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烟草中的地位与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烟草中的地位与作用.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浅论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烟草中的地位与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共同努力。烟草行业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责任和义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在促进和谐行业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构建和谐行业为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舞台。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行业的重要动力,反之,和谐行业的构建过程,又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如何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精神动力、思
2、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烟草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为国家财政积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近年来,烟草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实力、全面提升水平”的总体要求,通过企业重组和品牌整合,努力解决结构分散、市场分割、品牌集中度低、总体竞争实力弱等问题,行业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市场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格局逐渐形成。这些都为构建和谐行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2
3、021年开始,国家局党组在全行业大力倡导和实践“两个至上”的价值观。通过开展共同树立“两个至上”价值观大讨论和“两个至上”在岗位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全行业广大员工把“两个至上”价值观作为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通过此举,行业负责任、讲诚信的良好社会形象得以树立起来,为构建和谐行业奠定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所构建的和谐行业是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行业,是价值理念明确、人际关系和谐、个人价值实现与行业目标追求相一致的行业,是充满生机活力、承担社会责任、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行业。构建和谐行业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是全行业50余万干部职工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和不懈追求。这些都为行业政治工作
4、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创新政治工作水平,提高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提供了崭新的舞台。 二、构建和谐行业对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衡量尺度和评价标准。近几年来,是烟草行 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最大,速度最快,层次最高,水平最好的关键年、攻坚年,也是烟草行业经济高速发展、效益增加最多、企业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在这一重要调整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行业也凸现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吸烟与健康的问题;效率与自律的问题;行业改革步伐加快,企业各方利益调整引发公平和谐问题。行业现行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人员素质等也出现了明显不适应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现象。构建和谐行业,这些问题和现象都不容回避。这就要求要增
5、强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改进与加强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独特的优势,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行业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行业服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观念创新方面,要“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和“强化服务意识”等新观念,充分体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定位和角色定位。在内容创新方面,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要“研究和把握人的需求”、“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在方法创新方面,引入“把思想教育融入管理之中”、“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借鉴心理咨询方法”等新观点,使
6、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更富时代性和实效性。在构建和谐行业的大背景下,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应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将人文关怀落实到政策制定和日常工作中,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同时,在构建和谐行业的进程中,塑造一只优良的政工队伍至关重要。要把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政工干部队伍,放在加强和改进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十分突出的地位。政工干部要善于站在“被教育者”的角度去思索”教育者”的言行,要贴近实际、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善解民忧,在是非矛盾中渗透思想教育,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炼思想水平,努力引导干部职工提高精神境界。政工干部所从事的工作是构建和谐行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7、,是沟通内外、衔接上下、协调利益关系、引导价值取向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构建和谐行业为政治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政治工作者要有为构建和谐行业建设甘于奉献的荣誉感,要有勇当开路先锋的责任感,要有领风气之先的踊跃感。 三、构建和谐行业是加强和改进政治工作的着力点。行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为构建和谐行业提供统一的思想基础、强大的精神动力、良好的舆论氛围、融洽的人际关系基础和健康的文化条件。 (一)理论武装,树立共同理想。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也是团结和带领全行业干部职工推进行业又快又好发展的思想基础。要坚持用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
