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说课稿锦集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的说课稿锦集4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实用的说课稿锦集4篇说课稿 篇1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是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选自新课标人教版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一课时。物质的量是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可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不但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阶段,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因此,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历来被认为是重点和难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分析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
2、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本课时新课标的内容要求:认识化学计量的基本单位摩尔,能运用于相关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2)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建构,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培养与人合作的品质。(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因此,构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概念的同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定为
3、教学的难点。二、学情学法分析本节课学习合作伙伴是高一学生,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高中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欠缺。在本节课的概念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建构自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三、教法分析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力求让学生自主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引入这节课时,我采用动画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曹冲称象”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呢?将巨大的不可
4、直接称重的大象“分解”成一块块可以称重的石头。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可以采用“分解”的方法,将大的分解成小的,整体分解成部分。日常生活中,我们买米、买面,如何购买?家里盖房子,建筑高楼大厦,如何买石子、沙子呢?学生很自然地会回答论斤买米,论袋买面,石子、沙子等用吨计。为什么不买一粒米、一颗石子呢?学生很自然会说米粒质量太小,不易称量,只有大量的米粒,才方便称量。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可以采用“集合”的方法,将小的不可直接称量的米粒集合成大量的可以称量的一袋米;即将小的集合成大的,将部分集合成整体。这样,由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情景,为学生建构微观粒子的集合作铺垫,使学生感受到化
5、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二)概念的导出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滴水中所含有的水分子数。显然,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数,那怎么办呢?学生很容易就会联想起采用“集合”的观点,把大量的微观粒子看成一个整体,一个集合,数起来就会方便。老师趁机追问“选择数微观粒子集合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选择多少个微观粒子作为一个集合合适呢?”学生此时的学习兴趣已被调动上来,他们很想知道这一个集合到底是多大。学生在走进教室之前,并不是白纸一张,而是带着原来的知识经验来学习的。因此,这时老师提供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化学方程式 C+O2=CO2,这个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学生非常清楚。C + O2 = CO2从微观粒子角
6、度 一个碳原子 一个氧分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从宏观质量角度 12克碳 32克氧气 44克二氧化碳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因此,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之间存在着1023。是不是其他物质也含有相同的微粒数呢?接着给出一组不同微粒数的质(三)巩固应用学生已对物质的量有了基本的了解,接着返回大家熟悉的方程式C + O2 = CO2从微观粒子角度 一个碳原子 一个氧分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扩大6.0210倍 6.0210个碳原子 6.0210个氧分子 6.0210个二氧化碳分子 23 23 23 23从物质的量角度 1mol碳原子 1mol氧分子 1mol二氧化碳分子 从宏观质量角度 12克碳 32
7、克氧气 44克二氧化碳通过这个比较,把引入物质的量的意义很清晰地表达出来。接着,我趁热打铁设计了一组猜猜看它是真还是假的正误判断题,意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总结物质的量的含义及应用要点,熟悉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转化关系,达到概念升华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丰富。猜猜看,它是真还是假?1、物质的量既表示一定物质的质量,又表示一定微粒的数量。2、1mol的苹果的说法是真的吗?3、1mol氧中一定含有6.021023 个O2 分子。4、1mol氧气中含有6.021023 个氧原子。5、0.5molNH3中含有1.5mol氢原子。6、1.2041023H2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m
8、ol。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在应用物质的量时,可能遇到的误区,例如:摩尔可不可以用来表示宏观物体,1摩尔氧表示氧原子还是氧分子等得以纠正,更加深化了对物质的量的及摩尔的理解。(四)拓展提高此时,让学生独立完成下图,并交流探讨所填图的含义。经过交流探讨,学生对物质的量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物质的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定量认识物质组成的方式。例如,看到CO2这一化学式,就可以认识到:1molCO2含有1molC和2molO。同时,物质的量也为我们提供了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视角。例如C+O2=CO2 ,我们可以认识到1molC和1mol O2 反应生成1mol CO2 ,从而进一步深化了物质的量的应用。(五)复习
9、小结这时,我提出学习概念时常用的“3W”Why(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What(物质的量是什么)?How(物质的量如何应用)?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完成了对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的小结。整个过程,学生自己用脑子去想,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他们交流彼此的看法,相互解答困惑,在合作中讨论完成了对物质的量的建构。(六)埋下伏笔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并为下节课摩尔质量做铺垫,我又精心设计了以下课后思考题:智力快车,谁能最快到达1、1.2041023 个H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质量是 克? 微粒数( )氢原子 氧原子( )微粒数 6.0210个水分子 23 1molH2O 物质的量(
