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现代文阅读(小说、散文)&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现代文阅读(小说、散文)&文言文阅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陕西省榆林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现代文阅读(小说、散文)&文言文阅读一、小说(共1小题)1. (2021榆阳区)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汤姆把他的刷子怪细巧地来回刷着一一往后退两步看看效果怎样一一又在这儿补一刷,在那儿补一刷 再打量一下效果一一贝恩仔细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越看越感兴趣,越看越聚精会神了。后来他就说:“嘿,汤姆,让我来刷点儿看。”汤姆想了一下,正打算容许他,可是他又改了主意:,不行不行我想这大概是不行的,贝恩。你要知道,波莉阿姨对这道围墙是很讲究的一一这 是当街的地方呀,你明白吧一一要是后面的围墙,那我倒不在乎,她也不在乎。是呀,她对这
2、道围墙可是 讲究得要命,这是一定要刷得很仔细的。我想一千个孩子里面,也许两千个里面找不出一个来,能够把它 刷得叫波莉阿姨满意哩J“是呀一一真的吗?哦,不要紧一一让我试试吧。我只试一点儿一一汤姆,我要是你的话,我就会让 你试“贝恩,我倒是愿意的,骗你不是人。可是波莉阿姨一一唉,吉姆想干,可她不叫他干;席德也想干, 她也不让席德干。那么你看我多么为难?要是让你来弄这道围墙,万一出了什么毛病,那”“啊,没有事的,我也会一样地小心地刷呀。还是让我试试吧。嘿一一我把苹果核儿给你。”“好吧, 那就啊,不行,贝恩,算了吧。我就怕”“我把这苹果全给你!”汤姆把刷子让给贝恩,脸上显示出不愿意的神气,心里可是快活
3、得很每过一会儿就有男孩儿打这 儿过,他们都想来开玩笑,但结果却是留下来刷墙。汤姆过了一段舒服和安闲的时光一一玩伴多得很一一围墙上还刷了三层灰浆!要不是他的灰浆用完了, 恐怕全村每个孩子都要让他弄得破产了。汤姆心里想,这世界原来并不是那么空虚啊。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那么一一那就是,为了要使一 个大人或一个小孩想干某件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假使他是个聪明的大哲学 家,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他就会理解到“工作”就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情,而“玩耍”却是一个人不 一定要做的事情。(1)在选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全神贯注-考究-(2)汤姆本来打算容许贝恩让他刷墙,可是又改变了
4、主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汤姆发现了人类行为的哪一大法那么?第1页共11页句意为:在夜晚写信,光线不够明亮。明:明亮。句意为:但举烛并非这封信的本意。非:不是。句意为:大多数也像这样。类:类似。(2)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 合。句中重点词语有:因:因此。谓:对一一说。持:拿。句意为:因此对拿火炬的侍从说:“把烛火举 高点J(3)此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提取。从文中“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日:举烛可以看出答案。(4)此题是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 结合所给的句子,联系实际,进行解答。
5、本文讲了燕国宰相收到郢人误写了 “举烛”二字的书信,而曲解 其意,以致使按此治理好燕国的故事。应选B。故答案为:(1)明亮不是类似,像。(2)因此对拿火炬的侍从说:“把烛火举高点J(3)夜书,火不明;4) ) Bo5) (2020清涧县)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6 jiao)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6 fu)假设之矣。为是其智弗假设与?日: 非然也。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zhu6 fd(2)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通国之善弈者也的。虽与之俱学前一个人。(3)翻译下面句子。为是
6、其智弗假设与?日:非然也。是因为他的智商不如前一个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4)这篇文言文记叙了弈秋的两个学生在学习时的态度,一个 专心致志,一个 三心二意(各 填一个成语),从中我们感悟到了 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的道理。【解答】(1)考查了字的读音。结合语境理解,缴:jiG。交纳,交付。zhu6系在箭上的丝绳。根 据语义“缴”应读“zhu6”。“弗”译为:不,读 据记。(2)考查了对多义词“之”的理解。“通国之善弈者也”中“之”的意思是:的。“虽与之俱学”中 “之”的意思是:他,指前一个人。(3)考查了文言文的句子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 第
7、10页共11页译为主,意译为辅。译为:是因为他的智商不如前一个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4)考查了学生对主题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两人中,其中一人学习专心致志,另一人三心二意, 虽然两人一块学习,但是学习效果不同,告诉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故答案为:(1) zhud fu;(2)的。前一个人。(3)是因为他的智商不如前一个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4)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第11页共11页(4)如果你是贝恩,面对汤姆的再三拒绝,你会放弃吗?为什么?二、散文(共2小题)2. (2022吴堡县)粽子里的乡愁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
8、的年节情景。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 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棕”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也有说“棕”和宗”谐音, 寓意“光宗耀祖二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棕、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 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 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日“富贵粽”。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 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
