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精选文档.ppt(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第五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第五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第五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本讲稿第一页,共五十页血液:是一种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液体组织。血液:是一种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液体组织。血液:是一种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液体组织。血液:是一种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液体组织。血液的生理功能:血液的生理功能:血液的生理功能:血液的生理功能:1.1.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内环境的重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组成部分 2.2.运输功能:营养物质、激素等运输功能:营养物质、激素等 3.3.调节体温调节体温 4.4.免疫和防御功能免疫和防御功能本讲稿第二页,共五十页本讲稿第三页,共五十页第一
2、节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 概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概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 的容积百分比。的容积百分比。正常值:成年男性正常值:成年男性 40%40%50%50%成年女性成年女性 37 37%48%48%新生儿新生儿 55%55%变变 化化: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 生改变时,都可使红细生改变时,都可使红细 胞比容改变。胞比容改变。血浆血浆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本讲稿第四页,共五十页血血液液血血 浆浆血血细细胞胞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 水:水:90909292 血浆蛋白血浆蛋白 溶
3、质溶质:8 81010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激素激素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有机物有机物无机盐(电解质)无机盐(电解质)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本讲稿第五页,共五十页血浆蛋白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血浆蛋白的功能:血浆蛋白的功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作用;免疫作用;参与生理止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正常值:正常值: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0-80g/L 白蛋白(A):约4050g/L 球蛋白(G):约2030g/L 纤维蛋白原:约24g/L A/G比值:1.52.5/L本讲稿第六页,共五十页非蛋白含氮化合物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NPN)主要包括主要包
4、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氨和胆红素等。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氨和胆红素等。血中血中NPNNPN主要经肾脏排出,测定血中主要经肾脏排出,测定血中NPNNPN或尿素的含量,有助于或尿素的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和肾功能。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和肾功能。本讲稿第七页,共五十页本讲稿第八页,共五十页血量:全身血液的总量。血量:全身血液的总量。循环血量:血量中的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统中快速循环流动。循环血量:血量中的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统中快速循环流动。储存血量:滞留在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静脉丛处,流动很储存血量:滞留在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静脉丛处,流动很慢。慢。本讲稿第九页
5、,共五十页二、血液的理化特性二、血液的理化特性(一(一)血液的比重血液的比重 全血比重:全血比重:1.050 1.050 1.060 (1.060 (红细胞多,比重大红细胞多,比重大)血浆比重:血浆比重:1.025 1.025 1.030(1.030(蛋白质含量多,比重大蛋白质含量多,比重大)本讲稿第十页,共五十页(二)血液的粘滞性(二)血液的粘滞性血液的粘滞性:血液的粘滞性:血液的粘滞性:血液的粘滞性:由液体分子的内摩擦形成。由液体分子的内摩擦形成。与水相比,以水的粘滞度为与水相比,以水的粘滞度为1 1 血液相对粘滞度为血液相对粘滞度为4 4 5 5,(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血细胞比容,红细
6、胞)血浆相对粘滞度为血浆相对粘滞度为1.6 1.6 2.4 2.4 (血浆蛋白含量)(血浆蛋白含量)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五十页(三三)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溶液所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能力。渗透压:溶液所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能力。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组成组成 主要为主要为NaNa+、ClCl-、糖、糖 主要为白蛋白主要为白蛋白压力压力 大大(300 mOsm/kg)(300 mOsm/kg)小小(1.3 mOsm/kg)(1.3 mOsm/kg)占占99.6%99.6%占占0.4%0.4%意义意义 维持维持血血细胞内外细胞内外水分平衡水分平衡 维持维持
