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建筑施工与管理实践报告书 (5)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建筑施工与管理实践报告书 (5) .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建筑施工与管理实践报告书 前言 实践实习是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在实习过程中,我以技术员的身份深入到建筑施工单位,以一个高层住宅小区为实习场所,在项目部技术室主任的指导下,参加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同时,也为毕业以后从事工程时间打下良好基础。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市阳光城,工程名称为xxxxxx,由xxxxxx公司承建,xxxxx研究院设计;监理单位是xxxxx公司。本工程为一个群体工程,共包括15X楼、16X楼、17X楼三栋高层住宅楼和10X地下车库以及13X楼(变电站),总建筑面积19978.83m2。其中15
2、X楼建筑面积为6932m2,17X楼建筑面积为5430.23m2,15X楼、17X楼均由主楼和配楼两部分组成,主楼地下二层为人防层,地下一层为设备层,地上18层及局部19层阁楼为住宅;配楼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为会所;建筑总高度为53.85m;主楼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配楼基础结构形式为独立柱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16X楼建筑面积5300m2,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地上为14层带跃层住宅;建筑总高度为34.50m2;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13X楼(变电站)建筑面积为243.6m2,地上二层,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14X地
3、下车库建筑面积为1984.65m2,地下为地下车库,地上为车道出入口、人防出入口及变电站,地下车库暂时为6级人防物资库,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一)、建筑设计概况: xxxxxxx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按7度抗震设防,建筑高度10X、13X、15X、17X为17.8m,21X、16X为18.7m。17X室内0.000相当罗零标高7.050,20X室内0.000相当罗零标高7.150,10X室内0.000相当罗零标高7.150,15X室内0.000相当罗零标高7.100,17X室内0.000相当罗零标高7.150,16X室内0.000相当罗零标高7.200。
4、(二)、结构设计概况: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而且必须使结构具有足够抵抗侧力的刚度,使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所产生的侧向位移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基于上述基本原理,本工程综合分析了结构的适用,安全,抗震,经济,施工方便等因素,选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按七度抗震设防,场地土类别为类,各建筑单体设计基准期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建筑抗震类别为丙类。 二、实习业绩 (一)、测量放线: 在工程开工前,建筑物位置的确定也是很重要的,在从事测量的工作中,我了解到为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首先应根据规划院给定的建筑物坐标点及坐标线、建筑红线进行定位测量,确定它的位置。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5、1)以外轴线作为基本纵横线,以绝对标高作为0。00标高,分别将基本轴线标高引到临近建筑物上。(2)建筑物的垂直测量:a:建立辅助轴线控制网。 b。建立施工线控制网,根据辅助轴线控制网画定墙边线、柱边线等施工线。(3)建筑物水平标高测量。 建筑物的高程控制。采用分层传递法,根据0。00标高线,将建筑物的标高引至一层柱的竖向钢筋面上,并以此层向上传递测量。 (二)、砼浇筑专项施工方案: xxxxxx工程即将进入钢筋混凝土浇筑阶段。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开始了机械挖土、整平、基槽打垫层等工作。到目前为止,基础桩承台,基梁的钢筋绑扎基本完成,在进入浇筑混凝土之前编制本方案,作为“基础施工方案”的进一步细化
6、与补充。 1.施工场地布置 (1)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原总平面图的基础做了稍许调整与改动:将原 计划安装三台塔吊改为两台,厂房内一台仍按原位置安装,北边的一台塔机安装在e轴线外的3轴线处。虽然去掉一台塔吊,但工程施工不受任何影响,完全可以满足垂直及水平运输。 (2)现场选用两台350升滚筒式搅拌机,搅拌机并排定位在厂房北侧,机旁用机砖砌筑排水沟和沉淀池,式沉淀后的清水引至北围墙以外。 (3)为了保证混凝土的配比质量,在砂石料堆旁设置三台磅称,做到车车过磅,计量准确。 2.施工方法 (1)考虑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拟采取分二个施工段,自西向东流水作业的施工方法。施工缝留置在34轴跨中1/3处。
7、 (2)第一施工段完成砼浇筑后,在进行第二施工段基础梁施工的同时,回填第一施工段内的土方。此时基梁虽有一定的强度,但仍需注意回填的方法,不至于土方因夯实产生的侧压力导致基梁受损、移位。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施工段的回填。 (3)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砼浇筑前应对钢筋、模板工序进行认真、全面的隐蔽工程质量检查,经甲方质监人员最后审验合格,签发砼浇筑令后方可进行砼浇筑程序。 (4)把浇筑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贯穿于从选料、级配、搅拌、运转、浇筑、振捣、养护等全过程中,不合格的水泥,含泥量大于指标的砂石等不准进入工地,更不得用于过程中。 (5)配料必须按试验室配合比准确称量,计量允差应符合以下规定:水泥、水
8、、外加剂为2%;粗细骨料为3%;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拌和物机械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6)砼的浇筑: a)浇筑前先洒水冲洗湿润模板(地膜),应在底部填以厚度50mm厚的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b)砼浇筑的间歇时间为11.5小时。 c)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在施工缝出继续浇筑混凝土时,须待已浇筑砼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充分湿润,冲洗干净,在施工缝处先铺一层2025mm厚与砼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d)浇筑前将熟料用塔吊卸在操作平台上,然后用人工铲入构件中,砼分层浇筑厚度为400mm。(7)砼的振捣: a)柱、梁采用高频
9、插入式振捣棒(f50),板用f30振动棒,结合平板振捣器。b)振动棒的操作要领,要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砼震实,而与下面砼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拨是为了使砼能填满振捣棒抽出所造成的孔隙。 c)每一震点振捣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不在沉落为止,一般为2030s,移动间距为400mm,振动棒插入下一层砼内的深度不应小于50mm。 d)振捣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洞的变异情况,一旦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处理。(8)砼的养护:在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12小时之内应加以覆盖,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混凝土的取样
