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加快推进XX县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政策研究报告 (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加快推进XX县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政策研究报告 (3) .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加快推进XX县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政策研究报告 XX市2010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报告 2010-5-17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强力组织推动下,全市人民抢抓国发3号文件出台和总体方案获批机遇,把贯彻落实3号文件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把争取中央支持与加强自身改革创新有机结合,把建设内陆开放平台、“五个重庆”与统筹城乡改革试验有机结合,发展、改革、开放联动,凝心聚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2009年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推进情况 随着全市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件和统筹城乡总体方案的实施,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三条主线推进统筹城乡改革试验。 (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以开放引领改革。一是着力构筑两江XX县区和保税港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加快两江XX县区论证,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一期2.67平方公里加快推进。二是策划建设“一江两翼三洋”国际物流大通道。铁道部强力支持重庆铁路建设,干线高速公路网和“一大三小”机场格局加快构建。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8年十大经贸活动已分别落实48个外资和41个内资项目,投资总额近500亿元。四是支持加工贸易发展。加快示范园区建设,加工贸易额占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五是加快建设服务外包型城市。引进了美国德勤、新加坡apl等跨国企业,直接离岸服务外包十余倍增长。六是推进区域合作。推进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西
3、三角”经济区发展,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规划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下启动编制。 继续完善“一圈两翼”协调发展机制。一是支持“两翼”以产业园区发展强化自我发展能力。把“两翼”16个园区纳入“加工贸易承接地”予以规划、用地政策扶持,协调进出口银行向园区提供贷款。二是落实“一圈”帮扶“两翼”年度任务。全年全市实际援助资金或实物达2.6亿。三是提速推进全市2000个贫困村的整村脱贫工作。出台加快推进贫困村整村脱贫连片开发工作的意见,完成266个村整村脱贫规划编制。落实财政扶贫资金6亿元、信贷扶贫资金5.4亿元。四是深化库区发展和对口支援工作。基本完成库区后续工作规划,落实主XX县区集团对口支援重点移民区县经济
4、合作项目资金近1亿元、社会公益项目资金约4500万元。 推进城市资源下乡有新的发展。一是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十大城市资源下乡示范项目为例,参与流转农用地4万亩,吸纳当地农民就业6320人,两年平均带动农民增收67.2%,达到了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及小城镇综合开发等多赢效果。二是加大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步伐。全年小额贷款公司开业60家,放贷70亿元。6家村镇银行开业营运,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即将启动。 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入。一是规划改革取得新进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首批通过审查,近期有望获国务院批复。“四规叠合”试点成果将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
5、推广应用。1000个新农村推进村规划加快编制。二是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进展顺利。市政府部门完成“三定”,区县和乡镇机构改革正在制定和完善。三是事业单位改革启动。在率先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工作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也全面启动。四是乡镇改革继续深化。组织实施“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2009年选派5460名大学生到乡镇基层工作。在全国率先启动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债务化解工作。 市场主体培育和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一是国企改革启动“五大结构调整”。形成与重庆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大集团体系,力争在国有经济资本和产业布局、运营管理模式、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二是搭建平台、完善政策促进中小企业
6、和非公经济快速发展。重点推进都市工业园(楼宇)、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建设;9家担保机构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1670多万元;启动小企业金融服务“启明星计划”,计划五年发放贷款300亿元,扶持1000户重点中小企业成长为明星企业。三是按“366”思路着力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银证保三大体系加快发展,重庆已成为西部地区法人金融机构数量最多、机构门类最齐全、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地区。担保、股权投资基金、金融租赁、信托、小额信贷、消费金融公司等六小类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迅猛。六大市场已形成四个,畜产品远期交易市场开业运营,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农村土地交易所试点交易稳步开展,重庆联交所发
7、展态势良好,正在对接全国电子票据交易中心方案并争取落户重庆,重庆药品交易所正在筹建。 (二)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提质 继续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的服务。一是加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民工就业动态监测和培训。回流的367万农民工有98%实现再次转移,全年累计新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44.4万人。二是为农民工办实事推进顺利。全面完成五大类22件实事办理,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服务机制,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学校已达到62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达1300所,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64万、33万人。三是首批20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启动建设。全市累计入驻市级返乡创业园企业达到1802家(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
8、510家),园区内企业吸纳城乡劳动力17万人。 以乡村为重点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发展基础教育。推进修订义务教育实施条例,市政府出台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等政策文件。大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主XX县区已有60%的学校达到标准化要求。二是医改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形成XX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092011年)和XX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2011年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的目标。对我市394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54万平方米业务用房实施改扩建,为514个乡镇卫生院、11个中医院、13个保健院
