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保温练12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二.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497787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保温练12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保温练12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保温练12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保温练12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二.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保温练12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二)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他再次强调,要注意发现违反党的组织原则、搞“一言堂”、_以及违规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父母无原则、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就使得孩子变成_、为所欲为的人。安倍“拜鬼”之举招致中韩两国的反对,他给外界留下了一个缺乏充分的外交策略、_的印象。A.专横跋扈独断专行一意孤行B.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独断专行C.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D.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专横跋扈解析独断专行: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专横跋扈:专断蛮横,恣意妄为,很不讲理。一意孤行:不听劝告,

2、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旦价格全面放开,能源领域特别是稀缺资源的涨价是肯定的,如何在价格改革的同时,既让市场说话,又能照顾到群众的意见,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B.月球一昼夜相当于地球28天,夜晚最低温度达零下180度,为保证探测器有能源,看得清,且在一个比较适合的温度下工作,发射时就要考虑到能在白天落月。C.中国古代的立法、司法,都表现出中华民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智慧,绝对不会让宗教干预国家的政治、法制,从来没有像西方中世纪那样设置宗教法与宗教法庭。D.上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思潮又被新自由主义代替,希望推行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让政府完全撒手不管

3、。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增速、危机重重甚至经济崩溃。解析B项,成分残缺,缺少和“考虑”搭配的宾语中心语;C项,暗换主语,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应该是“中国”,但从结构看却成了“立法、司法”;D项,搭配不当,“只能是增速、危机重重甚至经济崩溃”应是“只能是增速降低、危机重重甚至经济崩溃”。答案A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就目前看来,微信需要改进的不仅仅是笔者以上的片面高见,更多是需要发展和完善,去协调“利益关系户习惯、个人需求”等,做一个快速应变的平台服务商。B.新出拙作一本,该书整合了我近年来关于民俗的思考,我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您在民俗学方面研究颇深,特此敬请斧正。C.因为经济

4、不景气,所以我只好俯就,改行做一个比萨饼的外卖员。这份工作很辛苦,无论晴天还是风雨日,都要去外送,薪金甚薄。D.银行方面也表示,近期接到的这种投诉很多,但骗子由于没有掌握持卡人的卡号,往往会在电话中垂问持卡人。解析A项,“高见”指高明的见解,用于别人。C项,“俯就”为敬辞,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这里的对象是“我”,使用不得体。D项,“垂问”为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此处使用不得体。答案B4.把下面的句子按顺序填入文中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诺贝尔奖是否会继续成为“权威”的奖项,倒是很难说。不少中国人对内地人士得不了诺贝尔奖着急没诺贝尔奖中国照

5、样发展,随着我们更强大而且从长远看,真正该着急的就应当是后者但没有中国主流社会认可的中国人获奖而诺贝尔奖的评委们也未必就一点不着急看淡看轻它会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流行态度A. B.C. 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提出了话题,接着转了一下,提到了诺贝尔奖的评委对“中国人不获奖”的态度。总之,这两句都是在谈人们对“中国人没有获诺贝尔奖”着急,因此连在一起。进一步强调评委应该更着急,都是在陈述他们着急的原因,并且和后面的句子衔接紧密。答案C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讽刺了社会上许多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给孩子定下过高的学习目标的现象。B.揭示了社会上许多家长因怕孩子

6、落后一心想让孩子接受最佳教育的心理。C.揭示了人生学习过程就像爬山的过程,要不断攀越新的高峰。D.揭示了人生学习过程就像爬山的过程,生命不息,攀越不止。解析漫画左下角一个幼童正在费力地攀爬前面的五座大山,五座大山由左向右排开,一座比一座高,它们依次为: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抓住“重点”一词便容易理解这幅漫画实际讽刺了社会上许多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给孩子定下过高的学习目标的现象。答案A二、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2)吾尝终日而思矣,_。(荀子劝学)(3)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4)连峰去天不盈尺

7、,_。(李白蜀道难)(5)_,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并序)(6)乌鸟私情,_。(李密陈情表)(7)情天再补虽无术,_。(林朝崧无闷草堂诗存)(8)问君能有几多愁?_。(李煜虞美人)答案(1)惟草木之零落兮(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受任于败军之际(4)枯松倒挂倚绝壁(5)曲终收拨当心画(6)愿乞终养(7)缺月重圆会有时(8)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三、论述类文本阅读(2015前黄等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精进的程序朱光潜练习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笔愈稳妥。自己能看出自己的毛病才算有进步。严格地说,自己要说的话是否从心所欲地说出,只有自己知道,如

