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农业委员会年工作总结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农业委员会年工作总结 (2).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业委员会XX年工作总结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农业“三大版块”,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农村重点领域各项改革不断深化。1-9月份,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42元,增长9.1%;已完成对上争取资金1.26亿,超额完成我委本级年度目标任务300万元。 (一)农林牧渔业发展总体向好 1.抓稳抓紧粮食生产能力。落实产量稳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配套为重点
2、,以高产示范田建设和技术集成配套为支撑,开展粮食绿色增长模式攻关。年初印发了*市粮食绿色增产模式公关示范行动方案。夏收粮油75.69万亩,其中油菜33.52万亩,产量为5.78万吨;小麦37.97万亩,总产12.29万吨;秋粮在地面积约110万亩。受严重洪涝灾害影响,通过各级农业部门的抢收抢种、改种补种,最大限度降低农业受灾损失,预计全年粮食总产约70万吨。 2.“菜篮子”工程稳步提升。坚持以“稳定蔬菜生产、保障菜篮子供应,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稳定蔬菜生产。全市蔬菜播种面积22万亩,产量25万吨。继续实施1500亩“伏缺期”蔬菜种植补助项目,累计生产各类无公害绿叶蔬菜1500多吨,做
3、到“伏缺”期蔬菜不断档、不脱销,价格不快速上涨。今年创建了省级蔬菜标准园1家。 3.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大力推进畜禽绿色健康养殖,今年首次开展市级畜禽养殖示范场项目5家,申报了部级示范场1家、省级示范场1家,为2家企业争取到80万元省级畜禽标准化创建补助资金。目前,全市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85%,家禽规模化比重在70%以上,牛羊全部实现规模养殖,并已全面完成禁限养区划定工作。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共免疫禽流感656.1万只,猪口蹄疫合成肽免疫27.64万头,猪瘟免疫23.66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24.46万头、牛羊口蹄疫免疫2.15万头,羊小反刍兽疫免疫0.8万头。 4.渔
4、业经济健康发展。草拟了关于加快*市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业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并原则通过,现代渔业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中。开展了5个稻田综合种养试点示范,继续在15家水产养殖单位实施标准化鱼塘建设项目1980亩;4家养殖企业申报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参与复查;5月份,*大闸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认证。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46.6万亩,预计全年总产量11.25万吨,增长1.5%,渔业一产产值预计达23.5亿元,增长5%。共投放各类鱼种14900吨,生产各类水产苗种17.5亿尾。 5.农机化水平日益提高。实施了9个农机化服务组织推进工程项目,开展了2个农机
5、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1个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和1个水稻育插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落实,2016年实际可使用资金2006.27万元,已发放补贴资金1562.13万元,受益农户985户,占可使用补贴资金77.86%,拉动农机装备投入7505.7万元。预计到年底,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01260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7.15%;新增农机具1600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130台,大中型拖拉机340台;农作物机播面积106.58万亩,机耕面积224.81万亩,机收面积149.78万亩。 (二)农业安全服务意识显著增强 1.强化新技术推广示范。实施了2016年常
6、规粳糯稻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召开了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现场会,加快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开展肥料定点调查和无机混合肥料登记初审季配方施肥,设立60个调查点,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完成了午季作物24组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剂比较试验和49个国控点标志牌布设工作;加快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共开展病虫草害防治1100万亩次。 2.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推广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治等实用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坚持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用药、用肥,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强质量监督监测,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目前,已抽检蔬菜1000余批次,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达99.9%;开展水产
7、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2次,检查水产养殖企业5个,抽取水产品检查鱼样12个,合格率100%。 3.强化农业安全生产措施落实。一是狠抓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共开展农机安全宣传31次,发放宣传资料6600余份,制作横幅标语51条,给农机手发安全生产短信8600余条,出动宣传车10余次;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打非治违”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农机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机作业安全畅通;同时,强化农机安全源头管理,依法将XX县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入户登记和驾驶操作证件办理两项行政许可下放到区。二是加大渔政监管力度。严格落实长江禁渔期制度,共发放禁渔传单2000余份,出动渔政执法船45个航次,销毁网具8条,取缔
8、迷魂阵120道,地笼网600余米,查处电捕鱼案件7起,有力保障了禁渔秩序。积极推进渔船检查工作力度,保证检验质量,目前已年检渔船597艘,年检率达96.3%。完成了2015年度渔船燃油直补工作,共发放机动捕捞渔船530艘,机动养殖船103艘,发放渔船油补资金380万元。认真开展了渔船安全生产检查和督查工作,共开展检查督查19次,到目前为止渔业安全生产零事故。三是强化畜禽行业监管力度。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共22个车次102人次参加,对74个养殖场进行了检查。加强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力度,共处理3134头。加快推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工作,全市共设有21个电子出证点。加强生猪屠宰环节“瘦肉精
9、”监管,强化屠宰环节风险物质监测,印发了关于2016年生猪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督检测方案。开展了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依法打击各种私屠滥宰以及违规经营私屠滥宰猪肉的违法犯罪行为,杜绝未经定点屠宰的不合格猪肉流入市场,净化我市的猪肉市场经营秩序。 (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 1.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在年初农业部发布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结果中,我市得分74.58分,在全省1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位居第一。近期农业部授予10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榜上有名,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示范区。 2.积极培育新型
10、农业经营主体。截止10月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1144家和765家,分别新增80家和181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市级龙头企业307家,产业化联合体9家。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分别达34个、23个。 3.“三品”认证工作快速推进。截止目前,有效期内无公害企业44家,产品126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企业13家,产品21个;有效期内中绿华夏有机食品2家,产品7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19个(其中国家级4个),*县*镇*村(苗木)新获农业部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全市农业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29个。安徽永兴岛生态农业公司在
