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乳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乳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参考).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 /兰州乳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7一、 行业竞争格局7二、 乳制品行业概况8三、 行业壁垒8第二章 行业发展分析12一、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阶段12二、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13第三章 项目绪论17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17二、 项目建设地点17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7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18五、 建设背景、规模19六、 项目建设进度20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20八、 环境影响20九、 建设投资估算21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2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23第四章 项目选址24一、 项目选址原则24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4三、
2、 创新驱动发展28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0五、 产业发展方向32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5第五章 产品规划方案36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6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6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7第六章 运营管理38一、 公司经营宗旨38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38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39四、 财务会计制度42第七章 发展规划48一、 公司发展规划48二、 保障措施49第八章 技术方案52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52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54三、 质量管理56四、 项目技术流程57五、 设备选型方案5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60第九章 建设进度分析61一、 项目进度安排6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3、一览表61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2第十章 人力资源配置63一、 人力资源配置63劳动定员一览表63二、 员工技能培训63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65一、 编制依据65二、 防范措施66三、 预期效果评价72第十二章 原辅材料供应及成品管理73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73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73第十三章 投资计划75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75二、 建设投资估算76建设投资估算表78三、 建设期利息7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78四、 流动资金79流动资金估算表80五、 总投资8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1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2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
4、效益84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84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8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8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88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8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0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91五、 偿债能力分析9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3六、 经济评价结论93第十五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94一、 项目招标依据94二、 项目招标范围94三、 招标要求95四、 招标组织方式97五、 招标信息发布101第十六章 总结说明102第十七章 附表104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04建设投资估算表10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07流动资金估算表10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
5、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5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16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17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18能耗分析一览表118第一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一、 行业竞争格局我国乳制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十多年间,经历了价格战、2008年质量风波事件、行业洗牌等不同历史时期,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我国液态奶市场竞争企业按品牌知名度和经营规模分为三类,具体如下:第一梯队乳企为蒙
6、牛乳业、伊利股份和光明乳业。其中蒙牛乳业、伊利股份已发展成为巨型企业,为全国一线品牌,产品以常温奶为主,销售覆盖全国,与所有液态奶品牌企业在全国展开竞争,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领先。光明乳业已突破区域市场,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产品以巴氏杀菌奶和酸奶为主,全国范围内品牌影响力较大。第二梯队为区域性龙头乳企。第二梯队乳企品牌发展和销售市场主要限于区域市场,区域市场份额占比较高,如三元股份、皇氏乳业等。区域性龙头乳制品企业是对一线品牌的有益补充,尤其在巴氏杀菌奶、地方特色奶产品等方面优势明显,这些企业能够敏锐捕捉到消费者对乳制品品种多样化、品质新鲜化、功能个性化的需求,能够充分发挥地方
7、品牌优势和产品创新能力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区域性龙头乳企有望在区域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品牌影响力将逐渐增强。第三梯队为地方性乳制品企业。该类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市场份额小、基本无影响力、经营规模增长不快。二、 乳制品行业概况乳制品制造的产业链较长,涵盖饲草饲料、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一体化程度要求很高,实现了第一产业(农牧业)向第二产业(食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分销、物流)纵向延伸。奶牛养殖是世界公认的节粮高效型畜牧业,是奶业的基础。奶牛养殖的产品牛奶是乳制品制造的重要原料,奶牛养殖是乳制品制造行业的上游环节。乳制品制造行业是奶业的重要子行业,是奶
8、业发展的关键。它上连奶牛养殖业,下连消费市场,是奶业的中轴和龙头。根据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及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结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乳制品的定义和分类如下:乳制品是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乳制品包括: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等)。三、 行业壁垒1、食品质量安全准入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0年11月1日发布的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
