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井通电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手册(试行).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井通电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手册(试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井通电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手册(试行).pdf(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井通电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手册 (试行) 目 录 第一章 机井通电 380V 架空线路施工要点 1 第一章 机井通电 380V 架空线路施工要点 1 一、基坑定位、分坑及开挖 1 二、底盘、卡盘、拉盘施工要点 4 三、电杆组立工艺 6 四、铁件、金具施工要点 8 五、拉线制作安装施工要点 10 六、导线架设施工要点 13 七、电缆线路 15 第二章 机井通电三相变压器台施工要点 21 第二章 机井通电三相变压器台施工要点 21 一、变压器台横担及主要设备安装施工要点 21 二、引线安装施工要点 30 三、低压出线安装施工要点 36 第三章 机井通电 380V 低压配电计量施工要点 42 第三章
2、机井通电 380V 低压配电计量施工要点 42 一、电缆直埋接户线安装 42 二、低压电缆分支箱施工要点 43 三、机井配电计量箱施工要点 46 1第一章 机井通电 380V 架空线路施工要点 一、基坑定位、分坑及开挖 1.基坑定位:采用 GPS 设备现场实测或依据设计图纸数据复测,定位杆塔中心桩。如图-所示。 试行2图 1-1 基坑定位 2.基坑分坑:采用经纬仪、钢卷尺等设备标定基坑的中心桩、方向桩、辅助桩,用白石灰标画出坑口轮廓线。如图12所示 。 图 1-2 基坑分坑 3.基坑开挖:依据地形、地质及现场情况确定开挖方式,基础坑开挖时注意保持坑壁边坡, 坑内渗水、 积水应及时排除,并采取措
3、施,防止基坑塌陷。对于特殊地质条件需进行相应的加固措施。如图13所示。 3图 1-3 基坑开挖 4.基础形式:一般采用直埋式,受地形限制时可采用套筒无筋式、套筒式和台阶式等水泥杆基础型式。如图14所示。 4图 1-4 其他基础形式 二、底盘、卡盘、拉盘施工要点 1.底盘安装:底盘的规格应按设计图纸选定,使用水准仪对基坑底部进行抄平,利用方向桩、辅助桩和线绳确定底盘安装位置,底盘安装应平整,盘下回填土应夯实,其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如图 -所示。 图 1-5 底盘安装 2.卡盘安装:依据设计图纸中标定的型式安装卡盘,卡盘5上平面距地面不小于500mm,允许偏差为50mm。如图 -所示。 图
4、1-6 卡盘安装 3.拉盘安装:拉盘的强度、埋设深度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回填土应每 300mm夯实一次, 地面上应留有高 300mm的防沉土台。拉线棒埋设槽道角度正确且受力后不应弯曲。如图-所示。6图 1-7 拉盘安装 三、电杆组立工艺 1.电杆外观检查:电杆表面应光洁平整,无露筋、跑浆现象;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 2.电杆埋深及杆基回填:电杆埋深可根据对应杆位的地质7条件确定,其中10米杆埋深不小于1.7m,12米杆埋深不小于1.9 m,15米杆埋深不小于2.3 m;回填土应打碎并每隔300mm夯实一次; 电杆周围设防沉土层, 其上部面积不小于坑口面积,培土高度应超出地面3
5、00mm。如图-所示。 图 1-8 电杆埋深及回填 83.电杆位移及偏差: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 横向偏离线路中心线不应大于50mm; 直线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如图1所示。 图 1-9 电杆位移及偏差 四、铁件、金具施工要点 1.横担安装:横担上下歪斜、左右扭斜,允许最大偏差为20mm。 线路直线杆横担均装于负荷侧, 与线路方向垂直。 380V线路直线杆横担中心水平面距杆顶为150mm。如图-所示。 9图 1-10 380V 线路直线杆横担施工要点 直线T接横担间距: 380V最小垂直距离为00mm。如图-1所示。图 1-11 380V 线路直线
