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关于成立表面活性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仓关于成立表面活性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参考).docx(1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CMC泓域咨询 /太仓关于成立表面活性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太仓关于成立表面活性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x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第一章 筹建公司基本信息10一、 公司名称10二、 注册资本10三、 注册地址10四、 主要经营范围10五、 主要股东10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1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11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2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13六、 项目概况13七、 建设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14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19一、 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潜力及趋势19二、 构建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5三、 化工产业优化提升的发展机遇27四、 创新生态优化工程30五、 人才队伍壮大工程31
2、六、 标准体系建设工程32七、 推进生态环境保障工程34八、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37第三章 市场预测39一、 产业结构特色突出39二、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39三、 园区发展水平领先40四、 江苏化工产业发展主要问题41五、 空间布局初步形成44六、 整治提升成效明显46第四章 公司筹建方案48一、 公司经营宗旨48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8三、 公司组建方式49四、 公司管理体制49五、 部门职责及权限50六、 核心人员介绍54七、 财务会计制度55第五章 法人治理结构59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9二、 董事61三、 高级管理人员66四、 监事68第六章 发展规划70一、 公司发展规划70二、
3、主要任务74三、 防范园区安全风险76四、 落实产业源头管控77五、 强化行业安全监管78六、 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79七、 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82八、 产业发展重点84九、 严格危险废物监管87十、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87十一、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88第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90一、 项目风险分析90二、 项目风险对策92第八章 环保分析95一、 编制依据95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95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99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99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100六、 环境管理分析101七、 结论104八、 建议105第九章 项目选址分析106一、 项目选址原则106二
4、、 建设区基本情况106三、 建立多规融合的空间规划体系115四、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116五、 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119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22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122二、 建设投资估算122建设投资估算表124三、 建设期利息12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4四、 流动资金125流动资金估算表126五、 项目总投资12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7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2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8第十一章 建设进度分析130一、 项目进度安排130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30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131第十二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132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32营
5、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3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3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3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3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6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3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9三、 偿债能力分析14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41第十三章 项目总结分析143第十四章 附表附件144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44建设投资估算表14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4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47流动资金估算表14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4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4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5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5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5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52利润及利
6、润分配表15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55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56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57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58能耗分析一览表158报告说明2016年以来,江苏省上下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标本兼治,系统开展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和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整治工作促进安全环保水平提升,以整治工作推动化工产业高端、绿色、安全发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江苏省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区域产业布局明显优化。沿江八市关闭化工企业数量占江苏省关停总数近80%。长江干支流沿岸两侧1公里、太湖一级保护区和城镇人口密
7、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内化工企业应关尽关。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安全环保水平有效提升。江苏省有效关闭退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硝化企业,完成压减目标。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江苏省化工园(集中)区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减幅分别为39.5%、55.7%和30.0%。危险废物集中总处置能力基本满足江苏省危险废物处置需求。化工园区近九成水质断面优于类标准,环境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xxx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由xxx有限公司和xx(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xxx有限公司出资295.00万元,占xxx有限责任公司50%股份;xx(集团)有限公司出资29
8、5万元,占xxx有限责任公司50%股份。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1511.9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3632.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99%;建设期利息672.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3%;流动资金7207.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87%。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2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1875.18万元,净利润7896.6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56%,财务净现值4001.4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44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第一章 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 公司名称xxx有限责任公司(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9、二、 注册资本590万元三、 注册地址太仓xxx四、 主要经营范围经营范围:从事表面活性剂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五、 主要股东xxx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由xxx有限公司和xx(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一)xxx有限公司基本情况1、公司简介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
10、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2、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9253.217402.576939.91负债总额4472.613578.093354.46股东权益合计4780.603824.483585.45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38810.7331048.5829108.05营业利润9641.