10、(1)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并应有甲方见证人员的监督下取样制作试块。 (2)按照规定每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每一个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规定时间。 三、实习所学新知识 (一)钢筋绑扎施工方法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修整措施 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柱搭接筋安装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1)柱钢筋骨架: 1)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
11、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2)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3)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4)在柱顶、柱脚与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5)修整底层伸出的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2)框架梁钢筋的绑扎:
12、 1)工艺流程。画钢筋位置线放箍筋穿框架梁受力筋绑扎箍筋。2)先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3)框架梁与框架柱钢筋交叉处,框架梁钢筋宜放在框架柱受力钢筋内侧框架梁钢筋在框架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4)框架梁钢筋应互相搭接,横梁与纵梁交接处、梁转脚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5)框架梁钢筋绑完后,应加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3)楼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核验模板标高弹钢筋位置线绑扎底层钢筋安放垫块敷设专业管线安放马蹄铁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绑扎上层钢筋申报隐检隐检验收签证转入下道工序 2)双层钢筋网片之间设钢筋马镫,
13、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3)板筋绑扎好后,严禁踩在上面行走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踩坏钢筋,铺脚手板作行走平台,供人行走,浇灌混凝土中派钢筋工专门负责钢筋修理。4)楼板上的孔洞应预留,当洞口尺寸不大于300mm时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不得截断,由洞边绕过;当洞口尺寸大于300mm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洞边附加筋或小梁;在负弯筋处加设矮马凳在钢筋绑扎成型后应及时铺脚手板防止踩踏钢筋。 5)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 (4)钢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修整措施 1)柱钢筋骨架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机械连接有漏丝现象经监理和技术负责
14、人分析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钢筋切断机刀片磨损严重,刀刃钝了,从而在钢筋加工时5 出现马蹄建议其更换新的刀片来确保钢筋的连接质量。 2)框架梁钢筋的绑扎存在钢筋间距不匀并造成箍筋不能正常发挥其套箍效应的问题控制方案:加强对钢筋工的督导,严格控制钢筋绑扎质量。 3)楼板钢筋绑扎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板筋绑扎后,继续上大量工人施工,钢筋很容易被踩变形所以,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保证质量措施,板筋绑扎好后,严格控制上人量,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钢筋修复。 4)其他:本工程一开始采用焊接钢筋头的方法保证保护层厚度,现场焊接的钢筋头一并用做焊接拉结筋的预埋件塑料垫块易变形,所以不采用但经质检中心人员提议:焊接钢
15、筋接头有损柱子钢筋,且现在普遍采用增大套箍或增加u型大套箍的方法保证保护层厚度,拉结筋用植筋的方法植入柱内。 在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加工很不好做,质量很不好控制,机械连接很容易出现马蹄茬,所以主要靠工人师傅凭经验来克服这一问题。 (二)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1)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漏振、漏浆。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砂浆,才能使接缝严密,防止侧板吊脚。 2)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或垫块脱落。 预防措施。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
16、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 3)麻面。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润湿。 4)孔洞。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粱柱接头)应分次下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5)缝隙及夹渣。产生原因。施工缝未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 6)钢筋混凝土柱底部缺陷(烂脚)。产生原因。模板下。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建筑前没有先浇灌足
17、够50mm厚以上水泥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 7)粱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安装粱板模板前,先安装柔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粱模板。 8)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9)缺棱掉角。产生的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
18、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10)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产生的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预防措施。垫块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较大的粱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2、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麻面: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或1: 2.5水泥砂浆平。 蜂窝、露筋: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孔洞处理。 孔洞。凿去松软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
19、刷干净,支模后,先涂纯水泥浆,再用比厚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捣。如孔洞较深,可用压力灌浆法。 裂缝。视裂缝宽度,深度不同,一般将表面凿成v型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力灌浆。 所以在施工时我们谨慎的处理这些事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这些问题都是在施工时要注意的,在施工时采用何种水泥,用量都是要注意的,还有混泥土的早期保养。 (三)、施工质量与管理 施工质量与管理是相辅相程的关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必须有严格的管理,质量才能有保障,反过来,有好的质量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与之相照应。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2在建筑工程质量上做出了细致的规定,每个施工单位都以它做为