8、果有毛病,也只有自己知道最清楚,所以文章请旁人修改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丁敬礼向曹子建说:“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杜工部也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约文章要做得好,必须经过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辛苦,同时必有极谨严的艺术良心,肯严厉地批评自己,虽微疵小失,不肯轻易放过,须把它修到无疵可指,才能安心。不过这番话对于未脱“疵境”的作者恐未免是高调。据我的观察,写作训练欠缺者通常有两种毛病:第一是对于命意用字造句布局没有经验,规模法度不清楚,自己的毛病自己不能看出,明明是不通不妥,自己却以为通妥;其次是容易受虚荣心和兴奋热烈时的幻觉支配,对自己不能作客观的冷静批评,仿佛以为在

9、写的时候既很兴高采烈,那作品就一定是杰作,足以自豪。只有良师益友,才可以医治这两种毛病。所以初学作文的人最好能虚心接受旁人的批评,多请比自己高明的人修改。如果修改的人肯仔细指出毛病,说出应修改的理由,那就可以产生更大的益处。作文如写字,养成纯正的手法不易,丢开恶劣的手法更难。孤陋寡闻的人往往辛苦半生,没有摸上正路,到发现自己所走的路不对时,已悔之太晚,想把“先入为主”的恶习丢开,比走回头路还更难更冤枉。良师益友可以及早指点迷途,引上最平正的路,免得浪费精力。自己须经过一番揣摩,同时又须有师友指导,一个作者才可以逐渐由“疵境”达到“稳境”。“稳境”是不易达到的境界,却也是平庸的境界。我认识许多前

10、一辈子的人,幼年经过科举的训练,后来借文字“混差事”,对于诗文字画,件件都会,件件都很平稳,可是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庸”,就是“俗”,虽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却到老没有进步。他们的毛病在成立了一种定型.便老守着那种定型,不求变化。一稳就定,一定就一成不变,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要想免去这些毛病,必须由稳境重新尝试另一风格。如果太熟,无妨学生硬;如果太平易,无妨学艰深;如果太偏于阴柔,无妨学阳刚。在这样变化已成风格时,我们很可能地回到另一种“疵境”,再由这种“疵境”进到“稳境”,如此辗转下去,境界才能逐渐扩大,技巧才能逐渐成熟,所谓“醇境”大半都须经过这种“精钢百炼”的功夫才能达

11、到。比如写字,入手习帖的人易于达到“稳境”,可是不易达到很高的境界。稳之后改习唐碑可以更稳,再陆续揣摩六朝碑版和汉隶秦篆以至于金文甲骨文,如果天资人力都没有欠缺,就必定有“大成”的一日。这一切都是“匠”的范围以内的事,西文所谓“手艺”(craftsmanship)。要达到只有大艺术家所能达到的“化境”,那就还要在人品学问各方面另下一套更重要的功夫。我已经说过,这是不能谈而且也无用谈的。本文只为初学说法,所以陈义不高,只劝人从基本功夫下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做下去。 (节选自朱光潜谈文学)7.第一段引用丁敬礼和杜甫的话有什么作用?答:_解析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中道理论证的作用。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12、去作答,一定要结合文本,不能标签化答题。答案引用丁敬礼的话证明作文有毛病只有自己最清楚,请旁人修改作文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进而表明作文要自己修改的观点。引用杜甫的话证明文章要做得好,必须经过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辛苦,同时必有极谨严的艺术良心的观点。引用二者的话,使作者的观点更具说服力。8.请结合文本分析写文章如何才能实现“精进的程序”。答:_解析本文段详细介绍了如何实现“精进的程序”,根据内容概括即可。注意概括顺序,要与原文一致。答案自己写作后经过一番揣摩,并在师友的指导下,作者可以从“疵境”达到“稳境”。在“疵境”和“稳境”中辗转反复,一些人可能达到“醇境”。作者更注重人品学问修养的提高,才可能达到“化境”。9.根据文意,请概括练习写作的人怎样才能写好作文。答:_解析根据文意给文章划分出层次,即可概括出答案。注意答案的语言要简洁,抓住关键词句。答案学习命意用字造句布局及作文的规模法度,并多加模仿。对自己的作品作客观冷静的评价,并加以修改。请教良师益友,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写作之初养成纯正的写作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