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用地结构及发展规律的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用地结构及发展规律的研究.pdf(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讯妊工案欠秀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用地结构及发展规律的研究英文题目:R e s e a r c ho i l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D e v e l o p p i n gR u l eL 1 fL a n do f W u H a nU r b a n C i r c l e S 1 T a f f i c V e h i c l e s学位申请人姓名:吉洪波申请学位学科专业:结构工程指导教师姓名刘文生副教授一紫一蛇。一BY 睦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摘要发展城市圈经济是世界普遍推行的方式,在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有着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发达的城
2、市圈,而武汉城市圈则是在近几年才形成的。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湖北省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整个中部的崛起战略。为此,湖北省及相关部门专门作了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课题研究,其中包含了本论文的课题研究:武汉城市圈交通用地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交通用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包含铁路、公路、航空、港口及通信管道用地。交通用地的结构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土地利用的布局与结构,也关系到城市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同时,交通用地结构也决定着城市圈交通设施的合理与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和交通用地现状,从湖北省交通厅、国土资源厅等多家单位收集了近十年来的关于土地
3、资料的原始数据,并作了整理分析。其次,在现状基础上,根据多年的原始数据,对交通设施及交通用地在下一个发展阶段所需数量作了科学的预测。第三,根据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城市圈总体规划目标,从理论上讨论了衡量交通用地规模及合理性的指标。同时,从武汉城市圈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角度,分析了交通用地的开发潜力和储备。第四,根据前面的预测结果及结论,从可操作性上对如何把交通用地和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作了定性分析,并对城市圈交通用地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一实施作了可行性建议。最后,简要地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结论,提出了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交通用地结构,土地预测
4、,土地规划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A b s t r a c tI ti sap o p u l a rm e t h o dt od e v e l o pe c o n o m yo ft h eU r b a l lc i r c l e T 1 l e r eh a ss o m ed e v e l o p p e du r b a ne c o n o m yc i r c l es u c ha sZ h t t l i a n ga n dY a n g Z h it r i a n g l er e g i o ni nt h ee a s t e r na n dn e a r
5、s e aa r e ao fc h i n a T h ew u h a nU r b a nc i r c i eh a sc a m ei n t ob e i n gi nr e c e n ty e a r s 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r e l a t et on o to n l yH u B e ip r o v i n c e b u ta l s ot h ew h o l ee e n t r a lp a r to fC h i n a T h e r e f o r e s o m ed e p a r t m e n to fH U B
6、e ip r o v i n c em a d eas p e x i a la n dp r o f e s s i o n a lr e s e a r c ho nt h ep r o g r a mo fT h eW u H a nU r b a nc i r c l e Se c o n o m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m o n gt h e m R e s e a r c ho n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d e v e l o p i n gr u l eo ft h el a n do fT h eW
7、u H a nu r b a nc i r c l e St r a f f i Cv e h i c l eh a sb e e ni n c l u d e d T h el a n du s e df o r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i so n ek i n do f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l a n d A n dt h e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C a l lb ed e p a r t e di n t or a i l r o a d,h i g h w a y,a v i a t i o
8、 n,p o r ta n dp i p e n e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l a n du s e df o r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d i r e c t l ya f f e c t e dt h ew h o l ec i t y,a l S Or e l a t e dt ot h ec i t yc a p a b i l i t ya n dt h ep o t e n t i a lp o w e rt ou s et h el a n d M o r e o v e r,t h es t r u c t u r eo
9、ft h el a n du s e df o r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d e c i d e dt h er e a S O n a b i l i t yo ft h e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n eP a D e rh a sm a d ef e wr e s e a r c hw o r k sa sf o l l o w s:1 T h eP a p I e ra n a l y s e dt h ec a r t e n ts i t u a t i o na b o u tt h et r a n s p o r t
