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发改委监管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发改委监管调研报告 .doc(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发改委监管调研报告 招投标监管是发改部门的重要职责,是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规范项目运作的重要保证。强化招投标活动监管,对于提高项目管理质量、更好地发挥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对全市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进行了调研,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进一步强化招投标监管的对策和措施。 一、我市招投标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我市招投标监督管理工作经过近年来的多方努力和实践探索,已初步走上了管理比较严格、运作比较规范、落实效果较好、招投标市场发育整体平稳健康的轨道。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完善制度,把好招投标方案审批关 一是坚持审批招投标实施方案。对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坚持审
2、批项目招投标实施方案,必要时进行集体讨审签;二是坚持对一些小项目,在申报项目初步设计(或可研报告)时一并申报招投标实施方案,将招投标方案与工程可研报告一次审查批准,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项目服务;三是对于大中型项目,先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审批,待具备招标条件后,另行报批招标实施方案;四是坚持规范的审批流程。 (二)强化招标程序,实行全程监督 一是指导成立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对每个项目的招投标实施方案,都指导成立由项目县区或项目主管部门的领导牵头,发改、监察、财政、建设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支持和监督项目法人组织招标,对招标中出现的问题由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研究解决;二是认真核准
3、招标公告发布申报表。对招标公告详细审核盖章后,由项目法人在规定的新闻媒体上发布;三是参与开标、评标过程监督。对政府投资性建设项目的开标、评标活动,实行全程参与监督;四是坚持对评标委员会确定的中标候选人,实行3日以上的公示制度,以保证充足的社会监督时效;五是坚持后审制度。对完成招投标的项目,在发出中标通知书15日内,要求将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专家来源、评标委员会组成、评标细则、评标报告、中标通知书等情况报发改部门备案,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较好的后审作用。 (三)全面检查和重点稽察相结合 多年来,我们会同监察、财政、审计、规划等部门每年组织两次以上重点项目和政府投资性项目的全面检查。在检查中,将项目招投
4、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期从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完善提高。同时,市重点项目稽察办每年对全市国债重点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性项目,有计划的进行重点稽察或专项稽察。几年来,我们先后对全市公路交通、公检法司、文教卫生、农林水利和城市基础设施等二百多个项目进行了检查、稽察,对规范项目招投标活动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四)积极协调解决招投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对招投标问题的监督,是依法管理招投标活动、推进招投标工作规范化运行的有效手段。对在项目招投标活动中出现群众举报的问题,我们随接随查,主动出击,做到件件答复,决不拖延推诿,以求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和影响。近年来,我们先后对法
5、门寺合十舍利塔、交通战备公路、城市供水管网、疾控中心等项目招投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为保障招投标法规的执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项目建设招投标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监管,在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招投标过程和监管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招投标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一)监管体制不统一,法规制度不健全 目前的招标监管体制,可以说是一种以部门分散监管为主,综合监督为辅的体制,即:分别由水利、交通、建设、国土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发改委负责加强对招投标工
6、作的指导、协调以及对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和工业项目招投标的监督检查。这种部门分散监管模式所引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招投标监管中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同体监督,监督越位和缺位现象同时并存,造成了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混乱无序的局面。另外,工程招投标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如部门法规及各种配套政策之间相互掣肘,对于招投标中的违规违法行为,招标投标法及相应的配套规定只讲了“不准”,而没有讲违反了怎么办,致使对一些钻政策漏洞的违法违规行为,因缺乏明确的法律、行政法规处罚条款而难以查处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工作的难度。 (二)规避招标,逃避监管 主要方式有。一是把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千方百
7、计找各种理由将其变为邀请招标。二是肢解工程,化整为零。把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小项目,使每个小项目的金额均在招标要求的规模标准以下,从而达到规避招标的目的。三是部分招标,只对项目的部分工程进行招标,附属工程则直接发包。四是一些业主单位为了私利,把应当招投标的项目直接交给自己所属的单位完成。 (三)参与招投标的主体行为不规范,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首先,有些业主行为不规范。一些业主除了采取各种方式规避公开招标以外,有的还在招标过程中向管理单位、中介机构、投标企业乱提条件;有的在招标中与投标人存在着利益的交换,与投标人、代理机构相互串通,制定带有倾向性的、不合理的评标办法,虚假招标
8、,明招暗定,甚至搞阴阳合同,严重扰乱了招标市场秩序。其次,部分中介机构行为不端。一些中介机构不中立、不公正,拿谁的钱为谁说话。有的招标代理机构为了取得代理业务,一味迎合业主,弄虚作假,甚至帮助业主出谋划策钻法律空子;有的招标代理机构则与投标单位相互串通,破坏了招标的公平性。再次,一些投标企业存有违规行为。投标中有时出现投标单位相互串通的情况,彼此达成协议,出现陪标、串标、借机抬高或压低标价,损害投资人利益的现象,使招投标流于形式。投标企业中标后,违法分包、转包的现象也比较多见。 (四)权力干预市场,地方保护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实际招投标运行中,一些有着这样或那样特殊权力的部门,严重违反招标投标
9、法,凭借其职权,向投资人“推荐”开发商,或是向承揽工程企业“推荐”分包队伍,干预工程的发包和承包。有的项目业主不按规定发布招标公告、控制信息的发布范围、随意缩短某一程序的时限;有些地区或部门为确保本地、本系统企业中标,违法设置投标许可,采取歧视性资质审查、越权指定招标公告发布媒体、限制招标公告发布范围和地点、制定不公平的评标标准和方法等,排斥外地或外系统的投标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违反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法规。 (五)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一是个别领域存在行政主管部门招投标监管机构监督检查不到位、力度不大、监控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难以做到严格按程序对招投标实
