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3) .doc(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生态文化旅游型小城镇的定位,坚持农民建房向城镇规划区、中心村和聚居点集中的原则,按照规划建设完成了团结村、凉华村等新型村庄的建设;二是紧抓马东公路改建机遇,将场镇对岸何家坝河滩争取为弃渣填埋场,待公路建设完工后,原本低洼的河滩将与现有建筑用地连片,经住建局同意,规划调整为城镇建设用地,新增储备用地100亩;三是严格土地审批程序,坚持先批后建的原则,打击违法乱建2户。 二、抓好城乡居民住房保障方面 一是对房屋的建设严格按原则、按程序办理。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严把审批关,严格农民建房审批管理。农村私人建房审批实行村建、国土、执法等部门人员的例会审核制度,集体讨论、
2、联合把关,积极协调处理建房过程的各种纠纷矛盾,在规范建房审批程序,公开、公正推进审批工作的同时,在不违反总规的前提,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建房需求,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审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到了发现隐患有处理,有跟踪督查。三是以全县工程建设领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为契机,加大了全镇乡在建房屋的巡查、处罚力度,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打击和处罚力度,集中力量清理和整治已建成的违法违章建筑,严格把关公路两边退让管理。四是联合各部门组建场镇秩序管理综合执法队,负责对场镇规范性整顿,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基本保证了街道交通畅通。 三、抓好项目建设和协调服务工作方面 一是加
3、快项目建设进度。未开工的项目,如无特殊原因,要迅速启动,已在建的交通、饮水、市政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目前,已完成场镇风貌改造,通过争取项目资金170万元,在桥楼子修建停车场一处,解决了该处常年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同时,*幼儿园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标工作,近期将进场施工;二是注重项目建设管理。高度重视项目质量工作,实行项目建设业主负责制。对项目建设中已暴露出来的问题,由业主代表负责组织迅速予以整改,确保建成人民满意工程、人民放心工程。严格按进度进行拨款,不允许超拨资金;三是项目完工后,及时组织验收组按规定按规范会同施工方进行竣工验收。过去已实施项目,要按县委、政府要求,及时报送审计结算资料;四是
4、做好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完成马(鹿)东(河口)公路改建征地181.4亩,房屋拆迁户已有两户签订了拆迁协议。 四、抓好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和管理工作方面 2014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截流增源,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实现了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规范化,从而促进我镇的城镇化建设,与去年相比城镇化率提高近3%。今年以来,我镇的集镇道路工程先后完成了新场镇、老场镇的改造提升,维修了人行道、完善了地下水网;配置了垃圾箱,切实做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定时清运,改善了场镇的卫生环境,镇容得到了整洁,赢得了居民的称赞;加大集镇及新村点亮化、美化力度
5、,全年新栽、补栽路旁绿化树500颗,新增绿化面积800平方米,增设路灯20只;通过大力实施人饮工程,解决了高山群众饮水难题;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增强了集镇对周边辐射和集聚能力,提高了吸纳农民变居民的承载能力。 五、抓好城乡统筹方面 完成了跃进、团结美丽新村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了人居环境。加快高山及外来户入住居民聚居点,繁荣了新村的经济,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了由农村人员向集镇人口的转移,不断促进城乡统筹的发展。 六、抓好村镇建设统计报表等业务工作方面 为促进城镇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经镇党委、政府研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田茂杰任组长,镇长刘斌
6、、镇人大主席罗传友为副组长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抽调了精干力量充实了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人员,加强了城镇化建设强有力的领导,做好了我镇村镇建设统计报表和其他业务工作。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张维国市长的委托,现将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总体要求,积极实施一城两带和一核多支点发展战略;以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积极促进农业人口向市民化转变,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镇
7、化水平持续提升,城镇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截至2014年末,全市城镇化率达51.6%,比十一五期末提高5.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3个百分点,快于全省平均增速。 (一)统筹谋划、重点发力,不断提升城镇化的承载能力 全力实施一城两带、一核多支点发展战略,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农业转移人口承载体系不断完善,承载空间不断优化完善。形成了以十堰XX县区为核心,以竹房城镇带和汉江经济带为两翼,以县城和重点镇为骨架,以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为支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推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XX县区、县城和小城镇的有序转移。 一是实施中心XX县区辐射效能工程。着力完善了城市资源配置功能,增强了城市发
8、展活力和发展后劲,提高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成功实现市县对接,中心XX县区面积增加到50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增加到100平方公里,XX县区常住人口增加到135.6万人。 二是实施两带建设示范工程。深入实施竹房城镇带总体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促进了生产要素向两带城镇聚集,形成了带动县市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骨架。两带建设的加速推进,有效推动了带内城镇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就近转移,实现了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竹房城镇带以县城、中心镇、特色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为核心的四级城镇体系基本建立,基础
9、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农民就近转移速度加快,城镇人口增加23.2万人,城镇化率从36.5%提升到61.5%。汉江生态经济带以XX县区右岸XX县区开发建设、郧阳滨江XX县区建设、郧西新城建设为依托,加快推进了城镇化。 三是实施县域经济建设惠民工程。各县市结合当地实情,制定了特色独具的县域发展战略,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XX县区围绕中国水都。十堰龙头建设目标,着力构建环库城镇群;郧阳区立足建设十堰生态滨江XX县区,着力打造生态滨水城;XX县区围绕文化旅游强县。鄂西北门户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城建靓县战略;XX县区立足四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XX县区按照十星高地、秦巴强县建设目标,推
10、进城乡统筹发展;XX县区围绕绿色崛起示XX县区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 四是实施小城镇建设成长工程。成功创建11个国家级重点镇、8个全省重点中心镇、6个全省特色镇和60个省级宜居村庄。XX县区中峰镇甘家岭村、XX县区军店镇下店子村、XX县区官山镇吕家河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建成乡镇污水处理项目48个,乡镇垃圾处理项目20个。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争取到项目补助资金3.6亿元,妥善解决了49432户农村困难群众基本住房问题。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2万公里,乡镇政府所在地通二级以上公路目标基本实现。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新建候车亭1038个,行政村通车率达89.92%。引导龙
