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省教师资格评估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全省教师资格评估测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原则。A.启发性B.直观性C.因材施教D.巩固性【答案】 C2. 【问题】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DNA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移接可产生基因重组D.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经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易出现染色体数加倍的现象【答案】 D3. 【问题】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
2、需要氧气的参与C.细胞内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D.正常情况下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答案】 B4. 【问题】 下列最早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并倡导教育实验的是()。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梅依曼D.洛克【答案】 C5. 【问题】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 D6. 【问题】 教师在进行“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课的教学时,请家里做水果生意的学生
3、给全班同学讲水果保鲜方法和经验。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A.教师资源B.学生资源C.教材资源D.网络资源【答案】 B7. 【问题】 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酸碱度有关,与污物或衣物的性质无关C.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答案】 B8. 【问题】 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有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
4、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A.B.C.D.【答案】 B9. 【问题】 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界定,下列属于情感目标水平要求的是()。A.了解B.应用C.模仿D.反应【答案】 D10. 【问题】 一位教师讲“生物与环境”一节时,结合教学讲解了我国目前需要解决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有关的指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体现了生物学的()教学原则。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B.生物学教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C.综合化D.直观性【答案】 B11. 【问题】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A.B.C.D.【答案】 A12. 【问题】 下列关于动物行
5、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B.动物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D.捕捉老鼠是动物的学习行为【答案】 B13. 【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边讲授教学内容,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或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属于哪种实验教学 ()A.探究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C.伴随教授实验D.模仿式实验【答案】 C14. 【问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取了较多的现代生物技术,以及最新的生物科学研究成果,这符合教材内容选择要()的思想。A.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出发点B.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C.要反映社
6、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D.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 C15. 【问题】 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答案】 D16. 【问题】 “如何造就天才儿童”这类问题属于()的问题。A.有结构B.无结构C.一般性D.认知性【答案】 B17. 【问题】 问题解决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 因此,也把这种形式叫( )。A.知识水平B.操作评
7、价C.形成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答案】 B18. 【问题】 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实例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B.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C.用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D.用玉米种子繁殖后代【答案】 D19. 【问题】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在反复的尝试错误中,最终形成了稳定的()。A.认知B.兴趣C.态度D.刺激一反应联结【答案】 D20. 【问题】 下列与演示实验基本要求无关的叙述是()。A.讲清演示实验的步骤和方法B.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C.指导学生正确操作D.方法要科学、操作要规范【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
8、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主要特征有( ) 。A.独创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目的性E.开放性【答案】 ABC2. 【问题】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A.教师的领导风格B.班级的规模C.班级的性质D.学校的规章E.对教师的期望【答案】 ABC3. 【问题】 抑郁症的表现是( )。A.情绪消极B.消极的认识倾向C.动机缺失、被动D.躯体上疲劳、失眠E.生活的压力【答案】 ABCD4. 【问题】 维纳把行为结果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即()。A.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B.内部归因与稳定归因C.稳定归因与不稳定归因D.可控制归因与稳定归因E.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答案】 A