10、施有效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二是存在行政主管部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社会监督太弱、监督相对滞后等问题。三是工程招投标监管中存在重管理轻查处、重检查轻处理的现象,致使不少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串通招投标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处理。 三、进一步强化招投标监管工作的对策和措施针对目前项目招投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从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强化监督、规范行为入手,进一步做好招投标监管工作。 (一)理顺招投标监督体制,明确监管部门职责我国现行的招投标多部门监管的格局,客观上造成了当前监督缺位、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状况,因此,需要对招投标监督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理清各监督主体的相互关系,把握好监督主体的角色定
11、位,合理划分招投标监督管理权限,明确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工程招投标监管体制。要整合各种监督力量,健全监管机构。建议成立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参加的招投标监督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工程项目、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等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各监管部门要在监督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开展监管工作,形成自上而下、不同层次的监督,明确责任,理清角色定位。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管应定位于对每项招投标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并及时向监督委员会上报监管情况,及时纠正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要尽快实现招投标执行机构与监管部门人员分离、机构分设、
12、资金脱钩,形成相互制约的格局,从体制上保证招投标监管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使招投标活动及其监管更加规范面对当前我国的招投标法律法规及其监管制度不系统,不严密的状况,建议立法机关应尽快对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等系列法规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度建设步伐,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尽快出台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完善招投标文件编制办法、投标人资料审查办法、评标委员会组成办法、评标定标办法、合同履行的监管办法、责任追究办法等操作规程;建立实施招投标师职业水平考评制度和招投标从业人员执业准入制度,为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人、招投标代理机构以及招投标监管机构提供切实的行为规
13、范,使重大工程项目从招标到合同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堵塞程序上的漏洞,减少随意行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强化程序监督,完善招投标监管工作网络一是强化程序监督,严格规范招投标程序。工程项目招投标有一套完整的程序,程序不规范,就难以保证招投标结果的公正性。作为监督主体的招投标监管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监督招标代理机构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招标,对招标公告公布、专家抽取、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等具体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在程序上不出问题。二是对招投标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督,把招投标活动置于招投标监管机构、纪检监察机关、公证机关的多重监督之下。三是形成严密的
14、招投标监督网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主动牵头并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强化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项目稽擦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监督的作用,如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从社会中选聘招投标监督员;发挥行业协会的资信认定、自律功能等等,形成监督网络,把招投标工作置于严密的监督网络之中,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健康发展。 (四)改进评标办法,维护招投标公平公正借鉴先进经验,在工程项目总承包中继续推行投标报价竞争的招投标方式,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实行合理低价中标。促使业主在招标前做好市场调查,掌握各种工程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做好成本核算,防止中标价过大偏离成本价。在评标定标中,采用商务标和技
15、术标分离,不设固定标底以及明标暗评的办法。招标人如编制有标底的,其标底既不能作为决定中标的直接依据,也不能作为决定废标的直接依据,只能依法作为防止串通投标、哄抬标价和分析中标价是否合理等情况的参考。通过改进评标方法,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杜绝暗箱操作,防止泄露标底,遏制编制标书及评标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创造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五)提高招投标监管人员素质,优化招投标工作环境 首先,加强学习和宣传。强化对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学习,使各级领导干部和监管机关充分认识规范招投标行为,培育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市场环境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好地方利益、部门利益
16、与国家利益、全局利益的关系,增强法制观念,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意识,坚决杜绝招投标中的各种权利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其次,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廉政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各种丰富多样、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肩负起监管的重任。再次,增强改革创新能力。鼓励监管人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不断研究探索加强招投标监管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加快实现招投标工作的新飞跃。 第二篇:省发改委调研(定)XX县区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汇报 中共XX县区委XX县区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日) XX县区是唐宋八大家韩愈的故里,位于