9、010版)(2010年第119号)规定,现行所有获得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的企业按照质检总局公布的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求,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依法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2、乳制品行业门槛2009年颁布的乳制品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版),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奶源建设、企业资质、行业准入门槛以及未来发展格局作出详细和严格的规定,大幅提高了行业门槛。3、奶源壁垒稳定可控的奶源是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生存基础。目前,行业内主要企业均投入巨大精力、财力建设奶源基地,部分优势企业的奶源布局已经相对完善。由于资金和产业政策的诸多限制,新进入者在奶源建设方面将面临
10、较大压力,行业外的企业难以在短期内仅凭资金优势获得。4、销售渠道壁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销售渠道是企业快速获取市场份额的重要砝码。谁控制了渠道,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目前,行业内优势企业已在全国各主要省市建立起由销售分公司、代理商、经销商组成的分销体系,并进驻或自建了大量以现代零售渠道为核心的销售终端。同时,这些企业也掌握了销售渠道管理、维护的必要知识及经验。新进入者在销售渠道建设和管理上面临诸多挑战。5、品牌影响力壁垒由于目前市场上乳制品品牌较多,对于消费者而言,其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产品的品牌。品牌影响力在乳制品制造行业竞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行业外的企业即使进入该行业,也难以在较
11、短时间内建立起有知名度的品牌。消费者尤其是城镇居民在选购乳制品时,除了对生产日期重视以外,更关注产品品牌,而这直接影响其消费行为。鲜奶由于销售渠道相对封闭,按月、季、年订奶,客户相对稳定,消费者往往在对乳制品的挑选时注重当地知名品牌,本地消费者一般认为当地知名品牌的产品质量更有保证。6、技术壁垒乳制品制造行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质量和乳制品加工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是乳制品加工品质的硬件,资深技术人员、熟练操作人员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此外,作为与乳制品生产配套的奶牛养殖,其技术涉及XY精子分离、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的应用以及奶牛品种的改良、饲料配方的改进和饲养模式的改良等,行业外的企业
12、较难在短期内全部掌握并应用上述相关技术,需要具备专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机构或企业进行长期的积累。7、资本实力壁垒进入乳制品制造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和资本实力。首先要进行三个方面的资金投入,包括奶源基地建设、设备和厂房投入以及销售渠道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投资回收期较长,风险较大,且要求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正式投产后,企业还需要进行品牌宣传、市场开拓和系列产品的研发等各方面的投入,对企业的资金要求较高。第二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阶段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阶段,2000年以前,乳制品行业处于基数低、增长慢的阶段。从1985年至1999年的复合增
13、长率仅7.29%。这个阶段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不发达,奶源主要是农户散养,产品结构也很单一,销售网络基本只局限于区域。第二个阶段,2000年至2008年,是乳制品行业从无到有的外延式扩张阶段。受益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长,奶制品消费需求高速增长,以量为主,蒙牛和伊利等乳制品企业大规模扩张,乳制品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3%。这一阶段乳制品企业的投入重点在渠道建设,以迅速占领市场为首要目标,实现了不拥有一头奶牛就可以大规模扩大产量,产品种类仍然较单一。随着乳制品的普及化,乳制品企业之间开始价格混战,导致其竞相压低生鲜乳收购价格,但与此同时却订立了较高的收奶标准,这使得生鲜乳的收购质量不断下降,引
14、发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爆发。“三聚氰胺事件”后,乳制品行业进入第三个阶段,2008年以来乳制品企业开始关注产业链的均衡发展,加大奶源投入力度。消费者开始关注品牌和品质,随着消费需求的提升和消费选择向多样性、高端性发展,乳制品企业已经开始加大对产品环节的投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生产差异化的产品,作为扩大市场份额的突破口。因此未来乳制品的竞争将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展开。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使得乳制品企业开始注重营销渠道建设;食品安全问题的爆发促使乳制品企业开始注重奶源建设;消费升级引起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多样化、高端化。乳制品企业已经进入奶源、产品、渠道全产业链竞争的时期。考虑到乳制品消费广阔
15、的市场空间和不断提高的收入水平,全产业链的均衡发展将引领乳制品行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二、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1、乳制品行业从震荡调整转向健康成长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我国乳制品行业受到强烈打击,乳制品销量大幅下滑。为了规范乳业的健康发展,国务院相继发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乳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等政策,对推动行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乳品质量、恢复消费者信心的作用渐显,我国乳品行业进入调整阶段。2010年6月起,我国开始实施66项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乳制品产品标准15项、生产规范2项、检验方法标准49项,形成了统一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随着政策影响的日益深化,规范乳
16、制品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的推行,消费者信心的日益增强以及行业重整,乳制品消费将从“复苏”进入“持续增长”的轨道,乳制品行业也将迎来一个健康成长期。2、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明显增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乳制品加工业市场准入的严格限制以及对现有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严厉整顿,我国乳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市场份额开始转向品牌知名度高、实力强、规模效益显著的大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乳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扩大了规模,并加强了对奶源以及销售渠道的控制。未来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全国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在全国一线品牌,区域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在区域强势品牌。3、乳制品企业积极强化自有奶源基地建设,推进
17、奶牛的集中规模化养殖“三聚氰胺事件”以及生鲜乳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乳制品企业越来越关注自身奶源的保障能力。奶源保障能力包括三大内容,即:奶源布局建设,奶源安全建设和奶源成本控制。只有合理的奶源布局和安全的奶源基地的建设,才能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我国原有的奶源状况主要以散养农户和奶站的模式为主,存在饲养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低,生鲜乳质量难以保证,环境污染不易解决,人畜混居,卫生防疫、品种改良等服务体系滞后的问题。乳制品企业强化自有奶源基地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公司制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员、信息、管理上的优势,有效推进奶牛的集中化、规模化养殖,把以往村村镇