10、 a t i o nf a c i l i t i e sa n dt h el a n du s e df o r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u g hc o l l e c t i n gal o to fr e s o u r c ed a t aa n df i l e si nl a t e s tt e ny e a r s,t h ep a p e rm a d ead e t a i l e da n a l y s i st ot h e m;2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11、 o na b o u tt h e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f a c i l i t i e sa n dt h el a n du s e df o r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a sw e l la st h ei n n e rp r i n c i p l e,t h ep a p e rm a d eas c i e n t i f i cp r e d i c t i o no fa l lk i n d so fl a n du s e df o r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W h i c
12、 hh e l pt op r o v i d ev a l i d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i nu r b a np l a n n i n g;3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s p e e d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W u H a nU r b a nC i r c l ea n dt h eg o a lo fU r b a np l a n n i n g,t h e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dt h ec r i t e r i o nt ow e i g ht h
13、ef e a s i b i l i t yo ft h es c a l eo ft h el a n du s e df o r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A tt h es a m et i m e,f r o mt h ev i e wo fS U s t e n t i o no ft h el a n dr e S O U r C e,t h ep a p e ra n a l y s e dt h ep o s s i b i l i t yt oe x p l o i tt h el a n df o rt r a n s p o r t a t i
14、 o nU S e;4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f o r m e rr e s u l to fp r e d i c t i o n,t h ep a p e rm a d ea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t oh o wt ou n i f yt h e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a n dt h eu r b a np l a n n i n go fl a n d,a l s om a d ead e t a i l e ds u g g e s t i o no nh o wt op r
15、 a c t i s ei t;F i n a l l y,t h ep a p e rs u m m a r i z e dt h ep r i m a r yc o n c l u s i o na n db r o u g h tf o r w a r ds o m ed e f i c i e n c ya n dS o m eq u e s t i o n st ob er e s e t t l e d K e y w o r d s:W u H a nu r b a nc i r c l e,p r e d i c t i o no fl a n du s e,l a n ds
16、t r u c t u r eo f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l a n dp l a n n i n g讯 l 亡工案火港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t 谚牡日期:w 啼7 年月多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17、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北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籼签i:譬、疲懒:烈嗍:1 引日嘲:76 月Z日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1 1 引言第1 章概述经济学家从不同理论、不同角度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即经济发展有其独特的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空间聚集经济。同时,人类社会的进程也证明,城市是伴随着社会分工和交换而产生发展的,因而一个城市的形成必然有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腹地”基础,而城市的发展又必然带动“腹地”发展并导致城市圈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圈
18、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推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城市圈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化和大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经济的聚集效益,从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推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促进大城市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大城市经济从而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城市圈经济1 1 1 可表示为: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同有经济内在联系和地域相临的若干周遍城镇所覆盖的区域相组成的,起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域经济是一种高聚集经济和高能经济,其促使人口相对集中,减少了
