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公共支撑开放平台建设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公共支撑开放平台建设设计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公共支撑开放平台建设设计方案1.1.1.1 能力开放平台能力开放平台对省级平台建设中的身份认证、支付、物流等应用支撑、电子证照等数据应用进行服务集成,统一对内外部应用提供服务,与外部系统的接口通过XX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能力开放平台应具备对应用管理和资源管理的能力。 1.1.1.1.1 应用服务应用管理平台主要包括服务应用注册平台与管理者平台,提供给开发者和管理者提供服务。(1) 应用注册 应用系统按照应用注册表单要求,向平台系统提交应用相关的信息,比如应用类型(门户平台、统一受理平台)、应用名称、应用描述、应用回调地址等属性。(2) 应用查询通过该功能查询注
2、册各类应用。 (3) 应用维护通过该功能可以登录应用维护环境,进行应用状态查看,并修改有关信息。(4) 资源服务调用开发者可以调用资源服务平台中开放的资源服务。(5) 开发组件调用可以调用开发服务平台中的开发组件进行开发,如统一认证、消息服务、工作流、电子表单等。(6) 应用管理对各类应用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7) 日志管理对所有应用的各类操作和调用进行日志审计管理。1.1.1.1.2 资源服务平台资源服务平台可以对所有资源服务进行综合的管理,为个系统提供了完整全面的资源调用服务。(1) 资源增删改查 管理员可以统一管理各类资源服务,可设置服务的启用、停用状态。(2) 资源访问权限 平台管理人
3、员设置每一个资源服务的调用权限。资源的调用权限分成三类:一是公开型,不需要最终用户进行授权;二是用户授权型,需要最终用户进行授权后方可调用,此时资源的权限就与授权范围关联起来了;三是高级型,直接由平台管理人员进行授权,一旦预设为允许,每次调用接口时无需用户进行授权。(3) 资源服务的分类管理 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对资源进行分类管理。(4) 资源服务调用为了方便客户端调用,资源服务平台提供封装好的SDK包,实现对每一个资源服务API的调用,调用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和系统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鉴权策略。(5) 统计分析第三方应用对资源访问、调用等的统计分析。访问分布统计表:统计在一段时期内,第三方应用对各
4、资源的访问情况。资源访问趋势分析表:体现一段时期内,按日、按月、按年统计资源访问的趋势走向,被访问多少次,从哪里被访问。资源月度访问表:统计第三方应用在某年度各月份对各资源的访问情况。单点登录统计报表:统计第三方应用在一段时期内,按日、按月、按年单点登录次数。接口调用统计报表:一段时期内,按日、按月、按年统计第三方应用调用资源服务接口的次数。1.1.1.1.3 应用整合集成为了实现应用的相对可靠性和用户操作的便利性,支持应用的自动授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工作桌面的集成展现,用户登录到门户后,可通过已注册的应用系统回调地址进入应用系统。1.1.1.2 统一身份认证建立全省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实现自
5、然人、法人用户统一的注册认证,根据认证程度不同,实名认证用户可分为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用户赋予不同的网上办事权限。图5.3- 1 统一身份认证技术架构图图5.3- 2 统一身份认证流程图1.1.1.2.1 面向互联网用户的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服务提供用户名密码、手机号码密码、身份证号码密码和数字证书等登录方式。具体的认证方式由用户或者所使用的应用系统决定。申请人在以个人身份进行网上办事前,需先行注册成为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的个人用户。注册时,应填写申请人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邮箱地址、手机号码等主要信息,并通过身份证信息认证、社会保障卡实名认证、银联卡实名认证、电信运营商实名认证、公积金账号认证、
6、实体大厅现场审核验证等方式完成申请人的实名认证,通过实名认证后开通申请人的个人账号。对同一个用户而言,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应用系统的要求采用相应的认证方式,如果用户已经通过了高安全级别的身份认证,对只要求低安全级别的系统服务则无需进行再次认证。如果用户已经通过了低安全级别的身份认证,需要高安全级别的认证时则需要再次进行相应的高安全级别认证。1.1.1.2.2 面向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认证依托省级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政府工作人员认证体系。提供用户名/密码认证和数字证书认证等方式。1.1.1.3 电子印章政务服务申请人在线提交各类电子表单和电子文档材料时,根据所申请服务事项的要求,在电子表单和电子
