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5.25杜甫诗三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5.25杜甫诗三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4、改写并表演诗歌,体味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朗读并且背诵诗歌三、教学难点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个人体会教后反思一、布置预习导学1、“听妇前致词”中“听”者是:_,妇致词的对象是:_。 2、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_;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 3、诗中表现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是:_。 4、诗中能概括全诗事件的一句诗是_。二、研讨 学习:1、温故知新检查课文背
2、诵情况。2、学习石壕吏1)、背景简介: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8)。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2)、诗题解释:石壕:也叫石壕镇,现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3)分组表演,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a、边读边思考:整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
3、样的故事? b、研读欣赏:官差为什么要夜捉人呢?能不能把“有吏夜捉人”改为“有吏夜征兵”呢?(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点评)c、深思明辨: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一段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抒情独白呢,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是在官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你认为呢?(引导学生结合诗作的背景来谈,善于从诗作中找到依据)d、分组准备表演:教师提示注意分配好角色,注意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腔调、神态动作等。学生分组准备5-10分钟。e、分组上台表演:师生点评,结合诗作指出哪些表演到位,与诗作描写不符,哪些表演逼真,与诗作描写的不相符合。以后上台的小组注意克服前面的不足。约1020分钟,34个小组表演。4)研读
4、探究a、情感熏陶: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老妪一家的状况,老妪一家的状况又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史特点)?如果你是那个官差,你还会把老妪抓走吗?为什么?b、老妪是被迫还是自愿去应差服役?最终到底被抓走没有?c、展开想象:老妪被抓走后,老翁回来了,一家人会怎么样?第二天告别时,老翁又会怎么做,d、理解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教师过渡:本诗语言精炼。全诗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蕴含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三 巩固练习石壕吏 杜
5、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3、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4、“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第一层:_第二层:_第三层:_5、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五、板书设计石壕吏时间 地点 事件(暮) (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社会动荡 不得安宁老翁:逾墙走 睡卧不宁官吏:呼一何怒 凶暴蛮横 不可一世老妇:啼一何苦 值得同情 勇挑重担 杜甫:沉默关心时局同情百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