9、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 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 过节时假设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 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 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假设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 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 大富大贵啊!”母亲
10、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J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 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 世享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 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 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 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灰汤粽”的?(2)文章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3)从下
11、面句子的加点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假设市。 )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1.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 (2022靖边县)阅读回答各小题。第2页共11页野兰父亲喜欢兰草,经常从深山里挖一些野兰回来栽培。几年间,庭院里就有了百余种,像个兰草园似 的。有一次,父亲又要进山,并带我一起去。我们沿谷底小溪向前走,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响声。顺 声而去,到了山谷深处,便见飞瀑直泻谷底,潭水幽深。我发现谷底、潭边、山坡上,到处生长着尺把高 的野兰,淡淡的花,香气浓烈,站在谷底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闻到。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不
12、仅连声叫好,而且又动手挖起一株,准备带回家栽培。不料父亲 拦住了我,说:“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法呢? ” 父亲又问。我说:“这里兰草的姿态比家里的更美,味儿也更香J父亲接着说:“是的,那么为什么一样 的兰草,长在两处就有不同的姿态和味道呢?这是因为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大自然的元气,长的是 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人工栽培,便成了欣赏观赏的盆景,自然就失去了大自然的环境和条件。”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不禁为野兰感到珍惜惋惜:这么精神的野兰,会有几个人知道 它而来欣赏?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坐到潭边,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意味深长地说:“孩子,
13、这正是 野兰的不俗之处。它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人活在世上,也要像野兰一样不能 失去自己的真性,如果以献媚处世,就会像家兰那样失去自己的品质品格品性的,这样的人 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心上。从那以后,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1)用“在短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野兰的品格是怎样的? 3. ) 15年过去了,“我” 一直没有忘却父亲的话的原因是什么? 4. )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一个问题。三、文言文阅读综合(共2小题)5. (2022横山区)(-)郢人燕说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
14、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J云而过书“举烛二举烛,非书意 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国王,王大说,国以治O治那么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注释郢: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在今湖北荆州。遗:寄,送(信)。过:误。说:通“悦”。第3页共11页白:禀告。国以治:燕国被治理得很好。(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夜书,火不明举烛,非书意也 *多似此类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因谓持烛者日:“举烛J (3)郢人谓持烛者“举烛”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4)以下对这篇短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oA.燕国被治理得很好是因为
15、郢人写下“举烛”来劝告君主。B.燕相其实曲解了书信中“举烛”的意思。C.郢人请求君主要举贤而任之,这让君主很高兴。6. (2020清涧县)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6 jiao)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6 fu)假设之矣。为是其智弗假设与?日: 非然也。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2)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通国之善弈者也虽与之俱学(3)翻译下面句子。为是其智弗假设与?日:非然也。(4)这篇文言文记叙了弈秋的两个学生在学习时的态度,一个, 一个 (各填一个成 语),从中我们感悟到了
16、的道理。第4页共11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小说(共1小题)1. (2021榆阳区)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汤姆把他的刷子怪细巧地来回刷着一一往后退两步看看效果怎样一一又在这儿补一刷,在那儿补一刷 再打量一下效果一一贝恩仔细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越看越感兴趣,越看越聚精会神了。后来他就说:“嘿,汤姆,让我来刷点儿看汤姆想了一下,正打算容许他,可是他又改了主意:“不行一一不行一一我想这大概是不行的,贝恩、。你要知道,波莉阿姨对这道围墙是很讲究的一一这 是当街的地方呀,你明白吧一一要是后面的围墙,那我倒不在乎,她也不在乎。是呀,她对这道围墙可是 讲究得要命,这是一定要刷得很仔细的。我想一千个孩子
