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农委农技推广工作汇报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48705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农委农技推广工作汇报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农委农技推广工作汇报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农委农技推广工作汇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农委农技推广工作汇报 .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委农技推广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 2011年是县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XX县区的第三个年度。所示范的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和生猪。全县年种植小麦165万亩,玉米120万亩、存栏生猪30万头。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促进了农技推广工作扎实开展,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全县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丰收、2011年成为小麦单产千斤县、多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作出了贡献,多次被农业部、省农委评为国家农技推广示XX县区项目实施先进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也走在全省前列。在2010年全国农技推广示XX县区项目实施考核情况全省排序中,县位居全省41个县第一位

2、,2011年5月23日5月25日,全省农技推广示XX县区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在顺利召开。中央、省、市领导多次到该县视察项目实施和农技推广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一是县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农委、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广电局、县畜牧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农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项目的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监管、组织培训、人员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二是成立专家组。县专家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小麦、玉米和生猪生产技术方案),并督促指导技术指

3、导员开展工作;另从项目参与单位县农技中心选聘高、中级农艺师18人,从县畜牧发展中心选聘高、中级畜牧师3人作为项目技术特派员。三是项目联络组,农委科教室具体办公。 (二)遴选技术指导员、示范户,优选试验示范基地。一是遴选技术指导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采取全县统一考试、考核的办法,把服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好、责任心强、有培训指导经验和较好业绩的同志选进项目技术指导员队伍。从农业综合服务站选聘种植技术指导员80人,从县畜牧发展中心和乡镇畜牧站选聘畜牧技术指导员20人。全县技术指导员按照工作职责,对示范户和工作区域内的农民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二是遴选示范户。围绕小麦、玉米、生猪养殖等

4、主导产业,遴选1000个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年龄在50岁以下、能长期在家从事种养产业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为保障所选示范户素质高,农民认可,在遴选程序上按照个人申请、村镇推荐、张榜公示、农委审核确定;在遴选要求上,在遴选时做到五不选两优先:即不以农业生产和经营为主的不选;做其他经营,经常不在家从事种养业的不选;外出打工的不选;自以为是,不积极接受技术指导员指导的不选;图虚名想补贴,不真心示范带动的不选。种养大户和村级植保员优先。三是优选示范基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代表类型、分布合理的原则,依托现有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试验示范基地、良

5、种繁育场、种养大户、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全县建设10个示范基地,分别是:丰硕种业有限公司、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县麦豆原种场、县水稻良种场、县红耕郎种植专业合作社、县富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县金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京徽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县春鑫养猪场。 (三)筛选确定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县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民的科技、生产需求,邀请了省级推广、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的专家,组织开展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集成,并形成技术操作规范。我县小麦主导品种为:烟农19、烟农5158等半冬性品种;玉米主导品种为:郑单958、中科4号、鲁单951等紧凑型、半紧凑型

6、和套种型、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主推技术:小麦主推秸秆还田技术、机械化作业、配方施肥及氮肥后移技术、科学播种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玉米主推免耕机械播种、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机械化收获、适时晚收等技术。生猪主导品种为: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外三元杂交品种;主推疫病防治、快速育肥、生态养殖、科学管理等技术。 (四)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县政府办下发了县2011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XX县区项目实施方案,县农委下发了技术指导方案和小麦、玉米、生猪品种试验示范方案,各试验示范基地制定了具体的试验示范方案,各位技术指导员制定了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同时,县农

7、委与技术依托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签订了责任合同,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签订了服务协议,明确了各自工作目标、责任、任务,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 (五)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 主动与农业部有关司处站、安农大、省农科院、华东农业大学、省农技推广总站、省植保总站、省畜牧局等单位联系对接,寻求技术支持,聘请专家培训指导,组织协作进行试验示范项目等。如2011年3月3日3月7日,邀请农科院研究员陈洪俭、安农大博士生导师李金才、厦门大学教授陈猛等专家及县农业专家对全县近300名农业技术人员在党校采取封闭教学,集中春训。重点学习了2011年中央1号文件、国家十二五规划、农技推广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农