11、297713.037230.97利润总额7856.816285.455892.61净利润5892.614596.244242.6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892.614596.244242.68(二)xx(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1、公司简介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
12、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2、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9253.217402.576939.91负债总额4472.613578.093354.46股东权益合计4780.603824.483585.45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38810.7331048.5829108.05营业利润9641.297713.037230.97利润总额7856.816285.455892.61净利润5892.614596.244242.6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892.614
13、596.244242.68六、 项目概况(一)投资路径xxx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关于成立表面活性剂公司的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二)项目提出的理由东亚地区是世界宏观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制造业不断向亚太地区集中,提高了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亚太地区人均化工产品消费量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保持着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未来化工产品消费增量主要集中在人口众多、经济体量大、制造业占比高、经济增长稳定的国家。近年来大型化工集团通过跨国并购、重组、合资或独资等方式,不断向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国家拓展市场。东亚和东南亚目前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具备产业发展潜力和城市发展空间,将保持世界化工市场增长的中心地位。重
14、点发展以天然油脂发展脂肪酸、脂肪醇、脂肪胺等基础油化产品,扩大AEO、AES等产品生产规模,提升产业规模集中度,大力发展氨基酸表面活性剂、腰果酚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烯基磺酸盐、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等绿色表面活性剂产品,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加大企业退城入园力度,引导规模较大、对化工原料需求量大的企业退城入园发展。“十四五”末,表面活性剂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140亿元,化工园(集中)区内产值升至90亿元左右,化工园(集中)区外产值下降至50亿元左右,园区内企业产值占比升至60%以上。七、 建设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坚持把创
15、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优化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国家级创新型城市。(一)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新型政产学研合作体系。鼓励企业通过成立研发平台、签订共同技术开发协议和创新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联盟、技术并购、企业孵化等形式,实现创新要素的互利共享。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国家、省、苏州市重大项目,参与重要标准制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领军型企业建设国家、省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
16、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数占比超65%。(二)打造一流创新载体平台加快“两校两院”建设。推进西北工业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建设。到2025年,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开办民用航空学院等10个学院、无人机研究中心等10个研究中心,设置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17个本科专业、航空器结构与适航技术等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空间应用科学与工程等1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博士后流动站,招生规模达10000人。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开办智造生态等7个学院,招生规模达5000人。充分发挥两所大学创新引领
17、重要作用,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建设航空领域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新材料创新基地,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研究院建设长三角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三)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整机制,推行紧缺专业人才动态目录,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建立健全创新发展顾问制度,完善专家支撑体系。重点培养现代物贸、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等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高技能人才占产业工人比重。构建中职、高职、本科及社会培训融合贯通、互为补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到2025年,人才
18、资源总量超25万人,科技领军人才数超700人,其中先进载运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等重点专项领域人才数超200人,区域人才竞争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多渠道增加金融资本供给。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建立综合金融服务机制,发挥综合金融服务、股权融资服务等平台作用,拓展“苏科贷”“娄城贷”“信保贷”等金融服务产品,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引导金融资本更多流向实体经济。放大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加快推进子基金落地,探索建立“基金+园区+产业”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到2025年,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达10家。鼓励企业
19、发行企业债、公司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双创债”“绿色债”融资。设立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推动企业合规高效利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资本。(三)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60.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吨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能力。(五)建设规模项目建筑面积78283.16,其中:生产工程57054.72,仓储工程8332.8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7857.56,公共工程5038.08。(六)项目投资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1511.90万元,其中:建设
20、投资23632.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99%;建设期利息672.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3%;流动资金7207.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87%。(七)经济效益(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627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51875.18万元。3、净利润(NP):7896.68万元。4、全部投资回收期(Pt):6.44年。5、财务内部收益率:17.56%。6、财务净现值:4001.48万元。(八)项目进度规划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九)项目综合评价该项目工艺技术方案先进合理,原材料国内市场供应充足,生产规模适宜,产品质量可靠,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的竞