7、血管内外血管内外水分平水分平 衡保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衡保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保持正常循环血量保持正常循环血量 和功能和功能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五十页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五十页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如:如:0.9%NaCl0.9%NaCl溶液、溶液、5%5%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1.9%1.9%尿素溶液尿素溶液等张溶液: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等张溶液: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张力: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形成的渗透压。不能张力: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形成的渗透压。不能随意通过半透膜的溶质分
8、子形成的等渗溶液。随意通过半透膜的溶质分子形成的等渗溶液。如:如:0.9%NaCl0.9%NaCl溶液、溶液、5%5%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五十页(四)血浆的酸碱度(四)血浆的酸碱度血浆血浆pHpH值为值为7.35-7.457.35-7.45。血浆中的缓冲对:血浆中的缓冲对:NaHCONaHCO3 3-H-H2 2COCO3 3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钠盐-蛋白质蛋白质 NaHPO NaHPO4 4-NaH-NaH2 2POPO4 4红细胞中的缓冲对:血红蛋白钾盐红细胞中的缓冲对: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等血红蛋白等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五十页第二节第二节 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血细胞的形态和
9、功能一、红细胞一、红细胞(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数量:男性数量:男性:4.5:4.55.5105.5101212/L/L;女性女性:3.8:3.84.6104.6101212/L/L;形态:双凹圆碟状形态:双凹圆碟状,无细胞核无细胞核变异变异 新生儿多新生儿多(6.010(6.0101212/L)/L);性别;性别:男男 女女 居住居住:高原高原 平原;运动平原;运动 安静安静功能:功能:具有运输具有运输O O2 2和和COCO2;2;缓冲血液中的酸碱平衡缓冲血液中的酸碱平衡.RBCRBC或或 Hb Hb 贫血。贫血。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五十页(二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
10、胞的生理特性1 1、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红细胞在循环中,常要挤过直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红细胞在循环中,常要挤过直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这时红细胞将发生卷曲变形,称为可塑性变形。窦孔隙,这时红细胞将发生卷曲变形,称为可塑性变形。红细胞必须经过变形才能通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红细胞必须经过变形才能通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呈正相关;血窦孔隙。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本讲稿
11、第十七页,共五十页2 2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对红细胞对低渗低渗溶液有一定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的大小溶液有一定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的大小用渗透脆性表示。用渗透脆性表示。抵抗力小、脆性大、红抵抗力小、脆性大、红C.C.易破裂溶血(如衰老红易破裂溶血(如衰老红C C)抵抗力大、脆性小、红抵抗力大、脆性小、红C.C.不易破裂溶血(如初成熟红不易破裂溶血(如初成熟红C C)0.8 0.80.6%NaCI0.6%NaCI溶液中溶液中红红C.C.膨胀膨胀.但不破裂溶血但不破裂溶血.0.46 0.460.42%NaCI0.42%NaCI溶液中溶液中部分膨胀破裂溶血部
12、分膨胀破裂溶血 0.34 0.340.32%NaCI0.32%NaCI溶液中溶液中全部膨胀破裂溶血全部膨胀破裂溶血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五十页3.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由于与血浆间摩擦阻力,能够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而不易下沉的特红细胞由于与血浆间摩擦阻力,能够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而不易下沉的特性。性。临床上常用临床上常用血沉血沉的快慢来衡量: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的快慢来衡量: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将血液抗凝静将血液抗凝静置,以第一小时血浆层高度表示。置,以第一小时血浆层高度表示。血沉机理血沉机理红细胞凹面叠连现象,使表面积减少红细胞凹面叠连现象,使
13、表面积减少 血沉快慢血沉快慢取决于血浆性质(血浆蛋白)取决于血浆性质(血浆蛋白).球球Pr,Pr,纤维纤维PrPr元元血沉血沉;白白PrPr血沉血沉;活动性肺结核病;活动性肺结核病,风湿病风湿病血沉血沉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五十页(三)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三)红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的主要功能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是运输O2和和CO2。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五十页二、白细胞二、白细胞(一)、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类(一)、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类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数为(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数为(4.0-10.04.0-10.0)10109 9/L