10、 )H )O2、1mol O2 的质量是 克?3、49克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mol,含有 mol H,S原子的数目是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教学情景,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喻,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抽象概念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在发现中理解概念,在应用中巩固概念,学生最终实现了对知识的自我建构。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本节主要介绍中国气候的三项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本节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明确我国降水的突出特点就是时空分布不均。通过表格对比分析了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特点、分布和植被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
11、要特点之一。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组织、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二、说学生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具备了学习气候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能够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根据以上对于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三、说重难点1、我国冬夏两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影响我国气温的主要因素。2、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理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成因。3、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
12、范围,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及不利影响。4、锋面雨的形成。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理解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通过读冬夏季风图、各地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通过读冬夏季风图、各地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学会分析地理现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
13、性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能力。五、说教学方法为了使教学贴近学生实际情况,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抓住“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这个核心来设计教学方法。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景导入法、读图比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六、说教学过程(首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然后)读图比较,认识规律(最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情景导入法。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同时为后面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设置一个悬念,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读图比较,认识规律(二
14、)、读图比较,认识规律指导学生分析一月份平均气温图,探讨以下问题: 一月份0C等温线主要穿过了那些地区? 一月份,我国黑龙江省北端的漠河镇气温是多少摄氏度?此时,海南海口市气温又是多少摄氏度? 计算一月份的时候漠河和海口的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总结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越低、学生掌握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夏季的气温图,通过对7月份平均气温图的判读分析概括出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并且最低气温在青藏高原。(三)、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总结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温度带分布情况。四一、降水的特征1.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15、,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讲授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分布上呢?教师指导读图,学生讨论、回答。总结全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板书2.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讲授这是一年内降水的分布特点,那么不同的年份间又怎样呢?总结板书年际不均启发提问为什么降水会形成这样的时空分布规律呢?分析得出降水的分布与季风有很大的关系。(五)季风活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1.季风的概念讲授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板图演示冬、夏季风的演示。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我
16、国东部、东南部地区。人们根据夏季风活动的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唐代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就是夏季风。总结干湿地区划分情况。阅读课外短文“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与影响”,分析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区域,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等。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采取框架式结构,让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方便学生认知强化。说课稿 篇3一:教材分析文章内容:本单元是反映精神文化生活的,共有两篇讲读课文,三篇阅读课文。安塞腰鼓是第二篇讲读课文,文章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
17、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鼓荡澎湃的活力。文章的作用和地位: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港台流行歌曲充斥校园,学生们追星火热的时候,本文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是巨大的。目标制定:上课前,我先请学生预习文章,提出本文他们已
18、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并拟定出来,综合学生意见,依据大纲及本单元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如下:2:情感目标(人文目标):通过对文章的综合性学习,开放课堂,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3:能力目标:巩固运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把握文章的方法。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形式美与内在美。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本文的学习重难点是通过对文章的揣摩朗读,感悟其中的深意与情感。二:教法设计由于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体,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根据本文内容,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读感悟式,注重学生读的