17、XX省西北部、中原经济区腹地,面积541.6平方公里,人口38万,是一个面积小、人口少、区位优势不明显、地上地下无资源的县级市。针对这一市情,我们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城市带动、产业支撑、农业提升、民生改善”的总体思路,突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区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统筹兼顾,务实创新,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成功走出了一条非XX县区市加快发展的新路子。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3.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05亿元。先后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XX县区(市)”、“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金融生态市”、“全
18、国粮食生产先进市”、“XX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XX省文明城市”、“XX省食品工业强市”等国家、省级荣誉200多项。 在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按照“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总体要求,将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力推进, -1“环境立市”战略,用硬手腕打造软环境,把软环境打造成硬资源,“孟州环境”成为金字招牌,成功跻身“中国中小城市区域带动能力百强”,并蝉联六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产业集聚区的大发展、生产要素的大聚集、主导产业的大提升,为孟州“十二五”的发展奠定
19、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积蓄了势能。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始终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坚持争创全省一流,打造集聚发展平台。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集聚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加大扶持指导力度,强力打造全省一流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结合XX县区城市XX县区概念性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产业发展的现状,聘请了XX省规划设计院,对XX县区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进行适度调整,规划面积由11.7平方公里调整为35.6平方公里,集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加大投入完善配套。通过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吸引外资、投融资平台融资等多种方式,累计投入21.5亿元,在实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五通的基础上
20、,突出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了总投资6.5亿元的铁路专用线、5.5亿元的“六纵四横”道路、2亿元的中陕物流园、1.5亿元的污水处理等建设工程,集聚区吸纳集聚和孵 -3总投资5亿元的嘉陵工业园项目快速推进,实现了由气缸套、轴瓦生产向活塞、活塞环、三轮摩托车及配件等生产延伸,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生物化工产业,以扩大规模为重点,重点发展以核黄素为中心,多种维生素、饲料添加剂为配套的产业体系。目前,年产5000吨核黄素项目已顺利投产,l乳酸和正丁醇项目中试已经结束,阿斯巴甜项目基本竣工,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皮草加工产业,以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终端为目标,重点发展制鞋、制衣、箱包等羊剪绒产品,
21、以终端皮毛制品集群化带动产业发展。目前,总投资12亿元的高档服装革项目已建成生产,总投资10.6亿元的德克斯高档制鞋正在加快推进,主导产品实现了由初级加工向制鞋、服装等终端加工的“全覆盖”。新材料产业,面向高端需求,加速壮大纳米碳化钨硬质合金材料及其工具制品产业,积极引进发展再制造业、节能环保制造业和节能环保服务业,壮大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目前,总投资14.5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快速推进,大地合金公司一期项目已全部建成试生产,与富士康公司的合作项目已经敲定,产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融入国际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力实施“大招商”战略,加快培育外向
22、型产业,开放型经济带动发展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孟州模式”。健全机制重保障。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 -5俄罗斯、欧洲、北美等市场;大地合金主导产品多晶金刚石占据国内市场的60%、国际市场的40%。2006年至2010年,我市连续5年被评为“XX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进出口总额、人均创汇、经济外向度”三项指标均居XX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首位。今年元至8月,全市外贸出口2.69亿美元,提前4个月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四)坚持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上档升级。强力实施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政策激励、创新基地建设、创新产业集聚、创新环境优化等科技“五创”战略,加速了优势创新资源向孟州集聚,迅速提升
23、了孟州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孟州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称号。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建成了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装备先进、资源共享的应用基础研究基地,集聚区内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工程技术中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中中等技术及以上职称人员4625人,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2.7%。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设立500万元的科技创新奖励基金,鼓励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科技发明等活动,企业逐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中原内配的分体式活塞、欧v发动机气缸套、金刚石自支撑厚膜、高纯度聚葡萄糖等一批新产品达到
24、并超过国际先进技 -7聚区实施的12项重点工程中,采用bot、bt模式建设的就达到8项。努力向上争资,积极争取“百亿城乡筹资计划”项目,成功被确定为首批a类县市,申请贷款近5亿元。推动上市募资,将大地合金、中原活塞、广济药业、奥森板材、金玉米、革乐美等6家重点企业列为上市后备企业,积极联系中介组织深入企业,搭建对话平台,推动企业上市。保障环境容量。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的“两高一资”项目,投资额度再大,一概谢绝。加强已有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污染进行深度治理,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建成了总投资6000万元的排水渠整治工程,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5亿元的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把企业达
