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新疆发展类素材: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新疆发展类素材: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作文新疆发展类素材-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目录:01新疆生态与民生持续改善02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03“我们都是一家人”新疆塔城市哈尔墩社区见闻04青春扎根热土 筑梦美丽新疆05赴大美新疆百炼成钢正文:01新疆生态与民生持续改善群众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本报记者 王骁波 邹 翔 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 金建宇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13日 第13 版)金风送爽,瓜果飘香。从草木葱茏的天山脚下,到葡萄满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城镇,新疆各族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仅因为丰收的喜悦,还因为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工作离家更近了,兜里钱包更鼓了,各族群众情谊更深了。“生态环境好了,才有
2、了后来的一切”从阿克苏机场到市区的路上,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整齐地分列两旁,防风固沙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片阴凉。阿克苏过去曾被沙漠戈壁包围,沙漠距城市最近处仅几公里。大风裹着沙砾刮倒麦苗,农作物补种的情况普遍,有时辛苦种了一年的果品会在快成熟时被大风吹落大半自1986年阿克苏开启营造大型防风固沙生态林的柯柯牙绿化工程以来,先后用第一个10年完成人工造林3.3万亩,第二个10年完成人工造林6.55万亩。党的十八大后,柯柯牙绿化工程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完成人工造林90余万亩。如今,阿克苏市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年降水量也由不足60毫米提高到100毫米左右。今年3月,当地启动第四个“百万亩”生态工程,为“绿
3、色长城”继续添砖加瓦。天山脚下,蓝天、白云、草原、骏马,勾勒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塔格拉克村的美丽图景。26岁的维吾尔族小伙塔西尼亚孜吐尔洪骑着骏马,热情地邀请到访游客骑马游览。“以前,我在山上放羊,攒不下钱。在景区工作后,旺季时,我最多一个月攒下了8000多块钱。”塔西尼亚孜吐尔洪说,草场保护起来了,生态环境变好了,当地牧民接受培训后参与旅游项目服务,收入也更有保障了。他所在的“归园田居塔村”景区今年成功晋级国家4A级景区。年初以来,已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00余万元,带动当地及周边600余名农牧民增收致富。正如阿克苏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所说,“生态环境好了,才有了后来的一切”。“现
4、在我丈夫不用再出远门打工了”灵动的舞姿、欢快的舞步,一对维吾尔族青年在和田地区和田县罕艾日克镇稻香村村口,和着维吾尔族传统乐曲翩翩起舞。跳舞的姑娘、小伙和一旁伴奏的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年7月以来,该村219户农户中,已有150余户在政府支持和帮助下完成农户庭院改造。突出的生态优势、整洁美观的民舍,加上一户一业、自发经营的特色餐馆、民宿和农家乐等配套设施,让当地民众过上了足不出户也能宾客盈门的日子。距稻香村30多公里的布扎克乡布扎克村,村民们的生活这两年也越来越好。村民肉孜买买提拜克尔通过对光照的控制,规模化肉兔养殖的效率大幅提升。2019年,肉孜买买提拜克尔一家在当地政策支持和鼓励
5、下尝试养殖肉兔。“一开始先试养了100只种兔,当年就赚了3万元。”肉孜买买提拜克尔说,平均每只种兔每年可出栏40只肉兔。去年,他们扩大了养殖规模,最近3个月出栏6000多只肉兔,赚了6万多元。“现在我丈夫不用再出远门打工了。”肉孜买买提拜克尔的妻子高兴地说。目前,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肉兔养殖已辐射布扎克乡周边的10个乡镇,覆盖和田县174个行政村,带动了周边2742养殖户,户均养殖100只种兔,年均增收2万元。“为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更加美好尽一份力”在昆玉市和泰新区内,幼儿园、农贸市场、农机(农资)停放点、商业街等相关配套设施一应俱全。31岁的艾比布拉伊米提2016年1
6、2月搬到这里,靠着养牛和种地,现在年收入10多万元。还未走进和田县布扎克乡库木村幼儿园,便能听到孩子们稚嫩而悠扬的歌声。操场上,几十名小朋友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户外游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园长阿尔孜古丽阿力木说,幼儿园建于2017年,共有维吾尔族学生200多人。幼儿园实行双语教学,课程丰富有趣,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和田地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马朝霞介绍,过去一年,和田各级各类学校成立文化体育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1.7万个,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3.2万场次,组织瞻仰革命先烈、祭扫烈士墓活动1.2万场次。常态化、全覆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师生
