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 ”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途径.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途径白天斌【摘要】电视民生新闻历来都是广受公众喜爱的节目类型,随着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媒体也迎来了新的开展格局。基于此, 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开展进行了探讨,结合新 媒体时代对电视民生新闻带来的影响,以及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缺乏, 从多个角度入手,提出了如何促进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融合的策略, 以期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和质量,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的 服务。【关键词】“互联网+”;电视民生新闻;新媒体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DOI : 10. 12246/j. issn. 1673-0348. 2022. 04
2、. 021在当今这个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出现了收视率明显下降和受众大量流失的问题。 为防止这类问题的产生,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融合开展就成为一个 不可或缺的途径。为此,电视民生新闻应当在融合中积极吸收新媒体 的作用和优势,对传统的传播渠道和模式进行创新,以实现收视率和 受众的稳定和提升。1 .新媒体为电视民生新闻带来的积极影响L1扩大传播范围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往基于电视的单一新闻传播方式被彻底颠覆, 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开展态势。不同的传播途径 对应着不同的传播介质,而每种传播介质都有其固定的用户群体,显 然,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民
3、生新闻中的资讯能够更及时地传递给各类 用户,做到“同平台采集”和“多平台发布“,进一步扩大其传播范 围。1.2 新闻素材更为丰富在新媒体时代来临前,电视民生新闻通常需要由记者在接到热线 后亲自前往现场进行新闻采编,这种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还 容易陷入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对于新闻质量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新媒体的引入,那么使得新闻素材的选取不同以往,采编人员可以利 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和筛选发布,这 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新闻素材的质量,进一步丰富内容,以提高对观众 群体的吸引力。1.3 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在以往的电视媒体下,观众只是被动接受新闻内容,与媒体之间 的互动仅限于熟线
4、 等少数方式,而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平台的社 交功能使得观众也具有了话语权,能够充分参与到新闻信息的评论当 中,实现与媒体之间的实时互动。1.4 强化传播引导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公众有了更多参与发声的机会,但在这种 情况下,也容易出现个别自媒体利用互联网形成错误舆论的情况。这 种问题那么需要主流媒体的融入而解决。借助主流媒体的公信力,能够 通过新媒体渠道传播真实的信息,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防止引起负 面效应。2 .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民生新闻仍存在的问题2.2 内容的“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与传统的时政类新闻不同,民生新闻的重点在于表达公众的日常 生活状态和思想见闻,因此其“烟火气”更为浓厚,其采编和
5、制作也 通常没有固定格式,灵活性较为突出。随着新媒体的开展,民生新闻 的素材规模得以迅速攀升,但这同时也造成了电视民生新闻内容的 “同质化”。具体来看,当前很多电视媒体的民生新闻都大同小异, 特别是在选题、筹划、报道方式和主持风格上基本相同,仅在节目内 容上存在着些许的地域化差异(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 这种地域化差异也在迅速降低)。特别是当某个民生新闻节目的“网 红效应”显现后,很多地区的民生新闻节目都会争相效仿,甚至出现 了照搬照抄等情况,这不仅造成同质化严重,而且这种生搬硬套的行 为也无助于节目质量的提升,不仅影响受众的兴趣,严重时还可能造 成观众的大量流失。2.3 内容的“娱
6、乐化”特征过于突出在新媒体兴起的背景下,媒体的“娱乐化”特征也较为凸显。在 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一些电视民生新闻也呈现出“娱乐化”的开展态 势,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将一些娱乐化程度过高的资讯放在民生 新闻中播出,这就与电视民生新闻“关注民生”和“传达民意”的本 质相悖,甚至个别的节目还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够客观真实的内容,这 更是不符合电视民生新闻应具备的“人本主义”的理念和要求,导致 这些受到娱乐化影响的电视民生新闻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而且也不利 于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4 因过于强调“本土化”而忽视新闻价值“本土化”是各地区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特点,但一些媒体过于 注重“本
7、土化”特征,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具体来看,这局部媒体在 传播民生新闻时,过于看重本土化特色,而忽视了对新闻内容的深层 次挖掘和解读,导致这些新闻内容缺乏重点,呈现出“流水账”的状态,经常是各种图片和视频进行拼凑处理而成,在逻辑性和深度上都 显得缺乏,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公众的实际需要。3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融合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3.2 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竞争力 民生新闻与传统新闻不同,其更加贴近于公众的日常生活,更具亲和力,这一直以来都是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而新媒体也具有亲 和力强的特性,这就为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上的 依据。具体来看,要确保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就应
