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环境保护化学品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范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皋环境保护化学品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范文模板.docx(1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CMC泓域咨询 /如皋环境保护化学品项目投资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11一、 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潜力及趋势11二、 坚持科技强市,加快集聚创新资源17三、 江苏化工产业全国领先18四、 化工产业优化提升的发展机遇20五、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3六、 防范园区安全风险23七、 落实产业源头管控24八、 强化行业安全监管25九、 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26十、 产业发展保障措施29第二章 绪论33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33二、 编制原则33三、 编制依据34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34五、 项目建设背景35六、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激发内生动力36七、 结论分析3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9第三章 项目
2、投资主体概况42一、 公司基本信息42二、 公司简介42三、 公司竞争优势43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44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4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44五、 核心人员介绍45六、 经营宗旨47七、 公司发展规划47第四章 市场分析49一、 江苏化工产业高端发展目标49二、 国外化工产业发展潜力及趋势52第五章 项目选址57一、 项目选址原则57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57三、 发展思路61四、 坚持精明增长,聚力提升品质内涵62五、 坚持转型升级,做实做强实体经济64第六章 建筑技术分析67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67二、 建设方案67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68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69第七
3、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70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70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70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71第八章 运营管理模式72一、 公司经营宗旨72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72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73四、 财务会计制度76五、 严格危险废物监管81六、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82七、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82八、 创新生态优化工程83九、 人才队伍壮大工程84十、 标准体系建设工程85十一、 实施双碳目标支撑工程87十二、 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88第九章 法人治理结构91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91二、 董事94三、 高级管理人员98四、 监事101第十章 发展规划103一、 公司发展规划
4、103二、 主要任务104第十一章 SWOT分析107一、 优势分析(S)107二、 劣势分析(W)108三、 机会分析(O)109四、 威胁分析(T)109第十二章 环境影响分析115一、 环境保护综述115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16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20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120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121六、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121第十三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123一、 人力资源配置123劳动定员一览表123二、 员工技能培训123第十四章 进度计划方案125一、 项目进度安排12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25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126第十五章
5、节能分析127一、 项目节能概述127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128能耗分析一览表128三、 项目节能措施129四、 节能综合评价131第十六章 原辅材料供应及成品管理132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132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132第十七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34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134二、 建设投资估算134建设投资估算表136三、 建设期利息13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6四、 流动资金137流动资金估算表138五、 项目总投资13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9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4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40第十八章 经济效益评价142一、 基本
6、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42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4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46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4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48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49五、 偿债能力分析14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51六、 经济评价结论151第十九章 项目招标、投标分析152一、 项目招标依据152二、 项目招标范围152三、 招标要求152四、 招标组织方式154五、 招标信息发布156第二十章 风险评估分析157一、 项目风险分析157二、 项目风险对策159第二十一章 总结说明161第二十二章 附表163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63建设投资估
7、算表16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6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66流动资金估算表16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6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6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6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7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7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7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7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7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74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7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76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77能耗分析一览表177报告说明着力引导化工产业向重点园区集聚,化工企业集中度显著提升。构建绿色低碳、安全智能的高端产业,成为举足轻重的化工产业发达省份。到“十四五”末,力争江苏省化工园区、集中区产
8、值贡献率提升至70%以上,化工企业入园率由目前的42.7%提升至50%以上。到“十四五”末,按产品产值计,高端产品比重(化工新材料、新领域精细化工)由目前的15%左右提高到23%。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高端化工产品占比显著提升,下游精细化、功能化、特色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传统产品占比逐步下降。与装备制造、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信息等其他优势产业形成有效对接,打造从基础资源到面向终端消费的完整产业链条,提升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努力形成结构完善、产品丰富、延伸度高、循环经济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结构。化工企业研发投入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显著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突
