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练习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练习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历史试卷第一局部选择题本局部共20小题,每题L 5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我国古代有炎帝尝百草,教民耕种:黄帝播百谷,挖掘水井的传说。以下考古发现能印 证这些传说中的历史信息的是打制石器骨耙C.利霞U铁面2 .有学者认为,从战国开始我国出现了社会政治大转型,其“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 完成于汉武。”其中“极盛于始皇”的表现是A.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鼓励耕织、奖励军功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盐铁专卖、统一铸币.南朝时,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为后世海外交 流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2、出现这些历史现象主要是因为A.中原与西域联系加强B.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南迁C.南方政权的频繁更迭D.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3 .下表内容表现是贞观时期武那么天统治时期开元前期进一步完善二省六部制;减 轻刑罚;减轻人民负担,鼓 励开展农业生产大力开展科举制:继续推行 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 施,重视开展生产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 吏治,裁减冗员;开展经 济;注重文教B.对外交往的开展D.安史之乱的影响A.唐朝兴盛的原因C.文学艺术的繁荣5 . 一个局部统一 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时代,并长期保持稳定局面,靠的是把 军权集中在皇帝手中,派科举出身的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这个王朝是A.唐朝B.北宋6
3、.下侧示意图中处应为大区星柴,曲辕犁、筒车占城稻 齐民要木的创造并推广的传入I1F北朝唐代 宋代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红楼梦.下表内容反映出近代以来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 岸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 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A.列强勒索的赔款数额逐渐增多B,列强割占的领土面积越来越大C.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沿海向内地延伸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下侧是一位同学记录的某单元学习提纲,其中处分别应为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二、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三、四、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A.第二次鸦片战
4、争、太平天国运动8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有学者指出: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开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其中“步伐明显加快”包括科举制度的废除 中华民国的创立五四运动的爆发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B.C.D.10.以下战役地点位于下侧地图范围的是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征军入缅作战H.以下三枚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征军入缅作战H.以下三枚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C.第三次长沙会战 D.中国远A.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B.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
5、进攻的序幕D.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2.以下两幅图片呈现的史实反映出张寒创办的大生纱厂A.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C.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B.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D.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13.某班同学在课上讨论:“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几位同学关于三大改造的看法正确的选项是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C.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14. 1971年10月25日,大会表决刚结束,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
6、有媒体评论:中 国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以上描述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提出B.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中国军队先后屡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这部文献中的多数条款都是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但它将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 汇聚于一纸,而且作为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部文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 1787年宪法D.人权宣言15 .美国内战后,统一的全国资本主义市场向纵深开展,联邦政府进一步推行有利于资本 主义的政策,在市场、资金、劳动力等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反映出美国内战A.是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B
7、.使美国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提供权力C.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D.使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工业生产的干预.他构建了近代三大科学体系,即以微积分为核心的近代数学、经典物理学以及以万有 引力定律为基础的天文学。其中的“他”是A.牛顿B.瓦特C.达尔文D.爱迪生18.以下1872-1912年欧洲主要国家军费开支变化情况反映出国家英国法国俄国德国奥匈帝国增加比例180%133%214%335%155%A.工业革命对经济的推动作用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军事集团扩军备战C,欧洲主要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D.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牵制和消灭了大批日军,支援了太平洋和苏