25、标排放的水二次处理,变成生态用水,进行循环使用,为集聚区科学发展提供了环境容量空间。保障运作机制。成立了正县级规格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并明确一名市委常委协助工作。管委会办公室下设综合科、商务科、规划建设科、企业服务科、财务科、投资开发公司等6个内设机构,建立了“工作责任目标、工作落实台帐、重点工作领导分包、解决问题联席会议、工作推进督查评比、工作成效严格奖惩”环环相扣的六大推进机制,避免了工作棚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存在突出问题及深层次矛盾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孟州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 -9意见,数易其稿,XX县区规划方案已初步敲定,但是由于土地指标难以审批,XX县区规划无法付诸实
26、施,影响了产城互动工作的推进。 四是环保工作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能源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工程以及污水管网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同时,根据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和再制造产业,并以此为依托,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成为国家第二批再制造试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如果省政府能够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将会对我市再制造产业的成长壮大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压力较大。目前,孟州产业集聚区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正在加
27、紧推进,如“六纵四横”路网、综合服务大楼、供水工程、公租房等,此外,随着集聚区从业人口的迅速增加,集聚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尽快进行改扩建或者新建,集聚区内及周边共计12个村庄也要在近12年内进行搬迁。保证这些工程顺利推进,需要大量资金。我们虽然设法采取多种方式多方进行融资,但资金压力依然很大。 四、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对需要调整完善的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重新 -11 第三篇:发改委工作报告发改委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安排意见,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
2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奋斗目标,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放松,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全力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04亿元,增长10.5%左右。 (一)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预计总产329.5万吨,增长3.9%。农业产业振兴规划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全市新增有机蔬菜3.1万亩、苗木花卉2.5万亩、
29、奶牛存栏1.4万头,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95家,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69家;落实各类农业补贴资金6.26亿元,全年完成造林19.7万亩,新增特色经济林7.8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各类工程8540处。工业经济明显回升,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7%左右,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骨干企业培植力度加大,全市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20家,泰开集团、泰丰矿业等6家企业突破50亿元。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00亿元、利税670亿元、利润415亿元,分别增长22%、17%和17%左右。 (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创
30、新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实行指挥部推进和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制度,集中抓了一批中央、省投资项目和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航天特车重型矿用自卸车项目、大汶河拦蓄工程、山能集团大型矿用掘进机、泰山会展中心等12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396亿元,是近年来进展最快的一年。48个市级领导包保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0亿元,增长20.5%左右。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预计全年新开工境内招商引资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650个,到位资金420亿元,增长21%。 (三)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转方式调结构扎实推进。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我市连续第五年荣获“
31、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称号。服务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泰山瑞奥不夜城、天乐城水世界、泰山温泉城、义乌商贸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营。消费市场保持平稳,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27亿元,增长15%左右。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全市预计接待境内外游客43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6亿元,分别增长16%和21%。节能降耗力度加大,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可以全面完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市工业在建技术改造项目873项,其中过亿元项目288项。质量效益逐步改善,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8.9亿元,增长15.01%。 (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
32、推进力度,市政府制定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XX县区、岱岳区满庄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以及XX县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任务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外经外贸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1.9亿美元,增长20.3%,其中进口总值9.6亿美元,出口总值12.3亿美元,分别增长50.9%和3.7%;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分别增长64%和60%。 (五)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带动作用增强。泰城泮河水系(中央