8、当发挥新媒体具 备的传播速度快的优势,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解决因电视民生 新闻播出时间固定而导致的时效性不强等问题。这就需要利用新媒体 平台进行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布,一般来说,建议采用“短视频+评论” 这种融合方式,对区域内的热点民生新闻进行讲解和评说,吸引更多 地用户观看和评论,为媒体带来更高的流量。3. 2树立差异化传播理念以往的电视民生新闻中,“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这对于电视 民生新闻媒体的传播较为不利。为克服上述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角 度着手进行。首先,要强调电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在选择新闻 素材时,要重点选择当地的民生事件,这些民生事件应当具有较高的 关注度,如群众密切关注的
9、教育、住房、就业、医疗、环境卫生等新 闻,让电视民生新闻更能够契合观众的实际需求,进而提高对节目的 忠诚度。其次,要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互动性,让观众能够参与到民 生新闻的采集、制作和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重对观众反 馈意见的收集,根据这些反响意见,对电视民生新闻媒体进行针对性 优化,为电视民生新闻传播范围和效果的提升助力。3. 3对电视民生新闻内容做进一步创新无论是传统的电视媒体还是互联网视域下的新媒体,其核心竞争 力都在于新闻内容,显然,为了提高受众的规模和粘性,媒体的电视 民生新闻内容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公众的实际需要不断进 行优化创新。具体来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0、。一是要提高民生新闻的深度。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已经开 始具备高学历等诸多特点,这些受众群体已经不再对以往一些庸俗内 容感兴趣,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当迎合新受众群体的行为习惯, 对于民生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和深层次的解读,揭示事件的本质,为 受众打造更加优质的体验,切实解决受众的疑惑和问题。二是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电视民生新闻并非仅仅是传递资讯, 其也起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因此,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体必须本着 客观公正和科学地原那么进行新闻报道,在报道中坚持优良的政治站位, 突出新闻的重点内容,让新闻的受众把关注的焦点始终放在关键环节 o以此来让受众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在公众中营造积
11、极向 上的气氛。三是要注重公共服务价值的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公共服务价值 可以说是其“灵魂”,因此,电视民生新闻需要在日常的琐碎小事中 开掘出背后的社会价值,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此进行解读,让受众 的思维模式得以拓宽。四是要对播报风格予以优化创新,对于不同的民生新闻内容要采 取不同的播报风格。对于消防、气象预警和警情等较为严肃的内容, 那么要采用冷静、客观、稳定的风格,对于日常生活类的内容那么可用轻 松的风格。在播报速度上,常规的民生新闻内容可保持在每分钟 250-300字,一些重要的内容那么要考虑到局部观众在听力和反响速度 上的差异,适当降低速度。3. 4借助新媒体进一步拓宽传播途径在新媒体
12、蓬勃开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电视传播渠道的局限性已经 极为突出,且当前公众更倾向于从互联网上获得新闻资讯。因此,电 视民生新闻的相关媒体就需要积极运用新媒体的技术方法,来拓展更 多地传播途径。具体来看,首先,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体要充分利用互 联网及其社交平台的作用,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创立其官方号,同步发 布最新的民生新闻资讯,实现推广宣传;其次,电视媒体要与视频网 站加强合作,以此来对自己的节目品牌进行推广;再次,如技术条件 和经济条件允许,电视媒体那么可研发设计自己专门的App,对新闻资 讯进行推广传播。3. 5打造专业化的民生新闻采编团队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离不开高质量人才队伍的支 撑
13、。因此,相关媒体需要加强民生新闻采编团队建设。首先,相关媒 体要加强对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全方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思想 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确保采编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 够本着自身的职业道德来开展专业性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新媒 体方面的学习,寻求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共性,以此来促进电视民生 新闻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其次,媒体要引导采编人员基于融媒体的 理念和跨平台的思维,对民生新闻产品的内容进行创新,推动电视民 生新闻的“百花齐放”的格局。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迎来了新的发 展局面,也迎来了更多地机遇和挑战。为了确保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 力,相关媒体就需要做
14、到“与时俱进”,充分借鉴新媒体的理念和技 术方法,积极与融媒体合作,拓宽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范 围,为公众呈现出一系列高质量的电视民生新闻资讯,以充分发挥出 其社会效用。参考文献:1姬洪坤.县级融媒体的创新开展路径研究一一以新闻类节目 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2 (11): 67-69.2权娟娟.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的研究J.兵团工 运,2022 (05): 23-24.3庄杰.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开展策略探究J.新闻研 究导刊,2022, 12 (18): 204-206.4徐靖.试论融媒体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机遇与挑战J.新 闻传播,2022 (18): 62-63.5史克昌.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开展与创新策略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2022 (09): 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