9、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在重点领域建成国家创新中心和研发平台。建成一批“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和智慧园区、智能工厂。到“十四五”末,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防控水平全面提升。废水、废气和固废全面实现综合治理和回收利用、达标排放。创建若干示范性绿色园区、打造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建立有特色的绿色制造体系和绿色制造市场化推进机制。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6180.6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963.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30%;建设期利息61.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9%;流动资金1156.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70%。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
10、业收入13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0879.06万元,净利润1547.7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74%,财务净现值1904.6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01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坚持全球化发展理念,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扩大国际贸易。稳定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橡胶、硫磺等资源型产品进口,提高国内市场保障能力。增大传统产品的对外出口,减少贸易逆差,减少国内市场压力。借“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对油气和煤炭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增大对外建设投资。利用国内市场和人工等优势,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尤其鼓励外资在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
11、领域的投资,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国内建立全球研发中心,提高更高层次的利用外资水平。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参股和建立实验基地以及营销服务体系,壮大企业规模和竞争力。积极参加国际行业组织活动,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解决国际争端,提高在国际组织的地位,提升国际话语权。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建设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建设单位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早日建成发挥效益。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一、 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潜力及趋势“十四五”是我国石化和化工行
12、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去产能、补短板”为核心,以“调结构、促升级”为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按照“重质轻量”的原则,着力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国向石化和化工产业强国迈进。(一)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及产业布局规划要求,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优化布局化工园区。在“十三五”有序推进大型石化产业基地及重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
13、十四五”继续推动并完成,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增强烯烃、芳烃等基础产品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间不再布局新的综合性大型石化基地。综合考虑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安全保障、产业基础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在中西部符合资源环境条件地区,结合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按照环境准入条件要求,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升级示范,着力提升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提高装置竞争力,促进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二)深化结构调整,推动动能转换“十四五”期间,继续控制炼油、尿素、磷铵、烧碱、聚氯乙烯、纯碱、电石、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加强现有传统行业装置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企业
14、的经济效益。加强产品应用研发,开拓传统产品应用消费领域,扩大消费量。鼓励企业搞好节能减排,通过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水价、以及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和差别污水处理费、排污费等差别化政策,提高落后产能使用能源、资源、环境的要素成本。通过资源整合,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要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健全品牌管理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国际知名品牌。(三)加强园区建设,鼓励技术改造按照“一体化、规模化、园区化、集约化”原则,加强园区建设,提升安全环保水平。要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全面开展现有化工园区的清理整顿
15、,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工园区实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企业在“搬迁入园”时,要因地制宜地编制好企业规划,合理安排好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在保证环保和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建立园区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制度,实施规范的准入条件管理。要建立化工园区规范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开展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估,科学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要对园区进行规范认证,对园区内企业要经常督促检查,对不合格的企业要及时限期改造或清理退出。要加强园区公共平台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要完善基础设施及监控、应急系统等配套保障,开展“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四)紧抓创新驱
16、动,抢占发展高点围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加快培育石化化工战略新兴产业,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大力推动化工新材料与现代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军工、建筑等领域的协同发展。要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开发一批处于国际领先的重大引领性创新工程,开发一批对于行业具有带动作用的创新技术,开发一批可以解决行业共性的难点、堵点的实用工程实践。要重点推进新产品应用技术开发,加快培育新产品市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五)坚持
17、绿色发展,深化节能减排按照产业政策,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技术与可再生资源和过程排放控制技术,强化源头和过程管理,搞好循环经济,减少“三废”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发展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重点开发推广高毒原料替代技术,推广催化加氢、绝热硝化等清洁生产工艺。淘汰含铅涂料平炉法工艺生产高锰酸钾、间歇焦炭法生产二硫化碳、有钙焙烧法生产重铬酸钠等高污染工艺。全面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整治,加快炼油、涂料、农药、胶粘剂等领域有机溶剂替代和生产过程密闭化改造。重点开发煤化工、染料、农药等行业废水治理及再利用技术和废旧塑料、轮胎等有机物的回收利用技术。加强工
18、艺装置余热综合利用,提高蒸汽等级和能效水平。大力推进煤灰、碱渣、磷石膏、电石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鼓励利用焦炉气、电石炉气和黄磷尾气等生产化学品。加强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六)促进智慧融合,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5G在行业中的应用。继续做好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开展重点行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推进仓储物流、销售服务和企业管理的应用,促进企业和园区的产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化肥、农药、涂料等生产监督及产品追溯系统,建立产品追溯数据库,推进生产企业商品编码体系建设,大力推广追溯体系的应用。鼓励生产企业建立产品用户基础信息库,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