33、公园)建设工程、高铁XX县区建设工程等11项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较快,全市新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0262套,基本建成和竣工11858套,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村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2亿元,增长22%。农房建设快速推进,新建农村住房4.8万户,改造危房1.4万户。村庄环境整治进展顺利,小城镇建设效果显着,有5个镇被列为省级示范镇。XX县区享受沂蒙革命老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扶持政策,泰安高XX县区升级为国家级高XX县区,XX县区纳入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对口支援新疆XX县区和扶贫协作重庆XX县区等工作全面推进。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改善步伐加快。财政保障民生支出
34、力度加大,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完成242.7亿元,增长16.5%,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支出完成140.1亿元,增长18.7%。就业形势稳定,预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8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5个险种10个类别的社会保险费收缴率均达95%以上,其中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7.8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372.2万人。幸福教育工程扎实推进,建设完成公办幼儿园168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元,分别增长13.3%和17%左右,均高于生
35、产总值增幅。认真落实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教育、文化、人口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12年,在外部需求明显减弱、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奋发有为的结果。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严峻。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增长普遍放缓,实体经济元气还没有完全恢复,总体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速增长阶段,稳增长和调结构压力并存,市场需求疲软和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问题并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
36、新能力不足并存,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制约矛盾并存,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减与财政增收困难并存,经济运行存在不少困难和矛盾。从我市看,一是扩大有效需求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投资方面,在市场环境趋紧、预期收益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投资意愿仍不强。消费方面,在住房等消费拉动作用减弱的同时,新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进一步扩大消费的难度不小。出口方面,受外需持续低迷、贸易摩擦增多等因素影响,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二是保持工业平稳增长的难度依然较大。企业面临成本上涨和产品价格下滑双重压力,部分行业效益下滑明显。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重点工业企业增速放缓,部分企业产能发挥不足、产量下降。三是促进财政持续增收
37、结构优化的难度依然较大。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回落幅度较大,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增多,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四是实现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难度依然较大。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依然较多。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国家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增强,经济增长仍有广阔的空间;价格水平趋于稳定,通胀压力持续缓解,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央和地方政府新
38、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投资、刺激消费的政策,这些政策将陆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将为经济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经济发展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强。从我市自身来看,一是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总抓手,一批招商引资项目陆续落地,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将有力地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投资和消费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二是我市产业基础较好,农业连年增长,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我市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外经贸跨越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加强财源建设等方面出台
39、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随着这些政策逐步落实到位,支撑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潜力依然很大。四是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优化发展环境,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全市经济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综合以上因素,做好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以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努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保障和改善
40、民生,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稳中求进,开拓创新,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1)经济增长: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13%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左右。(2)结构调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3)民生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41、6.1以内。(4)节能减排: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等节能减排任务。提出这样一组预期目标,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考虑了当前经济走势,又考虑了我市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培植后劲等需要,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切实把精力引导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走持续健康发展路子。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是关键,必须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增强产业竞争力。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向,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必须坚持经济发展