8、不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行业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把个人的追求和奋斗融入企业的发展中。要大力弘扬“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用共同价值观统领行业各项工作,融入到干部职工的精神和血脉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把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作为全行业的共同价值追求。 (二)激励意志,提供精神动力。和谐行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行业,是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行业。政治工作要有效地引导、动员和组织干部职工,更加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活力。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9、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民族精神激发进取动力,用时代精神激发创造活力。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深入发掘先进典型的精神内涵。大力宣传和弘扬新时期行业内英模事迹,使其内化为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成为全行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共同精神支柱。 (三)正确引导,营造和谐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干部职工因行业改革调整引起的在心理上、思想上的不满、焦虑、怨恨等情绪,使人们在心理上由不适应、不平衡、不满意,向适应、平衡、满意转化,从而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化解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要唱响主旋律,大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
10、,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较强的社会调节功能,通过民主的说服教育和相互沟通的方式,对人的情绪进行调控,对人际关系进行调整,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义利观,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推动和谐行业的构建。 (四)开展创建,培育文明风尚。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和谐行业的必然要求。要切实加强全行业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尤其要深入开展“两个至上”在岗位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行业深入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形成团结互助、平
11、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 系和“讲道德,知荣辱,重修养,尚清廉,树新风”的良好风尚。 (五)文化提升,提供根基源泉。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文化源泉、重要特征和精神支撑,也是衡量社会和谐水平的重要尺度。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行业的和谐,既有赖于行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更有赖于熔铸于干部职工灵魂血脉之中的文化传承和普遍而深厚的价值认同。全行业近两年以“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为指导,在行业内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倡导和培育企业精神,提炼总结核心经营理念,确立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企业宗旨和使命,营造企业道德行为准则,构筑完善的内部管理监督制度体系,营造企业良好的精
12、神氛围,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为构建和谐行业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构建和谐行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一项具体行动。它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工作在这场宏伟的征途中,只要找准角色定位,充分发挥教育、引导、激励和保证作用,一定会大有可为。 第二篇:简述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简述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 论文关键词:汉语价值观身份人格完善 论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汉语是汉民族身份的标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汉语学习是个人提高人文素养,完善和谐人格的重要途径,
13、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现代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有这样一个论断:“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记录着各个民族独特的民族传统,承载着其特有的文化模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也证明:语言是治理天下,教化人论的基础。古人对语言在一个社会组织中的维系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词。”因此“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成为春秋时代一种社会警醒意识。 在各种与民族群体有关的人文社会现象中,只有语言是“与生俱来”的。当代新洪堡特学派的代表,德国语言学家威斯格贝尔对语言
14、的民族性有高度的评价。他认为从群体来说,语言是一个群体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决定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个体来说一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进入了民族语言流,他的母语决定了他一生的精神格局和语言行为。1由此可见,“语言不只是一种表达工具,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要认识一种文化,只能从语言出发,那么,保护语言其实就是保护文化,放弃母语其实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汉语了。 一、当前汉语的生存现状 当前社会上的现象是
15、从社会、学校到家庭对英语的学习趋之若鹜。人们已经失去了对汉语汉字的敬畏感,日常表达日益粗鄙化,以及公众对汉语优雅品质的普遍漠视,这都反映出当代中国人与自身文明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文化的西化、本国语言、文化的式微,导致学生母语水平不高,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君子之风渐行渐远。许多青少年表现为行为失常,思维和逻辑混乱,语言粗鄙。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就会为只言片语的不入耳而大动干戈,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丧失了应有的礼仪风范,与我们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的国人形象相去甚远。这些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主旨背道而驰。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语言的危机潜藏的是民族文明的危机。因此,要拯救那些粗鄙的
16、心灵,只有用我们优雅的汉语和传统文化进行浸润,才能使大家成为明礼守信之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富有成效的构建。 二、汉字的基础地位 要学习汉语必须从学习和了解汉字开始。汉字是世界上蕴含最丰富的文字。汉字包含了中国古老的哲学、美学与中国人全部的智慧与思维。作家王蒙认为,“汉语,特别是汉字,讲求审美,讲求联想,讲求灵性与神性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植根于民族灵魂和血液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社会文明的表现形式。她不仅是一种表达与交流的工具,同时也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紧密相关。 其实,正是这方方正正的汉字,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与伟岸,是在告诫我们方正做人,更何况,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至情