8、机农艺结合与政策法规、生猪生产与政策法规、植物保护、小麦、玉米栽培技术;每月18号例会根据农时季节和当前生产情况对站长和特派员进行培训。另外,在农时关键季节、关键环节,由21名县级科技特派员(种植18名、畜牧3名)对所包乡镇技术指导员再培训。以全省2011年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为契机,县18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奔赴所包乡镇,指导农业综合服务站开办田间学校,落实抗旱促春管技术措施,今年以来,对1000户示范户平均进村培训7天,现场指导12次;对400名辐射户平均进村培训5天,现场指导9次;印发技术明白纸30万份,发放种植示范户每户小麦拌种剂10支、化肥50公斤,小麦叶面肥每人50袋;生猪示范

9、户每户冷藏箱1只、畜牧报刊1份;制作发放项目专家、技术指导员胸牌110个、示范户门牌1000个、技术员手册100本、示范户手册1000本、技术书籍1500本、科技入户宣传挂历2000幅、定做示范户、辐射户资料包1500个、竖立试验示范基地标示牌10块;开展广播电视技术讲座7场,电视滚动字幕宣传12次,天天报道抗旱保苗情况,及时提醒农民抓住有利时机,落实抗旱、除草、治虫、分类施肥等措施;利用电话、移动办公平台,向科技示范户、部分辐射户、种养大户、镇、村干部等开展电话咨询和科技短信免费服务,累计发送农业科技信息9次,18000余人次。2万多农户被辐射带动。同时,要求各参与单位和个人及时总结报送项目

10、工作材料和先进典型;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简报、影像、参观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好做法、好成果、好经验,带动全县农业发展。 (六)注重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规范扎实做好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我们做到了八个统一: 1、统一方案设计。根据基地建设要求,我县在优选试验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分类(小麦、生猪)制定了试验示范方案。 2、统一技术指导。各基地都聘请了技术指导员,县农技中心和畜牧发展中心对10家基地派驻了技术专家。 3、统一示范基地标示牌。 4、统一试验示范品种。小麦品种10个:轮选988、淮麦29、洛麦23、烟农19(ck)、山东20、济麦22、郑育9987、良星66、皖麦68、烟农5158

11、;玉米品种10个:隆平206、益丰29、郑单958(ck1)、安囤8号、鲁宁202、弘大8号、鲁单981(ck2)、登海662、蠡玉16、中科4号;生猪品种4个,如外三元杂交品种等。 5、统一栽培、管理措施。 6、统一调查记载项目,建立田间档案。 7、统一组织考评。在关键生产时期,县农委都组织专家、基地负责人、技术指导员相互观摩、交流、考评,同时组织农民观摩。今年以来,共组织专家督查考评3次。 8、统一观摩交流。组织农技人员、示范户、周边农民现场观摩培训总计20次,参观人员4000余人,自发观摩人员6000多人次。各基地小麦新品种试验田按照方案要求,规范操作,插标立牌,布局合理,田间调查、记载

12、及时、准确,规范种植和管理措施普遍好于去年;技术示范田总体播种质量较高,生长整齐度较好,病虫草害较少。 (七)强化资金管理,确保使用实效。按照项目实施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独立核算,制定了管理制度和审批制度,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具体使用如下:农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补贴计20万元,主要用于农业综合服务站XX县区级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所发生的交通等费用补助;科技示范户的物化补贴20万元,主要用于全县1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种子、肥料、农药、猪用疫苗和抗旱等物化技术补助;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费用30万元,主要用于10个试验示范基地采用新品种、新技术、

13、新设备过程中的设施设备建设补助以及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补助;聘请专家费用3万元,主要用于聘请技术指导专家的差旅费、交通费、专家劳务费等;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培训费用10万元,主要用于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参加集中培训所需的教材费、场地费、差旅费、食宿费、交通费、讲课费等;资料印刷及工作督查等费用7万元。 (八)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县农委采取电话抽查、入户检查、行政检查、专家组督查指导的办法,确保技术指导员年到户工作时间和技术到位率。目前,已现场实地督查6次18个乡镇,入户调查5次90人,电话调查5次1000人次。县专家组成员对18个农业综合服务站和10个试验示范基地实地督查指导4次

14、。如2011年4月15日、2011年5月20日和2011年11月16日示XX县区项目县专家组成员一行9人,深入到县农业科技示范场等8家小麦试验示范基地进行查苗情、看记录、量化打分、综合评价,查找问题,拿出措施。 (九)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一是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度。建立了岗位目标制度。明确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是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职能;根据工作需要设岗定责,使每位农技推广人员都能在自己从事的岗位上依责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在乡镇农技人员中全面推行“包村联户”农技服务制,每个技术人员都是农技推广责任人,技术包保2个行政村,联系20个科技示范户,在所包保村建立一个不少于500亩的高产示范田。建立了

