去看一看,还是会觉得很多地方可以修改的。一般设计的经验是:优化布线的时间是初次布线的时间的两

37、倍。感觉没什么地方需要修改之后,就可以铺铜了(Place-polygon Plane)。铺铜一般铺地线(注意模拟地和数字地的分离),多层板时还可能需要铺电源。时对于丝印,要注意不能被器件挡住或被过孔和焊盘去掉。同时,设计时正视元件面,底层的字应做镜像处理,以免混淆层面。第六:网络和DRC检查和结构检查。首先,在确定电路原理图设计无误的前提下,将所生成的PCB网络文件与原理图网络文件进行物理连接关系的网络检查(NETCHECK),并根据输出文件结果及时对设计进行修正,以保证布线连接关系的正确性;网络检查正确通过后,对PCB设计进行DRC检查,并根据输出文件结果及时对设计进行修正,以保证PCB布线的电气性能。最后需进一步对PCB的机械安装结构进行检查和确认。第七:制版。在此之前,最好还要有一个审核的过程。PCB设计是一个考心思的工作,谁的心思密,经验高,设计出来的板子就好。所以设计时要极其细心,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数(比如说便于维修和检查这一项很多人就不去考虑),精益求精,就一定能设计出一个好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