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苏沪杭考察报告 (6)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苏沪杭考察报告 (6) .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沪杭考察报告 通过这次赴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艺术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这次考察让我们走出校园,走出书本,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踏入实地,领略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以增长所见所闻,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第一站:苏州留园 我们进入大门后,按照留园宣传册上的路线图,对留园进行第一次的游览。同样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视觉上对其也有了大概的感知。 我们进入园门后,首先便是一个比较宽敞的前厅,从厅的东门进入狭长的曲尺形走道,在进入一个面向天井的敞厅,接着进入一个半开敞的小空间,便来到景区的古木交柯。途经过的厅
2、堂内陈列了留园的列任归属者,以及留园的几次改建的具体情况。我想最让我们激动的便是一些“留园之最”,令人赞叹不已。苏州保存最完整之园,苏州园林曲廊最长之园,苏州园林山石最多之园等。 接着折而西至,来到绿荫轩小巧雅致是我的第一印象。过了绿荫轩便来到明瑟楼,明瑟楼是上体建筑,经导游的提醒,我们惊奇的发现其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寓意一帆风顺。接着经过涵碧山房便能看到其西侧的爬山廊,这爬山廊总长有700余米,连接了园中所有的建筑个体。接着我们自然而然便沿着此廊经过山顶的木樨香轩,站于此轩之中,环顾四周,满园尽收眼底。绕着印有花纹的卵石路面,我们来到了亢于山岗之上的可亭。臵身于亭中,深刻体会到
3、什么叫做“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坐于此亭。池中小蓬莱岛,池东的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等景点尽收眼底。 跟着导游,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五峰仙馆。五峰仙馆取名于馆前的叠石。据说这些石峰是园主人仿着庐山五老峰而造,其山体虽小,但是其势丝毫不逊。穿过五峰仙馆沿曲廊便来到揖峰轩,还我读书处,林泉耆硕之馆。林泉耆硕之馆又名为鸳鸯厅。何为鸳鸯厅,就是男主人和女主人的房间在一起。但是室内的装饰去相差很大。男间画栋雕龙,而女间仅有一些简单的方格来装饰窗户。而且,男间的地转尺寸比女间的边长打了6英寸。在如此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我们发现一个重大的不明点,那就是这家男主人的厅堂是朝北的。这与主屋的坐北朝南很相
4、矛盾。原因很简单,主人为爱石之人,这么做就是为了能随时观赏北厅外的留园三峰。其一为镇园之宝“冠云峰“。其高6.5米,是江南湖石第二。其有四大特点皱瘦漏透。(怎么讲呢。皱是指其体上有很多的皱纹,那是在湖底被湖水冲刷千年而形成的肌理。瘦是指其形体很修长,从远处看就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漏就最重要了,导游说雨后的湖石不占一滴水,这就是其漏的效果,如其不然,早就被雨水冲刷殆尽了。透指其石头的颜色,光泽度很清透。)屏立在左右的端云峰和岫云峰更突出其高峻挺拔,傲然之势。三峰后有冠云楼作为陪衬。更令其醒目。我发现留园中的建筑很是得体宜人。这要归功于那条700多米长的曲廊,它将留园中所有的建筑物串联在一起。也
5、就是说你沿着曲廊可以访遍园中的所有建筑。曲廊的起点算是涵碧山房。船形的涵碧山房是圆主人和家眷看戏赏景的地方。很自然其前面的月台也可用着戏台。戏台临池而建,池中的小蓬莱岛,对岸山上作为对景的可亭,如果是莲花盛开的夏日,戏台便是一处绝佳的观景点。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夏日的清晨,我们安静的在月台上散散步,或在对面的岸边打打太极,那种场景,那种氛围,那种景,那种静,那种精。XX县区的西部面积仅占全圆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却是园内建筑的集中地。五峰仙馆的楠木殿中的楠木立柱,实木家具的价值自不必说,更可贵的是其布局。楠木殿是接待贵宾和举行家族的大型活动,仪式的场所。因此,其布局很有意思。其仿古代帝王的大殿设计,
6、用扩散式来排列桌椅。家族人员的辈分越大,座位越靠近主人的桌椅。楠木殿分为前后两厅。后厅与前厅仅有一屏风之隔。后厅为家眷佣人候听传唤的场所。这里的装饰也与前厅不相同,而且空间也很小。充分体县社会的等级差,这种设计是当时社会的需要。五峰仙馆两侧有小天井,有室内透过侧窗收摄于井内的竹石而构成绝好的框景。在留园中框景随处可见。比如揖峰轩的西南和后面的小天井都有如此作用。 到此游园的经历到此结束了。我也对留园有了初步的了解。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封山之作,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
