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 (6)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287136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 (6)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 (6)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 (6)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 (6) .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 *县位于XX省的东部,黔东南东北部。东与天柱交界,南与剑河接壤、西邻镇远、北连XX省新晃县。320国道和65号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310省道和830县道交汇县城,交通便利,是黔东公路交通枢纽。全县辖5镇4乡,159个行政村、4个居民社区。总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48万人,乡村劳动力10.93万人,女性劳动力5.09万人,有苗、侗等14个少数民族。*属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达55,全县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是开国上将杨至成将军的故乡,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也是黔东南州粮食生产基地和全州畜牧养殖重点县。 一、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试点工程自2006年6月底全面启动以来,有县委的高度重视,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全县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共投入资金210多万元,已完成村寨道路硬化21公里,建沼气池315口,改厨306个,改圈504个,改厕853个;完成商品蔬菜种植1000多亩、清香型烤烟600多亩;出栏生猪11万头,果林面积达5.1万亩;举办56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参训农民达10000余人次;开办2期产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合格人数450人,其中,获初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有209人,就业380人。全县年收粮食5000多万公斤,年养鸭超过100万只

3、,出栏肥猪3万多头,存栏牛9800多头。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以“三建三改五化五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我县认真实施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加快了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通村公路471公里,村村通公路率达82.6;协助国家65号高速公路建设,玉三、三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完XX县区境内320国道改造36公里、县道改造16公里,极大地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完成坡改梯1.3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2.48万亩,基本农田建设8691亩;新修水窖(水池)716口5.53万立方米,维修农田灌溉渠道62.6公里,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251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4326公顷;新修人畜饮水工程47处,

4、解决1.50万人和1.30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完成定点屠宰场异地搬迁改造,机械化屠宰处于州内领先水平;完XX县区城自来水扩建工程,增强了供水能力,保障了县城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加强小水电建设,完成木良电站增容技改和平坝电站建设;完成农网改造378.89公里,新建35kv变电站4座,安装配电变压器521台,覆盖全县9个乡镇159个行政村。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27576万元预计增加到2006年32460万元,比2005年增长3.44,年均增长2.2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1419元预计增加到2006年的1847元,年均增长6.8。生态保护得到

5、加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完成天保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7.5万亩,植树造林54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55,比计划提高3个百分点。建成农村防洪堤18.7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17平方公里。加强污染整治,基本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农村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一是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XX县区战略。近年来,全县共投入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00万元,完成学校危房改造及希望工程学校建设10所、面积1.37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1.51万平方米。向外引进和对内培

6、训教师3500人次,投入培训经费790万元。“两基”巩固提高和“普实”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民族高级中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技术教育成效显著,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被评定为省级重点职校。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创办幼儿园8所,在园儿童1191人,创办民办高中一所。二是全面推行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和农村群众就医状况得到改善,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建扩建卫生医疗用房1.52万平方米,其中县直属单位7800平方米,乡镇卫生院7400平方米。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9.6,新法接生率达99.8,传染病发病率呈较快下降趋势。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13.79万人,

7、参合率达到74.47。三是全面加强和提高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坚持以村为重点抓好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强化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落实奖励扶持政策,实现了计生优质服务达标县目标。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02年的7.06降到2006年6.35,人口出生率由12.72降到11.71。四是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启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村10个,投入资金205万元,实施进寨道路硬化21公里,改厨、改厕、改圈850户,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五是积极推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经常性开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工作有了新的进步。实施村村

8、通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0.8。全县有群众性体育组织11个,业余文艺演出队伍37个。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情系百姓生计。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入手,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帮、困有所助。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门路,创造就业岗位,帮助城镇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加大非农转移培训力度,进一步规范对外劳务输出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顺利完成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广泛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鼓励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081