7、心中生根发芽。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美丽的新疆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毕业于新疆大学法学院的阿地力艾买尔如今在阿克苏地区乌什县振兴园牧业有限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作为从家乡走出去的大学生,更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带着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为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更加美好尽一份力。”阿地力艾买尔说。02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快评)杨 羽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13日 第13 版)在柯柯牙纪念馆回溯阿克苏第一代护林员植树造林的历史,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听“银发讲解员”讲述老一代兵团人挥洒青春热血、在艰苦卓绝条件下屯垦戍边的故事,在馕产业园了解当地居民生活发生的沧桑巨变行走在天山南北
8、,时时处处能够感受到精神的洗礼、心灵的震撼。把亘古荒原改造成生态绿洲,在沙漠戈壁建起一座座新型城镇,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一个个奇迹、一项项伟大成就,凝聚着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凝聚着新疆2500多万各族儿女的智慧和汗水。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幅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美丽画卷正在新疆大地铺展开来。03“我们都是一家人”新疆塔城市哈尔墩社区见闻本报记者 张一琪 张佳莹 尹双红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12日 第07 版)秋日新疆,天气渐冷。但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记者却感受到了火一样的热情,也看到了一个
9、民族团结社区的真实风貌。一个同升国旗的约定“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国歌奏响,83岁的王福林把国旗抱在胸前,用力抛向天空,75岁的沙勒克江依明双手上下交替,国旗稳稳升起,迎风飘扬。小院里的所有人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这样的升国旗仪式已经持续了12年。“我要在院子里升国旗,你来吧!”2009年10月1日,收到沙勒克江的邀请,老街坊王福林一口答应下来。“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方式,是大好事!”他带着热情参与进来,成为沙勒克江12年来最亲密的伙伴。王福林喜爱拍照,在他的镜头中,沙勒克江望向国旗的眼神炽热,参与者们手中的红旗高高举起他把照片一一冲洗好,送到沙勒克江家中,送
10、到每一个照片中的主人公手里。“每一次升国旗都是重要的纪念,照片可以留存回忆,激发大家的自豪感。”他说。渐渐的,小院的人气越来越旺。沙勒克江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王福林来得越来越早。收拾院落,分发纪念礼物,摆放报纸,样样有他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避免人员聚集,小院没有了人来人往,国歌却依旧准时响起。国旗下是3位老人,沙勒克江和爱人,还有王福林。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5厘米的积雪,也没能阻挡王福林的脚步。他还多了个新身份,护旗手。攥旗、抛起,他模仿着电视上学来的动作,胸膛挺得更直了。王福林说:“只要走得动,就要去沙勒克江的小院。”一对亲如姐妹的邻居初见刘晓蓉,她有点局促。她的双手一直握着玛力
11、亚的手,“玛力亚性格活泼,不怕生,我在外边都是跟着她。”玛力亚听到这句话,会心地笑起来。在哈尔墩社区,流传着一个“百万不换好邻居”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刘晓蓉和玛力亚。几年前,有人想要购买刘晓蓉的房子。“价钱不错,我也有点心动。”但刘晓蓉反复考虑,最终还是放弃了。“钱虽然好,感情更重要。”让她如此重视的感情,就是与邻居玛力亚多年的姐妹情。1985年,刘晓蓉和玛力亚相识,刘晓蓉是汉族,玛力亚是维吾尔族,民族的差别没有挡住两人的情谊。此后30多年里,两人交往密切,互相扶持,成就了一段美谈。讲起这些年的故事,两人陷入回忆,滔滔不绝。新疆的冬天很冷,玛力亚不会缝棉衣,刘晓蓉给自家孩子做衣服时就给玛力亚的两