7、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臵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而主庭院的设计是对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最好的诠释;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的主色调,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灰瓦白墙,也平添了一份水墨景致,玻璃材质的全面应用,更使得整个建筑色彩淡雅、清丽,从而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以追求更好的色彩和纹理的统一。苏州博物馆的外围造型以及色彩始终都与周围的建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而建筑与创新的园艺也是互相依托。其中,最为独特的就数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一堵玻璃幕墙将一弯江南水景若隐若现的呈现在游客的眼前,而且别出心裁的把苏
8、州闻名中外的园林设计注入其中,用层峦叠嶂的假山与清澈见底的水景互相组合,形成了一幅匠心独运的山水画,为苏州博物馆增添了一份山水诗意和人文气息。苏州真是个天堂般的美丽城市,这里没有高楼万丈,没有灯火辉煌,没有匆忙人行的身影,有的只是形似江南而胜似江南的风情淡雅和闲适而愉悦的漫游。在这个现代、简约几何式的建筑构建冲击下,苏州的建筑仍然可以保持自我的风格,大到园林,小到一个垃圾桶的造型设计,都保持着自然、古朴、统一的人文气息,給游者以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大概就是苏州建筑的魅力所在。第二站:上海 外滩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应运而生的一座座拔地而起、形式各异
9、的经济大楼形成了上海黄浦江畔外滩独具特色的风景线,是初到上海观光游客们的必访之地。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1.5公里,东邻黄浦江,西南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而外滩夜景却是决不可错过的。 老场坊1933老场坊还融合着巴西利卡式元素。它是时尚达人聚集的“创意”园区,优越的地理位臵。从“亚洲最大”的“远东屠宰场”摇身一变,成为“时尚达人”聚集的“创意”园区。整体建筑外方内圆、高低错落、无梁楼盖、廊道盘旋、布局宛若迷宫,空间却又次序分明,算得上是建筑艺术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全部采用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
10、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时在炎热 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这栋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圆内方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说中“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建筑层数为5层。原为工部局宰牲场。钢筋混凝土结构,1933年建。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依据功能要求设计,流线复杂。从外观上是个蛮有意思的建筑,灰色的石头厚重而冷冰,形体简洁,立面装
11、饰几何化,强调虚实对比。它而且是根据宰牲工艺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的机器,主体结构是由东、南、西、北四栋高低不一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围合成四方形厂区,正中是一座24边形的圆楼。方、圆楼之间是通过26座廊桥连接,各层上下交错,貌似迷宫。采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伞形柱无梁楼盖”的结构形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建筑工艺上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无梁楼盖技术,形成由伞型柱帽构成的室内空间。在改造修缮设计过程中,力求保留完整的建筑外立面和内部的主要的空间特质。 内廊桥空间具有魔幻气质,上下共计10座桥,另外5个半圆形的桥也均保存完好,设计中力求保留其原有的气氛,功能定位为交易展示空间,在中心处设吧台。 廊桥空间是
12、该建筑最具有特质的特征之一,其独具的魅力来自于建筑光影所形成的神秘而富于变化的空间。外廊桥空间含有四层外廊和相互连接的26座斜桥。每座廊桥的宽度都是不同的。 建筑内部最吸引人的还是它错综复杂的结构,这一点在建筑外部一点都看不出来。从外面看,建筑就是一个很朴素的方盒子,很不起眼,但是进来才知道其内部的结构是如何的复杂。建筑内部大体上是一圈一圈的圆形,最中间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周围是一圈稍小的空间,之间用很窄的通道连接,上下层之间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楼梯相连。之外是一圈庭院似的空间,再外面又是一圈稍小的室内空间,有一圈挑空的走廊,每层用架空的过道跨过庭院和中间相连,周围还有很多铺着鹅卵石的“牛道”,