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共发放“两保”资金、遗嘱生活困难补助费和丧葬抚恤补助费1721.86万元、4万人次。七是认真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和易地移民搬迁扶贫工程。共争取并实施各种扶贫项目333个、资金2500.9万元。全县贫困人口从2002年的6.54万人减少到5.64万人。 三、农村综合改革情况 我县在确保国企改革改制工作取得新突破的同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全面免除了农业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运行良好,税收征管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投融资体制、市政管理体制、粮食流通体制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朝着全方位、高层次

10、、宽领域方向发展。改革开放、诚信和谐的*形象逐步树立起来。 四、财政收入 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发展作为富民兴穗的第一要务,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是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到69461万元,比上年增长7.65,超过计划年均增长9的目标;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5868万元,比上年增长14.6;财政总收入完成4002万元,比上年增长10.37,超过9的计划目标;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预计达到7319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3.2,贷款余额3695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8328

11、万元;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59908吨。 五、金融支持 我县除了用好省、州的专项资金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县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积极向广大农民发放小额贷款,县扶贫办向农村组织扶贫资金,帮助农村发展各类产业。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10多万元,确保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建立健全了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立了优质农产品风险保障机制,抓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提升农民的合作化程度。 六、基层党建 我县各乡(镇)、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加强了村班子建

12、设,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呈现出“支部有力,干部齐心,群众思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格局。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村级班子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新农村好不好,关键看村级班子”作为衡量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好坏与战斗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准。在工作中,各乡(镇)主要是继续抓好“双富十带头”、“三培两带”等工程的实施,发现、培养一批村级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并对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排名滞后、战斗力不强的2个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 七、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建立机构,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自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社会

13、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县开展远程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党发200613号)、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穗党发200620号)和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党发200623号)等指导性文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由县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宣传部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对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相关科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职责。同时,成立了

14、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小组、基础设施组、产业规划组、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事业组、宣传策划组、巡回指导组和督促检查组,明确了各组的工作职责。设立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从相关部门抽调了7名业务精、作风硬的同志专职办公。各乡镇、村也相应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实行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责任追究制度,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绩效列入乡镇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2007年,我县充实调整了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要在所联系的乡镇、村,分别抓好1个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15、设工作。每个示范村由1个县直部门结对帮建,各部门要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倾斜。从今年开始,计划实施“一村1名大学生”工程,加强农业农村建设队伍力量。每个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由联系乡镇的县领导督导,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督促检查工作进度,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及时向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反馈。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充分履行职责,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领导小组具体抓,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格局。各乡镇、村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并使之成为长效机制。 八、目标考核 建章立制、强化考核,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管理上的一个重大措施。为确保示范村建一个、成一个、巩固一

16、个,在实际工作中,我县建立健全了四项机制。一是挂点联系制。县级领导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挂点负责一个乡镇,抓好一个以上示范点建设;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负责督促、协调本乡镇的示范点建设,并分别抓好1个以上示范点的建设;县直单位挂点帮扶一个行政村。二是全方位督查制。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对各乡镇示范点的建设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情况在全县通报。今年以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10余次深入到示范点进行全面督查。县级领导督查制,挂点乡镇的县级领导每个星期对所挂乡镇示范点的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督查情况在本乡镇通报。专项督查制,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每周对全县示范点开展1次专项督查。三是自我管理制。各示范点结合

17、本村组实际,普遍制定了简单实用、便于操作的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村道养护、庭院保洁等制度,并将相关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合理细化分解,逐一落实到户甚至到人。四是严格奖惩制。年终,将对乡镇、挂村帮扶单位和示范村分别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根据是示范村建设的难易程度、质量高低和建设速度等方面情况,对成效好的进行了表彰奖励,对差的作了通报批评。 九、保障措施 1、规划先行、科学引导。我县本着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原则,把规划设计摆在突出位置,县乡两级都成立相应的规划机构,建设的整个过程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要求、统一建设,并在具体工作中牢固树立二种意识。结合县情村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巩固现