17、里面,也许两千个里面找不出一个来,能够把它 刷得叫波莉阿姨满意哩。”“是呀一一真的吗?哦,不要紧一一让我试试吧。我只试一点儿一一汤姆,我要是你的话,我就会让 你试J“贝恩,我倒是愿意的,骗你不是人。可是波莉阿姨一一唉,吉姆想干,可她不叫他干;席德也想干, 她也不让席德干。那么你看我多么为难?要是让你来弄这道围墙,万一出了什么毛病,那”“啊,没有事的,我也会一样地小心地刷呀。还是让我试试吧。嘿一一我把苹果核儿给你。”“好吧, 那就啊,不行,贝恩,算了吧。我就怕”“我把这苹果全给你!”汤姆把刷子让给贝恩,脸上显示出不愿意的神气,心里可是快活得很每过一会儿就有男孩儿打这 儿过,他们都想来开玩笑,但结
18、果却是留下来刷墙。汤姆过了一段舒服和安闲的时光一一玩伴多得很一一围墙上还刷了三层灰浆!要不是他的灰浆用完了, 恐怕全村每个孩子都要让他弄得破产了。汤姆心里想,这世界原来并不是那么空虚啊。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那么一一那就是,为了要使一 个大人或一个小孩想干某件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假使他是个聪明的大哲学 家,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他就会理解到“工作”就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情,而“玩耍”却是一个人不 一定要做的事情。(1)在选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考究-讲究(2)汤姆本来打算容许贝恩让他刷墙,可是又改变了主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因为他想让贝恩认识到刷墙
19、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不是谁想刷就能够刷得上的,这样就能勾起贝恩的 兴趣。第5页共11页(3)汤姆发现了人类行为的哪一大法那么?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那么一一那就是,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一个小孩想干某件事情,只需要设 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4)如果你是贝恩,面对汤姆的再三拒绝,你会放弃吗?为什么?我不会放弃。因为刷墙的工作非常吸引我,越不让我做,我就越想试试看。【解答】(1)考查了找近义词的能力。结合词义,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即可。全神贯注:全副精 神高度集中。近义词为文中的“聚精会神”。考究:讲求;重视;讲究。近义词为文中的“讲究二(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汤姆与贝恩的对话可
20、知,汤姆本来打算容许贝恩让他刷墙,之 所以改变了主意是因为他想让贝恩认识到刷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不是谁想刷就能够刷得上的,这样就能 勾起贝恩的兴趣。(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那么一一那就是,为了要使一 个大人或一个小孩想干某件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可知答案。(4)考查了知识拓展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答,合理即可。例如:我不会放弃。 因为刷墙的工作非常吸引我,越不让我做,我就越想试试看。故答案为:(1)聚精会神;讲究;(2)因为他想让贝恩认识到刷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不是谁想刷就能够刷得上的,这样就能勾起贝 恩的兴趣。(3
21、)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一个小孩想干某件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4)我不会放弃。因为刷墙的工作非常吸引我,越不让我做,我就越想试试看。二、散文(共2小题)2. (2022吴堡县)粽子里的乡愁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 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棕”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也有说“棕”和宗”谐音, 寓意“光宗耀祖二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棕、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 以后称为“子孙粽”。
22、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 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日“富贵粽”。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 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 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 过节时假设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 第6页共11页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
23、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 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假设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 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 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 世享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 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 夜露
24、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 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灰汤粽”的?(2)文章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3)从下面句子的加点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假设市。 (4)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5)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众多种类的粽子中,作者最喜欢吃的就是灰汤粽,所以作 者从制作方法、颜色味道以及特殊功效方面重点介绍了灰汤粽。
25、(2)考查了对概括文段的内容。每到端午节,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粽子,美其名日“富 贵粽二文章围绕“富贵粽”写了端午节“我”和阿荣给乞丐分粽子,母亲告诉“我”要惜福。(3)考查了对词句的理解。“门庭假设市” 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端午节一早“我”加门前的热闹,来我 家讨粽子的乞丐多,侧面表现母亲的善良。(4)考查对人物的理解。每到端午节母亲总会包很多粽子,并把粽子分给乞丐,从中表达了母亲是 一个勤劳、心灵手巧、善良、善于教导孩子的人。(5)考查了描写手法。文中的开头和结尾是前后照应的写法。这种写法使文章结构严谨,深化了主 题,让人印象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故答案为:(1)
