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麻城市集美学校八年级物理下册《透镜及其作用》提高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47613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麻城市集美学校八年级物理下册《透镜及其作用》提高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麻城市集美学校八年级物理下册《透镜及其作用》提高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麻城市集美学校八年级物理下册《透镜及其作用》提高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麻城市集美学校八年级物理下册《透镜及其作用》提高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北省麻城市集美学校八年级物理下册透镜及其作用提高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2临沂)下列不现象中,与其它三个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一个是2.(2012恩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3.(2012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

2、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4.(2012德州)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光学器件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符合成像规律的是A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投影仪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C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D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5.(2012孝感)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 )6.(2012咸宁)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2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潜望镜7.(2012日照)如图7所示,a、b、c、d是

3、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8.(2012天津)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C蜡烛在a点时,物距大于

4、二倍焦距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9.(2012武汉)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10(2012泸州)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更浅一些,是因为光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B湖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D远离平面镜时

5、,人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11.(2012黄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12.(2012淮安)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A小于6cmB大于6cm,小于12cmC大于12cm,小于24cmD.大于24cm13.(2012广州)图24 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 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14. 如图12所示在直角坐标系原点O处放置平面镜MN,它与

6、坐标轴x呈45,在O点正下方(S=15厘米)放置一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A为点光源,则关于凸透镜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C )A. 在凸透镜下方成一个实像,在凸透镜上方成一个虚像B. 只在凸透镜下方成一个实像C. 在凸透镜下方,y轴左右两侧各成一个实像,但左边的实像更靠近凸透镜D. 在凸透镜下方,y轴左右两侧各成一个实像,但右边的实像更靠近凸透镜图1215. 一束平行光经过方框内的光学器件后,出射光束的方向如图13所示,图中光线的双箭头和单箭头分别表示入射光束与出射光束相对应的边缘光线,则方框内的光学器件( ABD )A. 可能是两个凸透镜B. 可能是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C. 可能是一个凸透镜

7、D. 不可能是一个凹透镜图13二.填空与作图16.(2012济宁)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推断:甲透镜的焦距 乙透镜的焦距(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5.(2012河南)如图4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17.(2012苏州)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

8、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_(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18.(2012大理)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成像。18.(2012重庆)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19. (2012沈阳)某种物体通过一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5cm,当物体移到该透镜前20

9、cm处时,能够用光屏承接到的像为 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0(2012陕西)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选填“前方”或“后面”),需要配戴对光线有_作用的_透镜进行矫正,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的实像。21.(2012常州)2011年11月9日7时28分,一颗航空母舰般大小的小行星以4.68104km/h、即_m/s的速度与地球擦身而过,高速度使得小行星的_能极大,如果撞击地球,将导致里氏7级的地震和21m高的海啸这是近35年来第一次有小行星如此接近地球,天文学家借助_(显微镜望远镜)观察

10、了整个过程22.(2012南充)(2分)在图6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3.请在图14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24.(2012茂名)如图12 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FF27.画出图中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FFFFF28.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F29.在图中,完成入射光线从左边射向凹透镜折射,再由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三.实验与探究25. (2012广东)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

11、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22。(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或“B”)。(2)小王在图22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光屏上像的大小16012缩小23015缩小32020等大41530放大51260放大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

12、。答: 。26(2012福州)(3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种即可)(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27.(2012聊城)(4分)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

13、烛焰向_(填 “上”或“下”)移动。(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上(填一种器材名称)。28.(2012泉州)(5分)下面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请你和他一起完成这项探究:(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如图14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f= cm; 将一支高1.5 cm发光棒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 、 的实像。(2)把该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9 cm B12 cm C18 c

14、m D 27 cm图1429.(20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_(上/下)调整。(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仪器有_。(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_(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_(变大/变小/不变)30.(2012呼和浩特)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在甲实验中,珍珍同学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 (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2)在乙实验中,图中光屏上成有清晰的像,像和蜡烛相比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如果将蜡烛逐渐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凸透镜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