15、工作制度。农技人员认真做好每天的主要业务活动记录,每月进行一次工作小结,年终全面总结;由县农委牵头每月18日召开一次农技推广指导员、乡镇农业综合站长工作例会,协调全县各单位当月工作,布置当前农业生产任务,提供信息资料、回顾小结一月的工作完成情况,制定下月工作计划和目标;每个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为信息报送员,将本服务区农业生产中各类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并每十天上报一次;每个农业综合服务站也都对资料进行分类建档,规范管理。建立了人事管理制度。在农技推广体系中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目前全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已全面推行农业职业资格制度,切实提高了在职农技推广人员整体技能素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实

16、行全员竞聘上岗,采用考试加考核的办法,择优录用,三年一聘;实施新型农民科技示范培训工程,每个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抓住关键农事季节,每年在所包村对示范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社员培训。二是建立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制度。在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上,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如专业技能集中培训,每年开展春季及农闲季节集中培训,依托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的师资优势,集中全县基层农技人员封闭式培训,每年对基层农技人员集中培训不少于57天。实行关键农事季节培训,每年的秋种、夏种、田管期间,开展短期技术培训,县培训到乡、乡培训到村、农技人员培训到科技示范户和农户;组织现场观摩会议,通过农事季节的新品种

17、、新技术现场观摩会,加快展示新成果,推广新技术的工作步伐。通过学历提升培训,鼓励基层农技人员进行学历提升学习,对自愿参加学历学位提升的基层农技人员在时间上提供便利条件,工作上给予照顾,上学期间工资保持不变。三是健立了考评激励机制。我们根据农技推广工作的特性,制定科学可行、操作性强的考核考评办法,从职业道德、工作效率、业务素质、岗位职责、目标任务、服务质量、科技入户等方面,科学设定考核指标,把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工资晋级、奖励工资挂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实行全员考勤,县农委与乡镇全面考核上下班、请假等方面情况,考勤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实行乡镇农技人员“百分”制考核办法,按照主管部门、当地乡镇党委

18、和政府、服务对象“四三三”制比例考核,即主管部门占40%、乡镇党委和政府占30%、服务对象占30%。考核得分在95分以上的为优秀,得分在8095分的为良好,得分在6080分的为合格,低于60分者为不合格。年度考核结束后,考核结果存入档案,并作为晋升奖惩的依据。当年考核为不合格的责令待岗限期整改,扣发绩效工资。连续两年为不合格的,实行解聘淘汰制。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给予一定的物质、晋升奖励。四是建立了延伸至村级的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县农技中心及农技指导员、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及农技员、村级植保员及示范户四位一体、相互促进、健康有序的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完善了“专家农技

19、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户”、“县有农技推广中心-乡有农业综合服务站-村有技术推广员”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五是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逐步实行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经考试考核由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其行业执业资格。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的任用,需经过竞争上岗程序,经报名、述职、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最终由县农业主管部门征求镇政府意见后聘用,竞争上岗结果报县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实行全员合同聘用,被录用农技推广人员均须与用人单位签定聘用合同,聘用期限为3年。六是构建了县域统筹协调服务的工作机制。建立县农业技术推广月例会制度,由县农委牵头,县涉农部门、农

20、技推广单位负责人、农技推广指导员、乡镇农业综合站长参加,协调全县各单位当月工作,布置当前农业生产任务,提供信息资料、培训资源和项目支持,建立科技项目互相参与机制。通过创建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测土配方施肥、现代农业发展等项目的实施,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及农技人员互相协助,通力合作,建立工作联系,提高全县农技推广工作的统筹协调。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完善了制度,建立了网络。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构建了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竞争上岗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等基层农技人员管理机制;完善了“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建立了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 (二)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农技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组织集中培训、邀请专家讲座、到省级培训基地学习等活动,全面提升了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二是通过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机制创新,农技推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三是服务意识显著增强。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技术员和农民零距离接触,他们不仅熟悉了农村情况,了解了农民所需、所想、所求,和农民建立了深厚感情,而且经验得以丰富,思想得以升华,才能得以发挥,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和成就感大大增强。 (三)提升了示范户能力,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围绕小麦、玉米、生猪等产业,