9、配备基本医疗设备6754台件。三是加快建设文化体育基层服务体系。新建成10个区县文化馆和图书馆、2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推进26个区县支中心、321个乡镇和6627个村级基层服务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区县体育基础设施“一场一馆一池”开工建设26个,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一是基本消弥社会保障制度缺口。新出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办法,在15个区县启动试点。参照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参保办法,将库区14万名三峡库区淹没农转非移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启动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的政策研究。二是推进社会保障扩面。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保障面进一
10、步扩大,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全面推开。90万被征地农转非人员进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三是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全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月均提高140元,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00元。大额医疗互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40万元提高至50万元。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标准,新增14种支付范围。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对就业社保建设加大支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拨付我市就业专项转移支付和支持我市破产国企退休职工参加医疗保险。 (三)推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 农村土地流转和林权改革力度加大。一是推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全市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约580万亩,约占承包地总面积的30%。区县、乡镇、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基本全
11、覆盖。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土地规模经营面积约458万亩,土地规模集中度23%,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近50%;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去年不足100个发展到223个,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20%以上;完成农民公司向专业合作社的改组任务。三是集体林权改革即将完成确权任务。全面完成565万户农户、5628万亩林地林权证发放。 稳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改革。一是农村土地交易所正常开展交易试点。全年农村土地交易所完成地票交易13500亩,成交金额约12.89亿元。二是稳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国土资源部予以我市挂钩周转指标1000公顷,各试点项目进展顺利。三是加强了土地整理和耕地保护工作。
12、结合地票交易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巴渝新居等建设,大力实施国土整治工程,累计入库项目598个、220万亩,已验收153个项目、40.5万亩。 新农村建设态势较好。一是抓好市级中心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累计建成1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13个垃圾处理场,国家级、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分别达到4个和12个。二是搭建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服务点、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等设施,全年完成2500个中心建设任务。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进入攻坚扫尾阶段,已建成乡镇连锁超市1342个,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网点14627个,基本实现县县有配送中心、乡乡有连锁超市、村村有商贸综合服务
13、网点。全年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约23亿元,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累计销售约24亿元。四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开工建设1750公里乡通畅公路工程。交通运输部同意重庆将“村通达”和“村通畅”结合实施,2010年启动试点。新解决22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历经两年多实践探索,特别是在3号文件政策支撑带动下,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已取得一定效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展有成效。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528.7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300美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3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79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达到1165.72亿元,统筹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结构有改善
14、。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将由2006年的3.61降至3.411,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在2006年基础上提高2.9个百分点达到90.7%,城镇化率由2006年的46.7%上升至51.6%。区域差距缩小,“一圈”与“两翼”人均gdp之比由2006年的2.431下降到2.251。三是改革有亮点。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建设、“一圈两翼”互动发展、城乡资源双向对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全面推进,使“内陆开放、圈翼互动,双向对进、统筹挂钩”的重庆特色正在形成。城乡社保改革、“四规叠合”、部市合作共建试验区等举措也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四是群众有实惠。农村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形成制度并不断完善和扩面
15、提标,加上城乡危旧房改造、农村“巴渝新居”建设等,人民群众在试验区建设中得到了真正实惠。 二、2010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基本思路 我们即将迎来试验区获批3周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全市统筹工作进入大规模推进的新阶段,改革试验必须“求突破、显亮点、出特色、见实效”。2010年改革试验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314”总体部署为总纲,紧扣国发20093号文件要求,着眼2012年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的阶段目标,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劳务经济健康发展、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三条主线,全面推进实施意见,力争在建立
16、“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机制和统筹城乡的土地、就业、社会保障、金融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力争一批带动全市改革创新的集中展示区和中心镇尽快显现发展实效,力争基本形成“内陆开放、圈翼互动,双向对进、统筹挂钩”的重庆特色,为西部地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提供范例。 (一)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一是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机制。重点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探索形成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匹配的区域转移支付办法,建立对“两翼”地区稳定的投入渠道,加大公共财政对乡村公共服务的倾斜,改革财政资金投入和管理方式,构建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机制。20
