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名师教学教案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名师教学教案02.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上梁甫行教学设计八方各异气1,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2,寄身于草野3。妻子象禽一兽4,行止依林阻5。柴门何萧条6,狐兔翔我字7。【注解】1异气:气候不同。剧:艰苦。3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4行止:行动的踪迹。5林阻:山林险阻之地。6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7翔:绕行。一、作者简介曹植(192 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死后谥“思”, 故世称“陈思王”。植才思敏捷,工诗善文,很受曹操宠爱,几立为太子。然任性放诞,后渐 失宠。曹丕称帝后,他备受猜忌迫害。屡次上书乞用,皆未如愿,终于忧愤而死。其诗内容 广泛,形式优美,思想深刻,钟噪称为“骨气奇高,
2、词采华茂”(诗品),有很高的艺 术成就。特别是他的五言诗,代表了当时诗歌最高成就,对后世五言诗的开展也起到了很大 的推动作用。原有集三十卷,已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近人黄节的曹子建诗注是 较好的笺注本。三国志魏书卷19有传。二、创作背景梁甫行借乐府旧题描写了边海逃民的困苦生活。在曹取的时代徭役繁兴,赋敛苛细, 百姓为了逃避征调,常常不敢呆在家里而窜入山林;诗中写的正是这种悲惨情景。边海的人 民生活艰辛,平时就生活在草棚里,可以说“象禽兽平时他们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每 天就钻在山林里边,生活在恐惧中。靠在林中采集食物而存活,靠险阻的坳壑以藏躲,白天 不出林莽,黑夜也不敢明火高声。逃民们出没在山
3、林之中与狐兔争食争住,而自己原来的家 园却成为了狐兔们纵情嬉戏的乐园,真是可悲。三、理解词义注释梁甫行:乐府相和歌楚调曲名,古曲泰山梁甫吟分为泰山吟和梁甫吟 二曲,皆为挽歌。古辞已佚。诗内容与古辞无关。八方:东、南、西、北四方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合称八方,这里泛指各地。 气:气候。千里:喻各地相距遥远。殊风雨:风雨甚不相同。剧哉:艰难啊。寄身:居住,生活。草野:野外、原野。妻子:妻子和儿女。象禽兽:形容极其贫困落后的非人生活。行止:行动和休息,泛指生活。林阻,山林险阻的地方。柴门:以柴木为门,喻居处穷困。这句感叹边海民居处荒凉,很少有人来往。翔:这里是形容孤兔之类在边海民住处窜来窜去
4、,极其自在,竟像鸟儿在空中任意飞翔 一样。【译文】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 们的栖身之地。妻子和儿子像禽一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 清,狐兔在周围自一由穿梭毫无顾忌。【鉴赏】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他在泰山梁 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 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
5、环境的恶劣。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 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 的与野兽同一居。所以,妻子象禽一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 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 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 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柴 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 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
6、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本 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四、问题归纳1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 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2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 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3 .用自己的话说说海边人民的生存环境?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住在破旧的茅草屋;依靠自然险阻和野 兽争生存空
7、间;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环境描写衬托出海边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4 .赏析“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 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们依靠自然环境的 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 存忧惧。5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什么?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 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五、作品赏析泰山梁甫行亦作梁甫行,乐府曲调名
8、,属相和歌辞。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说:“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余冠英三曹诗选 说:“古曲泰山梁甫吟,又分泰山吟和梁甫吟二曲,都是挽歌。”曹植这首诗是 拟泰山梁甫吟而作。诗中描绘了“边海”农村的贫困景象,表现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 怀。全诗共八句,开首两句以高度概括的笔力描绘出一幅气候各异,风雨迥殊的广阔无垠的 宇宙图象。这里有诗人青少年时代“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求自试表) 的戎马生涯的体验,但是,更多渗透着诗人后期倍受曹丕父子压抑,“十一年中而三徙都, 常汲汲无欢飞三国志曹植传)的沉痛经历。正是如此,才使诗人出笔非凡,挥写出苍凉 浑茫的诗
9、句。下边四句,诗歌的图象又急剧缩小,与开首两句的大笔勾勒,形成鲜明的二极 性。其中“剧哉边海民”之“边海”,丁晏曹集诠评注为“海岛”;“寄身于草堂”之“墅”,宋 刊本曹子建文集作“野”,今人多以作“野”更符合全诗的意境。这样以来,诗歌的画面由 无限大的空间,就具体到海岛民居住的荒野中,他们的妻子儿女就像禽兽一样,衣食住行, 时时刻刻与海岛上的岩石和森林相伴为伍,此情此景已经和人间地狱合二而一了。但是,诗 人并没就此止笔,而是在诗的结尾处,借海岛民的自泣自诉,进一步描绘其“家”中情景:那 里柴门萧条,成了狐兔出没奔跑的乐园。据赵幼文曹植集校注说,这首诗反映了“曹睿 时代徭役繁兴,赋敛苛细,百姓为了逃避征调,不敢家居的惨酷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