20、施工质量评判的标准。下面就施工中常见的质量事故做简要分析,阐述施工质量与管理的关系。 1.底层模板支架沉降 a.原因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支模前不进行设计,立模后不仔细检查支架是否稳固,施工班组操作技工没有进行培训,不熟悉施工方法,盲目蛮干,导致发生工程事故。 b.保证质量措施。模板支架在浇筑砼前必须按规范要求,经过认真的设计计算来确定。施工前应将支模基土夯实填平,放好支架轴线位置,铺垫碎石垫层,支架下应设置垫块。 2.胀模 浇筑振捣过程中模板鼓出、偏移、爆裂甚至坍塌,出现胀模。 a.原因分析。模板侧向支撑刚度不够,模板太薄强度不足,夹挡支撑不牢固;柱模中如果柱箍间距过大,就会出现胀模
21、现象。 b.保证质量措施。模板就位后,技术人员应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一般梁中部用铁丝穿过横档对拉,或用对拉螺栓将两侧模板拉紧;柱模应计算浇筑砼时的侧压力,检查箍距是否满足要求,及时加设达到标准的水平斜撑、剪刀撑等。 3.钢筋加工制作错误 a.原因分析。施工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操作人员不经培训即到施工现场进行操作;不懂钢筋级别,工地没有配料单,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使下料长度失控,时长时短。 b.保证质量措施: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查制度,每道工序都要有检查,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制作出钢筋配料单,钢筋应先经过调直,除锈后再8 下料。同一规格的钢筋应统一挂牌,标明钢筋的级别、
22、种类、直径等,运输、堆放、吊装时要有专人负责。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钢筋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漏放构造钢筋 a.原因分析。对结构设计认识不全面,对构造钢筋的作用重视不够。再我看来多数都是重视不够而忘记还应该放置构造钢筋这回事,如少放或者不放梁中“腰筋”,柱下弯起钢筋等等。 b.保证质量措施。认真检查已经安装好的钢筋,补足构造钢筋,尤其是现浇板边、角部位,梁的支座部位,墙或板预留洞口的周围。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构造钢筋的位置,不得随意踩踏等。 5.混凝土浇筑不当使构件存在缺陷 此缺陷在拆模后看的清楚,给予补救已经来不及。因为砼已经初凝,会出现蜂窝、麻面、凸凹不平、露筋、孔洞、夹渣等现象,影响
23、结构耐久性要求。 保证质量措施。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局部修复、灌浆、补强等。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明确操作要求,并向工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明确责任,实行分界挂牌制,加强现场管理,浇筑砼时注意观察模板受荷后的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可见,质量事故的出现都是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才出现的。因此,加强管理才能尽量减少质量方面问题的出现。 四、实践总结 在施工单位实习期间,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工地现场施工人员、技术负责人、监理人员的指导下,以及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工作,让自己对工程的主体施工有了深入了解与掌握而且对整个工程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
24、,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从实际施工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整个实习过程时间虽不长,但让自己知道了如何当一名好的施工人员整个实习过程也让自己发现了自己理论上的不足,也让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充满了电工地虽说是苦了点,但也让自己明白了一句话:“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课堂上学习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但是我们更需要了解现场施工的发展现状,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而这次的生产实习课程就给我们提9 供了一次最好的机会,我们可以把所学进行实践,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综合运在学习过程中,成功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懂得了在工作中要讲求实际效率,与别人要协调配合的工作态度,使自己真正参与其中,
25、发展和提高了自己的工作和交际能力,这将为我们以后从事建筑工程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施工现场的管理远不像我们课本上学得那么简单,它不仅要求管理者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还应具备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以保证工程的进度。例外,在进入工地前,我们接受了安全教育,并在实习过程中,树立了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 在外面实习的这些日子里,通过亲身经历,对于将来我的实际的设计工作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毕业设计提供了现实资料。从而避免了在设计过程中出现设计与实际施工相脱节的现象。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时间经验对我将终身受益,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要把我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应
26、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10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 3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行司。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m中国计划出版社发行2003.3;199-207。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r用户手册及编制原理m2003.3。 5陈义侃。福建建筑设计研究院桩土复合基础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27、建筑结构学报j1996.7;10-14。 6肖建庄,朱伯龙。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轴压比限值试验研究同济大学建筑结构学报j1998.10;2-7。 7王传志,藤智明。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8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m。 9高立人。主次梁结构体系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北京四维新建筑科技开发中心j1999.10。 10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92-1m。 11赵玉祥: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建筑结构学报j1998.14;12-22 内容总结(1)建筑施工与管理实践报告书 前言 实践实习是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2)其中15X楼建筑面积为6932m2,17X楼建筑面积为5430.23m2,15X楼、17X楼均由主楼和配楼两部分组成,主楼地下二层为人防层,地下一层为设备层,地上18层及局部19层阁楼为住宅(3)00标高,分别将基本轴线标高引到临近建筑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