18、镇、一家一户分散饲养模式转变为“现代化大型牧场”的新模式,在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同时,从源头上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4、市场细分和产品差异化程度提高在乳制品消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对乳品品质和种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乳制品市场细分将不断强化,以质量、信誉和服务为核心的品牌竞争将日益激烈,品牌效应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市场细分最突出的体现就是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提高,主要表现在:A.在常温奶市场份额较高情况下,巴氏杀菌乳以其在保鲜程度、营养成分保持度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速度加快,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并成为未来乳制品消费的发展方向;B.常温奶的高端化、功能化趋势明显,尤其高端儿童奶将来成为常温奶新的增
19、长点,低温奶高端化、功能化已经起步,市场前景广阔;C.针对学生、白领、女性、儿童、老人、高原居民等人群的乳制品日益丰富,定位日益精细化;D.水牛奶、羊奶、牦牛奶等特色乳制品由于其营养价值更高而受到高消费人群的认可,发展迅速;E.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基础酸奶的基础上,满足美味休闲需求和健康功能需要的酸奶品类日益增多,市场份额逐步加大。乳制品企业只有在保留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及自身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搭配原料,才能开发出差异化产品,抢占细分市场先机。5、乳制品企业加大销售渠道下沉力度,推动渠道纵深发展在成熟的一、二线城市市场(如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乳制品企业面临着市场增长明显低
20、于产量增长的问题,寻求更大、更多的市场空间成为销售提升的快捷方式。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线城市市场(包括发达地区县级市、欠发达地区地级市和县级市)和农村市场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大幅提升,乳制品企业纷纷加大销售渠道下沉力度,积极拓展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大力推动渠道纵深发展,以巩固和提高市场份额。第三章 项目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兰州乳制品项目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87.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
21、究范围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市场需求预测;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建设地点与建设条性;5、工程技术方案;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7、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及节能;8、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9、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经济评价。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家和地方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决定;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项目建设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5、其他相关资料。(二)技术原则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效益和不境效益为重点指导思想,以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为原则,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着眼未
22、来,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优化规划方案,尽可能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额,以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2、结合厂址和装置特点,总图布置力求做到布置紧凑,流程顺畅,操作方便,尽量减少用地。3、在工艺路线及公用工程的技术方案选择上,既要考虑先进性,又要确保技术成熟可靠,做到先进、可靠、合理、经济。4、结合当地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5、根据市场预测和当地情况制定产品方向,做到产品方案合理。6、依据环保法规,做到清洁生产,工程建设实现“三同时”,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7、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劳动安全、企业卫生、消防抗震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做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五、 建设
23、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我国原有的奶源状况主要以散养农户和奶站的模式为主,存在饲养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低,生鲜乳质量难以保证,环境污染不易解决,人畜混居,卫生防疫、品种改良等服务体系滞后的问题。乳制品企业强化自有奶源基地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公司制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员、信息、管理上的优势,有效推进奶牛的集中化、规模化养殖,把以往村村镇镇、一家一户分散饲养模式转变为“现代化大型牧场”的新模式,在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同时,从源头上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8000.00(折合约87.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90734.25。其中:生产工程57762.4
24、3,仓储工程10530.8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1478.99,公共工程10962.00。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吨乳制品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鲜奶、乳清粉、脱脂粉、低聚果糖、复合微量元素、复合植物油。(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干燥塔、三效降膜蒸发器、CIP清洗设备、配方粉配料设备、高速混料机、干混设备、三维混合机、前处理设备、净乳机、
25、离心机、巴氏杀菌机、超高温杀菌机、净化水机组、制冷机组、检验设备、包装设备、自动灌装机、自动包装机、自动小包装机、防串货设备。八、 环境影响该项目在建设时,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制度及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处理好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烟尘、污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分别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城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帮界噪声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该项目在建设生产中只要认真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九、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26、33025.4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405.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90%;建设期利息690.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9%;流动资金7929.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01%。(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4405.1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0941.8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818.33万元,预备费645.00万元。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71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5250.57万元,纳税总额7390.44万元,净利润11681.0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27、27.50%,财务净现值18920.4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45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8000.00约87.00亩1.1总建筑面积90734.251.2基底面积3654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72.842总投资万元33025.472.1建设投资万元24405.132.1.1工程费用万元20941.802.1.2其他费用万元2818.332.1.3预备费万元645.002.2建设期利息万元690.572.3流动资金万元7929.773资金筹措万元33025.473.1自筹资金万元18932.023.2银行贷款万元14093.4
