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乳制品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文).docx

上传人:ma****y 文档编号:4611121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11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乳制品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内蒙古乳制品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乳制品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乳制品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文).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 /内蒙古乳制品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7一、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7二、 行业壁垒10三、 市场规模12第二章 绪论15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15二、 项目建设地点15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5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16五、 建设背景、规模17六、 项目建设进度18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18八、 环境影响18九、 建设投资估算19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0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21第三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23一、 项目选址原则23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3三、 创新驱动发展26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8五、 产业发展方向29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2、36第四章 建筑物技术方案38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8二、 建设方案38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0第五章 产品方案42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2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2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3第六章 法人治理44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4二、 董事47三、 高级管理人员51四、 监事54第七章 SWOT分析56一、 优势分析(S)56二、 劣势分析(W)58三、 机会分析(O)58四、 威胁分析(T)59第八章 发展规划分析65一、 公司发展规划65二、 保障措施71第九章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74一、 人力资源配置74劳动定员一览表74二、 员工技能培训74

3、第十章 节能可行性分析77一、 项目节能概述77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8能耗分析一览表78三、 项目节能措施79四、 节能综合评价80第十一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81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81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81第十二章 投资方案82一、 编制说明82二、 建设投资82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83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4建设投资估算表85三、 建设期利息8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87四、 流动资金88流动资金估算表88五、 项目总投资8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0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1第十三章 经济收益分析92一

4、、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92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6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8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99五、 偿债能力分析9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1六、 经济评价结论101第十四章 招标及投资方案102一、 项目招标依据102二、 项目招标范围102三、 招标要求103四、 招标组织方式103五、 招标信息发布105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评估106一、 项目风险分析106二、 项目风险对策108第十六章 总结评价说明110第十七章 附表附录11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2综合

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7建设投资估算表117建设投资估算表11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8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9流动资金估算表12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2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1、乳制品行业从震荡调整转

6、向健康成长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我国乳制品行业受到强烈打击,乳制品销量大幅下滑。为了规范乳业的健康发展,国务院相继发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乳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等政策,对推动行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乳品质量、恢复消费者信心的作用渐显,我国乳品行业进入调整阶段。2010年6月起,我国开始实施66项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乳制品产品标准15项、生产规范2项、检验方法标准49项,形成了统一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随着政策影响的日益深化,规范乳制品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的推行,消费者信心的日益增强以及行业重整,乳制品消费将从“复苏”进入“持续增长”的轨道,乳制品行业也将迎来一个健康成长期。2

7、、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明显增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乳制品加工业市场准入的严格限制以及对现有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严厉整顿,我国乳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市场份额开始转向品牌知名度高、实力强、规模效益显著的大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乳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扩大了规模,并加强了对奶源以及销售渠道的控制。未来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全国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在全国一线品牌,区域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在区域强势品牌。3、乳制品企业积极强化自有奶源基地建设,推进奶牛的集中规模化养殖“三聚氰胺事件”以及生鲜乳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乳制品企业越来越关注自身奶源的保障能力。奶源保障能力包括三大内容,即:奶源布局

8、建设,奶源安全建设和奶源成本控制。只有合理的奶源布局和安全的奶源基地的建设,才能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我国原有的奶源状况主要以散养农户和奶站的模式为主,存在饲养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低,生鲜乳质量难以保证,环境污染不易解决,人畜混居,卫生防疫、品种改良等服务体系滞后的问题。乳制品企业强化自有奶源基地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公司制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员、信息、管理上的优势,有效推进奶牛的集中化、规模化养殖,把以往村村镇镇、一家一户分散饲养模式转变为“现代化大型牧场”的新模式,在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同时,从源头上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4、市场细分和产品差异化程度提

9、高在乳制品消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对乳品品质和种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乳制品市场细分将不断强化,以质量、信誉和服务为核心的品牌竞争将日益激烈,品牌效应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市场细分最突出的体现就是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提高,主要表现在:A.在常温奶市场份额较高情况下,巴氏杀菌乳以其在保鲜程度、营养成分保持度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速度加快,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并成为未来乳制品消费的发展方向;B.常温奶的高端化、功能化趋势明显,尤其高端儿童奶将来成为常温奶新的增长点,低温奶高端化、功能化已经起步,市场前景广阔;C.针对学生、白领、女性、儿童、老人、高原居民等人群的乳制品日益丰富,定位日益精细化;D.水牛