12、个儿子各缝一件;连连大雨,刘晓蓉家的鸡、羊眼看要断了饲料,玛力亚不仅帮忙购买,还冒着雨送到家里,车上唯一一块塑料布,都用来盖着饲料,自己浑身湿透30多年过去了,两人的感情在生活的你来我往中愈发醇厚,这段跨越民族的情谊传承至下一代。如今,刘晓蓉家里的体力活,都有玛力亚的儿子帮忙,“两家三个儿子”,筑起一个互助互爱的大家庭。现在,两人年纪都大了,有了更多闲适时光,时不时一起逛街散步,形影不离。望着多年的姐妹,刘晓蓉说:“我去哪里,都要跟着她”。一个多民族的家庭迈进吾热肯大叔的小院,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低矮的平房。“这是我家过去住的房子,现在我们住在后面的小楼房里。”顺着吾热肯的手指,记者看到了平房后
13、面带有民族特色的二层小楼。如今的平房是一间陈列馆,堆满了吾热肯一家人过去使用的一些家具:皮箱、床、电视机、收音机墙上挂着的家族照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吾热肯家有20多位成员,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家人们时不时聚在一起。若有来客,就会受到吾热肯家人的热情招待,他们摆出水果、端出奶茶、拿出民族特色小零食,用真诚的笑容迎接客人。“逢年过节,我们要摆三桌,大人两桌,小孩一桌。”吾热肯向记者讲述他们聚会时的情景,每个人各显所能,做拿手好菜。吃到高兴时,唱歌、跳舞,好不热闹。“不仅我们这一代相处和睦,下一代也感情深厚。”吾热肯的姐夫巴特布勒说,“小孩舅舅这里地方大,旁边还有小河,我们家小孩放假经常来这里玩儿
14、。”如今,小妹古丽努尔的孩子将要出国留学,正在办理各种手续。家人们都十分关心,“刚才我还和妹夫通了个电话,问孩子出国手续办得怎么样,机票买好了没有。”巴特布勒说。巴特布勒热情地介绍着,家人们亲切地交谈着,房间不时响起阵阵笑声。一场充满爱心的宴会哈尔墩社区有这样一个传统:把问题都解决在“桌子”上。当社区书记巴哈尔古力说出这句话时,记者满是疑惑。原来,这张“桌子”指的是社区的邻里节百家宴活动。从2014年起,哈尔墩社区就开始组织邻里节百家宴活动,基本上每月一次。每逢百家宴,生活在社区中的14个民族居民都会准备具有各自特色的美食,大家相互交流、学习。玛力亚、刘晓蓉、吾热肯,他们都带着拿手好菜参加过百
15、家宴。在百家宴上,一张张桌子摆成了“流水席”,各家做的美食纷纷端上来,大家相互品鉴、切磋。除了享受美食之外,大家还唱歌、跳舞、做游戏,“大家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巴哈尔古力说。但怎么解决问题呢?其实,百家宴不仅是美食的聚会,更是沟通的桥梁。“谁的家里有困难,谁的家里需要帮助,我们都通过百家宴,组织大家进行帮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巴哈尔古力介绍。民族团结一家亲,通过百家宴,社区的各族人民相互了解,有了困难互帮互助,“无论什么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玛力亚说。用心绘就同心圆(短评)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族儿女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建大美新疆,共促民族
16、团结。在这里,来自不同民族的人民可以是沙勒克江和王福林这样合作默契的伙伴,可以是玛力亚和刘晓蓉这样亲如姐妹的邻里,可以是吾热肯一家这样血浓于水的家人在这里,各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融合。中秋节、春节、那达慕节、古尔邦节每个节日都是亲朋好友欢聚的美好时刻;手抓饭、羊肉串、大盘鸡、红烧鱼、面片汤聚会上的美食就是一次民族特色美食展;冬不拉、手风琴、托布秀尔、达卜、热瓦普不同音色的民族乐器悠扬动听,汇聚成美好生活的赞歌。在新疆,各族儿女把民族团结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用真心真情绘就同心圆,用一天更比一天好的生活丰富民族团结的实践,续写民族团结的新篇章。04青春扎
17、根热土 筑梦美丽新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先藕洁 王海涵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0月12日 01 版)26岁的郑雨穿着白大褂,专注地操纵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新疆砾岩油藏实验室助理工程师,别人觉得枯燥的岩石结构,在她眼里是个变幻无穷的“微观世界”。在先进的设备仪器中,直径仅1厘米的岩石样品图像被放大几千倍甚至几万倍,郑雨观察辨认岩石颗粒间的黏土矿物和自生矿物的种类,以此分析判断用哪种技术方式开采石油,进而提高油气开采效率。郑雨的“偶像”是“三八女子钻井队”等老一辈石油人。为了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好,一代代年轻人投身这片热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迈进新时代,新疆迎来高质量发展新
18、机遇。越来越多的青年扎根新疆,为“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贡献青春力量。为家乡优势产业“代言”郑雨是土生土长的克拉玛依人,她的成长中带有石油人的印记。作为一名“油三代”,她从小就知道父辈在“没有水,没有草,连鸟儿也不飞”的艰苦环境中采油,也知道“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是他们的誓言。2020年大学毕业后,学习地质工程专业的她返乡投身实验室。“有些矿物的微观形貌呈书页状,有些呈绒球状,很美。”郑雨从事的是一项需要日积月累的工作。一次,她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某块岩石样品里有孢粉化石,那是她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几亿年前的化石。“隔着电脑屏幕,我仿佛能感受到亿万年前的生命脉动,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19、。”