42、、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把增加收入、解决好就业、提高保障水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第四,节能减排是转方式的突破口,也是建设“生态泰安”、“美丽泰安”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作为旅游城市的泰安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三、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及措施 (一)坚持不懈地扩需求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投资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年内投资总额达到2100亿元左右。(1)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国电泰安热电联产、奥特莱斯现代服务产业区、大汶河拦蓄工程、泰山龙曦国际旅游度假地、60万吨年lng装备国产
43、化、华鲁锻压大型数控船用卷板机二期工程等120个左右重点建设项目,着力落实重点项目建设条件和要素保障,推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实现投资完成率、竣工率、投产率新突破。按照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要求,策划充实一批能延伸产业链条或补充产业发展短板的项目,为投资接续做好准备。加大对新策划项目的前期推进,安排100个左右前期推进项目,争取早日具备开工条件。继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营造齐心协力服务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推进产业招商,充分发挥产业招商指挥部的优势,坚持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优势资源开发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与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着力
44、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突出抓好大项目招商和建设,加强与世界500强和“央”字号大企业、大集团的联系对接,力争在引进大项目、完善产业链条上实现新突破。(3)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坚持投速、投量、投向、投效有机统一,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农”、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入,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投资过快增长,年内不审批、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依靠投资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化工、造纸、纺织、建材等传统行业技改投入力度
45、,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4)着力保障重点项目要素需求。积极推进建设项目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坚持用地指标优先用于省市重点项目。继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全力推进项目融资,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项目、政策支持,大力开展对上争取、银企对接活动,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重点项目建设领域。二是繁荣发展消费市场。加强对城市商业网点的总体规划,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培育城市商业中心,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构建现代化商贸流通网络。组织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搞好“商贸流通十强培植工程”,加大对30个重点商贸流通项目的督促调度力度,着力改造提升一批大型农产品
46、批发市场,扶持建设一批重大涉农领域物流项目,重点培育一批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不断提升城乡商贸服务水平。研究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养老家政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大对“放心肉”、“放心酒”的执法监督力度,加强价格监测预警,营造和谐消费环境。三是千方百计保持外经外贸稳定增长。坚持高层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机制,以“两市(京沪)、两地(港台)、两国(日韩)、两洲(欧美)”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纺织、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提升和汽车及零配件、输变电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招大商引好资,确保利用外资实现稳定增长。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重点培植以泰山玻纤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
47、以泰开集团、特变电工为龙头的输变电设备产业,以航天特车、现代重工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大力培育出口名牌产品,加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战略资源的进口,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步伐。充分发挥展会的平台载体功能,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引导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鼓励企业安全、高效“走出去”,培植壮大“走出去”队伍,引导我市煤炭、输变电设备等优势产业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好岱岳区、XX县区、XX县区和XX县区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基地县建
48、设工程,深入开展优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左右,力争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面落实14个农业产业振兴规划和年度计划,突出有机蔬菜、奶业富民、苗木花卉三大“亮点”,年内有机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35万亩。加快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优势畜牧业,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力争达到11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抓好林业产业亮点培植、林下经济和特色经济林建设,新增造林面积12万亩。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河道防洪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年内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年内培训农民50万人次。二是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继续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落实好煤炭、化工、食品、纺织服装、汽车、输变电设备等十个产业及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抓好山东尤洛卡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