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创新创新发展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经验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破创新创新发展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经验介绍).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突破创新创新发展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经验介绍) 在试点中改革创新突破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马勇 国发(2021)2号文件对贵州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五条优惠政策,其中明确了支持六盘水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是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六盘水市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建市30多年来,工业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虽已具备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基础条件,但城乡统筹发展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城市建设初具规模,但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在全市积极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既能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现状,又能促进经
2、济社会又快又好、更快更好发展。要通过试点探索出一条适合六盘水发展、在全省有领先意义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有新突破。实现六盘水发展新跨越、开创新一轮加速发展的新局面,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既有尚未根本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有许多未被认识或未被充分认识的领域和规律,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贯彻落实好国发(2021)2号文件,最关键的是要着力转变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一是认识问题眼光旧,不能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用科学的态度认识
3、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贵州近年来各市州突飞猛进加快发展的态势,存在小进则满思想,思发展谋发展快发展意识不强。二是分析问题的思维旧,不是用科学的思维、战略的思维、发展的思维来剖析问题,存在一成不变的思想,形成习惯思维定势。三是解决问题的理念旧,不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省委的决策部署以及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存在照本宣科、脱离实际的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多。四是决策意识旧,不调查研究、不掌握情况、不听取群众意见,做决策靠拍脑袋,存在不思进取思想,害怕矛盾回避问题等等。这些陈旧观念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只有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摒弃不合适宜的陈旧观念,才能把
4、思想真正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上来,统一到深化对市情的认识上来,统一到对发展思路的认识上来,用足用好国家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也只有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摒弃不合适宜的陈旧观念,才能彻底破除小进则安、小富即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奋发图强、永不松懈、永不自满、永不停步的赶超意识;破除因循守旧、狭隘封闭的思想,牢固树立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意识,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破除固步自封、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至上的思想,牢固树立大开放、大发展,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互利共赢的全局观念;破除形式主义、言行不 一、飘浮懒散的不良风气,牢固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
5、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破除重经济、轻文化,重物质、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的不良观念,牢固树立统筹协调、科学发展的观念。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向书本、向人民群众、向实践汲取营养,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真正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在全省快速发展中迎头赶上、不被淘汰。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有新突破。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了我市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全面建设实力六盘水、魅力六盘水、活力六盘水、文明六盘水、幸福六盘水的要求。实现“五个六盘水”建设目标,就是要下大力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市农村自然条件差、发展滞后,贫困面大,扶贫攻坚任务相当繁重。农村没有达到小康全市就不
6、能实现小康。目前,全市的城镇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着力实施好城镇化带动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近几年,我市城镇化率每年都以1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在迅速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差距越大潜力也越大。这是我们以城带乡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各级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高标准实施城镇规划,高起点、高速度、高水平进行建设。在土地使用、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农民以“宅基地换房”等重大制约城乡一体化方面加快试点,打破隔离城乡协调发展的条条框框。同时,必须大力扶持和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
7、把产业支撑作为拉动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要给予一定扶持和倾斜,提高城镇吸纳农民就业的能力。减少农民就是增加农民收入。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发展城乡职业技术教育,特别要重视抓好农民和农民工的非农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本地或外出务工的竞争力和收入水平,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共同繁荣。 (三)产业项目建设要有新突破。六盘水市是资源型城市,加速转型加快发展要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要求,抓住落实国发(2021)2号文件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进一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突出科
8、技引领、循环发展、项目支撑、园区承载、基地带动,变资源为资本,走出一条有利于六盘水产业聚集、资源节约、环境良好、布局合理的新型工业化新路子。项目引进、投资、落地程度决定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要按照“整体规划、严格管理、滚动发展、务求实效”的原则,大力发展产业园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确保项目落地,在“十二五”关键之年打下坚实的基础。坚持把做大做强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等资源型基础产业作为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和优势基础,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更好地发挥资源丰富、基础工业较好的优势,建成一大批百千亿级产业集群。要紧紧抓住国家确定六盘水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机遇,超常规启动试点,以转变发
