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XX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939349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XX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XX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XX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XX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浙江作为“资源小省”和“经济强省”,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十分严峻,2007年浙江成为了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省,在此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部署。而工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主体和核心,是我省经济转型、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截体,在我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资源日益短缺、原材料价格高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节能减排,还为浙江循环经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经济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保障。 一、XX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1、XX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 1个法宝。

2、浙江经济增长快、规模大、活力强的区域特色经济的起步和发展无不依靠循环经济这一法宝。 2个阶段。我省工业循环经济经历了“资源简单利用”到“资源高效利用”二个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不少民企较早开始意识到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供应不足给经济带来的严重制约,自发地开始解决这一矛盾,他们依靠“千山万水、千门万户、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和废旧物料回收利用的资源优势,使得浙江产业和产品 1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但在“十一五”期间,浙江循环经济的发展将进入第二阶段,即转型时期的“资源高效利用”阶段。这一阶段,区域特色产业经过人力资源、技术、资本的不断积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

3、加大,自主产权技术不断提高,产品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相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竞争力。同时,更加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种模式。在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浙江块状经济中,既有永康、东阳、路桥、黄岩、玉环、温岭、慈溪、余姚、上虞、诸暨、富阳、嘉善、乐清和龙湾等县(市)域经济“大板块”;又有温州柳市(低压电机)、温岭泽国(泵业)、诸暨店口(五金)、上虞汤浦(铜管)、嘉善陶庄(废钢铁利用)、余姚河姆渡(不锈钢材料)、温州永中(不锈钢材料与制品)、富阳(春江、大源、灵桥的造纸业)等乡镇(或街道)经济“小板块”,实践中形成了具有

4、一定推广意义的两者互动发展的若干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永康模式”。以永康传统手工业为依托,充分利用金属再生资源,提升本地传统产业,发展五金制造业。主要是大量购入铝、铜等金属再生资源,并依此为原材料依托,不断发展和提升本地传统产业,打造出了“中国五金之都”,形成特色明显的区域经济。 2二是“路桥-温岭模式”。以废旧金属拆解产业为主导,带动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从国外大量进口废旧电器、五金等固废物,通过拆解、分类与加工,再大量向周边地区输出成品、半成品,形成区域特色产业,进而打造出全国最大民营汽车、摩托车基地,中国大陆最大的服装机械生产出口基地。 三是“余姚-慈溪模式”

5、。以废旧金属、塑料回收为切入点,延伸产业链,形成国内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之一。主要是从废旧金属、塑料等再生资源利用着手,形成废旧物-配件-家电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并依托市场合理配臵资源,打造中国家用电器生产出口基地和塑料模具、电子电器、机械仪表主导产业。 4位一体。 (1)民营机制具有追求低成本的动力。浙江是民营经济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活力最强的地区,堪称“民营企业乐土”,形成了在全国有影响的“温州模式”和“浙江精神”。浙江民营企业具有先天的市场属性,敢想敢干、善抓机遇、与时俱进、对宏观政策有一种天然的敏锐力,从而使浙江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的最前列。如永康等地民营五金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6、始终把握成本理念,从废金属回用到加工制成品,处处精打细算,重视资源的高效利用。一张大废铁皮先拿来加工电动工具、不粘锅等大五金件,剩下的边角料再经过冲、割、压等几道工序按产品大小来利用加工成锁具、餐具、啤酒开等小五金件,到最后实在无法再利用了,才压制成团,送往冶炼厂回炉利用。循环经济 3在民营企业中得到充分发挥。 (2)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解决了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原料来源和低成本优势。可以说,浙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浙江人从国内家庭、工厂,甚至从国际上大量回收再生资源,解决了初期发展经济的资源和原材料供应,并获取了低成本的优势。 (3)产业集群降低了产业的准入门槛和企业的制造

7、成本。产业集群是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并呈现出小商品大市场的产业格局,低成本高效益的比较优势,小企业大协作的集群效应和小资本大集聚的群体规模。如温岭、路桥汽车摩托车制造及配件、余姚、慈溪家用电器及塑料制造、龙湾不锈钢及铜加工、黄岩塑料制造、玉环阀门制造、永康五金制品、富阳造纸等特色产业集群。 (4)专业市场降低了原材料采购和产品交易成本。浙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市场大省”,形成了原材料和产品两个大市场。它们不仅为广大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产品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得以发挥出来。如“中国塑料城”就是余姚从利用废塑料、废金属生产塑料制品模具及家电配件,逐步发展形成

8、的中国最大的塑料原料、塑料配料、塑料制品、塑料机械和信息交流、展览展销等综合性、多功能的塑料专业市场。 2、XX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就 4(1)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我省围绕单位gdp能耗下降4%的全年目标,全力以赴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省政府与11个市签定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及关停小火电机组责任书,与嘉兴、XX市签订了淘汰落后小钢铁责任书。制定了XX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部署“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制定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高能耗产品能耗限额地方标准。推进“十百千”节能行动。加强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进行督