18、有成果。各乡镇、村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做到一村一规划,列出逐年实施日程表,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制度。村级规划中必须明确以下主要内容:基本村情、规划依据、产业规划、资金筹措、实施计划、效益评价、规划图纸等。实行规费减免政策,县各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只收取工本费。我们要以规划为指南,紧紧围绕中央“五句话二十字”目标要求,逐年分步实施,巩固现有成果,争创新的佳绩。一方面突出典型示范。我们充分发挥桐林镇对河村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组织村干部到示范点参观学习,通过亲身感受示范点的巨大变化,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政策促动和资金补

19、助。县财政安排专项配套资金;县直单位帮扶和捆绑部分农、林、水和公路建设等项目资金。2006年,10个试点村的县级补助资金已全部到位。同时,鼓励社会、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外出创业人员捐资。目前,累计捐款、捐物达42万元。县金融部门实行贷款倾斜,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的享受低息。 2、农民为主、干部帮扶。一是农民为主。按照“自己办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办”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出资以农民为主,投工投劳以农民为主。二是村“两委”牵头。建设资金由村“两委”筹集、管理,工程进度和建设质量由村“两委”由督促、监管。如八弓镇星光村村“两委”一班人连续6个月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促使该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在12

20、月底已基本完工。三是干部帮扶。针对当前农村主要劳力外出务工,多数村寨脏、乱、差现象较严重等情况,我县组织县乡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一线帮扶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主要负责宣传发动、组织投工投劳,协助筹集资金、搞好规划。此外,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我县从2006年7月份起,从建设、交通、农业等县直有关单位抽调下派了40余名干部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规划指导。县领导也多方为新农村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如:县委副书记、县长樊昌林动员社会力量赠送了300吨水泥,用于瓦寨镇斗街村村寨道路硬化;款场乡的便路村,也由樊县长动员社会力量筹集资金近200万元、水泥近200吨,用该村家园重建。 3、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社会

21、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我县在充分用好上级专项资金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伸出援助之手,献出关爱之心。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10多万元,确保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4、强化宣传,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去年,我县制作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题问答、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告全县农民书和*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知识竞赛试卷,各部门和乡镇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让中央的“五句话二十字”要求深入民心,家喻户晓。在新的一年里,各乡镇还要继续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大力造势,使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

22、原则要求、工作内容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让广大农民从“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彻底抛弃“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宣传部门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紧密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主题,精心策划、制作好专题节目,及时跟进报道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兴起乡村组织和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5、以生产发展为核心,选准主导产业,强化支柱产业,培育多种经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整合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培育产业,发展经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围绕“三大品牌”(*鸭、山妹子系列、金穗系列)战略目标,集中力量抓好

23、战略重点,努力提升“三大品牌”对财政的贡献率。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好“三大品牌”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工业化。扶持和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帮助其做大做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与市场连接起来,形成带动千家万户增收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使用权合法流转。引导各方面及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的股份合作。建立和抓好农业商品基地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基地建设。围绕增收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抓好精品果蔬基地建设、出口创汇畜牧基地建设,抓好清香型烤烟生产,全县力争完成清香型烤烟种植3000亩。引导和规范农村剩余劳动力

24、有序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服务“三农”的作用。一是加大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基地(站)的作用,分期分批抓好农村党员的培训工作,使广大农村党员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二是强化班子自身建设。继续创新和深化“三培两带”活动。要以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切入点,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加强基层班子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着力提高基层班子把握方向、完善思路的能力,促进发展、破解难题的能力,抓好协调、统筹运作的能力,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处事公正、保持廉洁的能力。三是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贫困农民救助体系。切实帮助农村困难群