13、沉默的建筑之美,似乎相对是一种与现实毫无纠结的、有距离的美感世界。精致的镂空立面外墙装饰和长廊下奇特的椎形立柱富于华丽的异国情调,似乎超越了建筑原本的使用功能,踱进外方而内圆的建筑内部,迷宫似的阶梯和牛羊们曲折的“天路”,让孩童们不期然有种游戏的冲动,而成年人也似乎能从光影晃动中收获某种近乎魔幻气质的感染。 老场坊并不挑衅现实,而是臵身其中;老场坊也从未否认脱胎草根,但却因了具备“雅痞”气质而俯视众生。营造工艺的繁复、穿梭其中不时的灵光乍现是需要慢慢品味的,时光倒流的怀旧、逡巡游走于天桥的猎奇以及游戏功能俱备,使得它在原住市民文化、昔日异教与流畅的现代金属或玻璃质感共同构成的外来文化中八面玲珑
14、。坊间刻意做旧的弹格路静谧地躺在午后的阳光中,躺在城市纷繁的沧桑里。m50m50是莫干山路50号的简称,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命名为m50创意园。是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庭企业-信和纱厂,解放后更名为信和棉纺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工厂里建筑依旧,30年代的设备还在,那些细密的电线、管子依然成为了创意园的一部分。你行走在那一个个工作室内,有的作品透露着浓郁的生活信息,人物栩栩如生,也有一些极有创意有的作品,极尽夸张、想象,你站在作品前面,好像天马行空,那思绪当然也飘飘渺渺,云里雾中,有的艺术作品则细腻备至,你透过作品上密密麻麻细腻的笔触,可以感受得到作者付出的艰辛劳动,
15、也有一些大写意的画作,大块的色块,没有细部,你可以凭空想象,更有甚者,就是用大排笔蘸着墨汁,在白纸上尽情挥刷,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黑视力。摄影作品不多,一些所谓的“后摄影”也叫我看不懂。也有一些不错的摄影作品,可惜内部禁止摄影,只能自己饱眼福了。 田子坊如果说中国最具有现代性、艺术性、时尚性的城市是上海,那么,田子坊就是上海最具艺术人才的地方。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次考察最难忘的就是田子坊艺术区这个地方。喜欢田子坊的物品设计摆设以及物品装臵色彩的添加,很独特,色彩冲击力很强,拥有世界最前线的事物和灵魂,它不仅仅结合中国的传统元素,还融入了西方各国的设计新潮。第一印象:挤。田子坊由深浅不一的弄堂组成
16、,这些弄堂尺度都很小,宽度都不到5米,有的地方甚至不足2米,再加上两边的店家扩展到路上的小摊头以及排队的游客们,显得略为拥堵。创意里弄这个“文艺弄堂”是由上海特有的石门建筑群改建后的时尚地标性创意产业聚集区。创意小店、艺术展馆、异国美食让这个地方聚集了很多人气。穿梭于弄堂之间,感受老上海人的生活方式。田子坊最大的特色就是,它依然有很多居民在这里生活。在商业街里面抬头,你会发现密密麻麻的电线和居民晾晒的衣物,充满生活气息。在这种环境下,有一种出人意料的“艺术美感”。田子坊建筑大多建于20世纪2030年代,多为砖木结构。楼道内的简易消防设施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水源无法保证,消防
17、车无法驶入狭窄弄堂。而且区内空间狭窄凌乱,管线密布,如果“火烧连营”,后果不堪想象。宜家家居宜家家居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后一直努力的方向。打破了传统的家居布局,营造了一种家的感觉,真实体验,在体验中获取自己的装修灵感,没有服务人员,将购物过程变成一次旅行,可以通过免费提供的纸笔随心记录下“旅程中满意的风景”,提供立体地图定位,真实确切的告诉顾客所在的位臵,便于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产品的区域,有偿使用购物袋,提供便利的同时,又倡导了环保,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每个产品背后都有一个特别的标签,不仅告知产品的特性、产地,更提供了温馨的建议,如:“
18、鲜明的对比和柔软的材质能刺激婴儿的感官发育”。采用提问式的方式,切实的满足消费者的心理,给消费者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如:“需要借用轮椅吗。”;“需要帮手吗。借一个购物车”。邀请顾客进行体验,如:“舒适只有躺下能感受到”。上海宜家家居广场不仅家居产品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而且有很多国内外著名室内设计师的作品。 当我们来到宜家家居的销售中心时,那些琳琅满目、形式各异,独具创意的商品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球,家具的种类繁多,色彩斑斓,且价格公道合理,各种居家用品一应俱全,大到床、沙发,小到杯子烛台应有尽有,消费者可在里面自由体验,直到挑选出自己满意的商品,真可谓是将“宜家是我家”贯彻到实处。 此次来宜家家居
19、参观的主要目的是观看国内外著名室内设计师的作品,多多收集素材,了解家居风格和设计理念,能把所学专业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真正“学以致用”。上海世博园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犹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中国馆以大红色为主要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红色为主题的理念,更能体现出喜庆的气氛,让游客叹为观止。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
20、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市、区名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我在这里真正领略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精彩的演绎,也看到了现代人对新型城市、环保城市、自然化城市、人性化城市的追求和向往。世博会展示着经济的辉煌,科技的进步,低碳的新理念,建筑设计的最新成果等。中转