9、展方式和优化结构为突破口,发展资源精深加工,延伸煤炭产业链,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实现资源就地加工转化,使产业链变粗变长,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促进工业提质增效,通过工业化链条延伸来加深城乡经济融合,带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规模经营水平。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扶持和培育非煤产业,大量引进就业容量大、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发展壮大接续产业,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体制机制改革要有新突破。当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城乡矛盾,体制机制创新就是加快改革步伐,逐步消除矛盾,有效促进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平等发展。要抓住政策机遇,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
10、破解体制机制性难题,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一是要把最难的、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实质性推进,设计制定适合新时期发展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二是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切实改变农业、农村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三是要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格局。三是要加快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尽快成立或健全各级领导机构,在全市扎实开展以城带乡试验试点工作,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不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以
11、点带面,共同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四是要加快建立以农民投资投劳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机制,继续深入开展“百企帮村”活动,切实调动一切积极力量,进一步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人才、智力、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五是要建立覆盖城乡、机遇均等的医疗、社会保险和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有新突破。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步骤。要以市场为主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着力推
12、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六盘水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难度大,要按照农民自愿、政府引导、部门帮扶的原则,积极兴办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壮大农村市场主体,形成多主体开拓、多渠道销售的大流通格局。一是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对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的同时,各级财政必须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产品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把支农资金集中用好,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二是在重点方面有新的突破。立足各县区的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重点抓好马铃薯、畜牧、蔬菜、茶叶、油茶、猕猴桃、核桃、中药、烤烟等“九大产业”,建成一批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鼓励和
13、引导企业尤其是能源原材料企业积极投入,抓紧建设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提高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在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富裕农民中有所作为。三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加强各类专业协会的建设,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格局,积极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服务。四是抓好典型带动。培育一大批有带动能力的农业科技示范户、专业户,让农民在勤劳致富、增加收入中学有样板,行有标准,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五是引导农业规模发展。积极推行订单农业、土地流转、村企合作等方式,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引入现代营销手段,实行专业化分工,大力开拓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 (六)农村
14、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新突破。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突破点。近年来,我市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逐步加大,各级都很重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农村自然条件差,过去投入较少,历史欠帐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城镇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特别是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建设等群众企盼解决的问题,仍须加大力度,抓紧拟制项目实施。一要突出道路建设。把道路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的突破口,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出行的实际需要出发,科学规划农村公路网络,大力推进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工程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
15、畅程度,尽快实现全市乡、村通油和自然村寨主干道路面硬化的目标。二要突出水利建设。把水利建设放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的突出位置,实施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烟水配套、“三小”水利、水土保持、节水灌溉等工程,完善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搞好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保护利用。三要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不断改善供电设施和环境,有效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重视耕地质量,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烟水配套工程、退耕还林、基本农田建设等项目,提高农产品生产率。五要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突出抓好以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天保工程、珠防工程等为主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
16、施,确保到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七)城乡基层组织建设要有新突破。开展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关键是要夯实城乡基层组织基础。在城市,积极探索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大胆改革管理体制,借鉴一些城市好的做法,结合实际加快改革步伐,逐步撤销街道办事处,把原来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调整为“市区社区”三级服务。街道办撤销之后,街道原有的经济发展、城管执法等主体职能收归区级职能部门,而社会管理、服务事务等职能则全部下放到社区。整合后的新社区设有社区党工委、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负责对居民的事项实行“一厅式”审批和“一站式”集中办理,居民在社区就可直接
17、办理社保、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事务,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小城镇社区建设也要从基础抓起,建立健全配套完善的服务体系。在农村,建设好一个坚强的村级领导班子,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建设村级组织作一件大事抓好抓实,健全农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积极做好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工作,按照“五个好”的要求,选好配强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真正帮助解决有人办事、照章办事、有钱办事、为民办事的问题。增加投入、整合培训资金和资源,加大对村级组织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团结带领群众搞好扶贫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作用,以适应新形势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第 9 页 共 9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