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1章综合测试03试题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1章综合测试03试题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生物 八年级下册 1/6 第第 21 章综合测试章综合测试 答案答案解析解析 一、1.【答案】D【解析】是哺乳类,哺乳类是最高等的动物,图中的是被子植物,图中的是裸子植物,图中的是指蕨类植物。2.【答案】D【解析】原始的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说明了生物的进化是从水生到陆生。3.【答案】D【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考点】生物进化的趋势 4.
2、【答案】A【解析】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A 错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人类在极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被动求生的弱者变成能够主动改造环境的强者,BC 正确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D 正确;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
3、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5.【答案】A【解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 1 200 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 正确。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6.【答案】B【解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因此,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类群是原始的藻类植物。7.【答案】B【解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
4、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初中生物 八年级下册 2/6 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高温、紫外线、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
5、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了,因为已经不具备当时的环境条件了,如赤日炎炎、高温、紫外线、电闪雷鸣等条件,因此 B 说法不正确。故选 B。【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8.【答案】A【解析】我国学者从天外飞来的吉林陨石中分析找到氨基酸等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并测知陨石年龄为 46亿年,表明有机小分子生成于 46 亿年前,氨基酸等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原始生命诞生的基础,陨石来自天外,因此这项研究成果可以间接地证实,原始生命来自宇宙其他星球。此题较新颖,解答此
6、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命的起源。【考点】原始生命的起源 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森林古猿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A.在距今 1 200 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其直接证据是化石,A 正确;B.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B 错误;C.人类进化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C 正确;D.类进化过程中
7、最关键的阶段是直立人,D 正确。故选 B。【考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0.【答案】D【解析】达尔文认为,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现存生物中,有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
8、原因是这些生物产生了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D 正确。此题考查了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存斗争。理初中生物 八年级下册 3/6 解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被淘汰的就是没有产生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11.【答案】B【解析】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因是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由于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
9、生存斗争,故过度繁殖是选择的原因,A 不符题意;正是由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使得生物在繁殖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异个体(适应周围环境与不适应周围环境),为选择提供了选择的材料,选择的基础,B 符合题意;生物就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生存竞争是实现选择的手段,C 不符题意;在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中人和自然的选择是进行选择的动力,D 不符题意。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12.【答案】C【解析】A.如果环境没有变化,生物与环境之间就没有了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也就不会进行。故不符合题意;B.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
10、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故不符合题意;C.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这样,新的物种就逐渐形成了;因此生物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故符合题意;D.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故不符合题意。【考点】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3.【答案】C【解析】1860 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
11、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故选 C。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14.【答案】A【解析】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生物具有保护色可以不易被其它动物
12、发现,有利于躲避敌害,有利于掩护自己捕食猎物,因此选项 A 引起敌害警觉而被吓跑属于警戒色,不是保护色的特点。故选 A。初中生物 八年级下册 4/6【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5.【答案】C【解析】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进行的实验中,火花室中是模拟的原始大气,所以没有氧气。【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二、16.【答案】由水生到陆生 自然选择【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生命经历
13、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其中,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有说服力,达尔文在 1859 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解答的关键,知道达尔文的主要科学成就:自然选择学说。【考点】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17.【答案】(1)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火山喷发释放出的气体(2)紫外线、雷电、高温(3)A(4)B、C、D(5)非生命物质【解析】(1)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46 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
14、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这些物质来自于原始地球火山喷发释放出的气体。(2)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紫外线、雷电、高温。(3)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 A,即由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此过程说明原始地球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小分
15、子物质。(4)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B 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有机物质、C 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D 从原始生命进化出单细胞生物都是在原始海洋中。(5)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地球温度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里,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18.【答案】自然选择【解析】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初中生物 八年级下册 5/6 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
16、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自然选择的概念。19.【答案】爬行类【解析】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古代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类。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古代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古代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类。故生物进化树形象的表示出了古代的鸟类和哺乳类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熟记动物的进化历程和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解此
17、题的关键。20.【答案】简单 低等 复杂 高等 三趾马化石 恐龙化石 鱼类化石 种子蕨化石 古蕨类植物化石 古苔藓植物化石【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少、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形成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多、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据此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及分析可知: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因此古