19、变,提高生产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融合度。(七)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开放步伐坚持全球化发展理念,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扩大国际贸易。稳定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橡胶、硫磺等资源型产品进口,提高国内市场保障能力。增大传统产品的对外出口,减少贸易逆差,减少国内市场压力。借“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对油气和煤炭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增大对外建设投资。利用国内市场和人工等优势,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尤其鼓励外资在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投资,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国内建立全球研发中心,提高更高层次的利用外资水平。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参股和建立实验基地以及营销服务体系,壮大企业规模和竞争力
20、。积极参加国际行业组织活动,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解决国际争端,提高在国际组织的地位,提升国际话语权。(八)化工生产安全要求及环保形势我国化工行业正处于升级发展阶段,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安全环保理念较落后、部分企业安全环保工作流于形式、忽略安全风险评价、缺乏安全环保机制建设等。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已制定系列法律法规。202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这是历史上又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
21、印发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在推动化工企业进入合法合规园区的同时,对于“散乱污”化工企业的治理也在同步进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已有10余省发布了关于化工园区和辖区内化工企业的阶段性整治成果和未来的规划,涉及近千家园区的取消,数万家化工企业的关改搬转。我省是化工大省,2016年启动“两减六治三提升”(即“263”行动),开展化工行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2019年4月,省委办公厅正式下发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提出“依法依规推进整治提升”、“压减沿江地区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压减环境敏感区域化工生产企业数量”等举措。我省对化工产业史无前例的重拳出击,深刻影响着化工产业的转型
22、发展。2020年4月8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指出,要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高度认识整治提升江苏化工产业的重要性;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通过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的治理措施,加速淘汰安全系数低、污染严重的化工园区和企业,加快提升江苏化工产业发展层次;要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和市场化手段依法依规稳妥推进整治提升。这表明整治提升化工产业,绝不是不再发展化工产业,而是要高质量、高效率、高安全性地发展化工产业。二、 坚持科技强市,加快集聚创新资源着力增添引领加速、提升质量的创新创业新动能。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为引领,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完善科创领导体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一)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深入实施高新技术
23、企业“倍增计划”,加快培育和打造一批占据主导地位、具备先发优势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企业158家。建立企业研发投入普惠性奖励制度,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4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2.7%。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40个。深入推进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行动,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各级标准6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5件,确保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通过验收。(二)大力集聚创新资源启动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各主功能区创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搭建多层次科创空间载体。做优做强中科院化合物研究院
24、、吉林大学汽车产业研究院、中乌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建成省级创新平台4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新增新型研发机构1家。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实施“148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工程、“雉水英才”引进计划,力争新引进顶尖专家和高端团队4个、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0名。(三)大力优化创新生态探索建立科创委,完善科技创新领导体制,推动科创资源高效配置。建立市场化产业引导基金运行制度,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全年发放“苏科贷”“高企融资直通车”等各类科技贷款2.5亿元以上。健全“1+6”人才政策体系,探索有偿投资等创新创业资助方式,高品质建设青年人才公寓、国际社区,在住
25、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更优的人才政策。三、 江苏化工产业全国领先江苏省是我国化工大省,现已形成从炼油、乙烯生产到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制造等多门类产业体系,化工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在地方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企业数量看,全省现有化工企业占全国规上化工企业的7.0%。从产能规模看,我省的多个子行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其中,炼油能力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四位,占比为4.9%,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比重为6.5%;乙烯产能占全国的比重为8.8%,居第四位;醋酸规模国内第一,占有全国总产能约38,其他部分有机原料如双酚A、丙烯腈、环氧丙烷等在
26、国内也占有较大份额;聚苯乙烯产业具有显著的规模和聚集优势,GPPS/HIPS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48%,居全国第一位;工程塑料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苯醚(PP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产能全国第一;我省氟化工生产企业总产值约占全国氟化工总产值的16%;精细化工产业中传统精细化工产能全国领先,特别在农药及中间体、涂料、合成材料助剂、多功能中间体、染颜料及中间体、油脂化工等方面优势突出,新领域精细化工中电子化学品领域全国领先,部分品种如电子级双氧水、N-甲基甲酰胺、六氟磷酸锂等全国第一。从技术水平看,我省是全国化工行业技术研发领先的地区。在聚烯烃生产工艺和产品牌号开发、新型聚
27、氨酯扩链剂工艺和产品开发、聚醚胺产品开发、GPPS/HIPS工艺开发等方面确立了引领行业发展的地位。四、 化工产业优化提升的发展机遇(一)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针对我国化工产业存在的产能结构性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布局不合理、安全环保压力加大等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着力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重点任务之首,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负担,相信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偏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会以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为重点,以定向积极和定向宽松为目标。特别是民营企业座谈会以后,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民营经济活力和潜力集中