10、奶、羊奶、牦牛奶等特色乳制品由于其营养价值更高而受到高消费人群的认可,发展迅速;E.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基础酸奶的基础上,满足美味休闲需求和健康功能需要的酸奶品类日益增多,市场份额逐步加大。乳制品企业只有在保留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及自身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搭配原料,才能开发出差异化产品,抢占细分市场先机。5、乳制品企业加大销售渠道下沉力度,推动渠道纵深发展在成熟的一、二线城市市场(如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乳制品企业面临着市场增长明显低于产量增长的问题,寻求更大、更多的市场空间成为销售提升的快捷方式。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线城市市场(包括发达地区县级市、欠

11、发达地区地级市和县级市)和农村市场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大幅提升,乳制品企业纷纷加大销售渠道下沉力度,积极拓展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大力推动渠道纵深发展,以巩固和提高市场份额。二、 行业壁垒1、食品质量安全准入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0年11月1日发布的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2010年第119号)规定,现行所有获得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的企业按照质检总局公布的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求,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依法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2、乳制品行业门槛2009年颁布

12、的乳制品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版),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奶源建设、企业资质、行业准入门槛以及未来发展格局作出详细和严格的规定,大幅提高了行业门槛。3、奶源壁垒稳定可控的奶源是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生存基础。目前,行业内主要企业均投入巨大精力、财力建设奶源基地,部分优势企业的奶源布局已经相对完善。由于资金和产业政策的诸多限制,新进入者在奶源建设方面将面临较大压力,行业外的企业难以在短期内仅凭资金优势获得。4、销售渠道壁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销售渠道是企业快速获取市场份额的重要砝码。谁控制了渠道,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目前,行业内优势企业已在全国各主要省市建立起由销售分公司、代理商、经销商组成

13、的分销体系,并进驻或自建了大量以现代零售渠道为核心的销售终端。同时,这些企业也掌握了销售渠道管理、维护的必要知识及经验。新进入者在销售渠道建设和管理上面临诸多挑战。5、品牌影响力壁垒由于目前市场上乳制品品牌较多,对于消费者而言,其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产品的品牌。品牌影响力在乳制品制造行业竞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行业外的企业即使进入该行业,也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有知名度的品牌。消费者尤其是城镇居民在选购乳制品时,除了对生产日期重视以外,更关注产品品牌,而这直接影响其消费行为。鲜奶由于销售渠道相对封闭,按月、季、年订奶,客户相对稳定,消费者往往在对乳制品的挑选时注重当地知名品牌,本地消费者一般认为

14、当地知名品牌的产品质量更有保证。6、技术壁垒乳制品制造行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质量和乳制品加工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是乳制品加工品质的硬件,资深技术人员、熟练操作人员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此外,作为与乳制品生产配套的奶牛养殖,其技术涉及XY精子分离、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的应用以及奶牛品种的改良、饲料配方的改进和饲养模式的改良等,行业外的企业较难在短期内全部掌握并应用上述相关技术,需要具备专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机构或企业进行长期的积累。7、资本实力壁垒进入乳制品制造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和资本实力。首先要进行三个方面的资金投入,包括奶源基地建设、设备和厂房投入以及销售渠道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15、,投资回收期较长,风险较大,且要求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正式投产后,企业还需要进行品牌宣传、市场开拓和系列产品的研发等各方面的投入,对企业的资金要求较高。三、 市场规模2018年,全国乳制品市场规模达到5,814亿元,同比增加7.4%,营收近十年来保持稳健增长。总销量达到3,099万吨,同比增加1.0%,自2015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市场均价2018年达到18,764元/吨,同比增长6.31%,均价保持稳健增长。从行业增长阶段来看,乳制品行业2005至2014十年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5之后,行业增速明显下降。乳制品市场前三大品类分别为奶和奶油、酸奶及其他乳制品、冰激凌。2

16、018结构占比分别为45.4%、28.7%以及9.2%,各品类增速保持稳定,其中传统品类占比下滑,酸奶及其他乳制品占比有提升,乳制品行业呈现结构优化趋势。2018年乳制品市场规模达到2,521亿元,同比增加2.0%。营收自2015年不断下降以来,首次实现小幅增长。总销量达到1,986万吨,同比减少3.6%,自2015年以来,总销量呈不断下降态势。均价2018年达到12,690元/吨,同比增加5.81%,均价保持持续增长。下游乳企的成本压力与竞争压力存此消彼长的关系。从过去原奶价格走势与乳制品龙头盈利能力的变动趋势看,当原奶价格出现抬升时,伊利及蒙牛的毛利率受成本压力有所下滑,但在行业性成本压力