在她看来,新一代石油青年要沿着父辈的道路前行,传承石油精神“传家宝”,为新疆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盖新疆棉被能感受到太阳般的温暖,秋季微凉,大家可以看一下咱们的店铺链接。”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95后刘洋正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新疆棉被。今年大学毕业的她,返乡后加入新疆唯美棉品家纺有限公司担任主播。“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刘洋希望通过电商直播提高销量,把家乡棉花推广到全世界。每到金秋时节,看着雪白优质的棉花,95后闫长瑞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位呼图壁县本地小伙在唯美家纺公司生产部工作,今年是他入职第五年。他们的共同心愿是,通过努力让新疆棉花走进千家万户,温暖更多人。“这些年,随着
20、新疆棉花的销量越来越好,我的收入也逐步提高,生活蒸蒸日上!”扎根家乡,为新疆发展献出一分力令闫长瑞备感骄傲。在乡村挥洒青春汗水在新疆的乡村,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挥洒青春汗水。近日,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西部乌镇”旅游项目进入装饰阶段,项目建成后,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此前,这里是农牧民的宅基地。对项目的设施分布和安置政策,27岁的查干草村党支部副书记韩丽君耳熟能详。2017年寒假,在外地就读的韩丽君回家乡时发现,村里原来坑坑洼洼的断头路通了,柏油马路修到家门口,健身广场建了起来她琢磨着也要为家乡做点什么。2019年7月,毕业后的韩丽君放弃留在郑州工作的机会,回到查干草村,从村务专干做起。
21、近年来,乌尔禾区推进庭院经济,引导村民将宅基地交给村委会,由专业公司打造民宿。2018年,样板民宿“玫瑰花园”建成,2019年营业额高达192万元,老百姓享受到旅游业的红利。2020年3月,乌尔禾区查干草村和哈克村104名村民联名倡议以自家房屋、庭院建民宿。区委连续7天开会讨论,列出400余条问题清单用于完善相关政策。韩丽君主动请缨成为政策宣讲员。“我是查干草村走出去的孩子,我翻阅资料,吃透政策,再了解乡亲们的诉求。”确保农民身份不变、宅基地资格权不变、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变的前提下,2020年6月,占地面积153万平方米的“西部乌镇”工程开工。“参与项目的老年人能免费住进养老公寓,平时种花种草。
22、其他村民被安置在城里新建的凤翔小区,大房子、有电梯,享受舒适的现代化生活,每户还能享受项目分红!”韩丽君还作产权制度改革、教育事业发展、乡村旅游等主题宣讲。“年轻村干部就要做360度无死角型选手,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传递、阐释党的惠民政策。”她期待更多有情怀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共促乡村振兴。把“第二家乡”建设得更美好“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这是诗人艾青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发自内心的赞叹。2015年8月,来自辽宁大连的85后援疆工程师吴昊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来到石河子市城乡规划局工作。两年后,援疆期满,他作出了一个令人颇感意外的决定留在新疆扎根
23、奉献。“参与建设发展石河子市,不仅是光荣而宝贵的经历,更是值得终生奋斗的事业,所以我选择留下。”吴昊说。如今他在石河子市安家立业,担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负责城市重大规划项目编制、重点项目的技术审查。每当和家人走在街头,看到崭新的园林地标,他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澎湃之情:自己正置身于城市发展的事业中。“我时刻有一种紧迫感,要加把劲,把我的第二家乡建设得更美好!”在全国高校人才培养和政策带动下,越来越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人,立志扎根新疆奉献青春。石河子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继珍介绍,2020年已就业毕业生中,54.94%选择扎根新疆和兵团。来自甘肃省定西市的90后小伙杨尚龙,是该校2019届
24、政法学院历史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他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华山中学任历史教师。“铁门关市环境优美,民风质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这里需要老师,我也想在这里历练自己。”他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扎根新疆。截至今年9月,校区2021届签约就业学生368人,223人选择在新疆基层就业,其中疆外生源193人。“大一报到时,在去学校的车上,窗外美丽的风景吸引了我。