17、至美的图画。汉字里有诗、有画,有情、有意,是任何语言文字都比不了的。它的点画是那么灵动、飘逸、流畅和呼应,那二十几个字母无论如何书写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我们从方块字里可以了解“千古湖山人物,百年翰墨文章”,可以推本春秋,考信六艺。通过汉字“知先祖,识亲疏,须长幼,辨繁衍。”可以吟李杜诗篇、诵韩柳华章。由于汉字的结构匀称,形体优美,由此产生了一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共同欣赏的艺术书法。书写文字而成艺术,这在世界众多文字中,汉字是唯一膺此殊荣的。在我国,书画常为一家,书者能画,画者能书,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景观。作文从来就有“字好一半文”之说;品人,自古就有“字如其人”、“字是人的招牌”的
18、说法;做事做学问,历来就有“一字千金”之地位。汉语的影响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思维、哲学、艺术、审美情趣和社会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由此构成了一个自成一体而又独立的文化体系。由此可见,我们与古人通过共同的媒介文字,使得传统与现代顺利接榫,民族精神得以延续。 三、汉语的诗兴与美丽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的精炼、优雅和丰盈,为世人所公认。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曾经形象地把汉字比作典雅的贵夫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这便是为什么即使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散文体短信,读起来也像一首诗的缘故。所以,要想懂得书面汉语,尤其是高度优雅的汉语,你就必须使你的全部天赋心灵和大脑
19、,灵魂和智慧的发展齐头并进。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导致它乃是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3 中国的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化几千年绵延不绝,使四方志归附得益于此。读古文常有庙堂之高远、宿星
20、之郎烁之感,此即汉文化的神圣的大一统精神。儒家的经典著作,如论语、诗经、易经、春秋等,是汉语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典范,表达之简约、精微、深奥是所有西方文字语言难以企及的。文言文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讲究对偶、排比、互文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文言语言,仿写文言语言,能够丰富读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品情感。很多文言作品中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体现崇高的理想、展现美好的情操,这些正是读者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所以要提高个人人文涵养,就要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文学。文学的阅读可以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美好的愉悦感和宁静、充实的诗意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心理沟通、传递人生经验,从而最终提高一个
21、人甚至一个民族的文化教养,改变其精神气质,这就是文学的作用和价值。 四、汉语是汉民族身分的标记 语言最能表现一个人。美国人约翰布鲁克斯在格调一书中精辟地总结了人的言谈在揭露我们的成长秘密:“一个人的言谈永远是他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的告示牌。”哲学家葛拉西安在他的智慧书中危言警告:“没有一种人类活动像说话一样需要谨慎小心,因为没有一种活动比说话更频繁、更普遍,甚至我们的成败输赢都取决于此。”我们中国的先人也含蓄地告诉我们:“听其言,知其人。”通常人们能从交谈中了解你的思想脉络和个人修养,不论你有多大的成就,你的财富有多少,你的教育有多高,你的言谈有声有色地描述着你的故事,一笔一笔地勾画着你的形象
22、。4 第三篇:谈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谈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和谐企业;作用 构建和谐企业,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一项新的任务和研究课题。 一、构建和谐企业向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新课题、新要求 一个社会只有在和谐状态中才能顺利进步,一个企业也必须在和谐状态中才能继续发展。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在当代世界汇入“竞争中合作”为
23、特征的新潮流,追求并实现企业内外部和谐状态,就必然地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理念。因此,构建企业和谐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同时也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所谓和谐企业指一个有序的充满活力的企业,其内涵,一是企业各组织之间的和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特别是企业中的党组织凝聚力强。二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和谐,企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服从、服务于中心,协调有序,既追求经济效益,又注重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建设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企业发展与全体职工的全面发展相协调;企业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三是企业内部关系和谐,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干群团结一心,充满活力。职工
24、利益得到充分维护,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的发挥,职工间互帮互助,融洽相处。 第一,构建和谐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提出新要求。“和谐企业”的提出,是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衍生而来的,与企业的经济建设、民主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四位一体,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这一变化,服从和服务于构建和谐企业的新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做到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得到贯彻落实,又要充分发挥培养企业员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的企业文化功能。 第二,构建和谐企业,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更新
25、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要在继承和发扬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探索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新经验,充实和完善新的内容。要着眼于解答和解决构建和谐企业过程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做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有说服力的回答。要着眼于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准确把握职工的需求,通过满足需求从而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构建和谐企业,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新方法。要建设和谐企业,就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职工内部矛盾。在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许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需要重新调整,许多新的矛盾亟须化解。面对新情况、