19、城市和交通用地,从而缓解了城市土地严重短缺的制约,其高能级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以及高聚集效益,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多功能的经济中心作用,不仅有利于建立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产业体系,而且还有利于建立以节约劳动力为中心的综合运输体系,形成节约资源、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服务体系,最终促使整个社会经济形成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武汉是中部的中心城市,是内陆与全球市场的重要结合部。据初步测算,加快武汉及周围地区的一体化,建设武汉城市圈将带动大约1 7 亿人的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而且还将有利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的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更大范围内的
20、一体化和全球化发展。因此,建设和发展武汉城市圈将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对中部的崛起有着中要的战略意义。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基于以上原因,武汉市政府于2 0 0 2 年3 月正式提出了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的概念。其地理范围是以1 0 0 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九个城市,面积约6 万平方公里,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该区域城市密集度高,经济上出现逐渐一体化趋势,是湖北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2 0 0 3 年,该城市圈内固定投资达6 4 5 亿元,2 0 0 4 年达到8 2 2 亿元,该城市圈占湖北省6 0 的G D P,5 3
21、 1 的财政收入,5 7 的固定投资。同时,武汉城市圈综合实力较强,区位市场优势明显,资源比较丰富,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发展潜力巨大;而且还将有利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的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更大范围内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发展。同时,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区,郑州、南昌、合肥、长沙等城市圈相互呼应、共同发展,中部地区将形成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一体化格局,有力促进中部五省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因此,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建设和发展武汉城市经济圈,是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带动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有着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
22、为此,湖北省有关单位和领导对如何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作了多项相关的专项研究,本课题“武汉城市圈交通用地结构及其规律的研究”即是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十一五”规划项目之九湖北省基础设施发展趋势及用地需求研究的子项目。1 2 土地利用及交通用地的概念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是城市最为重要的资源,对城市土地进行集中储备和供应是城市经营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有效的城市土地供给是政府增加城市土地收益、实现城市土地市场供需平衡的基础。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依据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市场的有效需求,制定科学的土地供给计划,运用市场化方式定性、定量、定位、定时供应土地,实现土地市场供求平衡、保证
23、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政策等多学科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极多,不同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强度也不同,因此,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不断加大,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宏观政策、2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技术发展水平和土地利用政策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土地分类2 是根据土地的性状、地域和用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土地归并成若干个不同的类别。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有不同的分类。我国的土地目前大致
24、有三种分类:1 按土地的自然属性分类,如按地貌、植被、土壤等进行分类。2 按土地的经济属性分类,如按土地的生产水平、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进行分类。3 按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的综合分类,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国家新颁布的土地管理法,科学地将我国土地分为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土地管理法定义: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
25、用地以外的土地。由此可知,交通用地属于建设用地中的一类,具体是指除居民点以外的各种道路(包括护路林)及其附属设施和民用机场用地。交通用地中又分出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5 个二级地类,在本文研究的内容中,武汉城市圈的交通用地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用地,去掉了农村道路用地和通信管道用地。1 3 选题依据、背景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已全面展开,而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也于2 0 0 6 年1 1 月份正式出台,在整个城市圈发展战略中,交通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划定的城市经济圈范围内,基本土地格局也已形成,其交通的合理规划牵涉着交通用地的规划,同时,交通用地的格局也严重影