28、54营业收入万元712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5250.576利润总额万元15574.787净利润万元11681.088所得税万元3893.709增值税万元3122.0910税金及附加万元374.6511纳税总额万元7390.4412工业增加值万元24596.4113盈亏平衡点万元23290.72产值14回收期年5.4515内部收益率27.5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8920.48所得税后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第四章 项目选址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
29、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兰州,简称兰或皋,古称金城,是甘肃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地处中国西北地区、
30、甘肃省中部,位于中国大陆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中国大西北铁路、公路、航空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西部重要的区域商贸中心和现代物流基地,享有丝路重镇、黄河明珠、西部夏宫、水车之都、瓜果名城等美誉。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地。2
31、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把建设兰州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并于2020年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以赴稳增长。实现生产总值2837.36亿元,增长6%,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5.5%、1.9%和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就业、物价、收入三项指标表现较好,新增城镇就业9.36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和10%,连续跑赢经济增速,有效保持了经济
32、运行基本面稳定。从机遇来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纵深推进,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入实施,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持续加快,“一心两翼”城市框架不断拉开,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等政策利好充分释放,兰州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大有可为。只要我们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迎来美好的前景,取得更大的成绩。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8%,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建筑业增加值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
33、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控制目标。“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和形势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处于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和贸易进入恢复性增长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新一轮产业革命,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速换档、结构升级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动力由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同时,国家宏观调控由传统强化需求端作用转向供需两端
34、同时发力,在继续扩大投资、消费、出口有效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高土地、资源、资本、创新等全要素的优化配置,以高质量的供给满足市场需求或引导有效需求,建立供需匹配、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总体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兰州新区建设的机遇。未来五年,兰州新区伴随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入驻企业的投产,产业集聚效益逐步发挥,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将逐步形成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是政策平台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兰州争取到的国家级新区和众多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将在“十三五”时期发挥
35、效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三是创新驱动的机遇。创新驱动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扎实推进,我市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必将高效转化为发展的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必将迎来一个大的发展机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将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四是对外开放的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围绕国家中欧国际货运班列集结站和国际港务区建设加快推进,兰州对外开放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将大幅提升,国际美誉度和影响力将持续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的作用将日益显现,兰州市将会成为国家实施向
36、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战略平台。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兰州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布局不均衡。工业总量的85%集中在黄河河谷的主城区,第三产业的50%以上集中在城关区,部分产业园区活力不足、优势不明显、产业集聚水平低。二是一产、二产、三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中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能源消耗较高、污染排放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规模小;服务业以传统业态为主,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农业规模小,加工转化水平低,增值链条短。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四是城市建管水平较低。城市建设和管
37、理相对滞后,支撑发展的综合承载力不强,尤其是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欠账大,畅交通、治污染任务艰巨,实现城市科学高效管理任重道远。五是民生保障能力有待于提高。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薄弱,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在“十三五”期间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三、 创新驱动发展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设“大兰州新兰州”的新要求,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着力推动大都市、大产业、大枢纽、大物流、大市场、大平台建设,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着力建设大都市。打造城市景观特色,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着力建
