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所描写的意象-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所描写的意象-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敎师姓名李文琴单位名称巴州第三中學填写时间2020.8.24學科语文年级/册七年级上册敎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次北固山下所描写的意象难点名称理解诗歌中描写的意象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意象是个抽象的概念,较难理解从學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通过意象品味诗词意境较难,因为意象对于初一的學生来说是个抽象的概念比较难懂。难点敎學方法讲解法敎學环节敎學过程导入 通过讲解什么是意象导入:所谓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就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它既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 出示诗歌: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
2、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 找出诗歌中的意象3. 讲解:全以对偶句发端。“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颔联“潮平两岸阔”,表现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起来;“风正一帆悬”,表现了在顺风与和风下,归帆“悬”起。颔联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表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景致,暗含归心似箭的情思。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的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通过“归雁”的意象,借用“雁足传书”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淡淡的乡思和离愁。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课堂练习(难点巩固)小结这首诗通过意象的描写,融情于景,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