26、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把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说理教育、人际协调等方法,依据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妥善处理职工内部矛盾。防止侵犯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把传统形式与新兴科技手段结合起来,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内涵和技术含量。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构建和谐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舆论和激励鼓励作用。企业最基本的和谐是干部职工政治上、思想上的和谐,这种和谐突出地表现为全体人员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有共
27、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进而把人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巨大的精神合力。而要做到这些,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正确的导向作为第一使命,促进干部职工观念创新。一些企业之所以存在不和谐的现象,其根源来自传统观念的误导,或者一些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公正,导致思想上想不通,行动上难统一,使一些矛盾和问题升级或扩大化,酿成企业不安定因素。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客观地、准确地摸清和掌握企业干部职工所关心、所期盼、所焦虑、所困惑的问题,认真分析其原因,创新思想观念,解开思想疙瘩。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关心和激励职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思想保证
28、。 第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的作用。企业和谐的基础是职工个体的和谐,而每个职工自身和谐的关键又在于心理和谐。当前,企业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企业改革改制、结构调整、人员分流、职工下岗等,事关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势必会影响企业职工,产生烦躁、焦虑、冲动、低沉甚至抵触情绪。这些疑虑和消极情绪化解不开。必然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我们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和心理疏导的着力点放在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善于从苗头上发现潜在的思想问题,从渐变过程中预测到突发的可能性,切实帮助职工解除心灵深处的困惑和疑虑,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健康的心理参与企业改革改制,自觉地投身到企业生产
29、经营各项工作中去。 第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作用。和谐企业应是既富有活力,又保持稳定的企业;是既包括各方面的不同利益,又能把各种复杂利益关系处理恰当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住当前发展的大好机遇,通过民主的、说服教育的、相互沟通的方范行动带领和影响周围的职工,积极投身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促进”人企共同发展”,为构建和谐企业,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组织保证。 第四篇:论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论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溧阳市民政局姜建才朱亚洪 摘要。本文试图从构建和谐社会民政的职责和定位出发,从
30、构建和谐社会民政的职能出发,就如何进一步强化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地位作出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民政职责思路和对策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对民政工作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民政工作的作用和地位在构建的过程中更显突出,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也更为严峻和繁重。因此,认真探讨和谐社会和民政工作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构建和谐社会是民政部门的基本职能 民政词典在“民政”条目中阐释:民政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民政的涵义颇为广泛,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往往
31、有特定的内容。广义地说,民政是泛指政府机关以人民群众为对象,与人民群众切身权益有关的一些社会性、政治性的国内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民政工作的内容,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不同,但其共同之点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有关,都是以人民群众为对象而为民施政的工作。民政部长李学举最近在一次讲话中,对民政工作有过精辟简练的概括,指出:“民政“的含义就是主理民众的事务,涉及民生、民权、民利。国家机关的行政序列和编制中明确规定:民政部门是国务院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基本职能定位是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具体负责救灾救济,最低生活保障,优抚安置,福利服务与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管理,民间组织管
32、理,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建设,婚姻登记管理,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服务等多项工作。承担了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中“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四大部分中,除“社会保险”以外的所有部分,其工作范围和服务是典型的“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与社会福利事业”,集中体现了现代“服务政府”的职能定位和民政部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传统职业道德。 “和谐”一词在中国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现代汉语词典对“和谐”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体现了中国古代哲人在理解“和谐”上的辩证思维;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则成
33、为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由此可见,“和谐”既有协调、融洽、合作的意义,同时,又不是指无差别的、完全的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和谐社会”简单来说就是建立在全体成员和谐相处基础上的社会。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总结人类社会思想史关于和谐社会认识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的新概念,其基本要素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其基本特征包括了六个方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学术理论界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社会,并且认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