9、C5. 【问题】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多种活动交织在一起,具体包括( )。A.管理过程B.学习过程C.教学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答案】 BCD6. 【问题】 下列属于传统教学媒体的有( )A.幻灯B.黑板C.投影D.标本E.录音【答案】 BD7. 【问题】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有(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机制D.教育E.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答案】 AB8. 【问题】 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 )。A.认知性问题解决B.常规性问题解决C.发展性问题解决D.创造性问题解决E.理论性问题解决【答案】 BD9. 【问题】 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包括( )。A.知B.情C.意D.行【答案】 AB
10、CD10. 【问题】 古代埃及的学校有( )A.宫廷学校B.文士学校C.职官学校D.寺院学府【答案】 ABCD11. 【问题】 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 )。A.国家课程B.知识性课程C.技能性课程D.地方课程E.学校课程【答案】 AD12. 【问题】 家庭环境的效应表现在()。A.家长的职业类别B.家长的期望水平C.家长的文化程度D.家庭的自然结构E.家庭的气氛【答案】 ABCD13. 【问题】 下面哪些政策文件体现了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内容()A.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B.中学德育大纲C.中学生守则D.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E.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答案】
11、BCD14. 【问题】 下列选项属于外部学习动机的是( )A.学习是为了取得老师的表扬B.学习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C.学习是为了获得名次D.学习是为了报效祖国E.学习是出自好奇心【答案】 ABCD15. 【问题】 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答案】 AD16. 【问题】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A.获得B.同化C.顺应D.转化E.评价【答案】 AD17. 【问题】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A.层次性B.综合性C.可操作性D.灵活性E.计划性【答案】
12、 BCD18. 【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迁移作用的例子有( )。A.练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B.先学普通心理学再学教育心理学的其他内容会觉得容易C.鲁班发明锯子D.说粤语的人很难说好普通话E.瓦特观察烧开水的壶盖发明蒸汽机【答案】 ABD19. 【问题】 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中提出了()等教学过程的几个阶段。A.困难B.问题C.假设D.验证E.结论【答案】 ABCD20. 【问题】 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B.爬山法C.算法D.逆向搜索法E.启发法【答案】 AB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在小
13、班建构区凡凡用纸箱进行垒高游戏,“哗”的一声,还没垒好的“高楼”倒了,凡凡没有沮丧,反而很高兴,再倒、再建,乐此不疲。老师走过来说:“楼没建好就倒了,真可惜。”凡凡开始注意到楼倒的原因,他用手扶着“高楼”,可楼还是一倒再倒。教师再次介入,“想想办法,楼还要倒是怎么回事”。这时,凡凡看了看纸箱,他发现纸箱有的大、有的小,于是他再次尝试将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垒齐,这下“高楼”稳住不倒了。分析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教师的指导行为。【答案】(1)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幼儿主要是通过操作与感知获得有关经验。材料中的凡凡最初是通过“一垒一倒”的操作来获得游戏的愉悦体验;在后期通过
14、教师的适时介入,凡凡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开始自己寻求办法使得“高楼”不再倒塌。(2)教师的指导行为分析:一方面,游戏中教师能够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情感等,抓住教育契机,在幼儿游戏技巧出现困难时介入,引导幼儿探索;另一方面,老师采用外部干预的方式,不直接参与幼儿的游戏,以一个外在角色给幼儿的游戏提出建议,让儿童控制游戏,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同时在儿童解决问题后能够及时退出。2. 案例:时间都去哪儿了早晨醒来,一边洗漱,一边听着电视里的新闻;上班途中,坐着拥挤的电车,仍不忘用手机玩玩小游戏;工作间隙,打开浏览器闲逛门户网站,各大论坛.现代化的生活中,人们迈着最匆忙的步子
15、,用着最琐碎的时间,做着最休闲的事情。当我们感慨我们多么抓紧时间时,我们突然懊恼地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当我们迈进信息时代,享用着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我们以为有了科技便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便可以过闲适自由的生活。是的,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沟通交流,可以畅通无阻地了解这个世界,但我们拥用更多的空闲时间了吗?没有。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的生活中,有科学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化意味着高效,意味着花更少的时间换来更多的成果。因此,我们有理由减少工作时间,更何况劳动法中有明确的条文保障我们的休息时间。然而,我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了吗?没有。当人们在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时,这往往会演变为对时代、对现代文明的痛斥。这个时
16、代给与了我们最优越的条件,为我们增加休闲时间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当你在空余时间玩手机游戏,逛门户网站时,你怎能怪罪科技抢走了你的时间?当你本可以依照劳动合同在家休息时。你却依然去加班夜战,你又怎能痛斥现代社会抢走了你的时间?当你把“杀死时间”的罪名推给科技、社会时,为什么商业大厦深夜不息的灯光还是如此刺眼?这不就是在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同时,又在痛斥着现代文明吗?为什么我们打着利用时间的旗号,实质上却把时间消耗于无用之处?为什么我们要在休息时仍需为名利奔波?因为我们要得太多,我们太贪婪了:我们既想要休闲,又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然而,这两者往往不能兼得。为了满足我们的贪婪,我们只好挤占休闲时间去实现
17、我们的欲望。殊不如,人的贪欲是无法满足的,所以自然进入恶性循环中,自然会发出“时间去哪儿了”之问。像嵇康,放弃仕途的争斗,过弹琴打铁的生活;像某知名食品企业总裁,放弃商业帝国,搞热爱的摄影。放弃对名利的追逐,把追逐名利的时间分给自己热爱的生活,时间便回来了。是否懂得放弃,是否不再贪婪,我们就拥有了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放弃贪心,寻回时间。找出第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和第段中的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8分)【答案】注意题干要求的范围在第段和第段。(1)在第段中“息”的意思是指“休息”,而在原句联系上下文含义应该是指大厦里的灯光一直亮着,深夜都不曾熄灭,所以此处的“深夜不息”应改为“深夜不熄”。(2)在
