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半年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半年工作总结.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在扎实推进各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狠抓薄弱环节,突破重点难点,各项工作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上半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达6.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13.3万人的51%;失业人员再就业4100人,完成全年任务8000人的51.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00人,完成全年任务3800人的52.6%;新增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完成全年任务4.6万人的56.5%;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3%,控制在省
2、下达的年度任务指标3.5%范围以内。全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377.81万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0.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5.62万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29.4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2.65万人),医疗保险335.35万人,工伤保险106.66万人,失业保险101.51万人,生育保险95.3万人,参保人数及参保率居全省首位。我们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促进和稳定就业成效显著。一是做大免费用工招聘品牌。在坚持每周三、五免费用工招聘会的基础上,通过12580海西求职平台与麦斯特公司合作举办周六招聘会。上半年,先后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
3、“妇女创业就业专场”、“暑假工专场”等一系列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和招聘会130多场,发布用工岗位信息6万多个,现场推荐就业1万多人。二是深化就业援助。大力开展以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援助活动,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充分就业社区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市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86笔5568.5万元,直接扶持自主创业786人,带动就业1845人;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3.35万人3000多万元。同时,积极开展就业专项资金审计整改工作。三是主动服务企业用工。组织67家重点企业与江西、甘肃、贵州等省23所技工职业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引进技术工人3500人。继续开展“诚信用工
4、承诺”活动,授予东南汽车等30家企业“2012年度xx市诚信用工企业”荣誉称号和各1万元奖励,全市已有1062家各类型用工企业与我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签订诚信用工承诺书。在纺织化纤和电子制造类企业开展稳定就业技术骨干社保补贴奖励试点,对取得中、高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同一企业社保缴费三年及八年以上的职工,分别予以一次性一年和两年的个人缴费社保奖励补贴,增强职工参加技能培训意愿,帮助企业稳定技术骨干。由于我们采取了针对性强的对策措施,今年春节后全市重点用工企业用工返岗率达94.8%,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职业培训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共开展职业培训资金直补企业和紧缺技术工种培训1.2万人,
5、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03万人,创业培训2650人,职业技能鉴定5.07万人,全市新增高级工2500人,技师、高级技师260人,建立xx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1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组建机类、电类、服务类等7类工种101人高技能人才专家库,评选表彰xx市第二届首席高级技师和优秀高技能人才。第一、二高级技工学校申报创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养老、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连续9年调整提高,月均水平达1845.51元,比增18.68%。无力参保县及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退休人员3810人纳入老年生活保障金范围,出台解决未参保高龄职
6、工老年生活保障办法。启动我市第五轮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和新增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承办单位招标工作,城镇职工大病报销封顶线由25万元提高到30万元,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300元。研究制定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办法,对超过统计部门上一年度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部分的医疗费用,10万元以内,给予50%的大病补偿,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二是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进一步落实失业保险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和领取失业金人员参加职工医保补助政策。上半年共为24885人次发放失业金1968.8万元,为3209人次发放物价上涨补贴18万元。三是工伤、生育保险工作得到加强
7、。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不断规范,共开展工伤认定1515件、劳动能力鉴定667件。xx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机构、编制、经费问题得到解决。稳步推进工伤、生育保险归口管理,推进生育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四是社保基金监管成效明显。全市社保基金监管软件联网应用工作全面铺开。出台xx市基本医疗保险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加强医保定点日常稽核、专项检查和年终考核,共查处违规定点机构1家,暂停定点资格8家,取消定点资格2家,暂停医生医保处方权2人,拒付违规基金310.68万元。积极探索开展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工作,建立xx市医疗保险专家库,邀请定点医疗机构30多个专业299名专家共同参与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医
8、保管理的科学性。 (四)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一是劳动保障监察有力有效。上半年共检查用人单位3758户次,涉及劳动者30多万人,受理投诉举报1447件,为劳动者追回工资1.55亿元。“两节”期间提前部署、滚动排查,对有欠薪苗头企业实施专人重点监控,对重大欠薪案件局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并成立工作小组,对恶意欠薪移送公安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全市欠薪及群体性事件数量同比下降20%和25%。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夏季防暑降温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环境卫生、加工制造等行业的安全生产环境、户外高温作业、作休时间、高温津贴支付等情况。截止目前已检查用人单位300多家,提出整改意见156条
9、。二是劳动争议调处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劳动争议仲裁院投入正常运转,上半年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500件,结案率90%以上,其中调解率60%。三是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不断健全。县(市)区全面完成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示范达标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企业人工成本监测点,积极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工作。将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统一调整为全省第二档1170元。 (五)依法行政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举办系统干部职工行政执法讲座和法律法规培训,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综合监察整改工作,全面建立健全系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今年初xx区医保分中心率先投入使用,方便群众办事。上半年,共参加各级接访活动30多场,受理各类信访件548件,xx市
10、便民呼叫中心12345诉求件3437件,省、市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64件,均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全局权力运行和风险防控进一步规范,工作作风和机关效能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和系统能力进一步加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一线工人和技能人才双短缺的矛盾依然突出;二是职业培训机构和培训质量的监管不够到位;三是社会保险经办职能设置、机构布局、人员配备不够合理;四是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不够规范;五是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劳动保障监察任务艰巨繁重等。为此,在今后工作中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落实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就业形势分
11、析月报制度和重大项目企业用工需求评估制度,不断深化劳务协作、校企对接、校校对接工作机制,切实做好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为重点,健全就业援助工作机制,持续组织实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加强县(市)区、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网点和窗口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积极引导本地劳动力与企业用工对接,用工需求量大的县(市)区充分利用对口帮扶、山海协作、劳务协作、校企合作等方式,稳定和巩固对接成效。积极探索公共就业服务便民措施,与福州电信分公司联合推进“摇工作”平台,以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为依托,建立以市、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补充的动态岗位
12、信息收集机制,通过社区管理网格化来达到信息采集的无缝衔接,满足各类求职人员的需求。 2、着力提升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引导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岗位技能与工资级酬挂钩机制,制定xx市“金蓝领”振兴工程暂行办法,促进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加快推进第一、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创建技师学院,努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3、加快推进社会保险机制创新。适时出台xx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继续开展医保“两个定点”专项执法检查,制定出台医保医师管理办法,认真落实医保定点考核准入退出机制。启动医保基金实时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和档案库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分析
13、比对和安全预警机制,确保基金运行的规范安全持续。 4、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劳动保障普法宣传力度,继续做好企业薪酬调查监测工作,适时发布重点行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在纺织化纤等劳动密集性行业率先推动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建设,切实推进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整顿劳务派遣市场,依法实施行政许可。 5、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出台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合规性审查,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办理流程,完善网上行政审批和政务公开。切实抓好依法行政综合监察整改工作,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系统数据整合,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局面。开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门户网站。坚决执行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提升服务质量。 内容总结(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在扎实推进各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狠抓薄弱环节,突破重点难点,各项工作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00人,完成全年任务3800人的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