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择物而格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择物而格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择物而格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儒家认为“格物”能使人达到“博学”。“格”有探究之义;“物”则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自然物,“昊天之宽广无所不覆,大地之厚重无所不载,春夏秋冬,气化流行,海纳百川”,人们由此懂得了宽厚、顺势、灵活、柔顺。工蚁、蚁后、工蜂、蜂后各尽职责,为了群体的生存,团结协作,大公无私。二是事物,包括关心各种事物。人的道德不正是体现在各种具体事物中吗?三是书籍,读书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先人漫长时间积累的智慧。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一两个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
2、于800字。【名师题解】本则材料作文的中心词是“格物”,所给材料围绕儒家的“格物”展开,首先总说了“格物”的意义与价值,然后指出“格”是探究之意,并且给出了“物”的三层含义,只要抓住其中任意一层含义来立意,就可视为切题。当然,也可以有机联系其中的两层含义来展开立意,但是衔接一定要自然,逻辑上要讲得通。材料中对“格”的定义指出了达到“博学”的最主要方法,就是“探究”,我们可以就此作一点文章,例如“探究”的含义,也就是什么是“探究”,“探究”和“思考”有什么异同;“探究”的具体做法,也就是如何去“探究”,“探究”的过程和程度应该是怎样的;“探究”的意义,也就是“探究”能带给个人怎样的进益,对社会又
3、可以带来怎样的价值等等。在围绕“探究”展开联想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探究”的主体和客体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探究”的主体当然是人或人类,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开始了探索、发现的历程。那么“探究”的客体呢?“探究”的客体是很广泛的。事实上,天地万物,都可以是“探究”的对象。但材料对此作了分类限定,一是自然物,二是事物,三是书籍。这对我们写作来说是很好的立足点,但也只能说是给出了大方向,具体写作时仍然要细化和深化。如写对自然的探究,可以写在自然中悟人事之理,科技与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等等;写对事物的探究,可以侧重于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如文明与文化、道德与正义等等;如果选择写对书籍的探究,可以谈书籍
4、对于个人心灵成长的意义,也可以谈书籍对人类进步的影响。也可以将上述三方面进行综合,如写要有持之以恒的“格”之精神等,但在综合时需要有所侧重并能自圆其说。【推荐素材】热点素材素材一: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自然的发现常有学生请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题词留念,而他经常会用“人情开涤,日月清朗”八个字应之,这是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王胡之自述观看印渚后的感受。印渚在今浙江桐庐县西部,是富春江流域,以山明水秀著称。骆玉明教授在世说新语精读中指出,“自然之美”的“发现”其实是一种精神创造活动,魏晋士人试图通过自然去体悟作为宇宙本体的“道”,也试图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来达成人与道的一致。在生活中,骆教授也
5、是一位热爱自然的人,有魏晋名士之风,即使是路上的一朵无名小花,也能引起他的一番观察与思索。在他看来,“只有热爱自然的人,才能为自然所爱,他们和自然之间有着神秘的语言。”素材点拨:涉及到了世说新语中有关东晋王胡之观印渚的一段典故,不妨可以用形象的语言将这段典故用具体的场景呈现出来,再引入“于自然中发现”的话题,可以显得比较新颖独特。也可以立足骆玉明教授的观点“只有热爱自然的人,才能为自然所爱,他们和自然之间有着神秘的语言”,阐述自己对此的相关思考。素材二:“阅读一小时”让阅读无处不在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国内二十余家出版机构及文化品牌,在2018年共同发起了“阅读一小时”倡议:“我们希望生活中