11、头物流企业在乡镇建立物流服务点230个,开通农村物流班线49条。累计投入6.5亿元,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二)产城互融、以产兴城,不断增强城镇化的产业基础 我们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抓手,着力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以产业化带动城镇化,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推动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00.8亿元,比上年增长9.5%。 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分别达89.43、38.67、84.05万人。 一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按照农村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特色化、特色发展品牌化思路,大力推进茶叶、核桃、中药材、山羊四个百万重点特色产业工程建设。2014年
12、,实现农业增加值151.2亿元,年均增长18.1%。 二是工业经济持续繁荣。全力支持东风公司加快实施61行动计划,大力协调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工业经济保持了总量不断扩大、质效大幅提升、后劲显著增强的态势。2014年,全市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610.1亿元,年均增长11%。 三是第三产业快速成长。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商贸流通业扩大规模、现代服务业取得突破。2014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9.5亿元,占gdp比重达36.6%,高于毗邻的南阳、安康、商洛、襄阳四市。全市旅游收入达242亿元,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撑,占gdp比重达20.21%。创建旅游强县2个、名
13、镇1个、名街2条、名村8个;争创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省级6个。出台实施XX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3-2020),林安物流、昌升国际商贸城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全市物流企业达1196家。 (三)加大投入、完善功能,不断夯实城镇化的发展基础 注重城镇建设与大自然的融合,把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血脉,始终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切实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 一是努力提高城镇规划和管理水平。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10项专项规划及生态滨江XX县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启动编制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建设战略规划和
14、行动规划。中心XX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部编制完成,控规覆盖率达100%。编制完XX县区乡村规划1175项,基本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编制完成竹房城镇带总体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城市管理更趋规范,形成了区为主体、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创卫工作得到国家认可,以零投诉的佳绩摘得国家卫生城市桂冠。数字化城管和网格化社区建设扎实推进,一格一员、一区一警、一街一队新型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不断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坚持把中心XX县区作为龙头来抓,统筹推进城市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增效。累计开工建设城市道路117公里,竣工通车80.7公里,完成投资80亿元,构建形成
15、了外部成环、内部成网的XX县区路网,路网结构更趋完善,XX县区道路总长度达824.7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15.9平方米。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引领全省,在全省乃至全国做到了四个率先,成为全国首批10个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个国家级试点城市,试点建设期内将获得9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污水处理厂委托运营,西部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累计建成污水管网1105公里,整治入河排污口590个,XX县区污水处理率达96.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9%。新建第三水厂,XX县区年供水量达1.1亿吨。累计完成20条道路微循环和240条背街小巷改造建设。天然气对接入户16万户,XX县区气
16、化率达98%。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持续提高,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全面加强,工程创优数量居全省前列;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87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新建建筑设计与施工阶段全面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累计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223万平米,XX县区建设项目禁现率达100%。市政设施日常维护不断加强,完好率维持在99%以上。XX县区新增绿地371.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 三是大力推进交通和水利设施建设。武当山机场建设全面铺开,武十城际铁路即将开工。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60亿元,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48万公里。十白、谷竹、郧十三条高速公
17、路建成通车,十房高速公路分段通车,县县通高速目标基本实现;累计建成一级公路366公里、二级公路950公里, 一、二级公路总里程分别达到457.5公里、2402公里。京能热电项目核准开工,潘口、小漩、三里坪水电站并网发电,龙背湾水电站下闸蓄水,夹河关水电站开工建设,孤山水电站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四是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十堰实际,着力推进了以十堰XX县区为重点,以集中上楼安置、撤村建设区、村民变市民变股民为核心的城中村改造。通过宣传发动、清产核资、拆迁安置、配股到人、转变身份等工作的推进,实现了农民就地城镇化进程。城中村改造集中拆迁安置10832户、26842人,已开工建设项
18、目21个,在建安置用地1493亩,拟建安置房304万平方米,项目概算投资79.59亿元。 (四)以人为本、创新机制,不断激活城镇化的内生动力 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着力保障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一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实施居住证制度,累计为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46279张。居住证持有者可与城镇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包括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平等劳动就业等多项权利,并可逐步享受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等10项
19、权利。 二是不断创新土地管理机制。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XX市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模式受到国土资源部高度赞誉。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近年来,累计启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16612亩。 三是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全市新建校舍90万平方米,共消除小学d级危房70万平方米。重庆路小学、阳光小学、龙门小学、茅箭工业XX县区学校、北京路中学、柳林中学、车城高中、十堰高级职校建设有序推进,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正式招生,XX县区、郧阳区、XX县区、XX县区先后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评估。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
