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965423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案【教材分析】我上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139mdash;143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本节课内容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导出其他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基础,它提供了度量和计算面积的基本道理和方法。本课的教学具有启后的作用,是为今后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面积打基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因此,教学好这部

2、分知识尤为重要。本节课如果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运用面积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那么对于长方形面积的知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有的学生可能已经看书了解了一些,前面的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也有了一些体验,有的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已经学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课本只需直接出示面积公式,然后通过大量的面积计算训练即可。但即使学生已经知道了计算方法,也不一定是真正理解了,特别是空间观念的培养还是远远不够的。显然,本节课的编排意图是通过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主动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的编排方式,不仅使学生对长方

3、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的理解透彻,而且记忆深刻。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所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4、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课本安排的准备题是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为例1的教学做准备。例1是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填一填,然后对败的结果进行观察、比较、讨论,最后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例2是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想一想是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我在练习中设计了一些分层次应用性练习,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知识化为能力。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和一个实践作业,第一个问题是基础训练:要计算教学楼区、操场这两个场地的面积,要知道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小明同学搬新家了,他的卧室的长是

5、5米,宽是4米。你能帮助我算算卧室的面积有多大吗?如果我要装修铺木地板每平方米200元,共花多少元。第三个问题是:墙壁粉刷,除去门窗的面积。实践作业是让学生课外找一样物体,先估计它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跟估计进行比较,提高学生估算能力。这样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教材处理】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我对教材做了以下的处理。首先确立学习目标:、认知目标:、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实验mdash;mdash;猜想mdash;mdash;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

6、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情感目标:、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3、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4、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其次教学过程处理:(一)激趣导入新课。为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上课伊始,我先设计和学生谈话:这学期我们已经是第几次来这里上课了,大家的心情怎么样上次我班有几个同学表现的非常出色,比如张扬,回答问题头头是道,给在下面听课的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也就记住了四(5)

7、有一个了不起的张扬。这节课,他们将继续做我们的评委,看那些同学是四(5)班的骄傲,我们欢迎他们的到来。然后,我变辅垫导入式为创设题情境导入式:这么美丽的地方是那里啊?恩,是我们的校园,你看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个板块?你看到了哪些熟悉的图形?教学楼区和操场区的面积分别有多大呢?有哪些办法知道?用面积单位去摆不现实。从而顺其自然的导入新课。教师板书:面积计算。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体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课的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二)探索面积计算公式。这部分分两部完成,第一部探索

8、长方形面积公式。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lsquo;再创造rsquo;,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或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围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经历计算面积,产生猜想实验验证,归纳方法推广应用的科学研究过程。即先引导学生任意取出几个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每排

9、摆几个,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摆了几排,与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有与它的长、宽什么关系?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都有这样的关系呢。刚才是你们自己动手拼长方形并且计算了它们的面积,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一个长方形,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面积吗?想办法去验证,逐步归纳出公式;接着追问: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等于长乘宽?第二部是探索正方形面积公式,先让学生口算几个图形的面积。再让学生找出几个特殊的长方形,从而让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让学生把这两个公式写下来。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结论得出的过程,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同时

10、,让学生领悟到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有一种科学的态度。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三)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我在练习中设计了一些分层次应用性练习,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知识化为能力。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和一个实践作业,第一个问题是基础训练:要计算教学楼区、操场这两个场地的面积,要知道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小明同学搬新家了,他的卧室的长是5米,宽是4米。你能帮助我算算卧室的面积有多大吗?如果我要装修铺木地板每平方米200元,共花多少元。第三个问题是:墙壁粉刷,除去门窗的面积。实践作业是让学生课外找一样物体,先估

11、计它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跟估计进行比较,提高学生估算能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总之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从实际生活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理想的发展。【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lsquo;再创造rsquo;,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或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

12、而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 再创造过程,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围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经历计算面积,产生猜想实验验证,归纳方法推广应用的科学研究过程。即先引导学生任意取出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每排摆几个,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摆了几排,与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有与它的长、宽什么关系?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都有这样的关系呢。刚才是你们自己动手拼长方形并且计算了它们的面积,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一个长方形,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面积吗?想办法去验证,逐步归纳出公式;接着追问:长方形的面积为什

13、么等于长乘宽?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结论得出的过程,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同时,让学生领悟到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有一种科学的态度。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设计活动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

14、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1平方米的格子若干个,长方形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

15、、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几张照片,问:这么美丽的地方是那里啊?恩,是我们的校园,你看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个板块。从图上你看到了哪些熟悉的图形?2、如果要知道操场和中心广场的面积分别有多大呢?怎么办?我们今天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从生活中引出的问题,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的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为下一步的探究创设了合适

16、的情境。(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件演示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一起做实验观察和验证一下。1、探究活动一:摆一摆。(1)要求:小组合作,组长分配任务:一人做记录,其他三人动手操作,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长方形每排个数排数长(厘米)宽(厘米)1平方厘米正方形个数面积(平方厘米)1号2号3号(2)讨论并回答。每排摆几个,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摆了几排,与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有与它的长、宽什么关系?设计意图: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得出,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为学生创设舞台,逐个出示3个长方形,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17、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预测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的猜想。2、探究活动二:验一验。刚才是你们自己动手拼长方形并且计算了它们的面积,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一个长方形,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面积吗?追问: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等于长乘宽?长宽面积1平方厘米的个数课件演示,进一步理解长方形的面积公式3、我们通过刚才的动手和动脑,对长方形面积的探索-发现-验证,我们知道长方形面积=长times;宽,把你们认为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写在作业纸上。为了方便记忆,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用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times;b