26、响着整个城市圈土地的合理布局,更影响着城市圈整个经济的发展。湖北省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是1 9 9 7 年完成的,当时并没有形成武汉城市经济圈,经过七、八年的发展,在提出城市圈后,其圈内土地利用现状有了不少变化,而其中交通用地的变化状况直接影响着交通的布局,交通设施的数量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和质量决定了城市圈内各城市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关系到城市圈持续发展的潜力。但是土地的供给有一定限度,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人口增长的压力,合理规划利用土地特别是交通用地,最大限度地开发交通用地使其满足城市圈的发展战略,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如下是武汉城市
27、圈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示意图。图I i 武汉市城市圈格局示意图1 4 研究目的和意义武汉城市圈建设,交通将先行。交通体系是城市圈“实”的物理扩散轴,通信网络则是城市圈“虚”的数字扩散轴。两“轴”发展,就能撬动城市圈运转。根据湖北省已确定的武汉城市圈建设“三步走”发展目标,其中前两站都是解决交通先行的问题,第站是:到2 0 0 5 年,初步建成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城市圈内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第二站:到2 0 1 0 年,初步形成基础设施、产业、城乡“三个一体化”的格局;基本实现城市圈内外的快速轨道网、高速公路网、公用通信网的现代化;以武汉为中心,将
28、形成“环形放射状”高速公路网,完成圈内各市县高等级干线公路改造,公路密度达到7 6 公里百平方公里,交通建设正赶上大规模建设的历史阶段。优先发展交通体系在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交通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区域聚集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小,关系到区域持续发展的潜力。但是土地的供给有一定限度,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4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展的基础上,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人口增长的压力,合理规划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土地的潜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因此,本论文拟在全面研究武汉城市圈交通体系的基础上,找出交通设施与国民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土地
29、利用之间的关系,并依此测算交通设施合适的用地规模,从而合理调整交通设施用地结构,对于优化武汉城市圈国民经济结构,更有效地发挥整个城市圈的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优先发展交通体系,不能走以大量消耗土地资源的发展之路。一方面,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交通利用集约程度。另一方面,加强技术革新,尽量在满足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同时,减少交通设施占地数量。武汉城市圈交通体系的建设必然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但是土地资源有一定限度,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必须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按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趋势,科学合理地测算、规划土地,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土地整理是立足武汉城市圈土地实情,实
30、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只有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才能解决武汉城市圈“发展”与“建设”的用地矛盾,做到在保证交通建设必需用地的同时,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武汉城市圈交通建设已大刀阔斧地开始了,而与之相关的土地利用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当务之急,也恰逢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1 5 研究主要内容对于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用地的研究前人己得出了许多研究成果,但研究城市圈土地规划和城市圈交通设施用地的内容还不多,且每个具体的城市圈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相差很大,前人研究的成果不能照搬使用,在武汉城市圈这一特殊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如
31、下的内容:第一章概述,说明武汉城市圈形成的背景以及本研究课题的原由。第二章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状况和交通用地状况,从宏观上指出了武汉城市圈交通用地与全省的区域差异性和武汉城市圈区域交通用地结构及布局。第三章在对原始数据研究的|;i 提下,对武汉城市圈交通用地作了科学的、详细的预测,预测所用的原始数据从一九九六年开始,并统计到二零零五年。预测分分项预测和总体预测。采用的方法有趋势法、二元回归分析法、平均增长率法5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和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法,并对预测的结果作了汇总。第四章研究武汉城市圈对公路、铁路(含轻轨)、机场等交通用地规模的控制方法及控制性指标。本章里提出了三个具体的指标,在
32、一定程度上可用来衡量交通用的规模合理性。第五章研究武汉城市圈交通用地开发潜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第六章研究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达到交通规划、交通用地及土地利用的和谐统一。本论文研究采用了如下的路线和方法进行:1 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从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湖北省发改委、湖北省交通厅、武汉市国土资源管理局等部门收集武汉城市圈内各市的每年人口、G D P、交通设施等变更情况及其相关数据。全面收集有关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战略目标等相关资料。2 趋势分折法:从每年交通用地变化数量分析交通用地特点与规律,测算交通用地规模。3 回归分析法:分析每年交通用地与人口、G D P 等方面的相关性,建立数学模型