新疆发展的前景广阔,我希望在青春正好时,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经济系大三学生张明茹计划毕业后留在新疆工作,运用所学的金融专业知识,参与到新疆能源行业发展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25、 先藕洁 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05赴大美新疆百炼成钢六千多名服务新疆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8月27日 01 邵世昌是2021年新招募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8月7日,他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萨尔胡松乡政府上岗服务。谈起自己的岗位初体验,小伙子感觉相当不错。“一想到是在基层为人民做实事,我就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很有意义。”邵世昌说。与邵世昌一样,自7月27日起,4400多名新招募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陆续进疆报到,加上续签的2400多名志愿者,2021-2022年度新疆西部计划实施规模超过6800人,为项目实施19年来之最。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26、在新疆,西部计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1年。那一年,研究生支教团的新疆第一棒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开始传递,从此以后,薪火相传,脚步铿锵:2003年,40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启了新疆的“西部计划”元年;2011年西部计划服务新疆专项正式设立;2014年,西部计划“小白杨”地方项目应运而生不仅有从无到有的喜悦,更有从小到大的收获:新疆西部计划实施规模逐步扩大,志愿者数量由2003年的401人扩大到2020年的5631人,增长14倍。2021年,新疆西部计划地方项目实施规模扩大1000人,增长幅度为历年最高。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7、的号召,通过志愿服务,为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青年人才资源支撑。基层一线广阔舞台刘鸿源服务于巴州且末县人民医院。2020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放弃了高薪工作的机会,选择参加西部计划,并主动申请到巴州最艰苦的且末县。在医院,刘鸿源不仅出诊,还担任起科室的教学工作,将自己所学的中医理念与技术分享给同事。节假日,他会背上药箱,深入且末县的基层义诊。董滋九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服务于巴州博湖县高级中学。每周六,他都会骑车十几公里到塔温觉肯乡的一对兄妹家,为他们辅导功课。每次,董滋九背包里的一沓卡纸、一盒彩笔都能为兄妹俩带来快乐。新疆一直坚持突出基层导向,推动更多西部计划志愿者
28、服务一线。2020-2021年度,全国项目岗位乡镇及以下单位占比为46.56%,地方项目岗位乡镇及以下单位占比为40.93%。2021-2022年度,全国项目新招募乡镇及以下单位占比达到71.21%,地方项目岗位新招募乡镇及以下单位占比达到60.15%。严管厚爱实践育才张诚是团阿勒泰市委的挂职副书记,从市委组织部来团市委挂职后,就负责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服务工作。张诚原本以为,自己来自组织人事部门,干的还是“管理服务人的活”,应该不难。可真干下来,他才发现并不轻松。面对“怎么才能把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服务好”这个问题,张诚回答得言简意赅:“严管厚爱,还有就是要真正把这些孩子当作自己的亲人、家人。”
29、“孩子们”,是新疆各级项目办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标准称呼”。新疆从自治区到县逐级建立西部计划项目办,并反复强调,各级项目办要真正建设成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娘家”。既然是“娘家人”,就要真正关心这些“孩子”。2021年春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3605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留疆过年,团新疆区委紧急动员各级团组织,确保志愿者度过了一个快乐平安的春节;与此同时,全国5000多个在疆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家庭收到了团新疆区委寄送的慰问信和干果礼盒,让家长们放心、安心。关心不仅体现为节假日的慰问,更有日常的机制作保障。新疆面向西部计划志愿者建立“导师带徒”机制,县级项目办联合服务单位为每名西部计划志愿者配备3名导
30、师,从安全保障、能力成长、生活照顾3个方面全面加强对志愿者的联系和关心。既然是“娘家人”,更要真正培养这些孩子,帮助他们不仅能在疆奉献,更能在疆成长、成才。去年下半年以来,团新疆自治区委以构建新时代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培养服务工作体系为统揽,开始组织实施“西部计划工作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力争经过3年努力,推动实现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派遣规范化、管理服务制度化、培养成才体系化、实践成长品牌化、留疆发展多元化。截至目前,团新疆区委印发了关于系统深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培养服务工作的意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两个文件,发布了地(州、市)和县(市