6、 T 接杆横担施工要点 2.金具施工要点: 接地挂环:线路出线杆、转角杆、分支杆及终端杆处应加装接地挂环,如-2图所示。 10图 1-12 验电接电环 3.螺栓安装施工要点 顺线路的从电源侧穿入;横线路的面向负荷侧由左向右穿入;垂直地面的由下向上穿入。如图-3所示。 图 1-13 线路螺栓穿向 11五、拉线制作安装施工要点 拉线抱箍位于横担下方150mm处,方向与线路横担垂直。楔形线夹、UT型线夹的舌板与钢绞线接触吻合紧密,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尾线露出线夹的长度宜为400mm,用镀锌铁线或钢线夹子与主线绑扎固定,绑扎长度宜为300mm,端部留头50mm并固定;采用钢线卡子固定时,数量不少于2个,
7、拉线对地面夹角宜为45,受地形限制时不应大于60,小于30,地面范围的拉线应设置保护套。如图114.-5所示。 图 1-14 UT 线夹安装 12图-15 拉线护套安装 穿越和接近导线的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线绝缘子。拉线绝缘子应装在最低穿越导线以下。在下部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处不应小于2.5m。拉线绝缘子,各地视情况并结合运行经验确定。如图116所示。 图 1-16 拉线绝缘子 13六、导线架设施工要点 1.导线架设: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力求一致,水平排列的导线弧垂相差不应大于50mm。最大适用档距(即工程中相邻电杆的最大间距)
8、不超过 60m。如图117所示。 图 1-17-1 导线弧垂 14图 1-17-2 导线弧垂 2.直线杆导线固定施工要点: 直线杆采用顶槽绑扎法固定,在导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均应用绝缘自粘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绑扎部位,绑线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2铜塑线。小角度直线杆采用边槽绑扎法。如图-18所示。 15图 1-18 380V 直线杆导线固定 3.耐张杆导线固定施工要点:导线采用悬式绝缘子、绝缘耐张线夹进行固定,回头“S弯”绑扎至主线,各相引线弧度保持一致。如图-19所示。 图 1-19 380V 耐张杆导线固定 4.导线连接施工要点:导线连接应使用C型线夹,处理其表面,涂抹导电膏,连接面应平
9、整、光洁,并使用绝缘罩。如图-20所示。 16图 1-20 380V 导线T 接 七、电缆线路 1.路径选择:电缆敷设路径应综合考虑施工、安全运行和维护方便等因素。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最小弯曲半径应为电缆外径的15倍。如图-21所示。 17图 1-21 直埋式电缆沟槽施工 2.敷设方式施工要点预制保护板直埋施工要点:电缆应敷设于壕沟内,沿电缆全长的上、下、侧面应铺以厚度不小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沿电缆全长应覆盖保护板,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电缆上方应铺设警示带,警示带距电缆护层不小
10、于00mm。敷设前应将沟底铲平夯实, 电缆埋设后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如图-22所示。 18图 1-22 电缆直埋敷设断面图(单回) 穿保护管直埋施工要点:沿电缆全长应穿保护管,保护管长度在30米以下者,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超过30米以上者不应小于2.5倍。上面应铺以厚度不小于 700mm 的细土并分层夯实,电缆上方应铺设警示带,警示带距电缆护层不小于00mm,直埋电缆农田中覆土深度不应小于1.0m。如图-23所示。19图 1-23 电缆直埋穿保护管敷设断面图(单回) 3.附属设施:直埋电缆线路在直线、接头、转角处必须埋设标识桩。在人行道、车行道等其他不能设置高出地面的标志时, 可采
11、用平面标识桩, 应每隔20m设置一块。 在绿化隔离带、灌木丛等位置时应每隔 50m 设置电缆标识桩, 应高出地面 (草坪)500mm以上。如图1-24所示。 20图 1-24 电缆标识桩 21第二章 机井通电三相变压器台施工要点 一、变压器台横担及主要设备安装施工要点 10kV 侧采用绝缘导线正面引下,熔断器正面安装,低压综合配电箱悬挂式安装,变压器与线路平行安装。 横担安装总体要求: 各层横担安装符合安全距离, 如图2-1、2-2、2-3 所示。 图2-1 台架电缆出线分散计量正面全景图 22图2-2 台架电缆出线集中计量正面全景图 23图2-3 台架架空出线正面全景图 1、变压器托担安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井 通电 工程施工 工艺 控制 手册 试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