19、优化训练,以读代讲。课堂上提倡自由研讨,允许下位置交流意见。根据“大语文观”的要求,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写作、生活实践相结合,以深化对文章的感悟,提高学生审美、写作能力,深化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三:学法设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自主探究学习理论也认为:“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可见,学习的基础是自主,而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根据创新学习的思想,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进行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突出重难点,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不
20、求全,不求面面俱到,这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四:教学准备为了拓宽课堂,实现生活、语文、课堂的对接,体现大语文观,实现综合学习,在上课之前首先布置两项任务:2:仔细聆听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写一篇感悟文章。教具准备:扫描仪、多媒体课件(1: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击鼓场面。2:塞腰鼓的大型演出)五: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由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创造性作业设计三个环节组成。我准备用大约三课时时间完成本文教学,具体课时划分将根据课堂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一):导入新课传统的新课导入几乎都是老师的表演或导演开始,学生处于一种观看者、参予者的地位,师生位置区分明显,而本课导入,我
21、则从作品欣赏开始,学生一下子便进入了中心地位,我则和同学们坐在一起,共同欣赏、议论学生作文,打破了传统导入的局限,创设了一种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与本文的教学、学习思想符合。学生在欣赏了自己的作文以后,迫切想知道同样类型的文章,作家刘成章又是怎样写的呢?他在文章中又要表达些什么呢?这种求知的渴望与需要,产生了学习的强大动力,使学生主动、自觉的进入下一环节-新课的学习。(二):学习新课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转变师生角色,真正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在课堂上,我将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予者,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讨论,相机点
22、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根据本文的教学思想及模式,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板块,在这些板块的学习中,我将大部分学习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发挥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及小组、班级合作的精神,通过自己反复读书、讨论而领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标。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课件1,创设文章情境。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读文章,解决生字词,提出在读中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相互交流讨论,实在不能解决的,再留到以后的学习中处理。利用课件的情境,让学生反复揣摩文章的朗读技巧,力求能最大限度的展现文章内容。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练习,提倡合作交流,从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中初步把握文章,初步感受文章的
23、形式美以及其中的深情,实现知识目标。学生将被本文深深的震撼,不知不觉实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潜移默化。在对文章进行初步钻研,有了整体的感知以后,学生们都想更深入的研究,这,就进入了精读阶段。第二板块:精读文章,感悟探究在这一板块中,主要是采用“课题研究”策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提出研究课题,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解决文章的重、难点。侧重实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教师点拨:对于这篇文章,你们想对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学生与老师的共同确定并板书出以下主要的小课题:(允许学生有别的小课题)1:对安塞腰鼓的研究2:对本文语言的研究3:对本文主题思想的研究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定研究题目,自由组合成几
24、个小组,合作探究。这些小研究题目,要求学生一定要深入思考,结合全文,参照课后练习,集小组的智慧于一起,才能得到一个较为完美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应当肯定。同时,用扫描仪代替板书,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钻研的热情,培养合作与深入钻研的精神。在这几个课题的研究中,学生已经明了本文的写作特点、对安塞腰鼓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对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有了铭心的感受,而且,能够结合文章体味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将来,增强民族自豪感。现在,同学们最想的,就是将自己心里的更多感受对老师、对同学,说出来,水到渠成的开始了品读、表达。第三板块:品读文章,赏析表达这个板块主
25、要是通过学生再朗读的优化训练,从读中深化对文章的感悟。侧重于实现情感目标。1:展示课件2,对于学生们的研究成果作必要的补充完善。使大家对安塞腰鼓的认识更深入,体会更深刻。2:展示课件1,播放课文的朗读伴音。听了课文的朗读录音之后,借鉴朗读的方法,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处理读法。读书方式不加限定,可自读,可读给别人听,可与同学共同揣摩朗读,可默读等。然后,可配合画面表演读。同学们给以评价。3:质疑:说说现在你的新感受,或新的发现(问题)。发现教育法认为:“当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就可以提出有一定深度、较为典型的问题,而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总是有更大的兴趣,又将主动回到文章中去探究答案”。古人说
26、:“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是思维的火花,是进步的阶梯,更是成功的关键!在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钻研后,请学生自由提问,相互质疑问难。打破思维束缚,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性、创造性、多角度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与批判等环节,拓展了思维空间受到了情感熏陶,享受到了审美乐趣。我将无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并将给以高度的评价与鼓励。最后,进入第四板块:熟读课文,整体深化在这一板块中,主要是将课内课外结合,将学生作文与课文结合,升华情感,渗透人文精神,实现能力的拔高与迁移。1:教师点拨:结合自己的作文谈谈学了本文之后,
27、自己有些什么收获?学生们将畅所欲言,在文章的比较中,学生将明白自己的得与失,提高写作的素养,同时又对本文的学习进行了梳理与巩固,远远胜过教师的讲解。2:欣赏、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用扫描仪将学生收集的文本材料进行扫描,直接投影在屏幕上。对于学生的音乐、录相材料运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学生们听到了粗犷雄浑的音乐,看到了引人入胜的材料,谈论着自己的收获。这时的语文课已经不仅仅是语文课了,它将欣赏课、音乐课、地理课、社会课等综合在了一起,体现了大语观综合学习的思想,小小的课堂有效的拓宽了、延伸了。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更深入了。加之先进手段的运用,学生的成就感是非凡的,热情是高涨的。可是,假如我们满足于
28、以上的成果,那是远远不够的,文章的人文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同样是意犹未尽,按照创新教育思想,我设计了第三个教学环节。(三):创造性作业设计结合学生的精神生活与接触的社会生活,紧承本文文化内涵,我设计了以下富有创新精神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一个,允许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另外,学生也可以自行设计作业题目。从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发展。1:论文题目:调查一下本地具有特色、具有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写一篇文章。3:反思:当代中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可以举行辩论会,深入讨论。)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在班上举行作品发布会,可邀请老师、学校领导参
