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3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485216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3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2013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3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3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西省红色六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分宜中学、南城中学、瑞金中学、莲花中学、任弼时中学、遂川中学)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北纬52某地附近的相关等值线图1,判断12题。图11该地区最高点的海拔大致范围在( )A1500m1800mB1200m1500mC900m1200mD1800m2100m2从图中B的情况看,B点具有较明显的( )A热岛效应B焚风效应C集聚效应D雨岛效应图2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

2、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层,此时0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读图2,回答34题。 3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地最可能是( )A浙江 B新疆 C广东 D湖北 4图示季节应该是 ( )A秋季 B冬季 C春季 D夏季 图3为我国某区域人口变动情况图,其中代表总人口。据此完成56题。图3 5.图中反映该区域家庭规模变化的是( )A.曲线 B.曲线 C.曲线 D.曲线6.1990年以后,图中曲线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B.婚育观念转变C.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D.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图4为某区域

3、地形图,R地分布两片沼泽,时常发生季节性离合现象。此时为7月份。完成78题。图477月,、两河下游( )A降水充沛 B水能丰富 C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D处于枯水期8次年1月,R地两片沼泽可能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A分离,冰雪补给量小 B分离,地下水补给少 C连片,降水量大 D连片,蒸发量大读“某国一公司产品全球价值链分解图(图5)”,完成911题。 9从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来看,获得附加值较高的是( )A、 B、 C、 D、 10从产业链角度看,所属环节最有可能是( )A品牌及设计 B代工环节 C零部件供应 D营销环节11图中关键零部件生产选择在图示的国家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4、C原料 D动力第卷(综合题160分)二、综合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36根据材料和淮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区。材料二:据调查测定,淮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粒径小于0.5mm,一场暴雨过后,土壤中粒径1.2mm的沙砾增加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19.5-36.4%。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丘区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公斤,现在为了维持产量每公顷施用五

5、百公斤左右。材料三:淮河流域水系图(1)据图说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分析M地形成降水峰值中心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淮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土壤和水文的影响。(10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淮河上、下游比较水系的特点及原因。(4分)37(20分)下图为某国略图(左图示意该国等高线分布,右图示意该国主要城市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该国甲地形区主要的地形特征。(6分)(2)被誉为该国“春城”的加拉加斯位于三面环山的谷地,海拔922米,干湿季节明显。分析其四季如春的原因。(6分)(3)2010年图示国家干旱严重,供给该国约73电力的卡罗尼河上的电站水库水

6、位下降,全国电力供应出现了危机。简述该国能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生产与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8分)请考生在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以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2.(10分)【旅游地理】材料一:探险旅游是以寻求一种新的体验为目的的旅游形式。这种旅游通常以奇特的自然环境为背景,而且总是伴随着一定可预知的或可控制的危险,需要特殊体育或者类似设备支持的、令游客激动的室外活动,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挑战。探险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材料二:右图为游客参与探险旅游的过程示意图

7、”。(1)列举出至少两种探险旅游项目。(4分)(2)与大众旅游相比探险旅游特有的特征主要有哪些?(6分)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4分)(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6分)44(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09年07月25日新华网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近年来又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全国600多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陷入垃

8、圾的包围之中。与此相对应的。是仅为50左右的城市垃圾处理率。材料二 :右图为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目前“垃圾围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据图所示“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若按此模式发展下去,对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将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地理答案1-5:ABBDC 6-10:DDCCA 11.B 36(26分)(1)特点:由南向北递减(或东南向西北递减);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600mm-1000mm之间;山地地区多,平原地区少(6分)。原因:M为大别山地区;且靠近长江中下游,江淮准静止锋滞留的时间长;山地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

9、,多地形雨(6分)。(2)对土壤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大量的土壤粘粒,造成土壤质地粗化,蓄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带走大量的有机质,土壤肥料下降;施用大量的化肥,土壤板结(6分)。对水文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增大,大量的泥沙在中下游河湖中沉积,容易形成地上河和地上湖;泄洪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4分)(3)淮河流域上游为山区,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下游地势平缓(或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4分)。37(20分)(1)地势高(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坡度大;以山地为主;山脉大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6分)(2)加拉加斯地处热带,地势较高,因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雨季因云层厚

10、、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天气凉爽;旱季,太阳高度角较小,加之天气晴朗,夜间保温作用弱,天气凉爽。(6分)(3)东部多水能资源,西部多石油资源。(2分)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对水电过分依赖;降水季节变化大,电力供应不稳定;能源生产和市场需求分布不平衡,东部城市较少,对电力的需求量小,西部城市较多,对电力需求量较大。(6分)42(10分)(1)(4分)丛林步行,徒步旅行,骑马,皮艇漂流、登山,高空速降,洞穴探秘,跳伞运动以及潜水、沙漠探险、极地探险、太空游等。(言之有理答出2点可得4分)(2)(6分)富有冒险性(挑战性、刺激性)、安全的保障性、结果的不确定性、动机的独特性、形式的多样性、环

11、境性、个人自主参与性与心灵体验深刻等特征。(言之有理答出3点可得6分)43(10分)(1)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2分);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2分)。(2)原因:台风频繁登陆区,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2分);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造成严重损失(2分)。防御措施: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答出2点2分)44(10分) (1)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垃圾数量大、增长速度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地域、城市差别明显;处理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垃圾处理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缓慢;公众垃圾分类意识淡薄。(答出其中三点即得6分) (2)合理(1分)环境质量提高;(1分)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1分)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1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