22、通过全县遴选100名技术指导员(其中种植业80名,畜牧业20名)的宣传、指导与服务,特别是形式多样的培训与“手把手”、“面对面”的“零距离”指导,以及不定期组织示范户开展观摩交流学习活动,开办田间学校等,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特别是示范户和辐射户的科技素质、政策水平及接受能力、发展能力、带动能力。他们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显著增强,配合技术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提高,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愿望显著增强。使主导品种(如小麦烟农19、外三元杂交生猪等)和主推技术入户到位率达到98以上;技术指导员每人指导10户,年进村入户工作180天以上,平均入户指导12次以上,总培育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

23、户(其中种植业800户,畜牧业200户)。目前,示范户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已推广应用了7项小麦生产技术措施和5项生猪科学生产技术,示范户示范产业增产、节本增收逐年提高,生产效益较前三年全县平均提高16.3%。2011年,示范户小麦平均单产为539.6公斤,较全县小麦平均单产508.4公斤增产31.2公斤,亩节本增效31.5元,亩增收62.4元;示范户玉米平均单产为590公斤,亩增产100公斤,亩节本增效23元,亩增收115元;200个示范户现存栏生猪6.6万头,2010年6月份至今共出栏生猪16.8万头,在前阶段生猪价格低弥的形势下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900万元,增

24、收1245万元,户均增收6.8万元以上,头均增收70元以上。带动我县其他养猪场(户)健全疫病防控各项工作,取得间接经济效益8500万元以上。 2010年实现粮食总产124.9万吨,较上年的114.4万吨增产10.5万吨,增产率9.2%。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爬坡,创历史最好水平。2011年大旱之年,县实现了小麦亩产过千斤目标,全县小麦单产503公斤,比上年亩增产33.3公斤,增产率7%。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434.0元,比去年3995.0元增加439.0元,增长11%,项目区农民增收更为明显。粮食单产的逐年上升,与科技贡献率的提高密不可分,科技服务直接到户、到田成效显著,初步建立了科技成果快

25、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机制。 (四)展示了技术,筛选了品种。全县建设示范基地10个(其中种植业8个,畜牧业2个),展示小麦新品种10个,展示玉米新品种10个,展示生猪品种4个,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我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烟农19、烟农5158,玉米品种郑单958、鲁单981,外三元杂交猪等,为我县确定农业生产主导品种奠定理论基础,尤其是紧凑型玉米品种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对稳定和提高我县玉米产量,抵御自然灾害,作出巨大贡献。两个生猪试验示范基地加强了生物安全措施,健全了污水、污物的处理,通过组织观摩、培训指导,带动全县11个猪场实行了发酵床养殖,16个猪场建立了大型沼气池,增强了猪场实行生

26、态养殖的意识。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节约饲料、兽药、人工、水电等生产成本160万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五)推动了其他农业项目的高效实施。如小麦、玉米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玉米振兴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百万亩吨粮田建设等都是以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为着力点,有些环节则捆绑实施,抓好落实,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小麦高产攻关活动连续三年获全省第一名;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连续2年被评为先进课题组。2011年被评为全省小麦生产千斤县,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连续2年被评为先进课题组。粮食生产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县。 (六)提高农产品

27、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运用农业新技术,对农田进行科学管理,降低了农药、化肥施用量,既节约了成本,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力农村经济发展。 (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我县今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65家,其中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家,省级3家,市级3家。全县累计吸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4.2万人,其中农民成员4.0万人,带动5.9万户。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八)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指导、扶持面粉加工企业25家,年加工小麦180万吨;发展优质小麦基地10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8万亩,优质花生基地5万亩,双孢菇生产基地

28、0.3万亩,优质大豆生产基地10万亩,农业产业化取得长足发展。 (九)主要体会。 1.领导重视是关键。县委县政府对小麦生产发展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小麦生产,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县六套班子领导XX县区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包乡镇,乡镇班子成员包村,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推进,强化组织协调、宣传发动,搞好服务,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2.科学技术是动力。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小麦连续6年丰收,得益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但最关键的还是科技。通过对现有关键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直接推广应用到户、到田中去,有效缓解了不利天气影响,提高了抗灾能力,释放了小麦增产潜力,促进了小麦单产迅速

29、提升。生产实践充分证明,加快现有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作用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依靠科技的增产潜力最大、最持续。 3.政策扶持是保障。为发展粮食生产,国家出台了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种粮大户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实施了小麦高产创建、小麦高产攻关、标准粮田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基金、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农业项目,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调动了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小麦生产发展。 4.示范带动是手段。我县始终把建立高产示范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抓万亩示范片,乡镇抓5