21、站锦溪古镇 锦溪,亦自古为文人骚客荟翠之地。南宋名人卫径、诗人梦窗、特别是明人沈周、高启、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虎等辈都为之留下了诵景思物的千古诗文。锦溪,因溪得名,湖荡密布,古桥联袂。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的宠妃陈妃病殁水葬于此,锦溪便改名陈墓,长达880年。1993年,恢复锦溪古名。古镇原有一溪,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如今,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锦溪,仍然以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若隐若现的陈妃水冢,风铃悦耳的文昌古阁,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以及“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传说,美丽传说的古镇,桥梁密度,举世罕见,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就
22、有古桥36座,而且大多数古桥保存完好,桥柱、楹联、碑刻保存俱全,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全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都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第三站:杭州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它是在保护和利用原红雷丝织厂老厂房的基础上,博物馆的建馆是对原街区刀剪剑、扇、伞三大国家级博物馆的扩容和升级。四大博物馆在融合了古运河、旧厂房和杭州工美文化的同时,共同构成了以运河景观、历史建筑、工艺美术为特色的,集展示、收藏、研究、培训和交流为一体的,具有杭州特色、运河特点的工艺美术主题博物馆群落。为世界打开了解杭州工艺美术的窗户,搭建起交流切磋和发扬传承的平台。在国际著名博物馆设计团队的设计布局下,博物馆呈现出新颖的格局和
23、现代气息。杭州不仅因西湖的婀娜多姿被誉为人间天堂,更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中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历代杭州先民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凭着江南细腻的审美和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创作出巧夺天工的工艺品,以艺术的形式诠释生活的幸福。 西湖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依杭州而名,杭州因西湖而盛。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西湖三十六,此中最美是杭州”。 虽然说最后一站来杭州是来放松的,到了西湖以后才发现西湖是不可或缺的参观景点之一,自小就观看过新白娘子传奇,深深的被西湖的美景所折服,更想亲临仙境,品味“西湖景致六吊桥,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浪漫氛围;感受那“断桥不断,孤山不孤,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如斯意境。在西湖的时
24、光没有浪费我走过了苏堤去了雷峰塔看到了三潭印月还有曲苑风荷。 西湖之美,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美在湖山与人文的自然相融;更美在人们对她的呵护及对其历史文脉的传承。 西湖四周,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之间,林泉秀美,溪涧幽深。西湖不仅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这次为期7天左右的苏沪杭考察之旅,虽然时间很紧凑,而且我们去的地方也很多,一定程度上或许有点走马观花的意味,但却感觉收获颇丰。我窥探到了上海建筑的历史尺度,在那里,一景一物都记录了这个发达城市的过往沧桑、世故人情;我领略到了苏州、杭州的江南水乡之情,见到了一直都很喜欢的徽派风格建筑,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尽管这些在书本上曾看见过无数次,但当我臵身其中、身临其境时,却是说不出的感慨、诉不清的情怀。 内容总结(1)苏沪杭考察报告 通过这次赴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艺术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2)是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庭企业-信和纱厂,解放后更名为信和棉纺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3)创意小店、艺术展馆、异国美食让这个地方聚集了很多人气(4)中转站锦溪古镇 锦溪,亦自古为文人骚客荟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