17、凸显时,乳制品主要企业会达成减少促销打折的默契,实现行业性的变相提价,以缓解成本压力。从过去两轮原奶涨价周期看,乳制品企业销售费用率的回落幅度大于毛利率的降幅,从而导致原奶价格上涨对乳企的净利润是正向影响。因而在判断行业竞争格局时,成本走势是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分析过去国内、国际原奶价格走势,我们认为供给是影响原奶价格的重要因素,原奶价格上涨通常遵循:原奶价格持续下跌击破养殖盈亏平衡点或天气灾害触发奶农杀牛减产原奶供需紧平衡原奶价格上涨的规律。由此,我们认为判断原奶价格上涨的两个核心先行指标是奶价与成本的价差,以及奶牛存栏量。第二章 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内蒙古乳制品项目项目单位

18、:xxx投资管理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85.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市场需求预测;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建设地点与建设条性;5、工程技术方案;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7、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及节能;8、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9、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经济评价。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家和地方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决定;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9、;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项目建设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5、其他相关资料。(二)技术原则1、政策符合性原则:报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规划。2、循环经济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对本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规模进行合理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生产技术链,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走出一条有市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3、工艺先进性原则:按照“工艺先进、技术成熟、装置可靠、经济运行合理”的原则,积极应用当今的各

20、项先进工艺技术、环境技术和安全技术,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明显。4、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则:近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切实达到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工厂定员、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5、产品差异化原则:认真分析市场需求、了解市场的区域性差别、针对产品的差异化要求、区异化的特点,来设计不同品种、不同的规格、不同质量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以此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奶牛养殖是世界公认的节粮高效型畜牧业,是奶业的基础。奶牛养殖的产品牛奶是乳制品制造的重要原料,奶牛养殖是

21、乳制品制造行业的上游环节。(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6667.00(折合约85.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15126.39。其中:生产工程68304.13,仓储工程29471.71,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2092.93,公共工程5257.62。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吨乳制品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鲜奶、果酱、低聚果糖、

22、白砂糖、保加利亚乳杆菌、食品添加剂。(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干燥塔、三效降膜蒸发器、CIP清洗设备、配方粉配料设备、高速混料机、干混设备、三维混合机、前处理设备、净乳机、离心机、巴氏杀菌机、超高温杀菌机、净化水机组、制冷机组、检验设备、包装设备、自动灌装机、自动包装机、自动小包装机、防串货设备。八、 环境影响该项目在建设时,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制度及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处理好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烟尘、污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分别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城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帮界噪声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该项目在建设生产中

23、只要认真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九、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3144.1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2874.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20%;建设期利息702.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3%;流动资金9567.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18%。(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2874.4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9554.5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543.86万元,预备费776.02万元。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

24、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85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71504.62万元,纳税总额6607.31万元,净利润9854.5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5.31%,财务净现值5388.3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69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6667.00约85.00亩1.1总建筑面积115126.391.2基底面积34566.871.3投资强度万元/亩384.172总投资万元43144.192.1建设投资万元32874.452.1.1工程费用万元29554.572.1.2其他费用万元2543.862.1.3预备费万元

25、776.022.2建设期利息万元702.272.3流动资金万元9567.473资金筹措万元43144.193.1自筹资金万元28812.263.2银行贷款万元14331.934营业收入万元850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71504.626利润总额万元13139.417净利润万元9854.568所得税万元3284.859增值税万元2966.4910税金及附加万元355.9711纳税总额万元6607.3112工业增加值万元22668.8113盈亏平衡点万元36576.19产值14回收期年6.6915内部收益率15.3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5388.31所得税后十一、 主要结论及

26、建议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第三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呼和浩特。地处中国北部,地理上位于北纬3724-5323,东

27、经9712-12604之间,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属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基本属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涵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截至2019年末,内蒙古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辖9个地级市、3个盟,共有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常住人口2539.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12.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863.2亿元,增长

28、2.4%;第二产业增加值6818.9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8530.5亿元,增长5.4%。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9%,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10.7%。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29、,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能源结构和供求关系深刻变化,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深度博弈,产业分工和利益格局将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在新一轮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调整。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我区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动下,我国产业结构加速向中高端迈进,中国

30、制造二二五、“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深入推进,产业、要素和市场分工体系加速重构,内蒙古面临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大契机;我国仍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阶段,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全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将持续增加,对能源原材料的绝对需求仍然较大,内蒙古面临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再造地区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重大契机;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大力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投资、贸易、生产要素西移北上趋势日益明显,互利共赢、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加速形成,内蒙古面临着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31、、深度融入国内外产业链价值链的重大契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差别化区域经济政策,加大对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挖掘中西部地区回旋余地,释放欠发达地区内需潜力,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将深刻调整,内蒙古面临着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缩小同全国发展差距的重大契机。同时也要看到,我区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内蒙古是欠发达边疆民族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比较滞后,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繁重;我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重型化特征明显,煤炭等资源型产业比重高,非资源型产业、战略性新兴