18、第段中“与”的意思是“和,跟”,而在原句中联系上下文含义应该是指时代给了我们优越的条件,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给予”的含义“使别人得到”可知,此处的“给与”应改为“给予”。(3)在段中“是否懂得放弃,是否不再贪婪,我们就拥有了时间”此句话的病因是搭配不当,错误之处在于两面对一面,“是否”的含义指“是不是”,是两面性的,而“拥有”是一面性的,二者不相一致,搭配不当。此句是为了表达懂得放弃,不再贪婪,我们就拥有了时间,所以要把两个“是否”去掉。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不,一百种是在那里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还有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有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
19、解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一百种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种世界去发明一百种世界去梦想(摘自孩子的一百种语言,马拉古奇,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问题(一):你能从诗中读到幼儿心理发展的什么特点?(12分)【答案】问题(一):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之间有差异,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幼儿之间也有差异。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速度和方向各不相同,其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气质、性格、智力、性别、学习类型等。问题(二):在教育中必须考虑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多名幼儿,首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再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抓住教育时机,进行个别教育,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20、专家点拨】对于这类问答题,考生应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考什么”,二是“辩证答”。只有明确了所考查的主题,才能保证答案不偏题。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可知晓诗歌主要讲述了孩子的个体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果说问题(一)属于揭示问题,那么问题(二)就属于解决问题,把答题点回归到孩子日常生活的每一点滴上即可。4. 材料:李老师在设置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的教学时,觉得该节内容中涉及的知识概念过多,所以如果单纯地以老师的讲授法为主很难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因此决定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多开展学生参与的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以小组为单位,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问题:
21、(1)什么是合作学习(2)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答案】(1)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形式主要有7种,分别是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2)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学习任务设计、组建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活动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协作学习资源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等环节。其中学习任务设计、组建学习小组和合作学习活动设计是合作学习教学过程设计的关键。5. 阅读材料。完成题。自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
22、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入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日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
23、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
24、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课文介绍该课文选自某版高中教科书必修(3)第二单元。同单元课文还有李白蜀道难、杜甫诗三
25、首、李商隐诗两首,本课文位于杜甫和李商隐诗之间。单元介绍本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要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能够准确默写;积累词句,并灵活运用。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的方法和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树立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根据新课程倡导从“知识与能力
26、”“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因此本诗歌从这三个维度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学生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本文中作者在表现音乐形象上极强的艺术技巧历来为人称颂,而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学生反复的诵读,因此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的方法和技巧。琵琶行是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第二单元“诗的唐朝”里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在自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靡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学情。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在巩固和提高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的基础上,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研究性学习。因此在教学目标中,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领作者的语言魅力,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无奈与痛苦以及诗歌彰显的社会意义。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