3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的基本原则。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也是民族和睦,家庭和睦,以社区和睦为基础的各阶层、各单位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民政部门的职能定位,决定了民政部门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肩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同时也明确地展示,构建和谐社会是民政部门的基本职能。 2、构建和谐社会民政部门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极为艰巨繁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民政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具体到我市是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群体上: 一是生存困难群体。这主要指是缺乏或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需要社会予以关心和帮扶。此类型对象在我市有16000人左右,虽然大部分已经得到救助,但救
35、助和保障水平还不高,覆盖面也需进一步扩大。 二是老年人群体。目前我市老年人逐渐增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2.24万,占全市人口的15.5%,其生活主要靠退休金或家人保障,大部分生活质量不高,其中独居或无自理能力的老人更是明显。 三是残疾人群体。残疾人群体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目前我市约有残疾人25000人,占全市人口的3.1%,其中相当一部分不具备劳动能力,只能依靠国家救济或家人抚养,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靠政府救济。 四是下岗失业群体。全市现有在册城镇失业职工为4091人,他们因年龄偏大、职业技能较低、就业竞争能力弱等原因,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弱势
36、群体。特别是双失业家庭,多数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沉重,极易陷入贫困境地。 五是增收困难群体。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31.21万人,其中纯粹以务农为生的人口为10.82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66%。这部分人群及其家庭主要依赖于传统农业收入来维持其基本生活,文化水平低、收入来源单 一、生活质量差、思想观念陈旧,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向贫困的群体。 六是外来务工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我市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群体的大部分人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环境差、收入水平低,由于户籍身份关系,其生存、居住、教育和劳动等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七是其他类型群体。是指因偶然因素而造成贫困的
37、弱势群体。据调查,我市弱势群体中,因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发生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致贫的约占弱势群体总数的8%左右。 根据上述分析,以上群体从需求分类看,有衣食需求、住房需求、教育需求、医疗需求、就业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社会参与需求和信息需求九大类型。其中,应当优先保障其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求,在此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应当注意保障其就业需求、 医疗需求,然后逐步保障其他需求,促进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最终改变其弱势地位。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和利益维护人,应把为民解困工作当作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要加大对贫困群体的救助力度,不断完善创新社会救助工作,逐步扩大覆盖面和
38、受益面,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地为困难群体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保障他们的生活、医疗、教育以及全面参与社会的合法权益,以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求得社会的和谐发展。 3、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和对策 3.1、树立“民政意识”,强化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笔者认为,李学举部长关于“民政的含义就是主理民众的事务,涉及民生、民权、民利”的提法,说的既是民政部门的职责,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是“民政意识”,即作为民政工作者应该有这么一种意识,即民政工作就是从民生、民权、民利的角度出发,去主理民众的事务,去履行民政部门的职责,履行“执政为民”的理念。由于民政职能的规定性,决定了民政部门在构建和谐
39、社会中扮演不可或缺和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着基础性的兜底式的作用。因此民政工作者,必须有强烈的“民政意识”,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强化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去肩负越来越重的历史责任。 3.2、深入调查研究,把握构建过程中的新情况、新特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一个主动创造和具体实施的过程。“和谐社会”是一种动态的和谐,是一种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创造新的平衡,从而达至新的和谐的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发展,螺旋式的上升。这就要求民政工作者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把握构建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密切关注弱势群体的困难状况、不同利益主体的各种利益诉求,积极参与消除来自政治、经济、
40、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风险源。不但要着力解决已经出现的属于民政职能范围内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也要通过调查、研究、预测、预警等手段,将一些可能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同各职能部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公正的现象,消除和化解障碍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3.3、积极推进民政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民政政策法规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四个方面,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作为民政部门来说,主要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二项。社会管理,对于民政部门来说就是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
41、,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受各种权利。在政策法规配套上,要优先健全包括城乡居民最低保活保障、灾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一系列社会救助法规,基层社区自治组织法规,民间组织管理法规等,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完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系,保证民政社会事务的高效和有序运作。 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要根据不同群体不同的需求和社区逐渐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扩充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内容,改善公共设施,美化社区环境,在关注居民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及时提供居民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特别在关注弱势困难群体和推出更加人性化的养老服务模式等方面要有