6、那些碎片化的时间也可以被我们利用起来,把那些用来刷新100次朋友圈,看到1000条过目就忘的消息,或者焦虑不安地无所事事的时间,用一个又一个的阅读一小时来填满。”该活动的主要形式为“阅读马拉松”,即在规定的阅读地点内,参照国际通用的阅读马拉松的比赛形式,打开活动计时系统,阅读自带的书籍或选择活动场地的书籍,阅读时间以一小时起步,持续一小时以上即算挑战成功,获得挑战证明和活动纪念品。素材点拨:素材二属于社会热点类素材,讲的是纸质阅读的回归,跟材料提到的第三个层面相契合。素材使用时要选准切入点,避免赘赘而叙,抓不住重点。名言素材凡有一物必有一理;穷而至之,所谓格物者也。然而格物亦非一端。如或读书讲
7、明道义、或论古今人物而别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皆穷理也。上而无极、太极,下而人,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朱熹素材点拨:朱熹的名言通过说理和举例,指出了格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且指出“格”的对象并非只有事物,读书明理、明辨是非、待人接物等都是“格”的范畴,这些都和材料中的观点完全吻合。如果是写议论文,可以将朱熹的名言直接引用,作为相关观点的支撑,也可以取其中的一个层面,或融入其它相关材料,展开具体的论证。如果是写记叙文,可以用真实可感的情境,将其中
8、之说理形象生动地演绎出来。范文示例:择物而格,格以择优范佳妮大学云:“格物以致知。”朱子曰:“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大道既得,那么究竟何为“格物”?我的理解是,所谓“格物”,做字面解释,便是 “择物体,究物理”。宇宙万物皆含理,我们在与一物一人一事接触的过程中,要努力探究蕴含其间的道理,这是求得为学为人之道的途径。但对于一张白纸来说,每一件事物都有着记录的价值。那么,在这个开始的阶段,我们必须要进行选择。初“格物”时一看便知深浅的,第一个就要排除,因为它们没有更深一层的价值。但因为很多时候每件事物都有其值得探求的地方,所以其实我们更需要选择的是格的角度,也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我们
9、所站的立场。因而,与其说是“择物”,不如说是选择“格物”的角度。无论是从毫厘之中,还是在宏阔之外,探究事物的角度总是无穷尽的。一个人若是钟情于泥土,那他可以做一位农民,用希望的颜色涵养每一片乡土;也可以做一个瓷人,将平凡的赭石烧制成不凡的月白。这样一来,一物多理在不断的探索中交织,物与物又在因果的作用下叠加。错杂的关系网就这样盘虬在人类社会之中,在不声不响之中化为文明的表达。或许正是对于万物之理的探究,使我们有能力给岁月以文明。但个人认为,“格物”绝不能只单纯地停留在表面。格完一物,接着马上再格一物,如此简单地循环往复,那只不过是螺旋式旋转,永远不会上升。自然界的优胜劣汰由大自然决定,人类文明
10、的优胜劣汰则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习近平主席曾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因而格物之前,是择格之角度,格物之后,是择优继承。那么,如何择优?首先,我们要“博其貌”,也就是对于错综的宇宙,我们需要倾己一生,去探索它,研究它。庄子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说的也都是这个道理。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开始“择”。但事物本身同其角度一样,也是无穷尽的。人类不比百科全书,就算终其一生,也无法遍览万物,因此,我们还需要“精其深”。“精其深”,也就是深究事物中所蕴涵的道理。就如
11、朱熹所说,“格,尽也。若是穷得两三分,便是未格物”,“如有一物,凡十瓣,已知五瓣,尚也有五瓣未知,是为不尽。如一镜焉,一半明,一半暗,是 一半不尽。格尽物理,则知尽。”只有在对事物全然了解的情况之下,我们才能做出是非优劣的选择。简而言之,所谓“格物”,不过择物而格,格以择物。【教师评点】文章思路清晰,说理充分,语言流畅。题目“择物而格,格以择优”,明确了论述的重心在“格”的对象、方法和目的。开篇联系材料说明了自己对“格物”的理解,接着阐明了“格物”的方法是“择物”,并进一步揭示了“格物”的目的是为了“择优”,最后分几点说明如何“择优”。整篇文章紧扣中心、观点鲜明、条分缕析、旁征博引,充满思辨的力量,显示出作者良好的思维品質和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