29、加,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在磅礴雄浑的音乐声中,在学生们的畅谈中结束。现在我说说本文的教学构想与板书,本文我摒弃了教师的详细分析、讲解,侧重于展现本文的人文文化精髓,侧重学生自读感悟与探究。以学生的思想为课堂主线,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体。因而,本文的教学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与不可预见性。要求教师参预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促进者与主体。因而,我的板书以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为主,利用多媒体手段代替了传统板书,使传统板书之不能成为了可能。板书同时也具有了强大的评价功能与教学功能。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
30、的理解。东南亚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个章节,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也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础。本课内容包括四个子目:“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和热带旅游胜地,今天我的说课主要涉及: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地了解东南亚的地理特征和城市分布,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二、说学情【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与地势特点,并能说明其人口和
31、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2.从水运的便利、水资源的分布、沿河地形平坦等方面分析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东南亚河流与城市分布图,能够根据河流流向和山脉走向分析东南亚地形特征和城市分布特征,学生具备自己读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和城市分布特点。【难点】五、说教法方法【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地图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采用多媒体
32、导入。用“湄公河游记”的生活地理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文字。“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在湄公河黄色的浊流里荡漾起伏,我的湄公河之行就这样开场了。湄公河渡口是个地点却不是个地方,但却是影片情人中不得不看的景致,因为湄公河渡口就是情人初次相见的地方,来到这里的是河水、是街道,是街道连接着河水,还有等待摆渡的人”【设计意图】新课标中的“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节课的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影片及与之有关联的旅游出发,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充满活力,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索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
33、础。环节二:新课教学1.自然特征(1)地形特征本节自然特征重要的是地形和河流,针对地形特征我会在大屏幕展示东南亚地形图,让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判断东南亚的河流流向和山脉走向是什么?东南亚的地形特点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于学习了半年地理的学生,能够简单的回答出来:东南亚的山脉、河流呈南北向延伸。东南亚的山和河流相间分布。在学生简单回答后,我进行总结概括: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相间分布,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对东南亚地形图图进行判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对已学过知识的检验,同时也是更直观的理解东南亚地形的特点。(2)河流特征对于河流特征这部分,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所
34、以首先,我会让学生观察“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通过“由此及彼”的迁移方法,把已经学习的亚洲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迁移到东南亚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在我多媒体出示“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和“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之后,我会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一起合作探究以下几个问题: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有哪些?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在学生汇报小组成果之后,我会进行总结:从图中能够发现中南半岛的河流众多,主要的大河自东向西依次是: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
35、高原地区,在我国境内有着不同的河流名称,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表示地势较高的山脉和高原;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设计意图】通过将已经学习的知识迁移到类似的知识,即对前面的知识有了检验和巩固,又掌握了同类知识学习的技巧。2.人文特征由于本节课的人文特征涉及的不多,只是了解的知识,因此我会让学生阅读课本找出中南半岛的交通、农业、人口特征。【学生活动】东南亚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3.城市分布在学生掌握了东南亚的自然特征之后,就是要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自然要素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6、,因此我会这样做:(1)阅读“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思考所示问题。学生活动:阅读图片,4人一组讨论问题: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有何差异?这对河流的流速有何影响?应如何利用?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看看他们分别位于哪条河流的沿岸,分别属于哪个国家?总结出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讨论完成之后我进行点拨总结: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学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的河口三角洲。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2)最后我会进行总结归纳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特点以及其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地形特点: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河流特点: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主要城市有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等。环节三:巩固提高完成课本活动题。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作业:搜集沿河分布的城市,并分析其成因。【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作业形式,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树立发展应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七、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