33、,测算交通用地规模。4 规划目标测算法:根据武汉城市圈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按交通设施的技术要求测算交通用地规模。5 动态平衡法:各类土地变更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其土地总量保持不变,分析每年的土地变更规律,测算交通用地规模。6 综合分析法:将上述各种研究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实地调查,确定一个合适的方案。分别展开对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的用地规模提出控制性指标。7 将分析预测的结果与实际结合起来,研究交通用地、交通规划及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和实际可操作性。1 6 本文的创新与有待存在的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大量的原始数据采用了多种数学方法对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用地做了多种预测结果,并对
34、预测结果做了评价,这对实际的建设有着比较重要的参考也知道意义。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本课题的研究未能得出统一的规律和基本理论。6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第2 章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及交通用地状况2 1 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使用状况武汉城市圈是以特大城市武汉为中心的,以1 0 0 公里为半径的,位于湖北中部的城市群,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九个城市,即“8+1”模式,如图2 1 所示。图2 1 武汉城市圈区域布置图国土面积约为6 万平方公里,约占湖北省总国土面积的3 2 3,截至2 0 0 5 年,其土地资源使用情况如下(单位:公顷):7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表卜12 0
35、0 5 年城市圈用地分布单位:公顷资料来源:国土资源厅其中农用地占整个城市圈的7 0,建设用地占整个城市圈的1 0 左右。2 2 武汉城市圈交通及交通用地状况2 2 1 武汉城市圈目前交通从全国交通来看,有联接上海、成都的沪蓉高速公路和联接北京、珠海的京珠高速公路汇合于武汉城市经济圈,形成十字交通网状,3 1 8、1 0 7、3 1 7 国道以武汉为中心呈发散状通达各地;长江、汉水交汇,内河运输发达,京广铁路纵贯武汉城市经济圈;圈内现有l 座国际机场;有4 座长江大桥横跨长江,是长江流域拥有跨长江大桥最多的经济区域,规划中的天兴洲长江大桥正开工建设;国家“八纵八横”光缆干线5 条汇合于武汉。内
36、河运输系统、铁路系统、公路系统以及航空港、信息港网络系统等构成了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通信走廊。随着全国交通网、信息网的建成和完善,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通信体系将初步形成。但也还存在部分设施不对接、功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一是武汉和各城市之间的高等级公路有部分工程尚未完成,存在不少的断头路和瓶颈路;有些等级水平还较低,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如连接经济圈内8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两大城市武汉和黄石之间的公路等级还相对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城际高等级公路纵通横不通,各城市与武汉的联系基本实现高速化,但相互之间的高速连通大多需绕道武汉,整个经济圈的公路明显缺乏网络功能。三是沿江铁路还没有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阳逻
37、等港口建设滞后,内河运输优势等不到充分发挥。四是交通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一些运输工具尚属于7 0 年代水平,管理手段落后,保障系统不完善,公共运输信息传输慢。五是信息网络尚未完全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不够,缺乏平台支撑。2 2 2 武汉城市圈目前交通用地分布截止到2 0 0 5 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交通用地分布如下:表2 _ 22 0 0 5 年交通运输用地分布单位;公顷资料来源:湖北省国土资源厅2 3 武汉城市圈交通用地结构及布局交通用地结构是指:在城市总的交通用地中,各类型交通用地占总交通用地9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的比重及各类型交通用地的构成和比例。在整个城市圈中,其交通设施布
38、局直接决定着交通用地的布局,交通布局的合理与否也直接决定着交通用地在整个城市圈中的合理分布阔题,整个城市圈的土地资源是一定的,交通用地的合理分配同时也影响着其它类型用地的结构,交通结构布局是和交通用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交通结构布局及其土地利用分别关系着城市圈经济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武汉城市圈交通用地分布最大的是武汉市和黄冈市,其分别占湖北省交通用地总量的1 3 3 和1 3 2。交通用地存在着分布不平衡的现象,这对整个城市圈的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2 3 1 城市圈铁路用地及分布武汉城市圈铁路用地分布较多的是武汉市和黄冈市,分别占湖北省铁路用地的1 9 1、1 7 5,最少的是仙
39、桃市,潜江市,铁路用地均为零;铁路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圈的东部地区,以武汉为中心分别有武汉到孝感、黄冈、黄石、鄂州、咸宁的铁路:仙桃、潜江、天门基本无铁路覆盖。从整体上看城市圈铁路覆盖面很不均匀,其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以下是武汉城市圈历年铁路用地的统计:表2 _ 3铁路用地分布单位:公顷资料来源: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 3 2 城市圈公路用地及分布武汉城市圈公路用地分布较多的是武汉市、黄冈市,分别占湖北省公路用地的1 2 8,1 1 4;通过武汉城市圈的高速公路主要有京珠高速武汉段、沪蓉高速武汉段。而公路用地也主要分布在武汉城市圈东部地区。以武汉为中心,已建和在建的高速
40、公路分别有武汉到黄石的高速公路,武汉至孝感高速公路已于2 0 0 5 年底开工建设;武汉至咸宁、武汉至蔡甸高速公路也即将开始建设;同时将要建设的还有武汉至麻城高速公路武汉段、武汉至英山高速公路武汉段(平安铺周铺)、武汉(军山)至洪湖(新滩)、武汉至鄂州四条高速公路。在城市圈内,还有“六路一桥”的建设,即武汉至荆门高速公路、武汉至英山高速公路、阿荣旗深圳高速公路湖北段、鄂东长江公路大桥、宁波一樟木高速公路湖北段、随岳高速公路湖北中段、麻城至金寨高速公路湖北段等重点工程。这些高速公路的建设弥补了城市圈内交通用地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交通用地的不均匀性。表2 叫公路用地分布单位:公顷资料来源:湖
41、北省国土资源厅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 3 3 城市圈民航用地及分布武汉城市圈内只有一个机场,即武汉天河机场。天河机场始建于1 9 9 0 年1 2月,1 9 9 5 年4 月正式通航,是华中地区的航空运输枢纽,也是中南地区第二大飞机维修基地。武汉天河机场现有8 7 万平方米的停机坪,1 6 个停机位,有一条长3 4 0 0 米的跑道,飞行区等级为4 E,可起降波音7 3 7 3 0 0、波音7 5 7-5 0 0、波音7 6 7、麦道M 1 卜8 2、M I)-9 0、空客1 3 1 9、t 3 2 0、1 3 2 1、新舟6 0、豪客8 0 0 等飞机。经统计,至2 0 0 5 年机场占地面
