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部主任述职述廉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课程部主任述职述廉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校课程部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本年度我担任课程部主任兼任学校财务主管,分管学校课程教学及体育、学校重点项目推进及财务等工作。在“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理论指引下,本人积极投身新基础教育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研究。在区“信息化、优质化、个性化、国际化”四化精神引领下,在*学区化办学推进中,围绕学校“致和求真、品慧行健”的办学宗旨,与各部门深度融合,整体策划梅小学术节、书香节、茶文化节等各项主题节点活动,努力营造以“茶香诗韵”为特色的传统文化校园,创建语言文字示范特色校。以区域重点课题为引领,借助区域“闵智微课”“一师一优”平台,升级优化“和静怡真”校本课程体系,打造敬业爱生、智慧育人的教师队伍,在课程建设
2、与课堂教学中实现成人成事。现从三个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基于数据分析,锤炼教师各项新基本功 本年度在校长室领导下及各部门联合下,开展了以“基于数据分析,锤炼教师反思重建之功”为主题开展梅小第四届“行健杯”学术节活动。围绕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重点发展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外支持教师个性化发展的各项平台,以“基于数据分析,锤炼教师反思重建之功”梅小第四届学术节为抓手,以“课题引领、平台优化、项目推进、课堂落实、活动强化”为推进策略,结合数字化平台的运用,为全体教师搭设日常化、阶段性、互动式学习、研讨交流平台,抓两头,带整体,引领教师扎实开展基于数据分析的教育教学改进,在反思重建中提升实践转化力,持续锤炼
3、教师新基本功。 1.基于数据,锤炼教师课堂反思重建之功 在本届学术节中各教研组运用大数据,锤炼管理中的反思重建之功:运用整体融通策略,不断完善“评价反馈”的内容与方式、优化“激励完善”的制度与措施,锤炼基于大数据的管理工作反思重建之功,以量化的课堂观测数据记录师生互动、问题的有效性、学科育人价值开发等,锤炼基于数据分析的观课评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改进的关联度和有效性。 2.基于实证,锤炼教师学科质量分析之功 本年度课程部基于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基于信息数据,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进行课堂设计的课题研究。通过优化练习设计,多元评价研究等方面,促进教师深入思考如何基于“质量标准”去理解教材、思考教学
4、,评价指标的细化、评价表格的设计,增强了教师的三维目标的意识。通过对教材的教学内容、标准的梳理、细化、使教师提纲挈领地了解教学内容的整体架构和编排线索,明确了学生学习后应达到的水平、表现。每位任课教师选择某一单元练习、阶段测试或上学期期末考试考查,完成一份基于数据分析的学科质量分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落实“减负增效”。 3.组织培训,锤炼教师理论转化实践之功 本年度,围绕主题先后开展了一次动员、三次培训、多个分学科主题论坛课堂教学反思与重建,学科质量分析与评价、课程建设系列讲座。针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典型问题与困难,如:“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与重建”;“怎样基于实证与数据进行学科质量分析与评价
5、”及 “如何基于课标设计科目双向表进行练习设计”等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和专家辅导。 从立足校本,分析本校教师队伍状态出发,梳理教师新基本功,围绕共性的、典型性的问题展开主题性、长城性的专题反思,引领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总结,通过优化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教师的反思重建能力显著提升,教师之间呈现出一种良性竞争的状态,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反思与重建之功。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立足当下看向未来的数字化学习,引发了老师们更多的思考,也为梅小教师今后在不同课程、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数字化学习探索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二、优化课程管理、升级优化校本课程建设 1.围绕核心目标,优化课
6、程建设体系。 本年度围绕学校课程核心目标,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优化课程评价方案设计,做实做强原有的优势科目,打造第三批精品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另外,本年度课程部向全体家长招募特色课程,丰富学校课程体系,将社区资源、家长课程资源更好地融入学校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能力发展和实践体验。如“小小银行家”、“生活中的化学”等家长课程融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生涯教育于课堂,深受学生喜爱。同时,在课程部引领下,各任课教师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优化校本课程方案设计与评价,进一步梳理课程建设中的问题、经验、心得,记录课程开发、实施、评价过程中的小故事。 2.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程交流与评价。 为了推
7、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和静怡真”校本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提升拓展课程的品质,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拓展型课程成果展示活动。活动中,“和”、“静”、“怡”、“真”课程群各科目竞相争艳,纷纷以ppt、视频、静态展示、动态表演等各种形式展示一学期来的学习成果,全校师生参与了体验与评价。本次“和、静、怡、真”校本课程展示活动凸显了各课程群领域侧重及核心学习目标,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进一步培养学生善思考、乐动手、能坚持的好习惯。通过课程交流与评价,优化课程建设与评价,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图谱建设。 3.依托学区化建设,加强精品课程辐射效力。 在信息技术平台支持下,依托“*小中联盟”学区化
8、平台全力打造“和静怡真”校本精品课程,将梅小“茶艺课程”、“篮球课程”向周边学校进行辐射,组织特色课程师资培训、课程共建共享及学校茶文化交流活动,使学校的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品牌课程在学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夯实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建立教学管理督查制,加强日常过程性管理 本年度对照*市课程与教学调研指标及各学科课程教学标准,由课程部、学科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管理项目组深入课堂,通过听课、作业检查、学生随机访谈等形式对各学科各班级的课程教学执行率和质量进行检查和反馈,留下更多基于实证的评价数据。针对学科现阶段备课、上课中师生互动情况,常规作业的批改及完成情况。扎实推进学科日常“提优补