18、苔藓植物化石古蕨类植物化石种子蕨化石;鱼类化石恐龙化石三趾马化石。故答案为简单;低等;复杂;高等;植物所在的地层:1 三趾马化石 2 恐龙化石 3 鱼类化石 动物所在的地层:1 种子蕨化石 2 古蕨类植物化石 3 古苔藓植物化石【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三、21.【答案】这说明早期古人类曾生活在东非,他们的出现与当地环境改变有关【解析】东非大裂谷是人类文明最最的发祥地之一,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在东非大裂谷东支的西侧、坦桑尼亚北部的奥杜韦谷地,发现了一具史前人的头骨化石,据测定分析,生存年代距今足有 200 万年,这具头骨化石被命名东非勇士为“东非人”。1972 年,在
19、裂谷北段的图尔卡纳湖畔,发掘出一具生存年代已经有290 万年的头骨,其形与现代人十分近似,被认为是已经完成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典型的“能人”。1975年,在坦桑尼亚与肯尼亚交界处的裂谷地带,发现了距今已经有 350 万年的“能人”遗骨,并在硬化的火山灰烬层中发现了一段延续 22 米的“能人”足印。这说明,早在 350 万年以前,大裂谷地区已经出现能够直立初中生物 八年级下册 6/6 行走的人,属于人类最早的成员。四、22.【答案】(1)遗传(2)选择(3)被淘汰 生存下来【解析】(1)从图1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
20、可遗传的变异因此出现以上个体差异的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产了可遗传的变异。(2)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而且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选择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3)四肢和颈长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而被淘汰;因此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生存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变化是相适应的,是适者生存。23.【答案】(1)小(2)酵母菌 细胞色素 C 的组成差异大(3)分子生物学 进化【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与人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细胞
21、色素 C 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小,与人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大。(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 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小,为 0。(2)通过表格信息可知,人与酵母菌的细胞色素 C 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亲缘关系最远。(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组成比较,是从分子生物学方面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掌握生物进化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准确分析表格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初中生物 八年级下册 1/4 第第 21 章综合测试章综合测试 一、单
22、选题一、单选题 1.下图为生物进化历程的示意图“生物进化树”。关于生物进化树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是指灵长类动物 B.图中的是指单子叶植物 C.图中的是指绿色开花植物 D.图中的是指蕨类植物 2.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从少数到多数参与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从无到有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简单到复杂 D.从陆生到水生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进化历程通常分为南方古猿、智人、直立人和能人四个阶段 B.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
23、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C.人类在极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被动求生的弱者变成能够主动改造环境的强者 D.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不能制造工具 5.达尔文经研究认为人类的祖先是()A.森林古猿 B.猩猩 C.猴子 D.狒狒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7.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中的哪一个不正确?()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 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C.现代地球上不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 初中生物 八年级下册 2/4 8.我国学者从天外飞来的吉林陨石中分析找到氨基酸等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并测知陨石年龄为
24、 46 亿年。这项研究成果可以间接地证实()A.原始生命来自宇宙其他星球 B.原始地球上能够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C.有机小分子生成于 46 亿年后 D.由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原始生命 9.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直接证据是化石 B.能否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C.人类进化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D.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直立人 10.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A.制约环境 B.影响环境 C.改变环境 D.适应环境 11.人工选择能培育出新品种来,自然选择也能形成新的物种,它们共同
25、的选择基础是()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竞争 D.人和自然的选择力量 1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与环境变化无关 B.原始生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的 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原始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成分相同 13.近 100 多年来,科学家在德国先后发现了 7 具始祖鸟化石,始祖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A.古代鱼类 B.古代两栖类 C.代爬行类 D.古代哺乳类 14.保护色对生物的作用不是()A.引起敌害的警觉而把敌害吓跑 B.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 C.有利于躲避敌害 D.有利于捕食食物 15
26、.在米勒模拟地球原始大气进行实验的装置中,不可能加入的气体是()A.水蒸气 B.甲烷 C.氧气 D.氢气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6.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生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_的进化过程。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其中,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_学说最有说服力。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17.如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初中生物 八年级下册 3/4(1)原始大气的成分包括_,这些物质来自于_。(2)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_。(3)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_。(4)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_。(5)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由
27、_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18.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着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19.生物进化树形象地表示出了古代的鸟类和哺乳类都起源于古代的_。20.古生物学家在研究化石过程中发现,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出现有一定的规律: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化石的生物种类越_、越_,在越晚近的地层里,发现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越_、越_。如果在某地区找到下列生物化石,请你按其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把他们填写在相应的地层中(1-3 行,每行代表一个地层,且由 1 到 3 地层形成得越来越早)。化石种类:三趾马化石、鱼类化石、恐龙化石、古苔藓植物化石、古蕨类植物化石
28、、种子蕨化石。植物所在的地层 1_ 2_ 3_ 动物所在的地层 1_ 2_ 3_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 21.村料分析题: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 0002 000 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在东非则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裂谷,南起莫桑比克,北达西亚的约旦河谷,全长 6 000 多千米。当时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后来古人类学家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世界上许多的早期人类化石。请思考:为什么在东非大大裂谷地带发有许多的早期人类化石?四、综合题四、综合题 22.如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
29、题:初中生物 八年级下册 4/4(1)如图 1 表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这些变异是可_的。(2)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且不定向的。食物对长颈鹿颈部长短的各种变异进行了_。(3)现代长颈鹿是颈都很长,主要原因是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古代颈短的个体_,颈长的个体_,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3.下表是 7 种生物细胞色素 C 与人细胞色素 C 的组成差异,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已知细胞色素 C 是由 104 个氨基酸组成)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猴 马 鸡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 与人细胞色素 C的差异 0 1 12 13 21 35 44(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 越近,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组成差异_。(2)从上表看,人和_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_。(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组成比较,是从_方面为生物的_提供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