21、争能力。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强,盈利能力强。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一、 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潜力及趋势“十四五”是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去产能、补短板”为核心,以“调结构、促升级”为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按照“重质轻量”的原则,着力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国向石化和化工产业强国迈进。(一)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域
22、规划及产业布局规划要求,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优化布局化工园区。在“十三五”有序推进大型石化产业基地及重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十四五”继续推动并完成,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增强烯烃、芳烃等基础产品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间不再布局新的综合性大型石化基地。综合考虑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安全保障、产业基础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在中西部符合资源环境条件地区,结合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按照环境准入条件要求,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升级示范,着力提升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提高装置竞争力,促进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二)深化结构调整,推动动能转换“十四五
23、”期间,继续控制炼油、尿素、磷铵、烧碱、聚氯乙烯、纯碱、电石、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加强现有传统行业装置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产品应用研发,开拓传统产品应用消费领域,扩大消费量。鼓励企业搞好节能减排,通过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水价、以及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和差别污水处理费、排污费等差别化政策,提高落后产能使用能源、资源、环境的要素成本。通过资源整合,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要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健全品牌管理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
24、国际知名品牌。(三)加强园区建设,鼓励技术改造按照“一体化、规模化、园区化、集约化”原则,加强园区建设,提升安全环保水平。要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全面开展现有化工园区的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工园区实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企业在“搬迁入园”时,要因地制宜地编制好企业规划,合理安排好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在保证环保和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建立园区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制度,实施规范的准入条件管理。要建立化工园区规范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开展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估,科学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要对园区进行规范认证,对园区内企业要经常督
25、促检查,对不合格的企业要及时限期改造或清理退出。要加强园区公共平台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要完善基础设施及监控、应急系统等配套保障,开展“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四)紧抓创新驱动,抢占发展高点围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加快培育石化化工战略新兴产业,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大力推动化工新材料与现代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军工、建筑等领域的协同发展。要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开发一批处于国际领先的重大引领性创新工程,开发一批对于行业具
26、有带动作用的创新技术,开发一批可以解决行业共性的难点、堵点的实用工程实践。要重点推进新产品应用技术开发,加快培育新产品市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五)坚持绿色发展,深化节能减排按照产业政策,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技术与可再生资源和过程排放控制技术,强化源头和过程管理,搞好循环经济,减少“三废”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发展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重点开发推广高毒原料替代技术,推广催化加氢、绝热硝化等清洁生产工艺。淘汰含铅涂料平炉法工艺生产高锰酸钾、间歇焦炭法生产二硫化碳、有钙焙烧法生产重铬酸钠等高污染工艺。全面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
27、合整治,加快炼油、涂料、农药、胶粘剂等领域有机溶剂替代和生产过程密闭化改造。重点开发煤化工、染料、农药等行业废水治理及再利用技术和废旧塑料、轮胎等有机物的回收利用技术。加强工艺装置余热综合利用,提高蒸汽等级和能效水平。大力推进煤灰、碱渣、磷石膏、电石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鼓励利用焦炉气、电石炉气和黄磷尾气等生产化学品。加强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六)促进智慧融合,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5G在行业中的应用。继续做好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开展重点行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推进仓储物流、销售服务和企业管理的应用,促进企业和园区的产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化肥
28、、农药、涂料等生产监督及产品追溯系统,建立产品追溯数据库,推进生产企业商品编码体系建设,大力推广追溯体系的应用。鼓励生产企业建立产品用户基础信息库,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提高生产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融合度。(七)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开放步伐坚持全球化发展理念,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扩大国际贸易。稳定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橡胶、硫磺等资源型产品进口,提高国内市场保障能力。增大传统产品的对外出口,减少贸易逆差,减少国内市场压力。借“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对油气和煤炭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增大对外建设投资。利用国内市场和人工等优势,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尤其鼓励外资在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和高端装备
29、等领域的投资,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国内建立全球研发中心,提高更高层次的利用外资水平。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参股和建立实验基地以及营销服务体系,壮大企业规模和竞争力。积极参加国际行业组织活动,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解决国际争端,提高在国际组织的地位,提升国际话语权。(八)化工生产安全要求及环保形势我国化工行业正处于升级发展阶段,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安全环保理念较落后、部分企业安全环保工作流于形式、忽略安全风险评价、缺乏安全环保机制建设等。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
