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洪初中生物结业(升学)考试复习纲要.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46200401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洪初中生物结业(升学)考试复习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洪初中生物结业(升学)考试复习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洪初中生物结业(升学)考试复习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洪初中生物结业(升学)考试复习纲要.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洪初中生物结业(升学)考试复习纲要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3、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例如:草兔子狼(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

2、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一、练习使用显微镜(显微镜的构造P36)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对光:升、转、看、调(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4)整理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目镜和物镜。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

3、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2、几点重要的结论(1)显微

4、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刚好相反)。(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少,物像越大,光线越暗。(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 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

5、数越大。(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二、制作临时装片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

6、步骤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准备:擦、滴(清水);(2)制片:撕、展、盖;(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2)制片:刮、涂、盖;(3)染色:滴(稀碘液)、吸。4、常见的玻片标本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如,草履虫装片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2、动物细胞的结构3、动、植物细胞结构

7、比较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相同点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不同点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1)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色素等。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1)方法步骤(2)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是光。2、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

8、且释放出氧的过程。(2)反应式:(3)原料:二氧化碳、水(4)产物: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如:淀粉)、氧气(5)场所:叶绿体(6)条件:光(7)实质:(8)意义: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有机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有机物为动植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三、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概念:植物体利用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2、反应式:有机物

9、(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3、场所:植物体内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4、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放出去。5、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粮食储藏、中耕松土、及时排涝6、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外界条件影响生产措施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强,过高又减弱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保持低温水分随植物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粮食在入仓以前一定要晒干氧气在一定浓度内随氧的浓度增加而加强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含氧量(如充加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时,受到抑制充加二氧化碳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7、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四、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理解并

10、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场所含叶绿体的细胞所有活细胞条件在光下才能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书P30-31)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2、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牙齿咀嚼食

11、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消化淀粉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消化道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肛门粪便由此排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位于消化道外消化腺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胃腺分泌胃

12、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位于消化道内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3、小肠的结构特点: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适于消化和吸收;(2)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4、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

13、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酶(胃液、胰液、肠液)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酶(肠液、胰液)胆汁(肝脏)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5、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 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氧气二氧化碳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

14、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外界空气 肺泡呼吸运动呼吸肌(膈机和肋间肌)胸廓肺肺内气压结果吸气收缩扩大扩大减小气体进入肺呼气舒张缩小缩小增大气体排到外界2、体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氧气二氧化碳(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 血液条件:毛细血管与肺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结果:静脉血动脉血氧气二氧化碳(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条件: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结果:动脉血静脉血3、呼吸的全过程(1)外界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2)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4)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胸围差尽力吸气末的胸围尽力呼气末

15、的胸围值。(多测几次取平均值)(1)数量多肺泡的特点:(2)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3)外绕毛细血管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系统:血液,血管,心脏一、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种类形态特点正常值(平均值)功能病症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男子:5.0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贫血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410109个升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发炎血小板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1

16、00300109个升止血和加速凝血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2、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图片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二、血液的管道血管种类功能分布结构特点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较深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较深或较浅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7、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有四个腔: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心房心室动脉)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2、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体循环肺循环起点左心室右心室终点右心房左心房血液变化动脉血变为静脉

18、血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功能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把二氧碳交给肺泡联系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2)出血的初步护理: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压迫止血。四、输血与血量1、血量:占体重的78%2、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排泄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

19、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区别于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二、泌尿系统的组成肾 脏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膀 胱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尿 道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肾单位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三、

20、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血液。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区别: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原尿(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尿液(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不含葡萄糖)四、尿的排出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排尿的意义:排出体内的废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第六章,人体生

21、命活动的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脊髓能对外界的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它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里,传导神经冲动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结构细胞体突起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轴突髓鞘神经纤维(末端的