9、查。2007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计比上年下降4.18%,完成省政府年初确定的考核目标任务。全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逐年提高,2007年达到60.3%,比2006年提高4.5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取得新优化。根据我省资源条件和行业结构的特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布局,针对纺织印染、火力发电、造纸等高耗能行业,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力度。目前,全省造纸行业制浆生产线已全部关闭;印染行业普遍实行技术更新、中水回用和污水集中处理;味精行业已实现全行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达标排放;固废拆解业通过规范整治,全面实现了园区化改造;化工、医药、制革、冶炼等行业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工作提到有力推进,有力地促进了

10、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清洁生产取得新进展。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制定清洁生产五年推进计划,明确 5分步目标任务,增加省财政支持资金。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的通知,把发电、热电、电镀、医药、化工、造纸、印染、皮革等行业和工业园区内高资源消耗、高污染企业作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重点,提出重点耗能企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标准煤吨以上)、重点耗水企业(年取水量30万立方米以上)和省控重点污染企业,要在全省率先完成清洁生产审核;符合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条件的企业,要在2010年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省级层面共安排了二批528家企业的清洁生产试点,其中一批是26

11、6家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全年共有650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 (4)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新成果。制定了XX省实施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细则,代拟了XX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意见。省财政设立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继续抓好列入国家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宁波、永康二市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拓宽资源综合利用领域,从传统的粉煤灰、冶金炉渣等工业固废拓展到废旧家电、废旧轮胎等社会消费废弃物。2007年,认定和重新认定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61家,新增生活垃圾、粉煤灰、冶金炉渣等固废利用能力150余万吨。 二、XX省

12、工业循环经济所做工作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2005年6月召 6开了全省循环经济大会,成立了由省委书记(习近平)担任组长的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下发了XX省循环经济发展纲要和XX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纲要、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991行动计划”和发展工业循环经济“4121工程”,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方面,把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摆在全省循环经济的突出位臵。目前,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工作主要由省发改委负责,全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工作主要由省经贸委负责。 2、

13、制定了工业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政策。制定了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635号)、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322号)、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559号)。编制了废旧电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出台了XX省节能及工业循环经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加强节能、节水和清洁生产等领域的工业循环经济扶持。 3、组织实施工业循环经济“4121工程”。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抓好4个市、10个(县、市、区)、22个工业园区和116个企业工业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除了个别企业外均完成了工业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工作;22个试点园区中属于强制性清洁生产

14、审核的企业和116家试点企7业基本在2007年底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工作已从规划编制阶段进入实施阶段,部分试点企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生产节水39.6%,单位产品取水量只有2.3吨/百米布,比行业a级取水标准3.63吨/百米布低37%,在节水领域取得明显成效。 三、XX省工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 1、观念性制约因素短期内较难改观。循环经济是新理念,与循环经济相对立的传统经济思想观念障碍明显。一些政府部门在业绩考核中比较重视和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人与自然生态的相互协调,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企业往往狭义地理解循环经济,主要是认

15、为发展循环经济为时尚早,循环经济只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而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追求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的经济发展模式。一些企业为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短期效应而削弱了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环境保护力度,“外部不经济”行为时有发生。广大群众对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对如何科学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缺乏认识,企业“绿色采购”和居民“绿色消费”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工业结构不甚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特征明显。我省现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日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在资源方面:我省人均自然资

16、源低于全国的人均水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各省区中 8居第15位,而土地只占全国的1.06%,“人均资源量指数”仅高于上海、天津,居全国倒数第三。在能源方面:我省煤、油、气、电四大能源极为缺乏,油和气资源全靠外省调入。在资源、能源使用和环境方面:目前我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状况尚无明显改观。资源利用率不高,企业成本高、效益低的现象大量存在,高物耗、高能耗、重污染的产业仍在全省占相当部分。我省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量虽处于全国中上水平,但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3、人才、技术、知识等符合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要素供给不足。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够、素质偏低、技术

17、人员结构欠合理;大部分企业缺乏自主的先进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科技开发、技术引进和推广的资金投入不足;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 4、缺乏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法规、机制和政策。推进工业循环经济的通盘规划还没有出台,因此无法指导工业循环经济的良性有序发展。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更缺乏高效的价格形成机制、投入机制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缺乏促进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包括企业资源再生利用的激励机制,节约使用资源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技术支持机制等。促进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具体举措有待落到实处。如环境资源的有价性还未得到根本体现,全省还没有全面开展水资源费的征收,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现