20、权益,指定了29所学校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学校。其中,XX县区13所,XX县区11所,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4所,武当山特区1所。 四是不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7.5万人,实现再就业9万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7.4万人,培训进城务工人员9.1万人。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16.5万人次。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拥有各类社会福利院136个,床位1.95万张;建成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50个;拥有农村福利院124个;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养老机构15个,总床位2280张;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165个,总床位2114张。 五是加快推
21、进文体事业。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了十堰新博物馆建设,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新增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3处。新建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2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00个,农家书屋2228个。 六是加快发展卫生事业。着力加快各类卫生机构建设,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病床床位25115张,与十一五期末相比,增加9087张。把进城农民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免费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进城务工农民能享受到与XX县区居民同等的公共卫生服务。 七是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住有所居为目标,把进城农民
22、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近年来,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17928套,惠及151729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累计配租公租房19480套,惠及外来务工人员15584户。 八是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出台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成立了由市直17个部门组成的XX市法律援助工作协调小组,加强了法律援助机构之间的配合,加强司法援助,进城务工人员维权长效机制已基本建立。 (五)立足长远、绿色发展,不断改善城镇化的生态环境 牢固树立了生态立市意识,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切实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促进了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
23、展。 一是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十堰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区,12月12日被定为十堰生态文明日。深入开展五城联创,丹江口库区十二五规划283个项目全部开工,完工229个,五河治理实现了阶段性治理目标。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乡镇12个、生态村77个,市级生态乡镇36个,生态村524个。累计植树造林166.3万亩,治理裸露山体1.72万亩,完成绿满十堰造林31.5万亩,建成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个,绿色示范乡村23个,荣获省级森林城市称号,获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二是强力实施环境保护。组织开展清水行动、保水质、迎调水百日攻坚、向三大污染宣战等行动。创建
24、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6个,市级1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居全省第一。实施了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在全省率先成立环境应急中心,率先形成pm2.5空气质量监测能力,率先启动机动车排气检测。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圆满完成,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9.9%,降幅居全省第一。全市地表水质量总体良好,汉江干流十堰段、丹江口水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14年,XX县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2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推进工作合力不够。我市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付出艰辛与努力,但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分别比全
25、省和全国低4.07、3.17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程度、上下联动、部门联动不够,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十发201124号),2014年,市政府印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十政发201432号),这两个文件可以说是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工作要求十分清晰,但落实不够、督办不够,导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合力不够。 (二)产业支撑乏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产业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从目前全市城镇产业基础来看,绝大多数城镇经济规模小、经济多、量不高,无产业支撑,而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集
26、聚能力弱,导致有镇无城,辐射带动力弱,吸引就业创业能力弱,反过来说,产业基础较好镇,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比较健康,如XX县区蒋家堰镇、水坪镇,XX县区的宝丰镇,XX县区的青锋镇,郧阳区的柳陂镇、茶店镇,XX县区的六里坪镇、习家店镇等,事实说明,当前十堰,加快产业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经中的重中之中。 (三)筹措资金渠道有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项目多、领域宽,资金需求量大,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仅靠地方有限财力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资金严重不足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滞后的重要因素。各级各部门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方面要把有限资金捆绑使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要拓宽思路
27、,创新融资平台,创优发展环境,鼓励社会资本融入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破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难题。 (四)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弱。目前,全市城镇人口共174万,主要集聚在XX县区。其中市XX县区城镇人口96.76万(含郧阳区),占55.6%。其余5个县市集聚的城镇人口共77.27万,平均每个县市城镇人口只有15万,而这15万人之中,城关镇集聚的城镇人口占了很大比重,城关镇以外的建制镇集聚的城镇人口十分有限,多数小城镇还处于集镇马路一条街状态,受自然环境以及财力状况制约,集镇发展空间严重受阻,集镇规模扩张困难重重。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城镇公共服