11、第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参展的“那时候”牌中华鳖获展会金奖。 4.积极申报项目为农企发展做好服务。认真落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以奖代补政策,积极争取总投资3000万元的义安区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并通过省评审,已上报农业部。简化了农业企业小额贷款办理程序,全年各商业银行共发放各类农业贷款1亿元以上;完成农业企业小额信用贷款36家计2800万元;帮助*正强禽业公司开展专项基金申报并获得批准,基金额度达4000万元。 5.积极支持农业物联网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强与中国邮政(*)等公司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与中国邮政(*)公司落实已签订合
12、作项目,力争使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于“邮乐农品*馆”。预计2016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亿元。同时,进一步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全市共培训1140人(*县培训530人、义安区培训61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评选出30名市级农民创业带头人。 (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效明显 1.加快“创森”步伐。年初印发了关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6年宣传工作等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在市广播电视台、*日报社等新闻媒体上,对全市绿化造林成果进行实时跟踪宣传,并定期在*日报、铜都晨刊上刊登创森宣传标语。中国绿色时报系列报道及短信宣传已着手开展。市创森办编制信息简报六期。以“三上”、“四创”、“五进
13、”工程为抓手,持续实施森林增长和绿化提升工程,截至10月底,创森重点造林绿化项目完成新增和提升绿化面积666.43万平方米,其中新增绿化面积527.65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化面积138.76万平方米。 2.森林增长工程顺利完成。据秋季植树造林自查统计,全市2016年完成人工造林28594亩,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34%,其中验收合格(保存)面积21085亩,因灾受损7509亩;全市森林长廊示范段建设完成73.4公里,省下达任务为15公里。新种植油用牡丹1308亩。*县、义安区省级森林城市已完成创建、自查工作,并按照要求申请省林业厅考核验收。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19个。全市参加植树人数
14、达92.7万人,植树株数233.6万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2处,总面积1330亩。 3.三线三边绿化提升效果显著。据秋季自查验收结果,我市“三线”线路绿化97.9公里,补植株数16.2万株,新建林带22.4公里,扩建林带9公里;“三边”新造林3266亩,其中石质山造林353亩;城镇新造林1200亩,村庄新造林4900亩,四旁植树69.4万株。 4.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启动编制全市湿地保护与利用建设规划,严格公益林采伐和林地征占用审批手续,将2016年公益林补助资金507万元拨付县区,启动林地年度变更补充调查工作。开展了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全市现有古树名木共计922株,其中名木5株,一级古
15、树11株,二级古树62株,三级古树844株;古树群7个。 5.加大林业行政执法。目前,我市森林公安处警24起,受理林业行政案件15起,罚款13.347万元;共接处森林火警75起,由于指挥得当、处置及时,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接到野生动物救助电话23起,放生被救助野生动物9起。开展“雷霆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禁毒种毒铲除工作”等专项行动中,全市共投入警力105人次,车辆51台次,开展集中宣传3次,集中巡护清查各类市场4次,清查整顿6次,有效维护了全市森林治安秩序。 (五)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 2016年,全市重点培育建设43个中心村(省级25个、市
16、级18个)。截止目前,25个省级中心村完成投资11927.9万元,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实现了村庄整洁、水清、有序、村美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规划布局上,完成了25个省级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同时,县区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对现行的村庄布点规划进行修定完善,确保布点建设的中心村成为未来农村人口的永久居住点。建设方式上,开展以“三清四拆一改”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管理创新,突出示范社区、垃圾污水处理、沟渠塘水系整治、村庄绿化及道路综合示范带等为重点。项目完成上,全市25个省级中心村安排建设项目367个,计划投资10996.53万元,目前共开工项目367个,开工率100%,完
17、成投资11927.9万元,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累计完成三清131784吨,拆猪圈663个、旱厕918个,拆危房17596.7平方米、拆围墙9750.6平方米。宣传发动上,县区印发了关于抓紧做好春节期间美丽乡村建设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发动各乡镇村利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有利时机,采取召开群众会、张贴宣传标语、走村串户等形式,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动员工作,并逐户签订美丽乡村建设承诺书。43个中心村全部建立了村民理事会,把群众意愿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六)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入 1.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全市已完成测绘面积107.22万亩,占应测绘面积的
18、100%;完成承包地测绘结果公示、确认、审核和建立登记簿的农户数均为29.27万户,完成率分别为100%。目前,义安区、铜官区、XX县区已全面完成包括证书发放以及资料归档等工作,数据库建设已在积极进行中;*县的证书发放工作完成率达到96%,资料归档、数据库建设正在进行中。 2.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2个试点村*村、*村,相继完成了清产核资、成员界定、折股量化工作,目前正在建立“三会”,制作股权证书。 3.继续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提增量提速度降成本”行动,1-8月,全市累计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
19、权抵押贷款38笔,金额共计1571万元。 4.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成立市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并与县区签订改革责任书,*县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已印发实施,义安区及市属国有林场年底前能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二、2017年工作安排 (一)围绕结构调整,加快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瞄准需求升级的新方向,扩大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粮经饲兼顾、农牧渔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拓展农业增值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 1.保障粮食和菜篮子生产供给。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2017年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项目、中央财政粮油绿色高产创建项目、标准农田示范建设项
20、目及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实施,做好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继续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建设伏缺期蔬菜生产储备基地1500亩;开展设施大棚补贴工作,新建蔬菜钢架大棚600亩,建设连栋温室6000平方米;创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蔬菜标准园。 2.加快以规模和标准化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加快畜禽养殖布局调整,继续实施市级畜禽养殖示范场项目补助,试点低碳环保畜牧业,完善禁限养区划定工作。抓好动物防疫和流行病学监测、产地检疫和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加强“瘦肉精”兽药残留的检测力度,确保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监管