17、10年争取在异地办园利益分享、城市资源下乡等方面有新突破,出台一批试点方案。 二是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重点是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农村土地、林权流转和农村土地交易所政策法规,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设立专业合作社,加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落实节约用地政策,加强地籍管理和基础测绘工作。2010年争取在农村土地、房屋和林权确权及抵押融资试点,以及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等方面有新突破。 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市场。重点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安居扶持、社会保障、户籍改革和公共服务体系,配套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城镇化、工业化健康推进创造条件
18、。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市场,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加大对农民工的安居扶持,改善对农民工的社会服务,改革城乡社会管理体制。2010年争取在城镇化政策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有新突破,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家庭自愿迁居城镇。 四是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是推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城乡全覆盖,逐步缩小城乡保障差距。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加快解决城镇社会保障遗留问题,推进城镇社会保险扩面提标,统筹城乡社会救助。配合国家农民工社会保险政策出台,2010年力争在社会保险区域转接、人群转换上有新突破。 五是建立完善统筹城乡的金融管理体制。重点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创新金融工具,为城乡
19、发展服务。加快构建“366”的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格局,推动银行、证券、保险三类主流金融机构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培育担保、小额贷款、金融租赁、信托、股权投资基金、消费金融公司六类新型金融机构,争取和办好全国电子票据交易中心、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畜产品远期交易市场、农村土地交易所、联合产权交易所等大金融市场。依托解放碑、江北嘴金融核心功能区,加快建设全国性、区域性金融市场,开发更多符合农村居民需求的金融产品。 (二)围绕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推动配套改革 一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积极争取“两江XX县区”及早获批,深入研究两江XX县区定位、体制机制模式等内容。推进保税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尽快
20、发挥出口引领和保税加工等功能作用。继续加大对服务外包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打造12个特色鲜明的服务外包示范区。加强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示范园的指导和管理,出台和完善有关支持政策体系。完善“走出去”促进体系,支持开展海外并购和建立境外高新技术研发平台。保持外贸扶持政策的稳定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减,促进进出口全面增长。 二是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选择23个区县或有代表性的领域探索不同形式的“管办分离”试点,选择1020个成立时间较长、人员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开展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制定事业单位“转行政”、“转企业”具体实施意见,做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绩效工资改革等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
21、位分类改革。做好开发区行政管理资源整合等工作,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体制保障。完善区县部门“三定”规定,解决区县政府部门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和落实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巩固和完善乡镇机构设置模式,不断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巩固我市低成本体制优势。 三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力争实现水务集团等7家企业集团上市,全面启动第二批企业集团的上市辅导和材料申报工作,加快推进国有集团整体上市。推动企业集团重组整合和进一步缩减集团管理链,打造千亿工业集团,推动企业集团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再造和战略转型工作,全面深化企业结构调整。发挥国企“第三财政”作用,为政府发展公共事业腾出财力空间,探索国有集团带动解决“三农”问题
22、的新路子,创新提升国企服务功能。新创建10个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5个市级都市工业园(楼宇)、5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个市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加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设,做好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和发行集合债工作,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四是推进公共服务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全年rd经费支出达到gdp比重的1.45%,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120项以上,推广重点科技成果150项以上,专利授权增长25%。提升教育质量,寄宿制学校达到2000所,完成二期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
23、%。实施医改方案,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并确定报销比例,推进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常态工作机制,针对我市居民主要健康危害因素实施专项健康干预项目。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组建重庆演艺集团,对其它院团进行分类改革。 五是抓住机遇深化价格改革。启动工商业用电同价改革,推进大用户直供电价改革试点,促进天然气成本、环境成本和安全成本外部成本内部化改革,继续做好成品油价格改革后续工作,修订和完善公路客运价格规则,推进城乡用水同价改革,全面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全面反映环境使用成本、环境损害价格、污染物处置价格的环保价费政策体系,改革垃圾收费征收方式,提高垃圾收费征收率,
24、探索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制度。 (三)着力推进实施发展改革相统一的系统工程 将开放高地、县域经济、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五个重庆等相结合,综合集成现有工程和项目,整合为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33项系统工程,以项目化方式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促使开放、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相辅相成。 一是以开放促改革。包括实施两江XX县区建设工程、内陆出口基地建设工程、国际通道工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程和金融中心建设工程等。 二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实施“圈翼”帮扶工程、特色产业园区工程、特色农业发展工程、县城功能完善工程、城乡规划工程等。 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整村扶贫工程、乡村畅通工程
25、、镇村安全用水工程、巴渝新居工程、“造地”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生态乡村工程、“天网”工程、文明乡村工程、农村人才工程等。 四是建设公共服务工程。推进实施城乡教育工程、医疗卫生服务工程、公共文化工程、社会保障工程、福利服务工程、公共服务中心工程、固本强基工程等。 五是加快建设“五个重庆”。推进实施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平安重庆相关工程。 内容总结(1)重点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2)巩固和完善乡镇机构设置模式,不断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巩固我市低成本体制优势(3)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组建重庆演艺集团,对其它院团进行分类改革(4)五是加快建设“五个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