28、释放,为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产业结构优化潜力巨大我国化工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尚存在,高端聚烯烃、专用树脂、特种工程塑料、高端膜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功能材料、医用化工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等专用化学品以及催化剂、特种助剂(添加剂)等特种化学品,国内市场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这是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性优化的现实市场需求,也是化工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所在。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一流跨国公司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增强了我国化工市场继续主导全球市场的发展动力。(三)整治提升焕发行业生机全国范围内多地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使化工产业开始焕发生
29、机。我国乃至整个国际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个行业都在谋求新发展,通过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不断落实新发展理念,本质安全得到提升、区域布局得到优化、低端产能大幅减少、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企业发展思路和园区发展定位得到明晰,化工产业开始焕发生机。(四)疫情后期优化发展方向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综合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且总体可控的。后疫情时期,世界石化产业将重构,进入新的变革与调整期。我国化工产业将朝着原料多元化、产品需求差异化、营销电商化、产业绿色低碳化、产业智能化等方向发展。随着电商的迅速兴起,对传统化工产业和传统产销
30、模式产生冲击,营销电商化改革也是化工生产企业的营销趋势。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发展潮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修订出台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对排污、碳排放的标准和要求均有所提高。(五)国内循环增加行业机遇我国正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的增强为我国化工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化工行业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有良好基础,增长动力将由要素投入驱动进一步向创新驱动转换,发展方式也由粗放式规模扩张更进一步向集约式绿色低碳转换,行业在国内“大循环”中需把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作为发展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化工行业在国内“大循环”中
31、大有可为。目前我国化工行业的产业链是完整的,但部分环节还十分脆弱,需要“补链强链”,而“补链强链”过程就会产生许多新机会。(六)双碳目标带来行业挑战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比以往的碳减排目标更加严格。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原材料配套工业,在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挑战和机遇并存,国内能源消费结构和化工产业会发生深刻变化,对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对传统化石原料的科学替代、对生物基路线的深度开发都为化工产业带来新的挑战。五、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
32、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六、 防范园区安全风险(一)实施封闭化管理按照“分类控制、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要求,优化园区内布局,对全省各化工园区和集中区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危险废物等物料和人员进出的区域,实现园区整体封闭管理。(二)建设信息化平台推动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在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建立安全、环保、应急救援一体化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控制和
33、降低整体安全风险。(三)配套完善消防设施遵循国家及地方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消防设施建设与园区开发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建设。结合各园区的产业性质、所在地理位置及周边协作条件,优化消防救援站布局,合理规划建设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等消防设施。七、 落实产业源头管控(一)严格执行产业政策进一步推动落实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统筹布局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录和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 录,细化制定化工产业政策,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关闭退出,严防落后产能异地落户、风险转移。(二)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从安全、环保、技术、投
34、资、用地、管理能力和从业人员学历资质等方面严格准入门槛,高标准发展市场前景好、工艺技术水平高、安全环保先进、产业带动力强的化工项目。在化工建设项目立项阶段,由设区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合会审(省批准项目除外)。(三)深入开展整治提升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录,按照控制高污染、高耗能和落后工艺的要求,严格淘汰已列入淘汰和禁止目 录的产品、技术、工艺和装备。对化工安全环保问题突出的地区,依法依规实行区域限批。(四)落实安全环保“三同时”加强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环保监管,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化工项目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设计和建设应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
35、例及化工企业防火、防爆、防泄漏、防环境污染和卫生防护等各项规定要求,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设施等应符合安全生产、环保和消防等有关规定。八、 强化行业安全监管(一)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园区应单独设立安全监管机构,专业监管人员配比不低于在职人员的75%。可通过公务员聘任制方式选聘专业人才,提高具有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学历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比例。对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消防应急知识和危化品安全特性方面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与业务能力。(二)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按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的要求,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完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制度,落实安全风险排
36、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对不同安全风险等级的企业进行分级管控,以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为核心,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三)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安全科技,充分借助物联网、信息化、自动化等科技手段,全面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和政府监管能力。加快先进适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加快推动化工企业建成集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信息、企业安全风险分区信息、生产人员在岗在位信息以及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信息等于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提
37、升安全生产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九、 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一)优化生产储存布局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布局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化工产业规划布局的要求。除政策另有规定之外,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应在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化工重点监测点)内,严格控制涉及光气、氯气、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生产等项目。到2025年,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面完成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或关闭退出。(二)严格化工园区准入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区内的总体布局、企业分布、产业链配置、中长