42、积达6 4 7 1 公顷,而且机场相关的配套设施一直在逐步完善,其占地面积也呈扩大趋势,目前机场将要竣工的第二航站大楼占地面积达2 2 7 公顷左右。该机场对武汉城市圈乃至整个湖北省和中南地区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表2 _ 5民航用地分布单位:公顷1 9 9 6 年1 9 9 7 年1 9 9 8 年1 9 9 9 年2 0 0 0 年2 0 0 1 年2 0 0 2 年2 0 0 3 年2 0 0 4 年2 0 0 5 年l234567891 01 1湖北省1 0 1 7 01 0 1 1 51 0 1 1 61 0 0 7 31 0 1 1 21 0 1 8 41 0 2 2 71 0 2
43、 3 61 3 0 7 91 1 4 5 5武汉市4 9 0 25 0 8 05 0 8 15 0 8 15 1 7 65 2 4 25 2 4 25 2 5 18 0 9 56 4 7 1黄石市0 0鄂州市0 0孝感市0 0黄冈市0 0威宁市0 0仙桃市0 0潜江市0 0天门市o 00 00 0o 00 00 00 00 00 0O O0 00 00 0O Oo 00 00 00 00 On00 O0 00 00 0o OO 00 OO O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o O0 00 00 0O O0 O0 0o 0o 00 00
44、00 00 00 00 00 00 00 0O 0O OnOO 00 O0 0o OO 0o OO O0,0o O城市圈4 9 0 25 0 8 05 0 8 15 0 8 15 1 7 65 2 4 25 2 4 25 2 5 18 0 9 56 4 7 1资料来源:湖北省国土资源厅2 3 4 城市圈港口航道用地及分布武汉城市圈港口码头用地分布最多的是武汉市,占湖北省港口码头用地的4 6 1,其次是潜江和黄石,占湖北省港口码头用地的比例分别为9 4 和7 9。城市圈主要航道汇集于江汉平原航道网,港口主要集中在长江、汉江。内河航运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成本低、占地少,武汉城市圈占据了湖北有得天独
45、厚的优越条件,但其开发利用强度并不高,发展较迟缓,“弃水走陆”,低速徘徊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在码头建设方面,码头分布比较零乱,且许多码头建设质量不高,用地不规律,与港口航道有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另外,在用地建设上,我认还应该考虑沿长江和汉江流域的防汛用地。表2 七港口航道用地单位:公顷1 9 9 6 年1 9 9 7 年1 9 9 8 年1 9 9 9 年2 0 0 0 年2 0 0 1 年2 0 0 2 年2 0 0 3 年2 0 0 4 年2 0 0 5 年2345681 1湖北省4 5 7 64 5 8 04 5 2 94 1 4 24 1 4 24 1 1 94 2 9 44 4
46、 0 84 7 2 73 1 3 2武汉市1 9 1 41 9 1 41 9 1 41 9 1 41 9 1 41 9 1 41 9 1 41 9 1 42 1 8 05 4 4黄石市5 4 2鄂州市0 7孝感市1 3 5黄闻市9 3威宁市2 6 9仙桃市0 0潜江市4 2 8天门市0 07 9 90 71 3 59 31 30 04 2 8o 07 9 90 71 3 59 31 30 04 2 8O 03 7 73 71 3 59 31 30 04 2 80 03 7 73 71 3 59 31 30 04 2 80 O3 7 73 71 3 59 31 3o 04 2 80 03 7 7
47、1 4 51 3 59 31 _ 30 0“20 03 7 71 4 51 3 59 31 30 0“20 03 7 11 4 51 3 59 31 30 04 4 20 03 7 11 4 51 3 59 31 30 O他20 0城市圈3 3 8 73 3 8 93 3 8 92 9 9 72 9 9 72 9 9 73 1 1 93 1 1 83 3 7 81 7 4 3资料来源:湖北省国土资源厅2 3 5 管道用地及分布管道建设是近两年内才逐步兴起的,而管道建设用地的数据资料也不尽完善,从国土资源厅仅得到一部分数据,从该数据可以看出,在武汉城市圈内,管道用地集中分布在武汉市内,圈内其它城
48、市还未统计出管道建设用地的数据。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管道用地单位:公顷1 9 9 6 年1 9 9 7 年1 9 9 8 年1 9 9 9 年2 0 0 0 年2 0 0 1 年2 0 0 2 年2 0 0 3 年2 0 0 4 年2 0 0 5 年l2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网市成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城市圈67891 01 16 69 21 8 30 00 00 0o 0o 00 00 00 00 00 0o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资料来源:湖北省国土资源厅2 4 本章小结本章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交通状况及交通用地结构两方面的内容,主要内容如下:1 武
49、汉城市圈的交通设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自武汉城市圈的概念提出以来,为适应城市圈发展战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城市圈在以武汉为中心的基础上,加大了对交通设施建设的力度。2 城市圈的交通设施分配不够合理,其中武汉、黄冈两个城市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另外,各类交通设施的构成也不够合理,公路里程符合发展要求,但铁路里程过小。仙桃、潜江至今仍不通铁路,天门也仅5 4 2 公里的铁路。1 4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3 城市圈各城市交通用地的差距太大,交通用地主要集中在武汉及黄冈,其交通用地占整个城市圈的6 0 以上,城市圈东西部交通用地相差太大,形成一边倒的形势。其严重影响着城市圈的发展。4 在各类交通用地中,铁路和
50、公路用地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且铁路和公路用地占总交通用地的9 7 以上,而民航、港口及通信管道的用她相对较慢,所占比例很小。其中又以公路用地占绝对优势而突出,公路用地占整个城市圈交通用地的8 4。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第3 章武汉城市圈交通发展用地预测3 1 武汉城市图交通发展目标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确定的交通发展目标提出要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城乡建设一体化,前者即以高速化、网络化为重点,构建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的新型综合运输体系;以推进城市圈信息化进程为目标,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城际和城乡互联互通;坚持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优化电源结构,改善电网布局,形成城乡电网协调发展一体化供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