8、德战场的盟 军;苏联牵制了 600万德军,使德国无力进攻英国:同样,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 场,支援了苏军作战。以上材料表现的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过程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一位同学围绕教材主题进行线上学习,查找“万隆会议”“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 收回运河区主权”等材料。他学习的主题应是A.亚非拉国家的新开展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C.冷战后的世界格局D.不断开展的现代社会第二局部材料分析题.高等教育的开展与时代密切相关。材料一 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是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它的建立与齐国统治 集团图霸争雄的政治目的密切
9、相联。不同学派聚集在此讲学,众多著名学者思想交流、碰 撞,促进了各家学说相互吸收与融合。西汉初期,诸子百家学说流行。汉武帝继位后,在国都长安设立太学。太学生最多时 达3万余人。太学以诗书礼易 春秋等儒家经学为教学内容,太学生通过严格的考试方可毕业,并按成绩高低授予一定的官职。摘编自樊克政学校史话(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稷下学宫与太学创办的背景。概括太学的办学特 点。材料二 中世纪时期,德国大学教育权掌握在教会手中,大学以培养神职人员为主要 目标。14、15世纪,教会的地位受到动摇之后,大学教育的掌控权逐步向国家转移,服务 于世俗政权。同时,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成为这一时期德国大
10、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为了迎合不断壮大的工商业阶层,德国大学还开设了商贸、造船等学科讲座。摘编自高雪梅德国现代大学开展研究(2)依据材料二,比拟14、15世纪前后德国大学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因。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经济建设即将进入高潮,大力开展基 础工业是首要的任务和最大的难,点。教育部于1952年提出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 重点,开展专门学院。方面年代高等学校总数(所)高等学校在校生(人)高等学校开设专业数(种)工科学生所占比例1949 年209约 117000约10726%(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的开展状况。说明高等学
11、校在当时发挥的作用。1957 年229约 350000约32337%22.马铃薯是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全球粮食作物。材料一马铃薯起源与传播约7000年前南美洲安第斯山的居民最早栽培马铃薯16世纪西班牙人、英国人等把马铃薯从美洲带回欧洲种植17世纪欧洲殖民者将马铃薯传播到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与马铃薯起源同时期,长江流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 说明16、17世纪马铃薯传播的背景。材料二 据统计,1800年欧洲人口有1. 87亿,1850年有2. 66亿,1900年到达4. 01亿。这种变化,除了工业和农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外,另一个重大推动力在于欧洲 这一时期有
12、足够的粮食作物,其中马铃薯贡献最大。学者麦克尼尔说:17507950年,许 多欧洲国家实现了全世界范围内工业等方面的转变,但如果没有丰富的马铃薯供应,这种 转变是不可能的。摘编自曹瑞臣作物改变世界(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铃薯在欧洲广泛种植的作用。材料三马铃薯在中国的种植(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三个时期马铃薯种植情况的背景。序号时期马铃薯种植情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中期以后,在上海的西方人数量逐渐增加,马铃薯是西餐重要食材, 上海及周边地区开始种植马铃薯20世纪30-40年代国共两党都要求推广马铃薯种植,尤其是在西南、西北等大后方的高寒、贫 瘠之地,以增加粮食产量1985年以
13、后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合作,促进了我国马铃薯科研及产业开展。同时西式快餐进入中国,薯条等加工企业在中国建立,马铃薯产量增加.绘画中历史材料一以下是明代的三幅绘画作品抗倭图卷(局部) 描绘了明水军与倭寇交战的场 景,两只小船中的倭寇有的中箭 倒下,有的落入水中抗倭图卷(局部) 描绘了明水军与倭寇交战的场 景,两只小船中的倭寇有的中箭 倒下,有的落入水中榜葛刺进麒麟图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 刺,后来榜葛刺国王来中国 进献长颈鹿流民图(局部)用写实的手法描绘明朝中期贵族官 僚、地主兼并土地,导致难民流亡、 民生凋敝的悲惨景象(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反映以下历史现象的绘画作品。(写序号)明朝中期以后政
14、治腐败、社会危机严重:;明朝军民对抗外来侵略:;明朝的远洋活动增进了与亚非地区的友好往来:材料二 Gum.Gum.18世纪初,俄国公布剃须令,要求大臣统一留短须19世纪后半期,日本东京大学 举办西洋音乐会民国初年街头剪发辫、宣传废除缠足(2)仿照以下例如,介绍材料二中的图、图。概括材料二绘画作品表现的共同主题。例如:剃须令反映的是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 式,有利于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材料三画家吉尔雷的漫画。画家吉尔雷的漫画。拿破仑被画成了姜饼(烤制的甜食)师,正用欧洲封建旧贵族做燃料烤制姜饼,旧法国的姜饼大师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西班牙画家戈雅绘。拿破仑军队入侵
15、、掠夺西班牙,并残酷镇压保卫祖国的西班牙人民。画中的起义者贵族们已燃成灰烬起义者宁死不屈(3)依据材料三,判断两幅作品所表现 拿破仑战争的影响是否一致。结合所学,评价拿 破仑战争。23 .北京水系与城市开展材料一 北京属于海河流域,以下是海河流域北京地区出土的文物。八A昌平区南口雪山村出土的手制红 陶双耳罐,素面小口,距今约5000 年平谷区刘家河村商代墓葬出土的 金耳环,下部呈喇叭形,造型受 到草原文化的影响房山区琉璃河出土的克孤的铭 文,记载了周王封召公的儿子克 为燕侯,管理燕地(1)依据材料一,指出反映北京地区民族交融现象的文物是;(写序号)反映 分封制的文物是 O (写序号)将三件文物
16、所属的历史时期排序。 (写序号)材料二 金中都水源主要依靠莲花池,水量有限,不能满足新的王朝城市开展的需 要。新城改为依靠水源充足的高梁河,将积水潭纳入城市中心,这是蒙古族“逐水草而 居”生活习俗的表达。为供应城市开展,新的运河得以开凿,江南漕船沿运河直达积水 潭。忽必烈“过积水潭,见舶胪蔽水,大悦”,遂赐名运河为通惠河。积水潭也因此成为 城中的水上交通中心,是商业最兴旺的地区。积花潭(2)写出材料二中城市的名称,并说明判断依据。分析通惠河修建的作用。材料三1949年以后北京周边的水库建设(局部)摘编自吕志茹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周边的水库建设1954 年官厅水库竣工,拦蓄了官厅山峡以上的大局部洪水,基本解除了永定河对北京市及整 个下游的威胁,保障了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1958 年十三陵水库完工,除发挥传统的水库功能外,还推动旅游业的开展,成为北京市著名 的旅游风景区1958 年怀柔水库建成,承当了为北京市供水和拦蓄洪水的任务1960 年密云水库竣工,库容大、水质好,成为北京市居民生活、工业和环境用水的主要来源(3)依据材料三,概括1949年以后,北京周边水库对北京城市开展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