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心得体会(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心得体会(一).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心得体会 拒绝科学不端行为,做一名合格的科研者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刚开始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对于自己专业的学科研究,我有着极大地热情,与此同时,怎么去做好一个调查研究,如何完成一篇好的论文,应该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态度等,我有着很多的疑惑,而法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相关课程,老师们讲述了科学研究中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科学精神,科学伦理,科学规范以及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并告诉我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科研者。这些都让顿时我豁然开朗,并且也将在我以后的科研生涯中长期的引导、指正我,教导我如何规范自己,如何提升自己的素养。在所有的课程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内容,应
2、该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科研者。而想要做一名优秀的科研者,首先必须要做到合格,何为合格。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我没办法去创造或者定义一个标准来准确的界定合格的概念,但是我内心有一个自己的标准,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科研者,必须有一个对科学研究的正确的精神信仰,遵从社会的科研规范,有着创新精神以及独立的思维,并且还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和善于发现生活。 何为科学研究。我国国家教育部将其定义为,“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而我更偏向于认为科学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
3、客观事实的过程。可以看出,作为一名真正的科研者,所获得的的科研成果一定是要根据自己的调查、验证,然后分析、推论所得出的。显而易见,要做一名合格的科研者,我认为最重要一点就是保证自己科研成果的真实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坚决拒绝抄袭作弊等现象出现。然而我国科研工作中的不端行为层出不穷,根据调查统计,1999年至2021年,科学道德的不端行为的形式中,弄虚作假占了40%,剽窃占了34%。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根据1999年至2021年受理的案件调查科学道德不端行为者的专业技术职务情况得知,不端行为者中,教授研究院占了38%,副教授调研究员占了50%,讲师助理研究员占了12%。由此可看出,我国科研
4、人员在科研实践中缺乏学术规范的训练和科学道德的教育,科学不端行为层出不穷。我们清醒的意思到,科学不端行为会败坏科学道德学风,影响科学的纯洁形象和科学界的社会信誉,有学者指出,不端行为甚至会从根本上危及“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因而这些数据应该让我们更加警醒,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更应该作为一个科研的基础从自身开始拒绝各种不端行为,树立正确的科研理念。 科研不端行为如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总裁臧敬五2021年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medicine上的论文涉嫌造假;俄罗斯生物化学家德米特里库兹涅佐夫(dmitrykuznetsov)被人举报涉嫌重复出版别人的成果等行为层出不穷,这让我们应该从更
5、深层次去思考科研不端行为出现的原因,从而才能拒绝不端行为,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科研人员。首先,科研成果功利化是科学不断行为出现的关键性诱因,我国科学文化研究较之西方是欠发达的,重视科研的成果而不是其过程这是我国社会的现状,科研成果已经作为科研人员“升官发财”的一个关键评判标准或者是手段,很多科研人员并没有单纯的为了科学而研究,大多数情况是为了给自己的履历上增加一笔。其次,监督机制较为薄弱进一步推进了不端行为的出现,不端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约束,而且在不端行为发生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这对不端行为进一步蔓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把弄虚作假、剽窃等作为一种“正确”的科研手段。
6、再次,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金钱的地位日益上升,许多科研人员的社会责任、社会道德意识淡泊,自律意识不强,缺乏对社会的良知与责任。出现了专门帮助学术作弊的枪手、拼手等职业。最后,诚信文化的缺失。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道德建设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诚信在传统伦理中的地位较低,比如,“诚信”在传统伦理中德地位较低,“信”列在“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末位,信要从道、从义。 要拒绝科学不端行为的出现,做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员。我认为重中之重是科研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端正自己的态度,不为外部的利益所影响,坚守自己的本心和自己的社会责任,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进行科学研究,保证自己科研成果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真实性。其次,社会应该建立起一定的惩罚机制,对抄袭作弊、弄虚作假等严惩不贷。再次,应该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注重以正确的理念引导科研人员,要求科研人员必须从事负责人的科学研究,以推进卓越的科研实践,保持公众对科学研究的信任。最后,应该加强学术规范建设,通过研究和讨论形成共识,逐步建立为科研界广泛接受的理念模式与规范。 第 4 页 共 4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