32、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任务艰巨繁重;我区经济增长动力不够协调,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任务艰巨繁重;我区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正处在“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历史关头,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发展与保护双赢的任务艰巨繁重;我区经济外向度较低,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强,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任务艰巨繁重;我区经济运行积累的潜在风险较多,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不少企业经营困难,一些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

33、,新常态下的新矛盾新问题逐步显现,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和治理、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任务艰巨繁重。三、 创新驱动发展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动科技、要素、产业、产品、组织、管理、品牌、业态、商业模式全面创新,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创新对拉动经济增长、推进结构优化、促进动力转换的乘数效应,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二)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平台为支撑、市场为导向、政策为

34、保障,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三)拓展发展新空间。以优化空间结构、推进集中发展、增强承载能力为重点,挖掘区域发展潜能,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四)构建产业新体系。围绕“五大基地”建设,紧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五)推进金融创新。发展银行、保险、期货、证券、基金、信托和租赁等金融业,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六)发展互联网经济。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变革的重大机遇,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全方位应用。(七)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

35、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投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效率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强。供给规模扩大、质量改善。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企业利润率稳步提高,就业比较充分,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农牧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一产就业人员比重持续下降,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五大基地”建设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业精深加工度

36、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要素结构优化,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镇化内涵发展、质量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持续壮大,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国家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旗县全

37、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38、,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的贡献更加突出。五、 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扩大有效需求,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加强薄弱环节,壮大市场主体,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释放有效需求。立足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推动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导向,挖掘新常态下新的投资领域和投资需求,扩大政府投资,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投资规模稳定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发展、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力度,推进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投资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牵引作用。增加有效投资,着力补短板、强基础、调结构、

39、增后劲,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创新融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适应消费趋势变化,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完善促进消费政策,释放住房、汽车等刚性消费需求,扩大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培育信息、养老、物业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创新消费方式,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优化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扩大农畜产品、纺织服装、机电冶金等优势产品出口,开拓能源、化工、汽车、电子产品等新的出口

40、市场,促进文化艺术、民族教育、蒙中医药等服务出口。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提升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附加值,培育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优势。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建立境外资源开发加工基地,带动设备、材料、产品和服务出口。(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完善网络、提升质量的要求,建设适应发展需要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盟市、重点枢纽口岸、重要出区通道实现高速公路连通,旗县、工业园区实现一级公路连通,完善农村牧区路网和旅游路网,形成连接内外、覆盖城乡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加快高速铁路建设,争取盟市所在地全部进入国家高速铁路网,建设贯

41、通自治区东西部的快速铁路大通道,打造蒙西、蒙东区域城际铁路网。完善航空运输网络,增加支线和通用机场布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满足客货“零换乘”“无缝隙”运输要求。推进能源通道建设。加快特高压输电和油气外送通道建设,构建立体、高效、安全、便捷的能源输送通道。推动区内骨干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开展区域微型电网试点。实施“气化内蒙古”工程,天然气管网基本覆盖旗县中心城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发挥重大水利工程供水、防洪、灌溉、生态等综合效益。实施江河湖泊治理工程,提高防洪排涝综合减灾能力。实施水资源调配工程,推进黄河流域盟市间水权转换,促进

42、水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加强农田草牧场水利设施建设。推动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升级。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和无线局域网络全覆盖。推进“三网融合”,打造数字城市。加快云平台建设,扩大云计算服务与应用。(三)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农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牧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土地草牧场确权登记,完善土

43、地草牧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经营权有序流转。坚持农牧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村牧区集体产权权能。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打造优势农牧业产业带。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促进农

44、业资源休养生息。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大力发展草产业,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国家级肉牛肉羊优良畜种繁育示范基地,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开发农牧业多种功能,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支持乳肉绒龙头企业走向世界。推进农牧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从农田牧场到餐桌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绿色农畜产品营销体系。加强农畜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发展现代种业。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工业是强区之基、兴区

45、之本。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延长资源型产业链条,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构建现代工业新体系。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精深加工水平。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煤炭行业横向整合兼并、纵向联合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煤电用一体化。顺应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趋势,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发电,有序开发利用油气资源,鼓励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利用。推动现代煤化工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沿油、气、烃、醇、苯方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发展精细化工。推进冶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搞好粉煤灰综合利用,促进钢铁、有色金属生产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贯彻落实中国制造二二五,发展大

46、型煤炭机械设备、智能输变电设备、煤化工成套设备、节能环保设备、信息通讯设备制造业,推进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牧业机械设备制造业改造升级,促进装备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壮大汽车制造业,引导配套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壮大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陶瓷等产业。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技术和人才为支撑,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优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向新兴产业。(五)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必须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推动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围绕全产业链整合优化,发展研发设计、融资租赁、节能环保、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会展营销、广告创意和品牌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主导产业整体素质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铁路、公路和节点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