18、设计意图:在验证过程中,做到了学生人人参与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在验证过程中真正经历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经历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体验知识的再造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三灵活运用,迁移方法。1口答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66667556582、算后让学生找找哪两个特殊的长方形,当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时,长方形变成正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它的面积公式是这样的呢?(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times;边长),你会用字母表示吗?(板书:s=atimes;a)设计意

19、图: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中,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四联系实际,拓展运用1、问题一出示图:中心广场、操场(无数据)要计算这两个场地的面积,要知道什么?再次出示图:两块场地出现数据。2、问题二:小明同学搬新家了,他的卧室量的长是5米,宽是4米。你能帮他算算卧室的面积有多大吗?如果我要装修铺木地板每平方米200元,共花多少元3、问题三:4、实践作业:找身边的一件物体的表面,先估计

20、它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面积。设计意图:整个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五、课后小结:(1)学习本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2)通过什么方法学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作业纸探究活动一:4人小组合作,组长记录,其他三人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你喜欢的长方形。长方形每排个数排数1平方厘米正方形个数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1号2号3号(讨论:说说有什么发现?)探究活动二:同桌合作一个同学量出右面长方形的长和宽,算出面积。另一个同学再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验证这个图形的面积。长宽面积1平方厘米正方

21、形的(个数)问题一:计算中心广场、操场这两个场地的面积。问题二:小明同学搬新家了,他的卧室量的长是5米,宽是4米。你能帮他算算卧室的面积有多大吗?如果我要装修铺木地板每平方米200元,共花多少元问题三:4、实践作业:找身边的一件物体的表面,先估计它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面积。让学生的思维真正主动起来mdash;mdash;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反思实验小学朱淑雅一向自信于自己数学教学工作的我,在一次自信的教学中得到了醒悟。这次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我多次教过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了如指掌,因此心中颇不以为然。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很合时宜地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究推导面积

22、公式的环节,为此我还很是得意。下面就自己对本节课的课后的反思:(一).成功之处:1.从操作中探究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用各种感官去感知知识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lsquo;再创造rsquo;,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或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本

23、节课先课件演示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再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经历计算面积,产生猜想实验验证,归纳方法推广应用的科学研究过程。即先引导学生任意取出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每排摆几个,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摆了几排,与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有与它的长、宽什么关系?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都有这样的关系呢。刚才是你们自己动手拼长方形并且计算了它们的面积,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一个长方形,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面积吗?想办法去验证,逐步归纳出公式。第二步是探索正方形面积公式,先让学生口算几个图形的面积,再让学生找出几个特殊

24、的长方形,从而让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让学生把这两个公式写下来。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结论得出的过程,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同时,让学生领悟到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有一种科学的态度。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2.到生活中运用知识知识来源于实践,把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它、发展它,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数学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解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中,不断深化知识。如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我在练习中设计了一些分层次应用性

25、练习,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知识化为能力。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和一个实践作业,第一个问题是基础训练:要计算教学楼区、操场这两个场地的面积,要知道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小明同学搬新家了,他的卧室的长是5米,宽是4米。你能帮助我算算卧室的面积有多大吗?如果我要装修铺木地板每平方米200元,共花多少元。第三个问题是:墙壁粉刷,除去门窗的面积。实践作业是让学生课外找一样物体,先估计它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跟估计进行比较,提高学生估算能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二).不足之处这节课上下来,看似一切进行得很顺利,通过课堂反馈我了解到学生

26、对于面积公式的掌握较为熟练,照理说是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我心里总是觉得有哪儿不妥,可又说不出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教学重点把握出现了偏差?显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面积公式的意义,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从学生课堂练习的反馈情况来看这一目标是完全达到了。教学手段使用不当?好像也不至于。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我特意安排了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的教学环节,希望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能帮助学生的思维方式顺利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的过渡。从学生参与的程度和形式来看都没有大的问题。那么问题究竟是出在哪儿了呢?1.上课好象是在执行教案的过程,教

27、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如课件演示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时,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也有主动思维的需求。最初的设计虽也意识到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重要性,可是实践证明这种主动还是主动在上课的形式,学生内在的思维并没有主动起来。只有设法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思维积极主动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2.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制约,几何是小学阶段的一个学习的难点,因此在原先的教学设计中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讲清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上。通过实践,我意识到目标定位只限于此是不够的,小学阶段的任务是要让学生在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基础

28、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从而能够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引导学生任意取出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每排摆几个,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摆了几排,与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有与它的长、宽什么关系?通过操作,学生汇报发现每排有几个,长就是多少;排了几排,宽就是多少;总个数有多少,面积就是多少。这个过程没有展示学生的操作作品,针对性不强,当学生说每排的个数与长一样时,没有及时追问,为什么是一样的,让学生说说原因。因此,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用公式解题,更主要的是要了解各种抽象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掌握了这种

29、方法就具备了解决其他图形问题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基本条件。3.语言不丰富,在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我没有正确地做出评价,有时学生回答的很精彩,我也没有抓住机会,进行表扬,有时学生回答的不完整或错误回答,怕打击他们的信心,也没有及时纠正;在激励学生时,只用了很好、好的,起不了激励的作用,老师语言的苍白,只能是平时积累的太少了。该如何丰富自己的教师语言,使之抑扬顿挫,幽默风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良好的课堂气氛。如果那堂课真的是那么十分完美,也许就不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什么值得回味的东西,从而消失得无影无踪。正是因为有问题才激起我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才留给我不可磨灭的记忆。总之,我将谦虚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我将活到老,学到老。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