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交通现象调研思考(七).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282952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交通现象调研思考(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混合交通现象调研思考(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合交通现象调研思考(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合交通现象调研思考(七).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混合交通现象调研思考 1我国典型的交通混合现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混合 1.1机非混合形成的原因 在过去计划经济情况下的企业办社会带来的居住与就业接近,居住与其他设施混合的特点造成居民出行距离较短。而自行车恰好适合近距离出行,因此步行、自行车成为最适合的出行方式。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迅速,在我国,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只是近20年的事情。早期的城市交通表现为机动车较少,居民出行以步行与公交为主(早期的自行车价格昂贵);中期表现为机动车较少,居民出行以自行车为主(自行车开始普及),目前则表现为私人交通机动化迅速发展、机非冲突加剧。在我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并

2、没有给规划师更多的时间去寻找廉价、高效的路网分流体系。如果不存在这种体系,那么机非混合就必然存在, 1.2机非混合交通存在的问题 (1)导致交叉口通行能力降低 我国目前常见的三块板道路(此处三块板道路为广义概念,即人行道、自行车道、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的道路断面交通组织方式,而不是狭义的具有分隔带的道路断面),已经基本解决了路段上的机非混行问题,路段的通行能力与车速基本可以保证,主要是交叉口的混行问题没有解决。交叉口汇聚了不同方向的交通流,当混合交通流进人道路交叉口时,会产生分流点、冲突点和合流点,这些特征点的存在,直接影响着交又口的通行能力,机非混行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远远低于路段,已成

3、为城市路网中最常见、最普遍和最直接的交通拥堵发生源、交通事故多发地;而且机非混行对理清道路功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起到了消极作用。 (2)路网布局模式的不断恶化 我国城市路网还存在支路普遍缺乏的现象。由于城市干路缺少下一个层次的路网系统,适于商业活动的土地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居民以自行车出行为主,自行车、公 交、步行、机动车均集中在干路上。自行车具有轻便灵活的特性,易停放,宽敞的人行道刚好提供了停车场所。最初为顺路购物,伴随交通量增加,主干路两侧的小规模商业活动逐步升级,最终导致“交通性商业街”的诞生。如果能够从路网上将自行车与机动车分离,那么沿自行车道的商业街将吸引自行车出行者到此购

4、物。对于步行者来讲,在自行车专用道两侧行走将比在机动车道两侧行走更具安全性,同时也会减少汽车尾气对健康的损害。 (3)行人过街困难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居民出行意向调查表明,行人过街困难、不安全是主要交通问题之一。三块板道路断面大,必然造成行人过街困难。而最大的困难并不是道路宽度问题,而是分 隔护栏问题。设立分隔护栏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自行车的交通行为,而自行车交通行为失范与自行车流量大、法不责众的思想观念有关,与城市道路交通商业功能混合有关。 (4)不利于自行车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骑自行车是体力运动,骑行时呼吸加快。机动车排出的尾气刚好被骑自行车的人吸入,自行车使用者首当其冲地成为汽车尾气的受害者。 2解决对策 如何减少混合交通相互之间的干扰,降低交通事故率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混合交通是无法消除的,产生诸多问题的根源不是混合交通的“混合”而是“混乱”,所以制定解决公路混合交通问题对策的原则是尽量减少交通冲突和各种交通方式的相互干扰,使混合交通流有序流动。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