42、所创新和完善。 3.4、努力提高民政工作队伍素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服务对象众多,服务工作量大。因此,民政工作队伍的建设应该是广义的,它包括三个层次,即民政机关的公务员,专职的社会工作者,义务的志愿者。国外有资料证明,要真正有效地开展社区服务,其服务队伍的人员结构是1:10:100,即一个公务员,10个专职社工,100个义务志愿者。公务员主要是掌握政策法规,配置社会资源;专职的社会工作者,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是某一个方面的专家,包括医生、护士、心理社工等;义务志愿者是一个伟大的群体,由于他们的广泛参与和细心服务,使整个社会充满和谐、友爱的氛围,服务对象得到
43、了细致的服务,志愿者们也从中陶冶了精神,得到了奉献的快乐。从根本上说,和谐社会得以可能,需要相应的物质、制度保障,更需要特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来维系。因为人最需要的就是人。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民政工作队伍的建设必须是广义的,同时也是规范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综上所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厚民”,民政部门要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要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进一步做好“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宗旨的各项民政工作,自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更大责任,为维护社会安定和发展做“稳定器”。 第五篇:谈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标题:谈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
44、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是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也是顺应社会发展和人民要求的科学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长的前提下,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不平衡、不和谐的因素。包括人与自然之间、地域之间、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不和 谐问题。特别是因利益分配不平衡,带来了不同人群的利益分化,引发社会深层次的矛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经验以及世界各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减少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利用财政、税收、保障、福利和社会救助等工具进行社会调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优化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
45、求。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广泛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应该是人与人的和谐,是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利益的和谐。从民政工作性质和职能看,民政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和谐社会建设对民政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从民政工作实践的角度出发,就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以及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发挥民政工作的作用等方面,做些初步的探讨。 一、民政工作的宗旨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政部门把“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作为工作宗旨,在职能上体现”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建设,一方面要保持经济持续
46、快速协调发展,处理好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民主法治和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在平衡社会利益,发展社会基层组织和维护社会贫困群体的利益方面,民政工作是与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结合最紧密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民政工作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扩大,但根本的职能都体现了社会和谐的作用。 一是民政工作的保障性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体现。民政保障的重心是社会贫困群体,是在社会保险之外最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包括孤老残弱、无固定生活收入或低收入人群。民政部门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和实施社会专项救助,为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在政府层面调节了社会成员之间的
47、利益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投入的逐步增加,让社会弱势群体最大程度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没有困难群体的生活改善和充分保障,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这一方面来讲,充分发挥民政保障作用,是和谐社会建设最根本最直接的体现。 二是民政工作的民本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民政工作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民政部门贯彻“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理念,以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为己任,最直接的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做好民政工作可以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和谐。 三是民政工作的社会管理职能为调节社会秩序发挥促进作用。民政工作重心在基
48、层,根基在群众。民政工作通过改良社会习俗,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依法规范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的方式,体现着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社会行为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同时,民政部门的工作重心是发展和培育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事业,创造公平的社会生活环境。在基层组织中,社区具有基础性作用,民政部门指导构建人居环境、设施、工作队伍和文化相协调的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平台。因此,做好民政各项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力量。 二、创新发展民政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民政部门必须创新思维,因势进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分析新时期民政工作的特点和方式方法,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发展民政事业。 (一)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分配体系的和谐。社会和谐的关键是解决发展中的贫困问题,平衡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别,确保低收入人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