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二首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二首1》.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二首1教材分析: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登飞来峰为王安石岁时所作。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王安石
2、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两首古诗在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可谓异曲同工。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九册刚学过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还学习了描写王安石的文章千锤百炼为一绿,学生对两位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学生在学习
3、、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是哲理诗在遣词造句谋篇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和跳跃性,似断实续,留下了万语千言道不尽的艺术空白,这就给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一定困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入情入境。同学们,你们等过山吗谁
4、能谈一谈你当时的感受(引导学生回忆、谈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都是诗人登山后所写的,你想了解他们登山后的感想吗(点评:设计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学习两首古诗作铺垫)二、整体通读,想象诗境。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学生读后借助工具书和所查的资料自学。2、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有困难的地方作上记号)(设计自学的环节,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学习、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3、指名读古诗,听一听,是否读的正确、通顺。4、全班齐读两首诗,边读边想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1)作者都是宋朝的诗人。指名简介王安石和苏轼。王安石(102
5、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2)都有景物描写。写的什么(借机解题)题西林壁-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这首诗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登飞来峰-飞来峰,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寺前。(3)都借写景说明道理。(我们平时学得比较多的是唐诗,
6、由于唐诗几乎把所有的艺术领域都挖掘完了,宋朝的诗人只能另辟蹊径,这样他们在让宋词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在诗歌领域也开创了哲理诗这个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智慧之花。)这两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让我们一首一首的来品悟。(点评:在开课伊始,即将两首古诗全盘托出,以初知大意为整合基础,聚焦两首诗的共性,将两首诗巧妙的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知人、知时,整体论诗)三、分步解读,感悟哲理。(一)学习登飞来峰1、指名朗读登飞来峰,然后说说诗意。2、从哪里看出作者站在最高层站得很高(1)品读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千寻,言高。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
7、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高高的飞来峰上有一座千丈高的塔,听人说早上公鸡鸣啼时,在塔上可以看到旭日初升的奇丽景观。自己放声朗读,进一步想像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过渡: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第二句以见日升,从一个侧面衬写古塔高耸,直入云霄,能听见鸡鸣,这还是写塔高。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直抒胸臆蓄势。(2)品读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直抒胸臆,意思是我不用担心浮动的云遮住我的极目远眺的视线了,那是因为我已身处凌空的最高层呀。
8、(仅仅十字,境界全出。)学生质疑,重点解读: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补充诗人的写作背景。)为什么用不畏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不怕困难,相信变法一定能成功。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其实,王安石的言外之意是:只要宋神宗信任他,支持他变法,他就不会害怕朝廷小人刁难、作祟,新法一定能推行,变法一定能成功。体会诗人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和豪情万丈。(3)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谈一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A:观察
9、景物时是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B: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C: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D: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谈:平时要多积累,这样才能有远见卓识。(此处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能体会出站得高看得远这一道理即可,但是要让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感染和激励。)3、带着感悟有感情齐读登飞来峰。4、参照,登鹳雀楼,深化感悟。学到这里我们想到了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里的著名诗句,引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在望岳中的诗句,引读会当凌绝
10、顶,一览众山小。(这两首是学生的必备古诗篇目)是啊,同学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的全面呀!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时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下面我们来看第二首诗题西林壁。(二)学习题西林壁。1、指名读古诗。学生质疑。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读一、二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先想像庐山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风景,再观赏庐山图片。思考此时此刻游历在庐山之中的苏轼有什么感慨(移步换形、庐山的风景千姿万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有感
11、情的读前两句。3、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此时此刻作者会想什么读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点评:设计此环节,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想象出诗人描述的情景,站在诗人的角度上体会诗人的情感。)4你从这两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反映动画: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茶壶。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也就是说登高才能望远。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如果怎样看待身边的人(要全面的看待一个人。)(进行人文渗透,渗透做人的道理.)5带着感悟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四、二次整合,学习观察方法。1、自由读两首古诗,说说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身在最高层-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身在此山中-片面、只能看到局部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2、带着感悟背诵两首诗。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