14、/L有细胞有细胞核。核。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五十页(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白细胞渗出:白细胞渗出:除淋巴细胞外,所有白细胞通过伸出伪足做变形运动,并除淋巴细胞外,所有白细胞通过伸出伪足做变形运动,并借助这种运动,通过毛细血管的内皮间隙,从血管内渗出。借助这种运动,通过毛细血管的内皮间隙,从血管内渗出。趋化性:趋化性:白细胞朝向某些化学物质发生运动的特性。白细胞朝向某些化学物质发生运动的特性。伪足伪足伪足伪足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五十页(三)(三)白细胞的生理功能白细胞的生理功能1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主要功能:吞噬和清除外来微生物和其他异物。主要功能:吞噬和清除外来微生物
15、和其他异物。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化脓性炎症。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五十页2 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从而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从而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患过敏性疾病或某些寄生虫病时,患过敏性疾病或某些寄生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五十页3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释放放 血管通透性血管通透性血浆渗出血浆渗出荨麻疹荨麻疹
16、 过敏性慢物质过敏性慢物质 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通气阻力通气阻力哮喘哮喘肝素具有很强的抗凝血作用肝素具有很强的抗凝血作用组胺:过敏反应组胺:过敏反应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五十页4 4、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最。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最强。强。巨噬细胞主要功能:巨噬细胞主要功能:吞噬细菌和异物以及体内衰老和受损的细胞;吞噬细菌和异物以及体内衰老和受损的细胞;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五十页5 5、淋巴细胞、淋巴
17、细胞主要功能:主要功能: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T 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 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细胞参与体液免疫。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五十页三、血小板三、血小板(一(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 正常成人血小板数量为(正常成人血小板数量为(100100300300)10109 9/L/L(1010万万3030万万/mm/mm3 3)。)。正常血小板呈双面微凸圆盘状。无细胞核,有完整的细胞膜。正常血小板呈双面微凸圆盘状。无细胞核,有完整的细胞膜。血小板数量血小板数量1000101000109 9/L/L血小板血小板发生血栓。发生血栓。血小
18、板数量血小板数量501050109 9/L/L血小板血小板出血倾向。出血倾向。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五十页(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1 1、粘附:粘附:粘附于非血小板表面。是止血过程的开始。粘附于非血小板表面。是止血过程的开始。2 2、聚集聚集:血小板彼此粘着。:血小板彼此粘着。第一聚集发生迅速,可逆性聚集;第一聚集发生迅速,可逆性聚集;第二聚集发生缓慢,不可逆性聚集第二聚集发生缓慢,不可逆性聚集 生理性致聚剂有生理性致聚剂有ADPADP、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5-羟色胺、组胺等;羟色胺、组胺等;病理性致聚剂有细菌、病毒和一些药物;病理性致聚剂有细菌、病毒和一些药物;能降低能
19、降低cAMPcAMP浓度,提高浓度,提高Ca2+Ca2+浓度可促进血小板聚集浓度可促进血小板聚集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五十页3 3、释放:释放:血小板受刺激后将储存在致密体、血小板受刺激后将储存在致密体、a a颗粒或溶酶体内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的物质排出的现象。致密体中:致密体中:ADPADP、ATPATP、5-5-羟色胺、羟色胺、Ca2+Ca2+;a-a-颗粒中:颗粒中:b b血小板巨球蛋白、血小板引资等血小板巨球蛋白、血小板引资等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也是血小板释放的因素,释放的物质可以进一步引起聚集。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也是血小板释放的因素,释放的物质可以进一步引起聚集。4 4、
20、收缩:收缩:血小板具有收缩能力血小板具有收缩能力5 5、吸附:吸附:血小板表面可以吸附多种凝血因子。血小板表面可以吸附多种凝血因子。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五十页(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1 1参与生理止血参与生理止血 小血管损伤,血液从小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小血管损伤,血液从小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现象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的作用: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的作用:释放缩血管物质,使受损血管收缩,裂口缩小,有释放缩血管物质,使受损血管收缩,裂口缩小,有 利于出血停止;利于出血停止;粘着、聚集形成松软止血栓堵塞出血口;粘着、聚集形成松软