31、、区)西部计划量化评价标准,工作体系的制度框架初步成型。各级团组织正落实体系要求,通过强化岗前培训、注重日常培养、择优重点培养、大力选树典型等方式,用好“青马工程”“青年讲师团”等工作品牌,培养志愿者成长成才。聚焦主业为党育人陈思远是2020年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来新疆前,他尚未入党。在大学当了4年学生干部的他说:“我还没有想好为什么入党。”在团新疆区委西部计划办工作一年后,原本一心想出国留学的他选择了续签志愿者;并且向党组织两次递交入党申请书。谈起自己的变化,日常活泼善谈的他,变得羞涩而又严肃,“在团委、在西部计划办从事的工作让我找到了工作的意义,也找到了入党的意义
32、”。强化思想引领,推动西部计划志愿者争当党的青年政治骨干,一直是新疆各级团组织开展西部计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方向。他们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2021年4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西部计划志愿者不忘“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初心,把在边疆基层开展志愿服务作为践行总书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嘱托的生动课堂。他们建立健全西部计划志愿者团组织,把所有西部计划志愿者纳入团的组织体系进行管理、培养,在潜移默化中深化西部计划志愿者对党、团组织的归属感。他们组织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教育、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
33、朋友们等思想教育活动,持续深化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理论武装。他们大力开展推优入党,积极鼓励、全力支持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加入党组织。选优荐才助力留疆路海龙现任团新疆区委统战联络部副部长,2004年参加西部计划,2005年留在新疆青年杂志社工作,2020年选调到团新疆区委工作。谈及成长,路海龙谦虚地说,自己是“幸运”的,并且强调这份幸运缘于“西部计划”,“从志愿者成长为一名处级干部,在新疆娶妻生子,让我安下了心、扎下了根”。17年来,路海龙见证了越来越多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新疆:2003届志愿者黄晖,服务期满后留在了帕米尔高原上,在医疗一线践行悬壶济世的理想;2004届志愿者靳秀丽、于峰夫妇
34、,结束服务期后读研深造,研究生毕业后二次进疆并扎根下来,他们说新疆是他们的福地,在这里有责任感、成就感和幸福感;2005届志愿者李进,扎根边疆,娶妻生子,他还将大学毕业后的弟弟、表弟带到新疆基层一线就业,实现了一人留疆、全家进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月月底前结束服务期的志愿者,留疆就业的已有9949人。在新疆各级团组织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州、市),县(市、区)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留疆的政策。如巴州实施“白天鹅”留才计划,对暂未入行政事业编制,经事业岗等途径留在巴州,且签订5年服务协议的留疆志愿者,除正常工资外,5年内再给予每人共计5万元的经济补贴及住房优惠等政策。阿勒泰地区对历年留阿的557名西部计
35、划志愿者进行梳理,列入组织部门人才库,并出台支持西部计划志愿者在阿勒泰地区就业创业的18条优惠政策。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积极推动将西部计划与“内招生”工作衔接,使西部计划成为“内招生”的“预科班”;今年7月,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分别推荐22名和17名服务期满且意愿留疆就业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入选新一年度的“内招生”。西部计划工作在团新疆区委班子的心里“分量很重”。他们认为,新疆西部计划工作是共青团联合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青年人才培养专项工程,是自治区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及下一步工作方向,他们谈到,要进一步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西部计划工作更好地融入人才兴疆大战略;要进一步对标共青团为党育人的“主责”,抓实西部计划工作这一“主业”,围绕拴心留人,把成建制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管好、用好、培养好;要在组织志愿者为新疆作贡献的同时,帮助他们夯实职业操守、增强从业能力、做好就业规划、厚植爱疆情感,带动更多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来疆服务、在疆成长、留疆就业、为疆代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8月27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