22、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神经(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二、人的视觉和听觉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图片见书P89)外膜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中膜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虹膜:中膜的前部,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虹膜收缩可调节瞳孔眼球壁的大小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内膜: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球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沿着视神经传导经光折射(1)视觉的形成:成像: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23、形成视觉:外界光线 在视网膜上成像,感光细胞产生兴奋,产生神经冲动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眼的卫生保健: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2、耳的结构和功能外耳耳郭收集、传导声波外耳道(1)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中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半规管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内耳前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音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听觉神经沿听小骨沿外耳道(2)听觉的形成声波 鼓膜(产生振动) 耳蜗(产生神经冲

24、动) 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区别于:应激性。2、膝跳反射实验:P101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现象: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跳起来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神经中枢:脊髓灰质内的膝跳反射中枢3、反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付出神经效应器。(P102)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4、反射的类型简单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复杂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内四、激素调节1、

25、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参与血液循环)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胸腺:分泌胸腺激素性腺:睾丸(男性):分泌雄性激素卵巢(女性):分泌雌性激素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3、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名称腺体作用过少过多生长激素垂体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侏儒症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呆小症成年:甲状腺功能不足;食物缺碘,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胰岛调节粮的吸收、

26、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糖尿病,可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低血糖4、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菌落的大小观察菌落菌落的形态区别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菌落的颜色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接种恒温培养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过程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归纳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现成的有机物。二、细菌1、细菌的发现: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细菌19世纪中叶,巴斯德研究细菌,说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大小:个体微小,高倍镜

27、或电镜下可见2、细菌形态和结构:形态:单细胞,有球菌、杆菌、螺旋菌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构成,无成形的细胞核。鞭毛、荚膜、芽孢营养方式:没有叶绿体,异养型,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方式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遇到不良环境,可形成休眠体芽孢,速度很快。三、真菌1、各种各样的真菌多细胞个体:蘑菇,食用或者药用霉菌,青霉和曲霉的观察比较单细胞个体:酵母菌(酿酒、做面包等)2、主要特征: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棣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3、真菌的繁殖:孢子繁殖。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展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2

28、、无性生殖(1)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天竺葵,葡萄,月季。(2)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穗,砧木。芽接,枝接。关键:确保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3)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在任何一个活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组织培养的过程:人工配置的营养物质分化出根和芽移栽植物组织愈伤组织试管苗植物体组织培养的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可以培育出无病毒的植株;不

29、受季节的影响;易于诱导变异,有利科研与生产。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家蚕的生活史:卵、幼虫、蛹、成虫。 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2、其他昆虫的发育。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都在水中进行,有性生殖,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2、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被污染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二章,生物

30、的遗传和变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2、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3、生物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4、相对性状:遗传学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5、分析资料: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得出结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1、染色体:细胞核内存在的一些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数量: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内的少一半。遗传物质:DNA、RNA。基因: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经精子或者卵细胞的传递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22条x或者y),形成受精卵以后恢复。

31、三、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孟德尔杂交实验)1、基因是成对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H),隐性基因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如h)。2、性状由成对的基因表现,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3、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显性基因成对组成(HH)或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成对组成(Hh)。4、当成对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性基因(H)的性状表现出来,隐性基因(h)的性状不表现,但隐性基因(h)还会遗传下去。5、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产生的后代增加患遗传病的机会。四、人的性别遗传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男性为22xy,女性为22xx。2、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五、生物的变异1、变异

32、的定义: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根据遗传性分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2、类型不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的根据对生物个体的意义分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3、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培育生物新品种(高产奶牛、高产抗倒伏的水稻、太空椒)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特点:传染性、流行性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

33、易感染该病的人群(4)主要传播途径:空气、水、饮食、接触、生物媒介。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保护易感者: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二、免疫与计划免疫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功能: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2、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黏膜功能:阻挡、杀死、清扫病原体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溶解、吞噬病原体特异性免疫:出生后产生的,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 结合,促进白细胞吞噬抗原, 或使病原体失去活性免疫器官:(1)胸腺:产生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激素(促使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2)淋巴结:有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3)脾:产生白细胞,内有吞噬细胞,能吞噬衰老的血细胞或异物免疫细胞:淋巴细胞3、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百日破: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生物结业(升学)考试复习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