26、从制作方法、颜色味道以及特殊功效方面重点介绍了灰汤粽。(2)文章围绕“富贵粽”写了端午节“我”和阿荣给乞丐分粽子,母亲告诉“我”要惜福。(3) “门庭假设市” 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端午节一早“我”加门前的热闹,来我家讨粽子的乞丐多,侧 面表现母亲的善良。(4)母亲是一个勤劳、心灵手巧、善良、善于教导孩子的人。(5)文中的开头和结尾是前后照应的写法。这种写法使文章结构严谨,深化了主题,让人印象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7页共11页3. (2022靖边县)阅读回答各小题。野兰父亲喜欢兰草,经常从深山里挖一些野兰回来栽培。几年间,庭院里就有了百余种,像个兰草园似 的。有一次,父亲又要
27、进山,并带我一起去。我们沿谷底小溪向前走,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响声。顺 声而去,到了山谷深处,便见飞瀑直泻谷底,潭水幽深。我发现谷底、潭边、山坡上,到处生长着尺把高 的野兰,淡淡的花,香气浓烈,站在谷底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闻到。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不仅连声叫好,而且又动手挖起一株,准备带回家栽培。不料父亲 拦住了我,说:“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法呢? ” 父亲又问。我说:“这里兰草的姿态比家里的更美,味儿也更香J父亲接着说:“是的,那么为什么一样 的兰草,长在两处就有不同的姿态和味道呢?这是因为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大自然的元气,长的是
28、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人工栽培,便成了 观赏欣赏观赏的盆景,自然就失去了大自然的环境和条 件。”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不禁为野兰感到 惋惜珍惜惋惜:这么精神的野兰,会有几个人知道 它而来欣赏?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坐到潭边,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意味深长地说:“孩子,这正是 野兰的不俗之处。它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人活在世上,也要像野兰一样不能 失去自己的真性,如果以献媚处世,就会像家兰那样失去自己的 品格品质品格品性的,这样的 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J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心上。从那以后,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1)用“在短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2)用简洁
29、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比拟野兰和家兰,说明野兰的好处。(3)野兰的品格是怎样的? 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4) 15年过去了,“我” 一直没有忘却父亲的话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的脑 海里,15年来一直鞭策“我”做一个有野兰品格的人。(5)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一个问题。内容:为什么经人工栽培后,野兰就会发生变化?写法:第五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解答】(1)考查选择恰当的词语。“欣赏”的意思是:1.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2.认 为好;喜欢。“观赏”的意思是观看欣赏。“珍惜”的意思是珍重爱惜。“惋惜”的意思是对人的不幸
30、遭遇 或事物的不如人意的变化表示同情、可惜。“品质”的意思是:1.人的行为、作风所表现的思想、认识、 品性等的本质。2.物品的质量。“品格”的意思是:1 .品性;品行。2.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品 性”的意思是品质性格。根据语境,应分别选择:观赏、惋惜、品格。(2)考查对段落内容的概括。第三段主要是比拟野兰和家兰,突出野兰的好处。(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从文中“野兰的不俗之处。它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可知答案。第8页共11页(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15年过去了,“我” 一直没有忘却父亲的话是因为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 的脑海里,15年来一直鞭策“我”做一个有
31、野兰品格的人。(5)考查针对文章提出问题。从内容和写法上各提一个即可,注意要通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故答案为:(1)观赏惋惜品格;(2)比拟野兰和家兰,说明野兰的好处。(3)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4)因为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15年来一直鞭策“我”做一个有野兰品格的人。(5)内容:为什么经人工栽培后,野兰就会发生变化?写法:第五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三、文言文阅读综合(共2小题)4. (2022横山区)(-)郢人燕说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 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
32、贤而任之。”燕相白国王,王大说,国以治O治那么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注释郢: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在今湖北荆州。遗:寄,送(信)。过:误。说:通“悦”。 白:禀告。国以治:燕国被治理得很好。(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夜书,火不明明亮 .举烛,非书意也不是多似此类类似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因谓持烛者曰:“举烛J 因此对拿火炬的侍从说:“把烛火举高点。”(3)郢人谓持烛者“举烛”的原因是: 夜书,火不明。(用原文语句回答)(4)以下对这篇短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B oA.燕国被治理得很好是因为郢人写下“举烛”来劝告君主。B.燕相其实曲解了书信中“举烛”的意思。C.郢人请求君主要举贤而任之,这让君主很高兴。【解答】(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第9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