28、务能力建设 牢牢把握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核心任务,结合市情加快制定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户籍、土地、社保、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按常住人口全覆盖,确保转移入城的农民能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市民化待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加大农民工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城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城镇居民享受均等公共卫生服务。 (二)坚持协调
29、发展,全面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与形态 通过城镇空间结构和形态的优化,引导农村人口合理有序转移,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发展中心XX县区,培育发展县市XX县区,用产业链、综合交通、信息化网络把XX县区和小城镇连接起来,着力增强XX县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各类城镇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在发挥中心XX县区辐射带动作用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县市XX县区和小城镇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把县市XX县区发展成为中小城市,作为推进全市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突出特色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实力。 (三)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能
30、力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就业支撑。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创业、创新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国际商用车之都,在确保主导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以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需求。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实现城乡旅游协同发展。用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和全域景区、全域生态区、全域水源区理念,把十堰打造成地域文化浓郁、旅游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二是提升建设水平,彰显十堰魅力。强化中心XX县区地位和作用,合理安排城市空间布局。有序推进中心XX县区拓展骨架,壮大城市规模,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味。
31、继续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城市建设项目,着力实施八个一批:启动建设一批城市道路,优化改造一批道路微循环,进一步完善XX县区路网结构。精心组织城实施一批城市综合管廊,统筹好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地下管网建设。加快建设改造一批供水设施,续建第三水厂及配套管网,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推进建设一批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推进实施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完善天然气输配、储备和供应保障系统。探索建设一批绿色建筑,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划建设一批森林公园、山体游园、街头绿地、城市绿道等园林绿化以及文体休闲设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五城联创成果,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三是
32、完善交通网络,集聚发展后劲。着力改善XX县区、县城和小城镇的对外交通,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构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位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升级国省道干线公路,建成市域内2小时交通经济圈,构建内畅外联、辐射全国、换乘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四是强化规划引领,创新治理方式。把科学规划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龙头和先导,加强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相互衔接。推进实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着力提高城镇建设控详规的编制率和覆盖率。严格建筑质量
33、管理,强化全流程质量管控,加强建筑资质资格管理,实行建筑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顺XX县区社会结构变化新趋势,创新城市治理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五是保护生态环境,绿色低碳发展。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崛起,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大力推进五城联创,实施生态市规划、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一批清洁型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库区地灾防治等示范工程,建成一批生态乡镇、生态村。加强对重点涉气企业环
34、境监管,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执行黄标车、无标车XX县区禁行限行规定,确保按新标准全市空气质量达标率7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四)坚持整体联动,全面提升城乡发展水平 按全市51.6%的城镇化率计算,我们仍有163万人生活在农村,如何让这部分农民增收致富,共享十堰经济发展的成果,是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将要面对的艰巨任务。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农村居民人均占有资源量会相应增加,从而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市场化水平,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因此,我们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
35、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发展、标准化创建,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最终实现农民的脱贫致富。 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向县以下延伸,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实行集体土地资产化管理,建立集体建设
36、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农户自主协商流转,集体组织委托流转和土地使用权入股、转让、租赁等方式,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当前,十堰正处于改革攻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等重大使命。新型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必将为十堰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牢牢把握新型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坚持走以人为本、集约节约、绿色发展、四化同步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进一步强化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努力为全面提升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与水平再作贡献、再创佳绩。 内容总结(1)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自查报告(2)二、抓好城乡居民住房保障方面 一是对房屋的建设严格按原则、按程序办理(3)三、抓好项目建设和协调服务工作方面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4)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张维国市长的委托,现将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