38、设山水城市、宜居城市和活力城市。打造以兰州为中心、100公里道路交通距离为半径的“一小时经济圈”,提升兰州辐射带动功能,与周边城市、重点城镇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格局,努力把兰州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30%以上,人口规模达到500万以上,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发挥更大的中心带动作用。着力建设大产业。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质增效力度,争取国家支持启动兰石化搬迁。壮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发展电子信息(大数据)、文化旅游、健康养生、新材料以及城市投资开发等千亿百亿级大产业,形成新的增长极。着力建设大枢纽。加快建设“1221”铁路枢纽运输辐射网,兰州西
39、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围绕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率先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努力构建“139”城区道路网和“321”环城公路网,实现乡乡通省道,村村通四级以上公路。建成中川机场三期航站楼,增加30条以上国际航线,持续提升航空客运能力,打造国际货运航空港,航空货运实现重点突破。推进综合保税区与航空港一体化发展,打造临空经济园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地位持续强化。着力建设大物流。依托交通枢纽、重要通道功能优势,分类分层次设置物流集散中心,形成“342”物流集散中心网。大力发展国际中转物流,建设兰西拉、兰银包、兰西乌等物流通道,完善辐射全省及全国各地的综合物流网,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层次
40、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西部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着力建设大市场。充分利用兰州商品集散和辐射周边省区的基础条件,根据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消费迅速升级的现状,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加快建设区域商贸中心,推动综合性市场与专业批发市场共同发展,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消费引领、服务驱动的发展格局,建成辐射周边的大市场。着力建设大平台。依托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机遇,以兰州新区为基础,以国际港务区建设为重点,构建与中西亚及欧洲进行商业贸易、产业合作、信息服务、人文交流、机构互设的大平台,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地区间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四、
4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综合考虑我市发展趋势、发展基础、主要任务和增长潜力,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发展目标。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增长。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到2017年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2020年达到3050亿元,在全省的经济首位度提高到30%以上;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第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65%、16%、60%以上;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文化和旅游
42、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GDP的8%以上和5%以上;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快发展,研究与开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城市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85%、80%。现代农业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625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50元,年均增长10.2%。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全市整体脱贫。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增就业达到25万
43、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民参保登记率100%,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5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推进,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以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四版城市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更加协调配套。交通突破行动深入实施,铁路、公路、航空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路、桥、管、网和轨道交通加快建设,建成“139”路网体系;轨道1、2号线一期工程竣工,轨道3号、4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以上;建成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4.5
44、万个公共立体停车位;建成50座以上景观天桥地道,城区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立德树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五城联创”取得重大突破,努力争取全国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成功。五、 产业发展方向优化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主城区兰州新区县城小城镇一体化城乡体系,推进兰州新区和主城区互动发展,高新区和经济区错位发展,县域经济与特
45、色城镇梯次发展,加快培育壮大经济发展增长极,把兰州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人口规模达到500万人以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建设九大产业园区,打造六大产业集群,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到2020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实现生产总值基本翻两番,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三纵三横一联”快速路系统和“四纵四横”城市骨架路网系统,加快公路、铁路、航空建设,构建集运输组织、中转换乘、装卸存储、多式联运、辅助管理服务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快供电、供水、供气
46、、供热、通信、消防设施、地下管廊、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构建六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石化、装备制造、南部综合、机场北、飞地经济、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行政文化、科教研发九大园区,谋划与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化运营模式与管理水平的中外合作产业园。通过园区平台着力构建六大产业集群。石油化工:延伸乙烯、丙烯、芳烃、C4/C5、清洁油品及下游延伸产业五大产业链,发展丁基橡胶、乙丙橡胶、聚酯、聚碳酸酯、碳纤维等化工新材料,力争启动兰州石化公司搬迁改造,建设国际一流标准的化工产业园。到2020年,石油化工业产值达到120亿元。装备制造:紧盯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离散化制造方向,着重发展新能源装备、交通装备、工程装备、智能化农业机械、电机与电梯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六大领域,提高智能化制造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配套,提高成套能力和外向出口能力。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60亿元。新材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光电材料、功能性材料、高分子材料,力争在新材料关键技术和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打造以科天化工为龙头的水性材料产业集群,以正威、北大众志、四联、润晶为龙头的电子信息材料与光电材料产业集群。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20亿元。生物医药:紧密结合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