9、差”工作,完善质量监控的过程性管理。依托质量分析数据平台,随时跟踪各学科教学质量,发现调研成绩明显低于平行班或校级参考值的班级,由课程部、学科组长跟进开展团队辅导,教师制定质量整改计划或保证书。落实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切实提高学科成绩。 2.完善学生电子成长档案管理,优化大数据平台建设。 本年度进一步加强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建立工作,重点确保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活动电子化档案的优化和完备,继续推动基于学生成长信息的教育管理和效能评价。运用电子成长档案平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任课教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建立好转差跟踪档案,认真分析摸底,制定出针对性的辅导计划,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理想观,从思想上
10、重视,在方法措施上着力,帮助其进步,同时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家长、同学、老师的合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同时,做好特长生的指导工作,积极引导,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积极性。 3.借助信息技术,创新学生学业评价方式。 结合区域建设,继续深化低年级表现性评价和高年级等第制加评语的评价探索。重点研究数字化环境下表现性评价活动的测试内容,注重数据积累和专业观察、分析,形成“活动与测试”相整合的综合评价。如:上学期以“与茶共wu,幸福同行”为主题,开展了低年级期末表现性综合评价。本次测评活动将低年级学科测评活动与校园“嬉夏”活动相结合,采用信息技术与现场考评相结合模式,将语、数、英音、体、美等学科测评,
11、学校拓展型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内容融合于各班级的“与茶共wu,幸福同行”主题探究活动中。整个活动融民族传统教育“端午粽香”,学科考查知识“茶园探秘”及校园特色活动“欢乐嬉夏”为一体,对学生的学科知识、综合能力、行为习惯进行了一次综合考查与评价,将评价融于活动中。 4.立足校本特色,开展学科综合活动。 借助创建区“语言文字示范校”契机,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宣传和“茶香诗韵”校园文化建设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中立足语文课堂,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师生书写规范和用语用字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学生兴趣着手,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及主题活动。“茶香诗韵”、“拾翠羽诗社”、“凌霄书院”、“硬笔
12、书法”、“经典导读”等学生社团的开设推进学校的读书氛围,优化学科活动设计,营造传统文化校园,使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有了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丰富多彩的书香节、古诗节活动让学生在领略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滋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华文化自豪感。 本年度结合校“茶文化节”“书香节”,基于数据平台数据,以学生发展与需要,开设拓展课程,组织学生自选学科活动,将学生选课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设置年级选修与必修学科活动,如“课本剧”、“英语脱口秀”、“头脑风暴”“自然笔记”“低碳环保”茶科技系列活动。另外鼓励优秀学生社团积极参与区艺术节展示,如:学校茶艺社团、舞蹈社团在*镇学区化办学综合展演中亮相另外,受到
13、区镇领导一致好评。又如“篮球、击剑”等项目,在市区级比赛中屡次获奖。 5.加强条线管理,提升条线工作品质。 本年度继续落实对学区内新生摸底工作,加强与附近幼儿园的工作联系,做好幼小衔接活动于“新生入学“准备课教学和学校品牌宣传工作。认真审核新生信息,完成2021学年新生注册、报到培训工作。与*中学、*幼儿园等周边学校携手,大力宣传中招改革新政策。做好五年级毕业班学生小升初毕业班登记及学籍档案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各专用教室的管理,提高各室和教学学具的使用率。规范使用电脑房、实验室、体育器材室、音美室、阅览室等专用教室,对现有的教学学具要充分使用,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学生
14、管理,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建立随班就读学生学习档案,构建“温馨绿色校园”。 四、成绩与展望 取得成绩:本年度在学校领导与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我校被评为2021-2021年度“*市安全文明校园”、“视像中国优秀校”“*区语言文字示范校”*区办学绩效优秀校二等奖。学校篮球队代表*区参加*市第十六届市运会,在市联赛中获市第三的好成绩,在区“阳光体育大联赛”中获得男子冠军,女子季军的好成绩。校民乐队学生参加区民乐比赛获二等奖,校茶艺队学生在*市茶艺比赛中获一等奖,校合唱队、舞蹈队、凌霄书院等艺术社团在区艺术节比赛中获得多项奖项。 今后设想。在学校加入“生命实践合作校”后,加强教师对“生
15、命实践”教育理论学习与感悟通过日常教学研讨,锤炼教师理论转化实践之功,课堂教学反思重建之功,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和常态课实践,在团队合作中,形成部分学科精品教学课例,提高新基础生态区辐射引领作用。 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质量管理,提升各学科教学质量,争取在绿色质量指标评价下的学科教学质量名列区前茅。借助*区学业质量分析平台,构建适合打造“幸福校园”的绿色学业评价体系。借助区域学区化建设平台,“名师带教”项目,加强教师队伍梯队培养,以“骨干工作室”“核心项目组”建设为抓手,培养多个优秀教研组和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形成课程教学研究成果。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校特色课程、品质课程建设,进一步发挥学校特色课程向周边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 今后,我将会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学习,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为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的特色发展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第 8 页 共 8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