30、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已制定系列法律法规。202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这是历史上又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在推动化工企业进入合法合规园区的同时,对于“散乱污”化工企业的治理也在同步进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已有10余省发布了关于化工园区和辖区内化工企业的阶段性整治成果和未来的规划,涉及近千家园区的取消,数万家化工企业的关改搬转。我省是化工大省,2016年启动“两减六治三提升”(即“263”行动),开展化工行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2019年4月,省委办公厅正式下发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
31、升方案,提出“依法依规推进整治提升”、“压减沿江地区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压减环境敏感区域化工生产企业数量”等举措。我省对化工产业史无前例的重拳出击,深刻影响着化工产业的转型发展。2020年4月8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指出,要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高度认识整治提升江苏化工产业的重要性;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通过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的治理措施,加速淘汰安全系数低、污染严重的化工园区和企业,加快提升江苏化工产业发展层次;要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和市场化手段依法依规稳妥推进整治提升。这表明整治提升化工产业,绝不是不再发展化工产业,而是要高质量、高效率、高安全性地发展化工产业。二、 构建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
32、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优化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物贸总部经济三个千亿级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航空两个五百亿级产业,构建“11155”产业矩阵。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赋能,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提升产业能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一)建设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壮大主导产业能级。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培育生物医药、航空等先导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高精密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形成富有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
33、业集群。依托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大力发展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特种纤维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创新建设生物医药载体平台,承接上海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创新成果,培育长三角特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强化与上海大飞机产业对接协作,全面建设航空产业“一中心三基地”,全力打造航空产业地标,不断提升太仓航空产业的标识度。(二)培育优势集聚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大力发展物贸总部经济。壮大物贸总部经济,“十四五”期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加快港口航运物流运营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知名品牌物贸结算中心、楼宇经济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国际物流、跨境电商,
34、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长三角具有影响力的临江现代物贸基地。坚持招大引强与本土培育相结合,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央企地区总部、500强民企区域总部,鼓励龙头企业第二总部、行业组织总部入驻,培育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特色总部,形成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营销中心等功能总部集聚。到2025年,总部企业达到50家。(三)创建高质量数字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围绕苏州建设“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加快融入苏州数字科创中心、数字智造中心和数字文旅中心建设,打造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数字产业园。加快构建数字创新体系,加大数字创新供给能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数
35、字产业园、世纪互联等项目建设。培育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中科院计算所太仓分所,大力发展大数据、AR/VR、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强化太仓在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优势地位,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布局工业设计创意、数字内容、供应链管理、平台经济等数字服务新业态,发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区块链等国际化数字形态。“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6%以上。(四)探索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军民两用产业,重点在航空、船舶及配套、机械设备、新材料等领域,建设一批军民融合示范项目。支持军民科研力量和资源融
36、合,增强军地、军校、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持续推进铁路、公路、水路等基础设施融入国防功能,积极承接国家军民两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三、 化工产业优化提升的发展机遇(一)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针对我国化工产业存在的产能结构性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布局不合理、安全环保压力加大等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着力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重点任务之首,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负担,相信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偏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会以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为重点,以定向积极和定向宽松为目标。特别是民营企业座
37、谈会以后,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民营经济活力和潜力集中释放,为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产业结构优化潜力巨大我国化工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尚存在,高端聚烯烃、专用树脂、特种工程塑料、高端膜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功能材料、医用化工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等专用化学品以及催化剂、特种助剂(添加剂)等特种化学品,国内市场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这是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性优化的现实市场需求,也是化工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所在。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一流跨国公司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增强了我国化工市场继续主导全球市场的发展动力。(三)整治提升焕发行业生机全国范围内多地推进
38、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使化工产业开始焕发生机。我国乃至整个国际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个行业都在谋求新发展,通过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不断落实新发展理念,本质安全得到提升、区域布局得到优化、低端产能大幅减少、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企业发展思路和园区发展定位得到明晰,化工产业开始焕发生机。(四)疫情后期优化发展方向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综合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且总体可控的。后疫情时期,世界石化产业将重构,进入新的变革与调整期。我国化工产业将朝着原料多元化、产品需求差异化、营销电商化、产业绿色低碳化、产业智能化等方向
