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一).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留守儿童家长: 请您抽出时间认真读一下此信,了解您的孩子现在的成长状况,相信对您会有所启示。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四周岁以下儿童。目前,我国“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种状况,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学生队伍中的很多孩子,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快乐,其心理的健康成长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的留守儿
2、童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儿童。 一、农村留守学生呈现的主要问题: 从大的方面来说,农村留守学生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类: 1、情感缺乏沟通,导致思想道德滑坡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农民工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但大部分人的希望最后都是事与愿违,结果是“挣了票子误了孩子”。留守学生成长期间缺乏最多的是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监护人关心孩子情感和想法的仅占25.5。一是外出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学生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生活(主要是物质生活)的满意程度上,留守
3、学生的满意度更高;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学生得到的关爱减少,所以,半数留守学生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学生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调查结果显示:对目前家庭境况不满意的占24,感到厌倦的占到2。因为这些父母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有的即使有心,限于经济条件,他们也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或经常回家看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上的真空。有这样一位女孩子,父母离异,而且父母都外出打工,留在爷爷奶奶身边,每次母亲来看望她走了以后,奶奶让她认真学习时,她总是激动地说:“奶奶,你不知道我的心好烦
4、。”这个孩子的作文中经常提到“我好想见我妈妈”。看得这些,我们做老师都想流泪。法国教育家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2、过分溺爱、放纵,导致学习观念淡泊,学习成绩低下。 “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仅局限于让“留守儿童”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上,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故“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都不是很好,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习状况自我感觉良好的占到16.1,一般的占到36.5,而学习成绩令人堪忧的占到了48.4。一是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
5、,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二是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劳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因而,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自然,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不会乐观。 3、监护权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由于父母疏于照顾,祖父母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诸多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或受到意外伤害事件屡屡发生。 3、心理存在缺陷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父母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或父亲或母亲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
6、感变化,使得留守学生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学生与同伴交流内心烦恼的比例要低于非留守学生14,而留守学生一般都是寄读,他们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长,生活联系更紧密,但关系却更松散。畸形心理一旦形成,进行矫正型教育要比教育更难。 二、农村留守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是目前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其原因是: 1、留守家庭本身存在的缺陷。祖辈们的唠叨,独处时的孤单,课余时间的无聊,没有父母的关爱,缺少同龄孩
7、子的乐趣等,这些构成留守家庭的共同特点。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留守学生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不合群,说谎等心理障碍。 2、隔代教育存在的缺陷。由于年龄上的差距,直接造成两者之间心理、思想、行为等差异。由于想不到一块,因而也就说不到一块儿,无法经常沟通。临时监护人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有的表现为看不惯,不理解。因此,学生在心烦或感到委屈、受到欺侮时,选择不向临时监护人诉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3、教育方式存在缺陷。一是唠叨。在他们看来,孩子是在一刻不停地提醒下成长起来的。二是包办。许多临时监护人把学习之外的一切杂务都包办下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差。三是溺爱。对孩子的教育多采取放任态度,有求必应,百依
8、百顺,关爱有余,近于溺爱。更多的是爷爷、奶奶的疼爱有加,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以为这样可以补偿对孩子的爱,殊不知,是培养了孩子的虚荣心。 4、管理、看护专制。临时监护人往往从安全原因出发,对学生的行为采取简单地限制,学生自由活动空间很狭窄。 三、留守学生生活、学习问题的教育措施 (一)、家校联系的“两个三” 第一个“三”。三条联系渠道。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二是开通亲情电话。三是建立家校联系“爱心卡”。学校向学生及其家长、代理监护人在家校联系“爱心卡”上公布班主任老师的联系方式,要求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家长和家乡熟识人之间建立较固定的联系方式。通过“家长老师”、“家长孩子”、“家
9、长熟人”这三条线的建立,保障互通信息,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子女的在校表现,在家表现和在社会上的表现。 第二个“三”。三封致家长信。一是学校向所有“留守学生”的家长致一封书信,向孩子家长陈述“留守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及有可能出现的偏差,让家长以高度认真的态度看待此事,真正从身心上关注留守在老家的下一代,并向家长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操作性强的可行性建议。告诫他们不应该用一个“忙”字推脱,虽然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很重要,但下一代的教育也不可忽视。一手抓家庭收入,一手抓孩子教育,这两手都要硬。二是班主任定期向部分学生家长寄发家校联系簿,让其在家校联系簿上定期了解孩子的各种状况。以便作出应对之策。三是
10、要求学生定期向家长写信、打电话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等状况。 (二)、创设一个“亲情”班集体。孩子远离父母,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伤心时的热泪,因此我们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如召开关爱“留守学生”主题班会。我们学校每学期每个班级都会召开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活动,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同时也激励“留守学生”自己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在我校举行的“我健康,我快乐”主题班会活动中,有不少学生听了“留守学生”的发言后都被他们顽强的意志感动的热泪盈眶;也有不少“留守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思想上进了,学习主动了,性格开朗了。 (三)、关注“留守儿童
11、”的思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其各方面的情况,组织搭建一个“爱心”活动平台。我们学校主要开展“我与留守学生手拉手”活动,让留守学生和参与活动的非留守学生都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比如:“走进留守学生之家”活动。每个年级有针对性地选派部分师生分类走进自立自强型、品学兼优型、孤僻内向型,品德不良型和心理脆弱型的学生家庭,与他们的临时监护人进行交流沟通,让参与活动的学生零距离接触“留守学生”,与他们同生活、同学习、同劳动、同成长。 (四)、建立一个定期谈话制度。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专题座谈会,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留守生活,静下心来,克服困难,同时,利用
12、法制座谈会,教育引导他们如何辨别是非,如何防范坏人,防范受骗上当,如何保护自己。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为主动。 (五)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从留守学生心理需求的大小来看,排在最前面的要数情感需求和交往需求。面对情感需求型的学生,我们老师要善于做一个倾听者。应充分尊重他们,以诚相待,尽力帮他们克服困难;对待心理脆弱、顽皮的学生,更应倾注爱心和耐心;对于交往需求型的学生,老师要善于做一个引路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缺乏同龄伙伴,处在一种相对孤独的状态。他们需要获得同伴的友谊和支持,需要集体的温暖。老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创设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开展多样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交
13、往,增进了解。尤其是性格孤僻的学生,他们表面沉默寡言,其实内心很想与同伴交往。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当然,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生活、学习和心理问题,也不能把这三者严格地分开对待,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我想,留守学生一定会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共享一片蓝天。 也肯请各位家长朋友们在工作之余多关注一下孩子,打个电话或者常回家看看,让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 颍上县谢桥镇中心学校 2021年9月 第 7 页 共 7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