7、文档材料上加盖申请人的电子印章。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在事项办结时,在办件结果电子证照及文书上加盖签发机构的电子印章。经加盖电子印章的表单、文档材料、电子证照、文书,均可进行签章信息查看(包括签章者姓名、印章名称、签章时间、签章保护内容等)、印章证书查看(包括印章关联证书的基本信息、有效期限、颁发机构和颁发目的等)、文档完整性检查(被篡改的文档显示无效印章的样式)。1.1.1.3.1 电子印章管理包括电子印章的申请、审批、制作、发放、挂失和销毁等管理功能。(1) 印章申请为用户申请电子印章,并填写用户信息,申请完成后等待制作签发,签发后用户获得电子印章,并可以使用电子印章进行业务办理。(2) 印章审
8、批通过对用户申请进行审批,审批通过方可进行印章制作。(3) 印章制作对已申请并通过审批的电子印章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提交签发,签发通过后,用户获得电子印章,并可以使用电子印章进行业务办理。(4) 印章签发对已制作的电子印章进行签发,并设置印章有效期,签发后,电子印章生效并投入使用。(5) 印章发放对已签发的电子印章发放到用户手中,并记录发放信息,便于以后查阅电子印章的发放记录。(6) 印章查询对平台中所有的电子印章进行查询,并查看电子印章的详细信息。(7) 印章验证验证包括了文档内容的完整性验证和签署者身份验证。(8) 印章挂失对电子印章可进行挂失、取消挂失。(9) 印章注销对到期的电子印章
9、以及无效用户的电子印章进行注销处理,注销后的电子印章不能再继续使用。1.1.1.3.2 电子签章认证包括电子签章认证、身份认证、数字签名认证和信息加解密。(1) 数字证书合法性验证验证数字证书是否由指定的合法颁发机构颁发。(2) 数字证书是否过期验证数字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3) 数字证书是否被废止从数字证书中心获取废止的证书列表,确保被废止的数字证书对应的电子印章不可以签章。(4) 数字签名验证对提交的数字签名数据包进行解析和验证,防止在传输过程中数据被非法篡改。1.1.1.3.3 客户端电子签章在客户端电脑、移动终端等设备上实现对具体的文档或信息内容进行电子签章和验证,包括文档电子签章、网
10、页签章、表单签章、移动端签章等功能。1.1.1.4 电子文书电子文书主要是政务服务流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电子文件,如申请材料、电子证照等。1.1.1.4.1 形成方式电子文书根据形成方式及信任级别,分为两种类型:(1) 由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产生或有其他可信平台共享形成,该类电子文书可直接应用于系统、无需核对信息,电子证照属于该类型电子文书。(2) 由用户上传或窗口工作人员通过高拍仪上传,申请人提交的各类电子材料属于该类型电子文书。1.1.1.4.2 文件格式电子文书采用安全通用的文件格式,并对文件类型、大小、图片拍摄、分辨率等有严格的限制。系统具备上传电子文书自动检查功能,如扫描件的分辨率、文书版
11、面大小、文档格式等。若上传文件不符合材料格式上传要求,则系统自动提示申请人重新上传。1.1.1.4.3 数据保存与归档数据保存与归档具备防篡改、历史数据备查备用、电子文书归档等功能,促进网上办事、审批办理和档案管理的无缝衔接。1.1.1.4.4 应用规则电子文书应用于政务服务的网上申请、受理、审批、办结等环节,具备权限控制、痕迹保留功能,保证电子文书的产生、处理等过程符合规范。1.1.1.5 统一支付建设统一公共支付平台,以电子化工具和各类电子货币为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通过电子数据存储和传递的形式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实现资金的流通和支付;实现网络上的公共服务消费支付、非税收费缴纳
12、、在线税收办理、查询统计、身份认证等功能,支持银联存储卡、信用卡、第三方支付等方式;为电子政务中涉及的行政性收费提供新的快捷通道,使付费的过程变得便捷完整,通过提供完善的支付功能,提升电子政务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完善电子政务的服务职能。用户在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办理各种事项涉及缴费时,由政务服务门户生成缴款单,向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发起缴款请求,由公共支付平台与代收机构平台实施电子支付,并按业务归属地区实时将业务数据归集至相关征收部门收入征管系统。按照约定时间(如每日24点前),代收机构将资金清分至相关征收部门指定资金结算账户,公共支付平台与代收机构平台、收款银行系统、相关征收部门收入征管系统进行
13、多方对账,并完成资金结报、清算等业务。用户在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办理缴费时涉及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须为依法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流程如下图所示:图5.3- 3 网上支付流程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开发(政府收入征管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标准规范制定和系统接入实施三部分。1.1.1.5.1 政府收入征管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政府收入征管信息系统包括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和税务征管系统。建设统一公共支付平台需要对政府收入征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接口改造。网上交款服务平台把政府收入征管信息系统中的电子票据信息提取过来,如缴费通知单等;在网上交款服务平台中通过第三方支