21、止血栓堵塞出血口;释放凝血因子参与血液凝固过程。释放凝血因子参与血液凝固过程。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五十页2 2促进凝血促进凝血 血小板能释放许多与凝血过程有关的因子,如血小板能释放许多与凝血过程有关的因子,如PF2PF2、PF3PF3(血(血小板磷脂表面)、小板磷脂表面)、PF4PF4、PF6PF6。3 3维持毛细血管内皮完整性维持毛细血管内皮完整性 血小板沉着于血管内壁上,与内皮细胞相互粘连和融合。血小板沉着于血管内壁上,与内皮细胞相互粘连和融合。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五十页四、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四、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一)造血过程及调节(一)造血过程及调节造血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等。造血
22、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等。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前体细胞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五十页(二)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二)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1.1.红细胞的生成条件红细胞的生成条件 正常的红骨髓造血功能正常的红骨髓造血功能 放射性放射性 某些药物某些药物抑制抑制 骨髓造血骨髓造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充足的造血原料:充足的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蛋白质和铁 铁的供应不足铁的供应不足 铁丢失过多铁丢失过多 必要的成熟因子必要的成熟因子 :维生素维生素B B1212和叶酸和叶酸 食物中的叶酸和维生素食物中的叶酸和维生素B B1212缺乏缺乏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3、胃腺壁细胞分泌内因子胃腺壁细胞分泌内因子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五十页2 2 2 2、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系定向祖细胞,在经过红系前体细胞,发育为成熟的红细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系定向祖细胞,在经过红系前体细胞,发育为成熟的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胞进入血液循环。红系祖细胞向红系前体细胞的增值分化是红细胞生成的关键环节。受一下因素红系祖细胞向红系前体细胞的增值分化是红细胞生成的关键环节。受一下因素的调节:的调节:爆式促进激活物:爆式促进激活物: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
24、胞生成素:其他激素:其他激素:3 3 3 3、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的破坏红红C,C,的平均寿命为的平均寿命为120120天。衰老的红天。衰老的红C.C.主要在脾、肝等处被巨噬细胞所吞噬。脾主要在脾、肝等处被巨噬细胞所吞噬。脾功能亢进功能亢进红红C.C.破坏破坏脾性贫血。脾性贫血。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五十页(二)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二)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三)(三)血小板的生成与破坏血小板的生成与破坏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五十页第三节第三节 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一、生理学止血的基本过程一、生理学止血的基本过程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五十页二、血液凝固二、血液
25、凝固 (一)凝血因子(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命名:凝血因子命名:用罗马数字:用罗马数字:12 12种种 不用罗马数字:前激肽释放酶、激肽原、血小不用罗马数字:前激肽释放酶、激肽原、血小板磷脂等。板磷脂等。凝血因子特点凝血因子特点凝血因子特点凝血因子特点:除因子除因子外外,其余为其余为PrPr,由肝脏合成。其中,由肝脏合成。其中、的合成要维生素参与。的合成要维生素参与。VitKVitK或肝功能或肝功能出血倾向;出血倾向;大多数凝血因子是无活性酶原存在于血浆中,需要激活大多数凝血因子是无活性酶原存在于血浆中,需要激活(如(如aa),凝血因子一旦被某些物质激活),凝血因子一旦被某些物质激活,将引起一系
26、列将引起一系列连锁酶促反应连锁酶促反应;因子缺乏时因子缺乏时血友病。血友病。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五十页(二二)凝血过程凝血过程第一步第一步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第二步第二步 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凝血酶凝血酶第三步第三步 纤维蛋白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途径: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途径: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主要区别在于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过程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过程不同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五十页1.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PF(PF3 3,a,C