18、象较为严重的现实,也是我省单位水 9耗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某些招商引资政策、产业政策和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等,存在不利于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内容。 四、XX省工业循环经济对策建议 1、完善全省工业循环经济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加强对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组织落实。健全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由省经贸委牵头,会同省发改委、省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工作,及时解决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地要相应建立工作机构;省各有关部门也要提出工作措施。形成省市联动、部门齐抓的工作机制,保

19、障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二是责任明确。完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对省直属有关委局和重点企业下达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责任目标,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三是政策推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认真分析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研究出台本地本部门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是监管执行。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责任单位要定期听取汇报,深入基层,加强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各相关成员单 10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加强协作,确保工业循环经济项目、资金、技术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2、完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当前重点研究制定促

20、进资源循环化利用、工业区域生态化、“4121”示范试点工作的鼓励政策,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一是在补偿机制方面。完善财税优惠政策,运用好财税调节杠杆。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实行大宗再生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和押金制度,研究提出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相关政策和机制,提出推动政府绿色采购、节能改造的政策,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将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是在投入机制方面。结合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加大省财政对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倾斜力度。把资源循环化利用、工业区域生态化、工业循环经济“4121”

21、示范试点工作为政府扶持的重点领域。省财政要积极安排必要的资金,支持资源循环化利用和工业区域生态化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等,并积极落实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和“工业循环经济”等专项资金,发挥好专项资金对“4121”示范工程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对一些重大项目,可以利用国债投资或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 11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和鼓励民间资本对工业循环经济重点项目进行资金投入。 三是在价格机制方面。深化价格改革,健全有利于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新机制,理顺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发挥好价格对资源节约的调节作用。 3、大力构建高效技术供给机制 通过科技创

22、新、技术改造,突破技术瓶颈,逐步建立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支撑体系,增强科技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提高技术进步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贡献率。 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研发。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精神和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重点开展循环经济技术攻关,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各类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废弃物“零排放”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废旧家电拆解处理技术、海水淡化和中水回用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等。

23、 建立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引导和集成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各方面的科技力量,鼓励创建循环经济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在浙江大学等高校设立若 12干个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基地,吸引优秀科学家从事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加强循环经济重点学科建设,加大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宗旨,加强块状经济及企业研发中心建设。 积极支持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建设国家创新型省份,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政策,协调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以及政府和企业之间相互关系,促进技术创新合力和创新链的形成。建立循环经济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及时发布循环经济技术的有关

24、信息,建立循环经济技术转让市场,加速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扩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循环经济咨询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大力发展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队伍,完善循环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构建循环经济信息化平台。充分依托全省电子政务网络,构建循环经济管理信息网,循环经济综合信息服务网,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信息网,资源循环再利用信息网,循环经济电子商务平台,重要废弃物交易平台等,逐步形成集管理与决策、技术与研发、资讯与商务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支持系统。 4、抓好重点项目(库)建设 加强部门协调与配合,做好国家、省市各级循

25、环经济重点项目规划申报、土地指标分配争取和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工业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督促检查,掌握项目建设 13进度。滚动调整和充实完善全省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库,以项目为支撑和示范,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加快发展。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中有关建设项目节能管理的规定。对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项目,不得审批、核准;项目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予验收。各市、县和各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中,要将项目万元增加值能耗作为重要审核条件。新建项目能耗设计指标应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有条件的重点产

26、品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关,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项目,对选址、布局不合理的项目,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应强烈的项目,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的新增污染项目,一律不予审批。要切实将环保审批作为行政许可的前臵条件,建立部门信息定期通报制度。 5、探索强化相关考评体系 积极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文件和研究成果,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全面的工业循环经济考核评价体系。借助国家连续出台的相关技术导则(规范),探索符合实际的绿色gdp核算制度及相关统计制度,将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特别是节能降耗、主要污

27、染物排放等指标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目标考核督查,确保工业循环经济工作有序推进。 14研究制定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推进绿色企业和绿色产品认证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取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并研究制定相关监督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健全奖惩与监督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在规划实施中工作绩效进行年度考核,实行绩效与奖惩相挂钩。建立各级政府内部规划实施行政监察制度,加强对各部门和各级领导执行各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监察。 6、逐步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利国利民,既关系当代发展,又惠及子孙后代,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

28、共同参与。 一是充分发挥宣传、广电、教育、共青团、工会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协会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普及工业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崇尚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是教育部门要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增强全社会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三是积极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推行工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开展节能减排国际科技合作,建立节能环保国际合作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是加强领导干部培训,增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做好资源 15节约工作的意识和决策能力。广泛开展企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企业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开展资源节约的能力。加强对执法监督人员和检测机构人员的培训,保证执法监督工作顺利开展。 内容总结(1)XX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浙江作为“资源小省”和“经济强省”,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十分严峻,2007年浙江成为了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省,在此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部署(2)如环境资源的有价性还未得到根本体现,全省还没有全面开展水资源费的征收,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的现实,也是我省单位水 9耗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