21、,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继续开展创建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力争新增1个部级示范场、2个省级示范场和5个市级示范场。 3.加快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的渔业结构调整。编制全市渔业发展规划,健全渔业管理体制,科学引导湖泊、水库等大水面自然增值渔业,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稳定池塘养殖。开展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攻关,重点推进循环流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温室大棚养殖。继续实施2000亩标准化鱼塘改造项目,创建1-2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省级和1个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4.加快以壮大特色农产品生产为重点的品牌农业建设。实施*白姜施用有机肥财政补贴项目,打造绿色优质*白姜,力争种植面积达550
22、0亩。继续推动牡丹产业发展,新增规模种植1000亩以上。加大*黑猪、媒鸭、大闸蟹品牌的保护力度,重点扶持壮大这方面的企业。确保“三品”认证率增长10%,打造1个*有机农产品基地。 (二)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规模经营。结合五大示范行动,积极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各项工作,发挥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突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1.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采取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联耕联种等多种形式,通过互换并地、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不断提高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农业质量效
23、益和竞争力。 2.重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建立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规模;重点培育发展好家庭农场,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与农民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实力雄厚的农业龙头企业。2017年,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850个,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个左右,争创5个左右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10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值达180亿元。 3.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省
24、农科院、长三角涉农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加快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农业科技企业,构建实施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和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继续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市、县农技人员成立农业专家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解决技术问题。依托“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动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信息化体系。 (三)突出绿色发展,构建城乡生态良性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现代林业发展,确保圆满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验收。 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深入推进农业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大力推广施用绿肥、有机肥等保护
25、性耕作技术,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扩大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面。全面实施农作物秸秆禁烧,建设运行一批秸秆多元化综合利用项目。 2.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7年,是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抓覆盖、上水平”、“扩面提质、建管并重”的重要之年。要继续完善修编布点规划,注重彰显村庄特色、保持乡村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突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农民住安全房、喝干净水、走平坦路;加强文化载体建设,深入推进农民文化乐园、文化墙和文化长廊建设。落实好长效管护机制,探索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管护模式,巩固建设成效。在认真做好2015年省级中心村省考核验收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扎实开展2016年省级中心
26、村提升工作,科学谋划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计划建成省级中心村30个、市级中心村15个,完成16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确保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3.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确保完成2017年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人工造林目标任务7083亩,其中新一轮退耕还林2283亩,长江防护林2000亩,农业综合开发1000亩,石质山造林300亩,其他造林1500亩;完成森林抚育任务16.8万亩;完成封山育林任务10500亩;完成*市湿地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提高林业产业化的规模和生产能力,2017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做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创森重点工程、宣传报道及资
27、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开展验收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2017年6月底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其他39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推进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示范段创建,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把森林防火责任落到实处。 (四)深化农村改革,释放现代农业发展活力。深化以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1.完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落实农民的土地财产权,让农民的财产权益依法得到有效保护。 2.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8、协调市财政等相关部门,选择2个左右的村,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试点探索(“三变”试点)。 3.继续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积极拓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金融新品种,重点探索农村房屋、农机具等抵押融资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运行机制,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提增量、提速度、降成本”行动。 4.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果。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及时组织县、区对改革工作进行“回头看”,补缺补差,积极做好迎接省、国家评估验收工作。开展县级林权管理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2017年,县、区全面启动建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 内容总结(1)农业委员会XX年工作总结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农业“三大版块”,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农村重点领域各项改革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