30、000亩高产示范方,村建500亩高产示范点。在小麦不同生育的关键时期,召开田管现场会,组织农民现场观摩,并让农民现身说法,请专家现场解答,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学得了。通过示范展示,辐射带动面上生产,使无形的技术变成直观的现场,使高产攻关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生产实践证明,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是做好工作、服务生产的必要手段。 6、制度建设是基础。一是建立了科技服务管理机制。二是建立了科技服务用人机制。三是建立了科技服务责任机制。四是建立了科技服务考核机制。五是建立了科技服务人本管理机制。六是建立了科技服务宣传学习机制。七是建立了科技服务财政投入机制。八是建立了畅通高效的信息机制。 四、经费

31、执行情况。 按照项目实施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独立核算,制定了管理制度和审批制度,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具体使用如下:农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补贴计20万元,主要用于农业综合服务站XX县区级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所发生的交通等费用补助;科技示范户的物化补贴20万元,主要用于全县1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种子、肥料、农药、猪用疫苗和抗旱等物化技术补助;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费用30万元,主要用于10个试验示范基地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过程中的设施设备建设补助以及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补助;聘请专家费用3万元,主要用于聘请技术指导专家的差旅费、交通费、专

32、家劳务费等;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培训费用10万元,主要用于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参加集中培训所需的教材费、场地费、差旅费、食宿费、交通费、讲课费等;资料印刷及工作督查等费用7万元。 五、问题和建议 财政资金投入量100万元较少,不能满足示XX县区建设需要。建议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实现五个突破。 一是从农田水利建设上突破。进几年,经历了不少不利天气的影响,暴露出小麦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今后小麦生产上,要突出这样一个基本点,就是一定要立足灌溉,改变靠天等雨的格局。靠天等雨的格局不改变,没有灌溉作保障,小麦生产就很难有持续、稳定的增长。要争取国家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按照“旱能灌,涝能排”目标,建设旱涝保收

33、农田。一是充分利用地表水,沿主要河道建立大型翻水站和主干渠道,疏浚大中小沟,各大中沟建立节制闸,提高蓄水能力,做到站渠配套,沟沟相通,沟内常年有水,实现水网化;二是开发地下水,在远离地上水源的地方,利用机井灌溉。要改变灌水方式,变“小白龙”浇灌为移动式喷灌,以节省劳力,提高灌溉效果;三是平整土地,整地做畦,实现畦田化。 二是从农机装备水平上突破。原有的小型农机具已跟不上农业生产的步伐,农机要向大型、多功能方向发展。要加深耕层,旋耕播种时播后镇压。利用农机补贴资金,积极引进秸秆还田机械,禁止焚烧秸秆,全面推广小麦、玉米两茬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三是从管理体制上突破。完

34、善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农技人员的作用。改变乡镇技术人员的包村搞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的状况,把主要精力用在技术推广上。乡镇每个技术人员包两个村,每村实实在在抓一个500亩高产示范片,示范片抓好了,全村、全乡镇、全县生产就带动起来了。现在村村有广播,有示范户,每个乡镇综合站人员保证每年进村入户技术指导150天,每村每年开展技术培训6次,利用村村通宣传技术15次,现场观摩4次,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是从激励机制上突破。一是提高技术人员待遇,保证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交通费和生活补贴(每人每天20元);二是搞好工作考核、评比、验收。制定考核办法,把各村示范片和面上产量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对完成产

35、量指标,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在资金安排上,75%用于交通费和生活补贴,25%用于表彰奖励。 五是从技术上突破。一是选好主导品种,选用半冬偏冬或半冬性品种为主导品种;二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及氮肥后移技术,提高拔节肥追施比例;三是科学播种,播后镇压,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四是搞好病虫害防治。要把以上四项关键技术真正落实下去。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结合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根据生产季节、生产环节,继续深入开展对示范户培训、分户指导等。二是认真总结,严格考评,召开总结表彰会议,兑现奖惩。 内容总结(1)农委农技推广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2)按照项目实施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独立核算,制定了管理制度和审批制度,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3)目前,已现场实地督查6次18个乡镇,入户调查5次90人,电话调查5次1000人次(4)一是充分利用地表水,沿主要河道建立大型翻水站和主干渠道,疏浚大中小沟,各大中沟建立节制闸,提高蓄水能力,做到站渠配套,沟沟相通,沟内常年有水,实现水网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