38、期规划等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析,充分考虑当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周边敏感目标等对化工园区的影响。严格按照区域安全风险评估的结论进行风险管控,建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准入制度,科学评估园区安全容量,完善配套安全设施。建立完善涉及公众利益、影响公共安全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重大建设项目公众参与机制。(三)提升工艺装置水平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必须装备安全仪表系统,定期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积极推进在役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自动化改造和提质增效,减少高风险岗位和区域的操作人员数量;对未经过正规设计的在役化工装置必须经安全设计诊断改造;推动
39、和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四)降低危化品安全风险化工园区应定期开展区域安全风险评估,全面整治评估发现的隐患,严格控制企业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量,逐步减少一级重大危险源数量,化解园区重大安全风险。鼓励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减少现有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量,采用非危险化学品替代危险化学品、危险性低的危险化学品替代危险性高的危险化学品。(五)实施全过程安全管理利用全省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全过程监管,严格管控剧毒化学品和易制爆化学品流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严格执行“一书一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要求
40、,将危险特性和处置要求等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传递给下游企业、用户、使用人员以及应急处置人员。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要优化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线路,选择合适区域建设功能完善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六)强化重大危险源监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并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应急措施、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并通过监管信息系统构建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机制。十、 产业发展保障措施(一)推进重点项目实施注重重点项目推进和实施。立足当地发展新
41、兴产业的科技优势,以国家急需发展的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发展市场缺口大、应用高端化的化工新材料和新领域精细化工等产业。吸引一批优势企业入驻,促进产业链、价值链的延伸和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鼓励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流程升级、质量提升、产品优化,并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二)推动技术创新发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鼓励中试项目建设,优化中试项目审批备案流程,实现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和人才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重视高端产业创新技术的跟踪、培育
42、和储备。加大行业领军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着力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的成长,提升核心竞争力。(三)完善应急管理能力按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和化工园(集中)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报告的要求制定“一园一策”整改方案,并按照江苏省化工园区集中区封闭化建设指南(试行)推进化工园(集中)区封闭化建设。化工园(集中)区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一体化平台,实现数据全面接入。加快推进化工园(集中)区消防站、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公共管廊和公共事故应急池等对标建设、提档升级。(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在推动产业规模提升的同时,支持和鼓励投资生态、环保、资源集约型项目,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发展。加
43、大环保设施投入力度,选择清洁生产工艺和切实可行的环保治理方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化工园(集中)区的生态环境。(五)鼓励国际产能合作密切关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促进园区基础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配套产业项目与世界发达国家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起点的对接;积极突出重大项目在对外开放中的载体作用,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着力吸引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100强企业投资。(六)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市场选择、发挥引导作用,有序推进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积极推动技术耦合、产业互
44、补、资本融合,全面实现化工产业资源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和产业布局协作进一步完善。(七)灵活拓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灵活拓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采取股权、债权、股债结合、投贷联动等多种投资方式,重点向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医药和生物化工等产业倾斜,支持产业兼并重组、产业链整合、退城进园、存量产业优化等转型升级项目的建设发展。(八)优化行业发展环境面对复杂变化的外部环境,江苏省各级政府认真把关化工项目审批流程,为化工项目规范化管理发挥积极作用。各地和园区经过多轮整治,在优化布局、控制规模、调整结构、引入高端项目、规范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近年来,江苏省化工项
45、目建设有所放缓,部分地区和园区甚至停滞,一些有投资意愿的国内外化工企业及有意向引进的高端项目分流至周边省份或取消投资计划。要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确保高端项目审批依法依规高效建设,促进江苏省化工行业健康发展。第二章 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如皋环境保护化学品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二、 编制原则1、政策符合性原则:报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规划。2、循环经济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对本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规模进行合理规划,提高资源利
46、用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生产技术链,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走出一条有市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3、工艺先进性原则:按照“工艺先进、技术成熟、装置可靠、经济运行合理”的原则,积极应用当今的各项先进工艺技术、环境技术和安全技术,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明显。4、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则:近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切实达到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工厂定员、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5、产品差异化原则:认真分析市场需求、了解市场的区域性差别、针对产品的差异化要求、区
47、异化的特点,来设计不同品种、不同的规格、不同质量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以此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三、 编制依据1、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1、项目背景及市场预测分析;2、建设规模的确定;3、建设场地及建设条件;4、工程设计方案;5、节能;6、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8、项目招标方案;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财务分析。五、 项目建设背景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综合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且总体可控的。后疫情时期,世界石化产业将重构,进入新的变革与调整期。我国化工产业将朝着原料多元化、产品需求差异化、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