39、发展。随着电商的迅速兴起,对传统化工产业和传统产销模式产生冲击,营销电商化改革也是化工生产企业的营销趋势。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发展潮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修订出台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对排污、碳排放的标准和要求均有所提高。(五)国内循环增加行业机遇我国正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的增强为我国化工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化工行业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有良好基础,增长动力将由要素投入驱动进一步向创新驱动转换,发展方式也由粗放式规模扩张更进一步向集约式绿色低碳转换,行业在国内“大循环”中需把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作为
40、发展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化工行业在国内“大循环”中大有可为。目前我国化工行业的产业链是完整的,但部分环节还十分脆弱,需要“补链强链”,而“补链强链”过程就会产生许多新机会。(六)双碳目标带来行业挑战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比以往的碳减排目标更加严格。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原材料配套工业,在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挑战和机遇并存,国内能源消费结构和化工产业会发生深刻变化,对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对传统化石原料的科学替代、对生物基路线的深度开发都为化工产业带来新的挑战。四、 创新生态优化工程(一)鼓励开展中试活
41、动鼓励建设化工中试基地,为具备中试条件的创新技术提供中试场地和配套条件。中试基地应具有一定的公共作用,重点面向企业的研发工作,作为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放大的重要载体。通过创设产业基金、专项基金等方式,加大对中试活动的支持力度。(二)产学研用协同发展鼓励研发工作向应用方向发展,增强研发工作的功能性和针对性,将产品的终端应用、工艺技术的切实提升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加大生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下游消费用户之间的联系,使消费用户对相关产品的需求能够准确反映给研究团队和生产团队,实现生产、应用一体化协同研发,提高研发工作的实际效率。(三)完善创新鼓励体系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发展影响重大的新
42、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建立科学可行的创新评价体系,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对技术水平、研发进度、对行业发展的意义进行综合评价,优先支持通过中试且有工业化可能的创新成果,对取得创新成果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或鼓励。五、 人才队伍壮大工程(一)加大领军人才引培引进和培育化工产业创新团队,争取更多国家级化工行业人才落户江苏。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自主吸引和选聘国内科研人员,完善政府与企业联合引进人才的方式。依托省内各类人才计划,加大高端化工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特色产业人才的引培力度,为全省化工高端发展奠定智力基础。(二)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全省化工产业实现高端发展目标,重点加强
43、高端化工行政管理、高端化工企业家、高端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全省化工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加强高等学校化工学科建设,丰富学科门类,做好化工行业宣传,各院校适当提高化工专业学生招生比例,优化研究生培养计划,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化工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三)壮大技术工人力量推动高职高专院校加强以化工生产工艺、化工安全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为特色的学科建设,培养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加强校企合作,制定培养目标、开设相关课程和编写教材,共同实施培养、提高培养质量。推动建设化工职业院校,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化工企业通过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办学和学徒制等方式,加
44、快技术工人培养。(四)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健全人才任用、评价、激励和流动制度,加快建设全省人力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数据库,开展化工人才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为化工产业人力资源服务提供支撑。六、 标准体系建设工程(一)建设园区标准体系化工园区和化工集中区生产集中,具有事故多样性和事故因素复杂性,须规范化工园(集中)区建设,制定适用可行的园区建设规范和标准,提高化工园区的发展水平。在借鉴、吸收化工园区评价认定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将成果上升为园区标准和规范,强化标准化的引领作用,强化标准在化工园区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依法依规强化标准和立法约束,建设综合安全保障型化工园(集中)区。
45、(二)补强企业运行标准加强化工企业的运行管理,根据化工企业特点,逐步补强化工生产企业运行标准体系。紧密围绕化工行业提升和发展,实现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的目标,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行业、地方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在国家颁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评级评定工作的成果,形成省内生产企业运行标准,通过标准约束和规范企业的生产运行行为,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建立健全企业监管体系。(三)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根据行业发展和提升要求,选择性修订部分化工行业省级标准,根据需要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产业装备、环保、能耗、质量、
46、安全、技术等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进一步运用标准手段,倒逼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提高我省化工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七、 推进生态环境保障工程(一)持续改善大气环境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控制。开展重点行业VOCs排查,摸清底数、建立排放清单。全面加强无组织VOCs排放控制,遵循“应收尽收、分质收集”原则,不断加强设备与场所密闭管理。加强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控制,应要求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全面实施“源头有效减排+过程控制+末端高效治理”的全过程治理措施。开展油品储运销油气回收治理,不断强化VOCs精准管控能力。强化治理技术研究,实现区域联防联控。推进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编制,加强PM2
47、.5和臭氧的来源解析,实现靶向治污、精准治污。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强化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二)稳步改善水体环境加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强化“三水”统筹管理,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实施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提升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水平,保障地表水水质。加强水环境风险事故防控与监控。加强地表水环境风险事故防控,建立健全水环境风险防控机制,积极应对水环境风险事故,实现事故废水不入长江流域及太湖流域。定期开展重点产废点周边地下水水质跟踪监测工作。落实节水措施,建设“智慧水务”平台。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先进节水设备,实施工艺过程节水技术改造,开展重点行业节水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