27、a,a,Ca2+2+)内源性激活途径内源性激活途径 定义:从激活因子定义:从激活因子开始至激活因子开始至激活因子X X的过程。的过程。参与凝血因子全部存在于血浆中,分为三个参与凝血因子全部存在于血浆中,分为三个 阶段。阶段。特点:反应步骤多,凝血速度慢。特点:反应步骤多,凝血速度慢。外源性激活途径外源性激活途径 定义:从因子定义:从因子释放开始至因子释放开始至因子的激活过程。的激活过程。参与凝血因子存在于血管内外。参与凝血因子存在于血管内外。特点:反应步骤少,凝血速度快。特点:反应步骤少,凝血速度快。本讲稿第四十页,共五十页2.凝血酶的形成 凝血酶原()凝血凝原激活物 凝血酶(a)3.纤维蛋白
28、的形成 凝血酶凝血酶 Ca Ca2+2+凝血酶凝血酶 a Ca2+a Ca2+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多聚体多聚体 本讲稿第四十一页,共五十页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的血液能保持液体状态不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的血液能保持液体状态不 发生凝固,是由于:发生凝固,是由于:血管内膜完整光滑;血管内膜完整光滑;血流速度快,血小板不易粘附聚集,少量活化血流速度快,血小板不易粘附聚集,少量活化 的凝血因子被血流冲走稀释,并在肝、脾处被的凝血因子被血流冲走稀释,并在肝、脾处被 巨噬细胞破坏;巨噬细胞破坏;抗凝物质:抗凝血酶抗凝物质:抗凝血酶和肝素是血浆中最重要和肝素是血浆中
29、最重要 的抗凝物质。的抗凝物质。血液凝固过程的调节血液凝固过程的调节本讲稿第四十二页,共五十页抗抗凝凝物物质质抗凝血酶抗凝血酶抗凝血酶抗凝血酶肝素:嗜碱性肥大细胞产生的肝素:嗜碱性肥大细胞产生的肝素:嗜碱性肥大细胞产生的肝素:嗜碱性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存在于组织中,尤其粘多糖,存在于组织中,尤其粘多糖,存在于组织中,尤其粘多糖,存在于组织中,尤其以肝、肺组织中最多以肝、肺组织中最多以肝、肺组织中最多以肝、肺组织中最多.(肝素(肝素(肝素(肝素是体内、外很强的抗凝物质)是体内、外很强的抗凝物质)是体内、外很强的抗凝物质)是体内、外很强的抗凝物质)与凝血酶结合而失活与凝血酶结合而失活与凝血酶结合
30、而失活与凝血酶结合而失活因子因子因子因子、aaaa、aaaa、aaaa、aaaa失活失活失活失活1 1 1 1)促使凝血酶失活;)促使凝血酶失活;)促使凝血酶失活;)促使凝血酶失活;2 2 2 2)阻止血小板的粘着、聚集、)阻止血小板的粘着、聚集、)阻止血小板的粘着、聚集、)阻止血小板的粘着、聚集、释放反应;释放反应;释放反应;释放反应;3 3 3 3)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凝血)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凝血)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凝血)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凝血 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本讲稿第四十三页,共五十页(四)血液凝固的加
31、速与延缓(四)血液凝固的加速与延缓(四)血液凝固的加速与延缓(四)血液凝固的加速与延缓 1 1加速血凝的方法:加速血凝的方法:温热盐水纱布或明胶海棉压迫伤口,加速因子温热盐水纱布或明胶海棉压迫伤口,加速因子的激活和酶的激活和酶促反应以及血小板粘附聚集;促反应以及血小板粘附聚集;手术前给病人注射维生素手术前给病人注射维生素K K,促进肝脏合成,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凝血因子。2 2延缓血凝的方法:延缓血凝的方法:血液放置光滑的容器内,避免因子血液放置光滑的容器内,避免因子的激活;的激活;血液置低温环境,抑制酶促反应;血液置低温环境,抑制酶促反应;在血液中加抗凝剂(柠檬酸钠、草酸盐)去掉血浆中的
32、在血液中加抗凝剂(柠檬酸钠、草酸盐)去掉血浆中的CaCa2+2+;加肝素等抗凝物质。加肝素等抗凝物质。本讲稿第四十四页,共五十页(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成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成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纤溶酶原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本讲稿第四十五页,共五十页第四节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血型和输血(一)(一)ABOABO血型系统血型系统 ABO ABO血型的分型依据:血型的分型依据:根据红细胞膜上所含凝集原(抗原)的有无和种类不同来分型。根据红细胞膜上
33、所含凝集原(抗原)的有无和种类不同来分型。血型血型 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血清中的凝集素 A A A A 抗抗B B B B B B 抗抗A A AB A AB A和和B B 无无 O O 无无 抗抗A A和抗和抗B B本讲稿第四十六页,共五十页(二二)、Rh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 1.Rh 1.Rh抗原抗原:人类人类RBCRBC膜上有六种膜上有六种C C、c c、D D、d d、E E、e e,以,以D 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抗原的抗原性最强。红红C C、膜上有、膜上有D D抗原抗原RhRh阳性阳性(汉族汉族9999)红红C C、膜上无、膜上无D D抗原抗原RhRh
34、阴性(少数民族多)阴性(少数民族多)2.Rh 2.Rh抗体抗体:抗抗RhRh抗体后天获得(如输血、妊娠)抗体后天获得(如输血、妊娠)Rh Rh抗原抗原+抗抗RhRh抗体抗体红红C C、凝集反应、凝集反应溶血溶血本讲稿第四十七页,共五十页 3.3.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输血输血:Rh+(Rh+(给血者给血者)Rh-()Rh-(受血者受血者)产生抗产生抗RhRh抗体抗体 Rh Rh抗原抗原+抗抗RhRh抗体抗体溶血溶血妊娠:妊娠:Rh+Rh+(胎儿)(胎儿)Rh Rh抗原抗原 Rh-Rh-(母亲)(母亲)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胎盘胎盘 产生抗产生抗RhRh抗体抗体第一次输血第一次输血第二次输血第二次输血本讲稿第四十八页,共五十页三、输血原则三、输血原则1)1)应输同型血应输同型血;2)2)紧急情况下,考虑异型血相输时,应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紧急情况下,考虑异型血相输时,应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中凝集素所凝集。但输血时必须注意一少(被受血者血浆中凝集素所凝集。但输血时必须注意一少(300ml300ml)、二慢、三勤看(医护人员监督)的原则。)、二慢、三勤看(医护人员监督)的原则。本讲稿第四十九页,共五十页本讲稿第五十页,共五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