14、付平台进行缴费操作,同时给缴费人打印缴费凭证,并将缴费信息反馈给政府收入征管信息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自动将缴费人支付的费用转入政府收入征管信息系统的收款银行系统。收款银行系统与政府非税系统进行对账,并与网上交款服务平台反馈的缴费信息进行三方的比对和验证。交互方式如下图所示:图5.3- 4 统一收费系统交互图接口服务列表如下表:表5.3- 1接口服务列表接口名称输入输出字段说明签入签出签入登记签出登记数据下载报文单位信息项目信息网点信息票据信息票据批次信息专户信息项目标准信息单位项目挂接信息业务登记报文正常收入登记(机打)正常收入登记(手工)银行开票登记1.1.1.5.2 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建设(
15、1) 非税收费缴纳针对需要进行行政收费的事项,可以通过缴款单号、缴款书号、身份证号或者选择执收单位后输入相关信息来查询出需要缴费的缴费单信息。核对无误后直接点击支付,即可选择通过银联、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缴纳费用。该费用直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入非税收费的指定的收款银行中。通过银行与非税系统的核对,以及非税系统与业务办理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审批人员在一个系统中完成收费流程。同时,提供收费数据统计功能,便于各相关单位及时掌握各事项的行政收费情况。(2) 公共服务消费支付集成统一公共支付平台集成各类公共服务和事业性收费的网上支付功能,包含水、电、气、通讯等帐单的查询及付费,还可以包括各种行
16、政事业性收费。本模块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账单信息呈递、交换、支付平台,各出账机构(主要指自来水、燃气、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等公司公共事业性付费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利用本平台实现账单信息的集中呈递和与各代收机构(包括银行、邮政等)之间的账单数据交换;同时通过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使个人与企业用户能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因特网、电话、自助终端等方式在内的缴费方式,缴付各种账单费用。(3) 在线税收办理本模块通过对接集成XX国税网上办税服务厅和XX地税网上办事服务厅提供在线税收办理服务。XX国税网上办税服务厅是国税机关提供的远程网络办理税务事项的服务平台。通过网上办税服务厅,无须正式登录即可实
17、时查看国税机关发布的办税通知或公告,下载办税过程中需使用的各类涉税软件及业务表单,提交设立税务登记申请以及进行车购税远程申报。如果已到主管国税机关办理了网上办税业务开通注册手续,使用帐号及密码登录网上办税服务厅后,还可以远程办理税务登记、文书申请、网上认证、远程报税、电子申报以及涉税信息查询等事项。XX地税网上办税服务厅目前适用长沙市地税局管辖范围内所有固定纳税户,逐步将扩展到全省范围,主要包括网上申报、税费缴纳、报表报送、涉税申请、涉税查询、涉税提醒、在线咨询、综合服务等8大类服务功能。网上办税服务厅突破了办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支持24小时缴税,纳税人在办税过程中,网上办税服务厅将实时提供办
18、税指南、操作提示、数据校验、数据暂存、数据修改、表单打印、办理结果提示等服务,节省纳税人的办税时间,提高办税效率。同时还开通在线纳服咨询服务,以QQ对话等交流的方式,在线处理纳税人的涉税咨询。另外,纳税人只要登录网上办税服务厅,即可收到税务机关监测到的涉税风险提醒信息,帮助纳税人及时规避涉税违法风险。1.1.1.5.3 标准规范制定包括相关征收部门接入标准规范、执收单位接入标准规范、代收机构接入标准规范、收款银行接入标准规范的制定。同时在机制配套上,建立以相关征收部门为主导的工作体制机制,出台有利于推动网上缴纳税费的配套政策。1.1.1.5.4 系统接入实施主要包括相关征收部门接入实施、执收单
19、位接入实施、代收机构接入实施、收款银行接入实施。1.1.1.6 统一物流遵循“高效、安全、便捷、自愿”的服务原则,打造 “互联网+政务服务”全省性统一的物流服务平台,提高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解决政府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充分利用EMS服务,实现申请材料和办理结果的传递交接,提供便捷化服务。依托EMS平台建立统一的物流服务系统,并与网上支付对接,实现网上支付与物流对账,物流传递包括申请材料递送、审批结果递送,让群众切实感受“足不出户,轻松办事”的便民服务体验。1.1.1.6.1 业务流程图5.3- 5 统一物流示意图流程说明:(1) 用户选择需要邮寄,政务平台把订单提交到邮政平台(2) EMS后台工作人员按照规则生成ems号,绑定订单号,打印面单。(3) 邮政平台将订单状态同步到政务平台(4) 封装邮件,形成EMS邮件。1.1.1.6.2 业务功能(1) 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推送需要邮寄的订单到EMS平台;(2) 热敏打印数据,邮件号与订单编号绑定;(3) 打印面单;(4) EMS平台将快递信息反馈至政务服务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