25、众解决“吃得饱饭、穿得暖衣、看得好病、住得上房、读得起书”等实际问题。四是抓好对农民的普法教育。结合“五五普法”,深入开展“政策法律进农家”等活动,进村入户开展政策法律集中教育。通过普法,逐步引导、促进农民法治理念的确立,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新型农民。五是依法打击“黄赌毒,偷盗抢”等行为。坚持严打整治方针不动摇,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实行“露头就打”,并实行重点区域集中整治制度,有力震慑和遏制各种黑恶势力和宗族势力的“抬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六是树立文明新风。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诚信户创评活动,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实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反对封建迷

26、信,抵制非法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七是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鼓励各示范点在本地声望高、脑子活、心肠热的“五老”干部、村干部、党员和致富能人中,组织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协助村“两委”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群众发动、资金筹集、质量监督、后续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7、切实抓好“三建三改五化五提高”,确保取得实效。我县始终要坚持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既可刷新创建,也可异地重建,或结合旧村改造实施。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制和摊派,不求“一刀切”、齐步走。村镇规划和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编制,有序推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抓好“三建

27、三改五化五提高”。“三建”:建优势产业、建基本农田、建公共设施。“三改”:改建村寨道路、改善人畜饮水、改善人居环境(主要是改厨、改厕、改圈)。“五化”:道路硬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村寨亮化、产业强化。“五提高”: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提高社保能力、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从今年开始,以整脏治乱为契机,清理脏、乱、差的“三清”工作将在全县所有村镇全面铺开,明年内所有集镇和90以上的村做到辖区内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各乡镇要按照“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的原则,推进“三建三改五化五提高”工作。以村庄整治为突破口,以生产发展为核心,基本实现道路硬化、

28、庭院绿化、环境净化、村寨亮化和产业强化的“五化”目标。 8、加大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县督促检查组、业务巡回指导组、规划实施组和宣传组的作用,加强各项工作的引导、督促、检查和指导。县委、县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列入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不制定考核标准,但要确保有人抓,抓出成效。建立“一季一通报、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的机制,每年底由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县直相关单位对各乡镇、村进行检查,把项目资金投入情况与建设效果挂钩,对搞得好的一个乡镇、村,要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对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的部

29、门或个人要予以表彰,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开展。 9、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和回归,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我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多年来,我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点,努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千方百计激活民间投资,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支持群众引资、合资开办加工贸易企业,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并向东部发达地区输送,以此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对那些在外务工多年、积累一定资金和技能的成功人士,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 10、培育新农民,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搞活农产品流通,壮大传统农业产业。近年来,我县认真实施农村劳动

30、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使全县60以上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致富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目前,全县已举办56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农民10000余人次,2期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合格人数450人,其中,获初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有209人,就业380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扶持壮大粮、猪、鸭、果、林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开放农业、生态农业和品牌农业。大力推广“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全面启动绿色食品生产计划,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广“市场公司基地”模式,按照“新品种、新技术、新体制”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

31、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今年,我县将继续实施优质高产粮食工程。抓好2000亩杂交水稻制种稻基地、3万亩绿色大米三大工程建设。实施农村沼气工程。通过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全县计划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口以上,新建大中型沼气池l处以上。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稳步发展优质粮油基础产业,发展壮大清香型烤烟产业,做好“良上贡米”品牌产业,着力打造“*鸭”品牌,加快*鸭产业化发展,力争建成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狠抓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观光农业”,建成一批上规模有档次的优质农产品基

32、地,扶持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引导产、加、销三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农业产业链。 2006年,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开创了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对我县下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面对我县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不足,结合各村的优势、特点,2007年,我县将继续按照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协助县委、县政府实施好“促农稳县”战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落脚点,把“农业产业化”和“三大品牌”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三建三改五化五提高治六乱”为主要建设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扎实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来源于第1文秘网,欢迎阅读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 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 内容总结(1)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 *县位于XX省的东部,黔东南东北部(2)县新农村建设综合汇报材料 *县位于XX省的东部,黔东南东北部(3)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农村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4)九、保障措施 1、规划先行、科学引导(5)建设资金由村“两委”筹集、管理,工程进度和建设质量由村“两委”由督促、监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